势的原理初探

牛顿定律在现实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数学几何的抽像知识诸如物理公式、质点模型等的传递,“力”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常让人们忽略了力其实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这一现象的表述,并使“力”成为一个超然存在的独立体。人们常忘了有力存在的地方必是有两种以上的物质形态在相互作用,也即力是证明物质存在的充分条件。后产生诸如磁场、电场、引力场之类的看似玄幻其实是力的梯度分布现象的概念,导致人们困惑磁场、电场、引力场又是什么形式的存在,或归结暗物质、暗能量的作用,等等,进而在物质形态领域,产生场与粒子两种并列存在看似毫无直接关系的基础存在。当物理理论被磁场、电场、引力场这些概念阻碍继续拓展时,科学研究也就停滞不前。其实都很简单: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是宏观、微观、宇观的力的梯度分布,只是背后的物质形态不可见而已。

现实中人们探测力的大小,是通过物质作用于仪器,产生的信号特征的强弱来确定的,如通过1公斤重的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加速度是9.8米/秒这一物体的空间、时间的关系来确定的,进而来确定9.8牛顿的力的大小,并由此拓展出弹簧称、天平等等测量仪器的应用。或通过弹簧称之类的测量仪器拉一个物体得到加速度,进而确定力的大小。由这个力的大小确定过程可知,力,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形态,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真正的作用形态是一种物质运动时,对另一种物质产生接触作用,这一物质作用关系中,测量之前存在的物质运动比力更根本。虽然力的定义就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但这个定义只是结果描绘,而不是事实根源,是人们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现象,而总结出力这一抽象概念。说力是物质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在牛顿力学第二定律中,用公式F=ma 来计量力的大小,这仍只是用加速度a这种运动现象来计量力F的大小,只有计量意义而无根源理解意义,在于加速度不能诠释力的内涵。在宏观尺度,人们还有用动量传递及守恒关系来理解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用公式m1·v1+m2·v2=(m1+m2)·v来表达,这是比力F这一概念要更基础更符合物质实际相互作用的表达方式,在于物质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宏观尺度下的逻辑线是“物质A运动—>接触物质B—>物质A与B状态发生改变—>人们提出‘力’这一概念”,这才是力这一概念诞生的逻辑:先有运动,后才有力。

牛顿力学又用公式p=m·v,p=F·t来给力与动量变化之间建立关系。这条公式的准确写法是F=p/t。如此写法才能体现在宏观尺度上,运动物质在动量传递后诞生力这一概念的逻辑:运动是因,力是果。而p=F·t只有计量意义,且搞混了力与动量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由公式F=p/t也可知,力只是物质间动量传递与变化在时间上的抽象诠释:

力的实质,是动量传递效率

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宏观上表达为物质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又是源于什么,或人们问为何物质对物质发生作用,经常回答是“有外力作用”。其实外力仍是物质对物质作用的抽象表述,这是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的错误逻辑过程。这些现象源于什么无法明确认知,在于牛顿力学采取的是有质量无体积的质点模型,来描绘客观中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从而产生了偏差甚至错误。质点模型,虽然简约了表述,也带来了失真,也就不能充分反映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在物质相互作用时更深层次的内在变化与运动状态。

由上面小节分析可知,宏观物体是以太波流一体的时空结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其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归结于以太层次的变化。宏观上物体的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状态变化,是物体内部空间的以太处在波流一体状态时,在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持续作用与融合下,从以太层次扩散到原子层次,再扩散到宏观的物体层次,而表达出的现象。无论是原子还是宏观的物体,都只是以太的显像,唯以太层次的以太波流变化,才是导致宏观物体的形状、位移等状态发生变化的根本。即便是比力F更基础的动量p,也只是宏观现象的总结,无法确认动量p又是源于什么。牛顿力学用力与运动来描绘宏观物体的状态改变,在没有认识到“以太才是物体的根本”这一前提下,只是停留在光与影的表象描绘,导致整个理论体系是不完备的,本章的众多小节都在弥补这一完备性。这也是整个科学界用实验研究的弊端的体现:

实验观察只能得到表象描绘,不能得到实质诠释

因此人们无法直观想象“力”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或者说无法直观想象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时,这种作用在物体内部空间,是如何一个动态的可直观理解的导致双方状态改变的过程,等等。作者已经在“力·物质作用的实质”小节描绘了物体内部空间状态改变源于物体之间在以太层面的波动传递,但在以太层面这是无法计量波动的频率、速度等等运动属性的数据大小的,因此这种描绘只有定性意义,无定量操作可能。一如牛顿对质量的定义是“物质的多少”无法在微观层面确定多少是怎么个多少法。

那如何定量描绘这种有空间结构的物体之间在以太尺度的作用关系?

对此作者引入一个物理学已存在但未被深入探究的概念:“势”。“势”这一字,国人习以为常并有众多词汇,如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势如破竹,或形势、大势、顺势等等,但对势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也是模棱两可,对“势”这一概念有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物理学中也有等势面、势能等与“势”相关的名词。本小节也是在给“势”作一个具体形象的描绘。势的经典物理学意义下的定义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及“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这种表述仍只是在宏观现象层面的表述。这里作者对“势”作一个以太层面的定义:

势是以太波流一体状态的量度

以太波流一体,又简称为“气”,所以势,也是气的势,即气势。以太波流一体会向四周扩散,传递流动与波动能量,其整体状态表达为势。势描绘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就如温度量度物体原子热运动,两者可以类比理解:

气势——温度
以太波动与流动——原子热振动与位移偏差

作者用符号来表示“势”,音意皆同“和”,读音为[hé],符号为“场涡对冲后相互融合”的形象。

势是比力、动量更基础的物质状态描绘。物质间的作用,都是先有物体在以太层次的势的变化,才有这个物体整体空间运动的趋向,再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的状态改变与动量大小计量,最后才有力的概念表述与计量。不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才叫势,而是势让一切事物表现出趋向,人们才观察到运动,再抽象出“力”。

以一个静止的物体B受一个运动的物体A作用为例。物体B受物体A作用时,在物体B内部空间,产生以作用点为涡心的外生场涡的传递。物体B内部空间的外生场涡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存在沿外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外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是为动势,即趋向运动的状态。而物体内部空间原本就存在内生场涡,其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也都存在沿内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内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状态,是为静势,即趋向原来的状态。

动势中的动,不止是运动的意思,也是指从原运动状态变为新的运动状态;静势中的静,也不止是静止的意思,也是指与静止相类似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意思。而物体空间内的以太,一直在流转与波动,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静止,其流转与波动状态,只有保持原来运动形态与改变为新的运动形态的区别,这种保持与改变,是由势的作用所致,进而导致宏观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或改变。

物体B内部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分别受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牵引,表达为运动趋向,是为势。这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对抗,就是势的对抗。这种对抗,除了对物体空间内的以太状态产生影响,应对抗的时间持续,及不同时空点的扩散速度、强度不同,在宏观上表达为物体空间结构状态开始改变。这种对抗,也分别是动势与静势的此消彼涨过程。当这种对抗达到一个平衡均值状态后,就表达为整个物体空间的以太,获得一个新的稳定的波流一体状态,宏观上表达为物体整体运动状态开始改变。

物体B受物体A碰撞的瞬间,以B物体为分析对象,B物体内的外生场涡在其空间传递,并与B物体的内生场涡产生对抗与融合,表达为物体A的势在物体A内部扩散。物体B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都存在势对抗后的趋向改变。设定外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1,内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2,其任何一个时空点为dV,相互对抗时这一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量是:

Δ=1-2)

这个状态改变量Δ,是为势差,表达为这一时空点以太开始从原先的状态改变为新的状态,也即产生运动状态改变,其改变的运动的量dp,由这个时空点的势差所在的范围,即容积dV来计量的,即:

dp=(1-2·dV

对于一个宏观的有体积V的物体来说,其宏观的动量p的大小,在势差时,是由上面这条公式的积分形式获得:

p=·V

这就是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一条公式,是物质相互作用时,在以太层面的物质状态与宏观层面的运动现象之间的最基础联系式,也反映了运动的实质:

运动,是势在空间的分布

上面描绘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受力物体B内部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势,与宏观运动之间的关系,而物体间相互作用,施力物体A内部也存在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的过程与上面一致,不再赘述。如此也可将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A与物体B当成一个系统分析,会在整个系统中表达出双方各自的势的变化。设物体A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1,体积为V1,质量为m1;物体B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2,体积为V2,质量为m2,那么整个系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是如下:

1·V1+2·V2=·(V1+V2)

,是两个物体在以太层面相互作用后,不再继续相互作用时的整体以太波流一体的状态,称为均势。

均势之下,在宏观上表达为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如此物体A与物体B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且双方都没有运动状态变化,这个描绘与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m2)·v是一致的。

宏观物质的运动量的大小,是由物体空间内的势的对比,即势差来决定的。并可由这条基础联系式,通过牛顿力学的公式群,来建立势与众多宏观物理量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力、质量、能量、压强等等宏观现象间的映射联系。

如:F=p/t —> F=·V/t,如此可以准确地表述力F的内涵:

力,是势在空间分布的效率

如:E=p·v/2 —> E=·V·v/2,如此可以准确表述能量E的内涵:

能量,是势在空间传递的速率

又如:p=mv=ρV·v=·V—>=ρ·v,在宏观上的计量,势的大小是物体密度ρ与速度v的乘积,反映在以太波流一体上,物体密度由以太波动来体现,波动频率越高,密度越大,物体速度由以太流动来体现,流动速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由牛顿三大定律的修正,与势的原理初探,可以总结出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物质变化三定律:

一、以太随时处于波动与流动状态。表达在宏观上,任何时刻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改变之中

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内部空间势对抗后的势差来决定的。势差的大小与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表达式:dP=·dV

三、物质相互作用是势的对抗的过程,势的对比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表达式为:1·V1+2·V2=·(V1+V2),1=/=2

可能读者会疑问,这引入“势”这一概念有什么用?

虽然现实中人们用牛顿力学的“力”概念已经能很好地分析运动与作用过程。但由于客观物体存在体积、密度、结构强度、速度等等的差异,这些具体物体的实际受力作用过程,是与质点模型下的受力分析过程,在存在脱节甚至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比如一个高速运动的鸡蛋撞击另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鸡蛋的实验,在牛顿力学质点概念的分析下,自然是动量守恒,两鸡蛋各自或滚动或减速或运动,但实际是两个鸡蛋中一个会撞碎而另一个可能完好无损。又如一个超高速运动的软木条,可以轻松击穿硬钢板,同样是在牛顿力学概念下的分析是难以理解的。而用“势”的对比,就可以简单理解由于速度的不同,导致相同结构质地的运动物体的势强于静止物体的势,或低结构强度低密度的运动物体的势,可以达到高结构强度高密度的静止物体的势,从而导致相互作用时,运动物体的状态改变要小于静止物体的状态改变,最后在宏观上表现为作用结果不同。

用“势”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诠释有体积的物质形态之间在以太层面的相互作用过程,比“力”这一概念更客观,也比“动量”这一概念更基础。“势”,是继“以太波流一体”与“场涡”之后的描绘物质运动形态的又一个未被科学界深入认识的重要概念,它也是东方易道思想表达事物变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诸如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让现代人困惑的玄学概念,均可以在“势”这一基础概念之上来诠释其内涵。比如势来为阳,势去为阴,势急来为火行,势急去为金行,势均衡为土行,等等,本章节就不继续拓展分析。笔者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与《广义时空论附录(下)·幻化意志篇》继续探讨势的原理,机缘到了必会展现。

上一小节:力·物质作用的实质<<<<<<
下一小节:观察者与参照系<<<<<<

粒子加速实验

带电粒子在加速器中受电场力、磁场力作用加速,实验室的人们发现怎么提高能量加速粒子,都不能让粒子超越光速,于是相信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速最大,不可超越”这一判定,从而“证明”了相对论。这也是认识不到电场、磁场本质之后的盲断与盲信。

人们还在实验中发现电场、磁场的传播速度是C,即光速,但不能探究其内在成因。而由“电场、磁场是以太旋涡的力场”这一定性可知,这种力场是通过以太传播的,于是其速度与光速一致,在于传播的媒介是一致。

这一粒子加速实验中,电场、磁场作用于粒子,仍是以太作用于粒子,是一种物质作用,而非玄乎的不可知其内涵的“场”在作用粒子。这里结合电场、磁场的光速传播发现及牛顿动量定律,用以太运动来考查粒子加速实验中带电粒子为何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因:

设加速实验中,某个准备被加速的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1,初速度为v1;加速器中电场、磁场的标的物,即携带动量的在平衡位置上振动的以太,质量是m0,初速度是C。这以太与粒子接触产生动量传递,表达为粒子受到加速。加速之后平衡位置上的以太与粒子有相同的速度V(x)。 其中v1< C; v1< V(x) 。

按动量守恒定律,有关系式:

m1·v1+m0·C=(m1+m0)·V(x)

可知:

V(x)=(m1·v1+m0·C)/(m1+m0)

<(m1·C+m0·C)/(m1+m0)

= C

这个不等式V(x)< C,是牛顿力学下的带电粒子不能超越光速的计算式,无关相对论的任何数学推导。而这数学不等式的物理意义,则在于加速器中的电场、磁场力作用时的动量传递, 当带电子粒子接近光速时,电场、磁场力作用时传递的动量趋向于0,即粒子不再被加速,而不是人们以为的一直在加速。其公式表达为:

⊿P = m0·(C-V(x))= m1·(V(x)-v1)= m1·⊿v

当V(x) →C, 同时v1 →C, 于是 ⊿P →0,结果⊿v → 0,即不被加速。

而这种由于粒子速度不断增加,导致电场、磁场力传递的动量附加到带电粒子趋向于0,结果粒子速度不能超越光速,被讹化成加速后粒子在速度接近光速时的质量趋向于无穷,及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且不可超越,就是这种认识不到加速器中物质作用过程的错解。整个讹化过程是人们以为加速器的电场、磁场一直在给粒子增加恒定的动量、能量(其实这场景根本没有发生),但粒子的速度却几乎没有增加,然后根据质能公式推算粒子质量不断增大。

因此说这个实验,根本不能验证相对论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经验中,人工手推小板车,小板车的最快速度绝不能超越人们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原理:小板车的速度接近人们的极限速度后,人对小板车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若说人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小板车的最高速度,显然就是错误的。若说小板车速度接近极限速度后,质量趋向无穷而导致不能超越极限速度,更是荒诞不稽。小板车要超越人的跑步极限速度,只能换其它加速方式,比如加一个燃油发动机。其它的相同原理的现象很多,如木船漂流速度不能超过水流速度,帆船航行速度不能超过海风速度,都是这种速度接近时,两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之后的速度不能超越,而非其它方式下的速度不能超越。

同样,粒子超越光速,仍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人类以后也能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但实验构架绝不能依赖光速传播的电场、磁场作用这种方式。

干涉延迟实验

干涉延迟实验,又称量子延迟实验或延迟选择实验。这个实验,本质上是双缝干涉实验的延伸,但是通过观察到奇特的实验现象并得到的匪夷所思的结论,却让科学界陷入更深的困惑。这个实验非常经典,因此作一番解构,来看看实验现象与结果是否如科学界以为的那样。这个实验的一般构架如下,引自百科知识:

“(1)利用半镀银的反射镜(反射50%的光线和透过50%的光线)来代替双缝,光子有50%的概率透过反射镜或者被反射,这个概率完全取决于量子随机;”
“(2)然后在两条路径上均放置一块全反射镜,再汇集到一起,进行光子检测;”
“(3)精确安排光子的波长和相位,还有路径的光程,使得透过和反射的光,在检测屏处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光只在一个方向进行输出,比如只在右边屏幕进行输出;”
“以上准备并无特别之处,用波动光学就可以进行解释,实验过程也很容易实现。但是,当用光子枪发射单个光子时,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科学界根据光量子理论与这个延迟选择实验的现象,还给予经典力学的诠释与量子力学的解释如下:

“经典力学诠释:单个光子是独立的个体,经过半透镜时,要么被反射,要么透过,这是一个随机过程;对于单个光子来说,要么走了路径1,要么走了路径2;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那么右边屏幕和下方屏幕均会出现一个光斑,这是半透镜把光子平均分成了两路的缘故。”
“量子力学的解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认为,单个光子经过半透镜时,量子随机必定造成光子在两条路径上进行叠加,然后在终点进行干涉,也就是说单个光子必定同时走了两条路径;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最后也会在右边形成干涉图样,下方不会检测到光子。”

这个延迟实验,还得出比如“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这样的推论,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匪夷所思的判断。

而通过以太理论下的光的正确定性是以太纵波,不存在光子、光量子,就可以简单解析这一实验构架及实验现象。

由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波(以太纵波),穿过半透镜,分成两条光路,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形成一对相互垂直的光束,在屏幕上投影为各为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源于激光发射时被激光器内的镜片约束成狭窄一束所致,然后控制激光器形成光信号脉冲,这个信号脉冲,在量子力学中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并显示为粒子性,而其实仍只是一小段很普通的媒介波,即以太纵波。

当在两条光路相交点放一块45度角的半透镜,这两条光路上的光波,都被半透镜因反射作用与折射作用,分成一束反射光与一束透射光。其中光路一的反射光与光路二的透射光重合,于是发生一个很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表达为干涉条纹;光路一的透射光与光路二的反射光重合,也发生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就是干涉条纹。

而当用持续发射的光脉冲信号(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来做实验时,两条光路借半透镜分离出的反射光脉冲与透射光脉冲,应半透镜位置的微调,导致反射透射后的两路光的光程不一样,会出现反射透镜后的两路光脉冲信号在相遇重合时,其相位会出现0度到180度的偏差,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相差半个波长,即18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抵消而消失,也就没有干涉条纹。
二、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条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完全一致,即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完全重合叠加,表达为完全强化,于是出现光斑。
三、当相位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不包含0度与180度),两路重合的反射光与透射光产生相互干涉作用,于是出现干涉条纹。

如此结果就是整个实验现象根据临时加入的半透镜的微调,应三种情况与两个屏幕投射,会出现六种组合现象:a、两屏幕同时出现干涉条纹;b、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c、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有光斑;d、两屏幕同时出现光斑;e、一屏幕有光斑,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f、两屏幕什么都没有。而0度与180度的相位差在实验里是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很不容易调整到位,一般相位差都处于0度至180度之间的随机数,于是实验中能观察的最大量的现象是a,次之是b、c,再次之是d、e,f则极罕见。

这组合包含了一个屏幕有干涉条纹,而另一个屏幕没有干涉条纹的这一情况,是被关注的重点,即b组合,另一个被关注的重点是e组合。这一过程,其实是将普通双缝干涉后本应投射在同一个屏幕平面的明暗条纹,分两个屏幕投射,从而有不一样的感观。将光波因干涉及相位差而出现的条纹变有变无,与光斑或隐或显现象,当成光量子在随机选择光路,从而成就量子力学的基础,这是非常荒谬的。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由此也可知,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诠释,都是不正确的,在于他们都用“光子”这一错误概念作为表述基础。

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这个所谓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由于科学界不能认清光是以太纵波的事实,用“光子”、“光量子”这种错误定性的概念来理解这一实验现象,从而有天马行空的光子延迟、选择光路等只能存在于意识中的想象场景,其实实验中根本没有这些场景。这实验构架的临时插入的半反射镜,起到的唯一作用是纠正其中一条光路使之重合,并产生光脉冲信号的相位差,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使原本垂直相交的两条光路上的光波能相互干扰或相互强化,仅此而已,然后重合后的两个光脉冲信号就产生常见的波的干涉作用。这个所谓的神乎其技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当科学界再用“一个一个光子”这种夸大其词的不存在的概念去描绘这一干涉现象,得出的所谓“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之类的推断,都是天马行空般的臆想描绘。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这现象应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干扰与强化而出现干涉或不干涉的场景变化,再无其它不可理解的鬼魅般的场景,也根本没有所谓的“一个光子选择一条光路或选择另一条光路”或“量子随机选择”这种场景,什么都没有。

这个如白开水般的波的干涉现象,被描绘成匪夷所思的量子场景,让人难以理解,并带来无数人的困惑,浪费无数人的精力与社会资源,就是源于西方科学界抛弃以太,及没有在正确的时空观指导,是一个实验前提条件设定出错后的结论判定错误的经典例子。

20200910

影像速度

这里可以专门考查一下经典牛顿力学下的影像速度,以参照相对论的计算结果:两者在低速时很接近,在高速时相去甚远,且理念、内涵完全不一样。

实验构架:以太空间,观察者一、观察者二与空间中的以太保持静止,一个正在以速度V远离观察者二的实体,实验过程与实体状态、观察者二状态均由观察者一定义。

实验目的:考查观察者二对实体的影像速度V(x)的描绘。

实验过程:实体以均速V远离观察者二,经过时间t0,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0,经过时间t1,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1。实体的影像在实体远离观察者二的同时,以光速C向观察者二传递。在时间t0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0,在时间t1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1。这中间的关系,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V =(S1-S0)/(t1-t0)                                      (1)

而对于观察者二来说,他是通过影像抵达自己眼睛时,来判定物体的速度描绘的,而影像是以光速C传播到观察者二的眼睛的,于是有一个传播时间,在实体处于位置一时,传播时间是t’0,在实体处于位置二时,传播时间是t’1,光的传播速度只有观察者及以太空间的状态有关,与实体无关,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t’0 = S’0/C,t’1 = S’1/C                                  (2) 

并且,影像速度V(x),也是根据影像所经过的距离及所需时间计算所得,有

V(x)=(S’1-S’0)/[(t’1-t’0)+ (t1-t0) ]      (3)

由于影像在光从实体表面瞬间发出的时候,是与实体重叠的,因此有

(S1-S0)=(S’1-S’0)                                   (4)

将 (2)、(4)代入(3)有

V(x)=(S1-S0)/[(S’0/C-S’1/C )+ (t1-t0)] (5)

再根据(1)(4),合并S与t,最后(5)转换有

V(x)=C·V/(C+V),就是实体的状态在观察者二以光为观察手段时,在观察者二这里产生的影像速度。由这个关系式可知,当V→0时,V(x)→V;当V→∞时,V(x)→C。这就是物体速度在低速度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与经典牛顿力学(实体)速度相近,及在高速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不能超光速的原因,都是看上去相近,看上去不能超光速。

将影像速度当成物体本身速度,是一个认识不到“验证时要观察,而观察依赖光,结果会被光制约”这一理念而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里V(x)计量的大小,代表着采用光为观察手段,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描绘,被光制约的结果,是一个失真值。而对于观察者一来说,其实采用的是无限速度的观察手段,即这公式里的C=∞,那么V(x)=V,这就是牛顿经典力学下的解,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不受观察手段制约的结果,是一个正确值。

这种“能观察验证的数值是失真的,正确的数值却不能观察与验证”,是物理研究上的悖论。而影像其实是意识根据万物的光信号作用于五感之后反构出来的,本质是幻像。若实验者不能从这意识与五感构建出幻像中超脱出来,就会被失真值所迷惑,陷入蒙沌的境地,从而导致认识出错。将失真值当成正确值,是迷信实验观察与验证所导致的错误之一。

在这个影像速度的认识里,没有相对论里速度变化导致质量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也没有光速不可超越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等等困惑。

 

2020-05-25

外一篇·相对论量子力学诞生逻辑及本质

现代物理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发展了经典牛顿力学,其实相反,相对论、量子力学是完全曲解了经典力学,从而将后来者的思路带上了迷途,扭曲了宇宙观与时空观,于是人们怎么也想象不了时空弯曲与量子叠加、纠缠、坍塌这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是怎个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如此”,不知“为何如此”,然后美其名曰“发展了物理,增加了人们的认识”、“近光速或微观领域有不同的物理作用规律”,等等。这其实又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说法:是先难以理解,再给予夸奖,而非先正确理解,尔后给予赞美,这也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

经典力学描绘的是物质运动,同时人们相信实验证明。这物质运动,是通过光与影被眼睛接收,而反过来被意识观察并验证的。如此“物质运动—光影—眼睛—意识”的这条验证链,会受光与影的本身条件所制约:

当物质运动的时空尺度小于光影的波长与频率时,眼睛得到的影像就会失真。科学界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尺度的制约,而是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就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量子力学。

同样,当物质运动的速度接近或大于光影的传播速度时,眼睛得到的影像也会失真。科学界也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速度的制约,并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也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相对论。

这是这两个理论诞生的逻辑根源:观察运动依赖光,观察结果被光制约

于是可以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都是因光的本身制约而扭曲后的结果,是经典力学的失真值。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以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是正确的,恰恰相反,它们都是错的。这里也统一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都是描绘影像状态的理论。如此也可以知道,量子力学所谓的概率、波函数,都是影像概率、影像函数,而非运动概率、运动函数,相对论所谓的时空弯曲、光速不可超越,都是影像弯曲、影像速度不可超越C。如此这般。

那么如果理解微观粒子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或理解近光速或超光速运动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

那就是自然。微观粒子,会且只会沿能量最低轨道运动,无关人类有没有观察。没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等约束的条件前进,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人类观察采用的检测手段等多方约束的条件下前进。观察依赖光,光对粒子产生干扰作用,必会对粒子状态产生影响。干扰是连续的,于是粒子的状态变化也是连续的,结果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一直在变,最终粒子影像在意识里表达为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确定。这种确定与不确定,只是意识里的感觉,而不是粒子本身状态。而对于近光速、超光速运动,用F=ma,v=at这些公式直接来计算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正确的结果,唯一是不能通过光影验证,而只能通过其它手段验证,前提还得知道上面这些道理。

量子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考虑粒子运动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越过势垒的;按照量子力学可以解出除了在势垒处的反射外,还有透过势垒的波函数,这表明在势垒的另一边,粒子具有一定的概率,粒子贯穿势垒。”隧道效应,其实是一种现象观察结果,被冠以量子头衔。

量子隧道效应神乎其技,是在认识不到正确的原子、电子结构,电的真正本质,及量子成因下的一种乱解:由于量子理论很主流,于是所有现象都被套用上“量子”这一概念。量子,是科学界的流行词。

而用波函数来解释,只是一种数学解。所有数学解,都必须还原成物质作用过程,才能在宇宙客观环境中直观展现与理解。而只用数学解来解说物理现象,其实是从直观中抽象,再用抽象结果来解释直观的这么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于是诸如问波函数与穿越概率是基于什么物质作用形态而产生的?量子力学理论就无能为力。这些概念的诞生,其实都只是为解释而解释的创作,而非客观物质作用如此。

实验中的所谓量子穿越势垒,其实指的是电子之类的微观粒子穿越某种看似不可能的能量壁垒,是电子等微观粒子(以太旋涡)在穿越而非“量子”这一东西在穿越。将电子当成量子,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表述。而所谓势垒,或者说能量壁垒,其实是一种物质运动构成的力场,比如晶体管的PN结,或电容两极间的以太湍流层,极其薄的金属片,都是势垒的一种形态。势垒的形式是力场,本质是特殊形态的物质运动与作用。

在“尖端放电与击穿”小节中描述,科学界所谓阴极射线是电子流,其实是将定向移动的以太湍流当成电子流,同时将电以太振动波当成电荷定向运动,在更基础的原子、电子、电流认识出错后,更不能正确理解量子隧道效应现象。

以太旋涡理论下,另有简单且直观的量子隧道效应现象解释:

在量子隧道效应实验中,阴极射线或电振动波抵达势垒一侧时,振动波传递在势垒一侧受阻,除了被反射之外,还会在势垒上产生纵向以太压力,这以太压力会以波压包的形式在势垒内部传递到势垒另一侧,尔后会在势垒的另一侧外围空间里形成新以太振动波、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这新的能量振动、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被仪器检测到特征信号,就是误解形态下的电流或粒子,科学界根据这特征信号误判为一侧的“量子”穿越这能量壁垒抵达另一侧,其实根本没有,这只是能量传递的连锁反应形态。与这连锁反应形态相近的效应很多,比如康恩达效应、光电效应、热电效应,等等。

这一“量子”穿越过程,其实也与棒槌(电子、电振动波)敲打铜锣(势垒)一侧,在铜锣(势垒)另一侧形成声波振动(电流)与空气涡旋(粒子)的原理几近一致,只是过于微观与感官区别,又认识不到以太存在,后在错误的量子理论误导下,概括出所谓的“量子隧道效应”,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

当下物理主流理论是量子力学,于是所有新物理现象都会被冠以“量子”这个万金油概念。通过“量子成因”与“量子理论思想”小节解析,可知量子并不是一个客观实体,而是一种感觉,于是在技术上是不可能依赖量子这么一个虚的概念去构架出实的技术,这也是科学界流传很长时间的量子计量机一直不能现世的原因,本就不存在“量子”这一实体,就不可能构建出非实体的技术。可以预计量子计算机是永不会出现的,任何投入到量子计算机的人力与物力都将会是资源浪费。其它如量子通讯,量子卫星,还有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等等,其实都是同量子无关的技术探索,不过是被研究者冠以“量子”之名,以示自己的研究跟上时代的、先进的。

东方易道思想与叔本华哲学

当说一个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的时候,说的是人类意识观察下的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所有描绘都是意识的描绘,代表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系即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宇宙本身。

时间与空间,是西方科学界将观察者遗忘在运动观察体系之后提出的概念,被当成客观存在,本质是意识的感觉,并非客观。用这种感觉分别对物质运动与物质分布进行度量,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的科学理论描绘体系,这些科学理论描绘体系,包含固定不变的因素:即时间、空间、物体,及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观察者,是一个四位一体的运动观察体系,一般用直角坐标系来抽象描绘这个运动观察体系。因此,这些描绘的所有物质属性,如能量、速度、力、电压、电流、磁通量、压强、温度等等概念,最终都可以化为在观察者描绘下的时间、空间、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而不用这种感觉来衡量客观物质运动,并将观察者重新纳入运动体系,也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这就是东方易经思想、大道概念下玄学理论体系。这是没有时空概念的时空观。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建立的依据,仍是意识认识物质的质作用链:物质->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眼睛->意识->影像反构与描绘。在这个逻辑链里,直接以整个光影形态为标的,而不是将物质运动展现后的光影形态的部分如时间、空间为标的来理解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的不同,带来变化,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一般结构如下:

以观察者为核心,对宇宙变化描绘下的二位一体的描绘体系

正因为在一维时间的概念下,西方科学界对眼前的场景与意识中想象的场景有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划分。而在极坐标系里,有的只是变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当然变化与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相互转换,就如极坐标系的坐标可以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不同的变化之间,形成相对角度。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角度,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不同观察者描绘下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其意识里的影像描绘,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只是那书本上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意识里的影像投射。这个宇宙也是如此,宇宙影像在不同人的意识里投射,有不同的宇宙描绘与理解,从而诞生出科学、玄学、神学等等不同的理论。

变化最简单的描绘就是有与无,《道德经》专门有关于“有”、“无”的描绘。有无其实是观察者定义的有无,有,本质是可知,包括影音感知与文字描绘,无,本质是不可知,即意识里关于事物的所有特征消失,让意识不能定位事物的去向。将不可知,当成不存在,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无生有,是从不可知转化到可知状态。物质本身不会增减,而意识中观察到光影形像则会出现与消失,从而有物质出现与消失的错误感觉,其实是光与影,也即物体特定时空结构的消失,而非物质本身消失。可用一块玻璃来举例说明:

眼前一块玻璃,是由众多硅氧原子及其它原子堆积构成的透明物体,这是一个一般的化学物理知识。硅氧原子本质是微观以太旋涡。一块玻璃在工厂里被生产出来之前,是没有玻璃块这一空间结构形态与说法的,即玻璃块处于“无”的状态。而生产的过程,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其它矿物杂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一种结构形态(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结构形态(玻璃块),即玻璃块处于“有”的状态。而这玻璃块还会继续变化:

-->矿物被加成玻璃,消失的是矿物,眼前多了一块玻璃
-->玻璃块被继续加工制成一个杯子,消失的是玻璃块,眼前多了一个玻璃杯子
-->这个玻璃杯子被打碎,消失的是玻璃杯子,眼前多了一地玻璃碎片
-->这些玻璃碎片被回收加工成粉剂,消失的是玻璃碎片,眼前多了一堆玻璃粉末。
-->玻璃粉末散落在土里,经过千万年地质变化,消失的是玻璃粉末,多了矿物。

这一过程中的各类概念:矿物、玻璃块、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等待,都只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的空间结构不同,产生不同的光影形像,从而在意识中有不同的定义。这些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实体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随意切割的过渡形态的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结构形态与光影形象从原本不存在,到存在,后又消失为不存在,就是一个“无生有、有化无”的过程。消失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是原子以太旋涡,出现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仍是原子以太旋涡。这是以原子以太旋涡为基础单元描绘这些空间结构的实质。相对以太而言,原子以太旋涡仍是与矿物、玻璃等一样的空间结构,也是一个过程,最终的根源,即物质、以太、道,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概念,当然这么说其实也是多余的,因为物质、以太、道,作为宇宙本源,是没有这种“可分割”或“不可分割”属性的,也没有“绝对”或“相对”属性的,各种物质属性只对物体有意义。

人们对空间上的存在很容易区分实体与影像,如电影幕布、手机屏幕显示的是幻像,眼前看到的杯子、桌椅、地球、原子是实体。但人们对时间上的存在则不容易区分:玻璃杯子、木桌椅、地球、原子等等万物,也如幻像一般,会有产生、留驻、败破、消失的过程,真正的存在的物质,即宇宙本源、道,却没有观察可能。

这一以玻璃为例子万物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展现的光影形象,被现代物理定义为物体,在易道思想体系里,则被定义为像,也即有一个集合范畴:物体∈像。即物体是像的一个子集。像的定义:

是物质运动后的光影变化在意识里的展现。

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体系里,宇宙有物体与真空之分,而像则包含了真空这一现象。于是在物质科学领域,有等式:

物体+真空=像

这一条等式对应的是“物质=道”,已在“以太思想”小节描绘。这条等式,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同一宇宙现象,即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的不同的名称,也即万物、真空是一种空间结构与影像,本质都是物质、以太同意识之间的关系。

像,可分为两种:实像与虚像。这实像与虚像的概念与科学体系里的透镜成像的实像与虚像名称一致,内涵不同,即:

实像=物质世界里的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虚像=意识世界里通过影像反构出的各种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比如眼前的桌、椅、人、天、地等等,都是实像,而数学、文字、电影幕布上变化的场景、脑海里想象的各种物体及场景,等等,都是虚像。

像,也可分为另外两种:大像与小像。这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大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整体空间结构
小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局部空间结构

比如一头大象,整体就是一个大像,象腿、象鼻、象牙、象耳朵、象尾、象肚子等,均是这个大像之下的小像。而大象放在动物整体领域,又是动物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动物放在生命整体领域,又是生命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如此反复到整个宇宙,就是最大的大像,即宇宙整体光影形态。这种大像与小像的概念,是像的契套关系,与集合与范畴的概念类似。

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里,只有两个单元:观察者,像。像的变化,又分化出阴阳、曲直、远近、大小、有无、多少、快慢等等对立概念。以有与无为例,是观察者参照于自己感觉的一种具像描绘:被观察者看到了,就是有,被观察者看不到,就是无。这是《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与无的本义:是意识感觉下的有与无,而非绝对客观下的存在与不存在。这种感觉,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匹配,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背离。有与无,也可以抽象为另外两个概念:阴与阳。阳,对应有,无,对应阴。

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哲学理论体系则是与易道思想相通:观察到的都是像、表象,太极、意志在背后运作,却无观察可能。看到的是信号特征意识中反构出来的影像,真的是物质在背后运动。这就是意识对宇宙运行的理解方式。因此又有两条等式:

意志=道
表象=像

凡是过程与结果,皆是表象,凡是起源与事因,皆是意志。比如这个玻璃生产、变化、消失的过程,观察到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矿物等等,都是特定时空结构下光与影的信号变化,这些都是表象,而产生特定时空结构的源头:硅氧原子以太旋涡,即为意志。叔本华其实就是西方界的老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西方界的道德经,只是西方人自从有了上帝之后,就再没有自己老子的地位,导致科学研究及世界认知只停留在信仰与表象的层面,不能再通过“悟得本源”来同宇宙达成一体,最终困陷在光怪陆离的光影幻觉之中。

易图,即太极八卦图,是以图例的形式描绘易道思想。对应的是:

太极-道的流转:对应物质运动、意志表达
八卦-影像:对应物体及振动波、表象展现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学思想,与太极八卦、易经、《道德经》、科学的思想关系对应如下:

意志(叔本华哲学)-太极(易经)-大道(道德经)-物质(物理)
表象(叔本华哲学)-八卦(易经)-大像(道德经)-物体(物理)

西方科学界的所有实验与观察,都只是得到表象,并用表象去解释表象,而没有认识表象背后的意志,从而对宇宙的理解出现偏差与错误。同一意志,会展现不同的表象,同一表象,背后有不同的意志,若意志与表象的对应关系出错,那么分析结果就会出错。西方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冠之以物质运动之名,天然地将科学当成真理,其实都是以物体运动为标的展开研究,从来没有涉及物质本身的理解,而将这一物质理解归于哲学领域,因此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可称为表象理论体系。东方易道思想体系则包含物质与物体这两者原理,且还不止这两方面,在意识、生命、人文等等领域皆可以描绘其内在原理,又可称意志理论体系。

虽然本书《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没有明确说东方易道思想是如何去解析物质与物质运动现象的,其实本书整篇都是在用东方易思想来解析西方科学理论与其所依托的实验现象,读者可以发现整个解析过程就是对一个太极八卦图的物质映射:是以太旋涡的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及其局部、整体、多个以太旋涡之间相互作用关联、旋涡与以太空间之间相互作用关联,等等的描绘,并且有更简约、更直观的表述。因此说:

东方易道思想,有着比西方科学理论更高级、更完善、也更简约的宇宙认识。

不过这种认识过于高端深邃,就如小学生看不懂高等数学,原始人看不懂电脑一般,对于大多崇尚膜拜西方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来说,也看不懂这一东方易道思想对应的宇宙真相,而将其归于玄学甚至封建迷信,这也是意识的一种错误判定,在于大多人的意识只能理解与其理解力相匹配的观念。自然,这里只是简略介绍东方易道思想下的时空观。

能量、动质量与速度基础概念

现代人们学到的能量概念,最初是由牛顿力学来定义的:“物质对物质作用的功”。而物质对物质作用的功,通过物质运动来实现,即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体现。由这个概念可知,物质领域的任何能量概念,如热能、动能、化学能、原子能、光能等等,都是依附于某种物质运动形态存在而后再表达出来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能量表达方式。同时,物质是客观存在,必有质量,即物质的多少,于是可知,有能量的地方,必存在质量。能量与质量,本质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体现。

但现代科学并不是如此简单理解质量与能量概念,除了有人提出静质量与动质量之分外,还有人提出“物质由能量构成”的这一本末倒置的说法。质量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多与少是用来描绘数量的,动与静则是用来描绘运动状态,数量与运动状态根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现代科学推崇的质能公式E=mc^2,是讹化质量内涵:用引力质量来代替质量本义来实现的,已经在“质能公式”、“质量与引力质量”小节中解析。

说存在静质量、动质量,其实就是牛头按在马嘴上的表达方式。现代科学推崇的相对论描绘里,人们知道相对论根本无法解释“光子”只有“动质量”的内因是什么,只知道实验中“观察”到“光子”有“动质量”而没有“静质量”。自然由以太存在的确认与光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可知,“光子”是一个错误概念,光是以太纵波,波本就没有质量属性,自然也就没有“动质量”这一描绘。所有波都是纵波,纵波在仪器上表达出质量信号,只是波的媒介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作用仪器后,产生与质量称重相类似的信号特征而已,而不是波本身存在质量。“光子只有动质量的内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回答意义。其它所谓的“中性粒子”如中子、中微子,也被认为只有动质量,是一样的错误认识。

若再由这些人去定义“物质由能量构成”这一定性描绘下的能量概念,根本无法正常定义。若非要定义,则由这一描绘拓展出“物质由‘物质与物质作用的功’构成”这么一个“本质由属性构成”的逻辑笑话。人们由牛顿力学知道能量概念与定义,又来否定能量的定义,这是自挖理解根基而不知:那你以前学到的能量是什么?

又比如速度这一概念,是某一静止参考系下的运动物体相对原点的距离与时间的矢量计量关系,被爱因斯坦在对光速的解释中,讹化成光相对一切参考系都是恒值,并通过“C=波长*频率=常数”计算公式,在光的频率变化时,人为地将波长调整来适应这条公式,以说明“光速=常数”这一判定是对的。其实,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个实验证明光的波长与频率呈负相关变化关系。当人们用这条计算公式来说明光速是常数,是先确定光速是常数,再来解说频率与波长呈负相关关系,而非先有实验观察到波长变化,这也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一点都不科学。

改变质量、能量、速度这些定义的方式,都是讹化质量、能量、速度这些基础概念后,由后牛顿时代的创作者自我诠释的质量、能量、速度描绘,而不是原义上由牛顿力学定义下的质量、能量与速度。这已经不是质量、能量、速度了,而是名称与质量、能量、速度一致的另类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可能连创作者自身都理解与想象不了,于是创作者不得不用牛顿力学下的“质量”、“能量”、“速度”一些词汇来命名这些存在,并美其名曰“对质量、能量、速度的拓展、新发现”,其实是讹化、曲解,由此极大地误导了后来者的思路。

一个理论的基础概念及其定义,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一改变,整个理论的大厦就会没有根基。依托于基础概念创建而成,尔后又否定基础概念本义的新理论,都是空中楼阁。当相对论、量子力学采信牛顿力学的质量、能量、速度概念及其定义,却又提出动质量,及速度相对一切惯性参考系都是常数的光量子等概念,是自挖墙脚而不自知,因此都可归于谬论。

质量与引力质量

质量是物质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这一概念起源于牛顿力学,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是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概念之一。后经过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诞生出引力质量、惯性质量、动质量、静质量等概念。

质量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多少”是数量的概念,以某一基础单元为数量1,有多少个基础单元,就有多少个数量,也就是有多大的质量。二是“物质”是同质的概念,即有相同成分或性质的事物,才有多与少的比较判定。若成分不同,就不能用多少来描绘。质量概念,其实是数量概念在物质领域的异化。千克与张、粒、桶、个等等计量单位类似,说一千克物质与说一张纸、一粒米、一桶水、一个人,都是相近理解物质多少的意思。

而所有物质的属性,都是人类意识强加于物质后的描绘,代表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质量也是如此。现实中人们无法确定基本粒子是什么,而作为原子尺度层面的各元素原子在物体内数量巨大,也根本无法数数,因此就无法确定物质的基础单元是怎么回事,就不能描绘一个物体“有多少物质”,也即质量的本义“物质的多少”是没有计量意义的,是一个无现实操作可能的概念。

为解决物质的多少的判定,西方科学界设定一个标准物体在重力场里的受力大小为基础单元,来描绘“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这个标准物体,就是国际千克原器,或某一温度、气压下的1升水。由此规范了计量物质的基础单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理解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即引力质量。引力质量的数据,其实是一个物体与国际千克原器在重力场中受力大小的比例关系。也即,现实中人们测得的质量是千克力的比例倍数,比如说一个物体是5千克,它的意思是“此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力是国际千克原器或1升标准水在重力场中的所受力的5倍”。

虽然可以通过引力质量来理解物质多少,但这一用引力质量代替质量本义的设定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问题:受力的大小与物质的多少,并无完全正相关联系。若将受力的大小=物质的多少,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错误,比如不是同一元素原子构成,但引力质量相等的物体,其实是不是能说两者含有相同的物质(以太);又如“阿尔法散射实验批判”小节提到的力与质量的逻辑错误导致了原子结构的错误定性,并误导整个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比如上面这一5千克物体的例子中,这5千克物体内所含的物质多少,是否刚好是国际千克原器、1升标准水所含的物质(以太)数量的5倍之多,则完全不可知,自然,人们只能相信或当成就是5倍之多。日常中这样用一般不会用问题,但若物体重量过大,还是有影响的,比如一箱货物在靠近高纬度的地方称重,会比靠近赤道的地方称重,会有明显的可观察的略大的偏差,若将这种偏差认为是货物的物质损失就会错了。

由此也可知,现实科学界中代入各种与质量相关的物理公式中计数的质量,是力的大小,而非物质的多少,无论是F=ma中的质量,还是E=mc^2中的质量均是如此。这也是质能公式得以成立的内因。

而引力是以太旋涡的向心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各自包含的微观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半径距离相关,唯独与以太旋涡中含有多少物质(以太)无绝对正相关。引力质量,在地球表面环境里,表现为一个微观以太旋涡堆积体(物体)在一个大以太旋涡(地球)中的向心力大小。因此引力质量与双方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运动、半径距离有关。

与“质量”概念正相关的是物体的“密度”概念,密度是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现实中人们用的质量数据,其实是物体在地球上的所受引力大小,于是可知密度是一个物体内部单位空间内的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大小的体现,也即:

密度是单位空间里以太运动的度量

这也是相同体积的两个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同时蕴含的能量高的内因。

西方科学理论体系错误基础的总结

所有自然科学理论,都是创建者依据自身对宇宙事件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现象的内涵、内在机制描绘。而这种描绘,是建立在创建者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之上的。有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再配以严谨的逻辑论证与充分的文字、数学言语表述,就可以构建出一套和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让人类能方便认识宇宙,解决自身的生存生活问题。这里简略对比西方科学理论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与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的区别,以让读者对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错误基础所在有一个感性认识:

一、物质观对比

西方科学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所见物体即为所知物质,物体是客观并独立于意识的。物体有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东方易道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观察可能。人们观察到的物体,是物质的时空结构通过光与影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是一种像,是一种感觉。物体并不客观,是由意识描绘才有万物概念,并由此存在物体的成住坏空的循环过程:此物之成,源于彼物之坏;此物之住,源于彼物之空;期间唯(物)质不变,变的是宇宙事件投射在意识的幻像。运动及状态改变是物质的常态,静止与匀速是意识错觉。

二、时空观对比

西方科学时空观:时间是客观存在的,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都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的,万物在时间与空间构成的框架体系中运动。时间与空间还能揉合成一个叫“时空”的存在。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时空是四维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绝对的(牛顿力学),或是相对的(相对论)。

东方易道时空观: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变化在意识里投射后的影像反构,是一种主观存在,是一种幻觉。离开物质,时间与空间是无源之水;离开意识描绘,时间与空间立马消失。维度也是由意识构建与确认,也是一种主观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或相对性,都由意识自主定义与描绘。

三、宇宙观对比

西方科学宇宙观:宇宙由万物与真空构成,真空与物体对立,有物质的地方没有真空,有真空的地方没有物质。

东方易道宇宙观:宇宙是物质性,真空也充满物质,真空是物质的一种表达形态。

如此考查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可以发现其整个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都是错的。由此投入再多的精力,基本是在做着事倍功半的研究,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社会资源被无畏无知地浪费,也让后续众科学研究者走入探索迷宫而不能有相应收获。这也是当下人类急需解决的可控核聚变不能取得顺利进展的根源,也是不得不依赖火箭这种高耗低效的手段去开拓太空的事因,让人类困陷于地球这个小小的蓝星之上,倍受资源与能源缺乏的煎熬。也是其它如高强度材料发现、癌症等病症治疗等出现解决困难的源头。人类所有物质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学下的错误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这一基础之上。

西方科学理论自牛顿创建力学之后,不断发展到当下的量子力学,时间悠远,体系复杂,内容庞大,学科众多,门类齐全,数学公式、精密仪器一应具备,让初学者眼花缭乱,望而生畏,让进入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更由于西方科学界稍稍领先的物质技术,导致许多国人迷信西方科学理论,崇拜西方科学权威,将西方技术的成功当成西方科学理论的正确,而无视这些理论中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表述,进而唯西方科学理论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半步,自觉地充当阻碍科学进步的卫道士,对于国人的各创新理论,动则冠以伪科学、民科来全盘否定,成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科学界典范。

由此可知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看如繁花似锦,内容充分,实则大而无当,除了肯定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及拓展的宏观力学应用的科学性之外,可以否定整个现代物理理论体系主体:只需保留一些物质现象概念,各实验现象描绘与实验数据,及经验中发现的一些规律、定律、计量公式,而实验现象与物质概念背后的内涵解释、内在机制阐述、相关理论拓展,及建立在错误定性上的理论的数学公式构架,均可以抛弃。由此作者提出物理学五个公设,作为各创新物理前沿理论的检验标准。

力·物质作用的实质

力的定义,在牛顿力学中,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牛顿力学作为西方科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广为普及,“力”这一基础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有力被检测到的地方,必有物质存在,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关系。当人们使用仪器得到物质信号特征,表明有力作用在仪器上,且力的源头必有物质存在。但对于物质作用,人们一般通过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空间位移变化或弹性形变来感知这种作用形态,其它物质信号特征均是这种空间位移变化或弹性形变的复杂或特殊形态。

然而,空间只是物质切割光与影的感官反应,时间只是运动的度量,借物质与物质接触后产生的空间形态在时间上的光影变化来抽象出力的概念,虽然可以直观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形态,但如此结果只停留在光影的感官描绘上,得到的只是物体与物体的表象描绘,而非物体内部实质形态描绘,同时还让许多人忘了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有另一个物体作用于其上让其改变,而非一个绝对的超然的“力”让其改变运动状态。

自然,人的意识只能借助光影构成的表象来理解物质实质,这是意识被五感约束后理解宇宙的无奈,因此这里仍用一种表象来解析这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只是更深一层次:以太层次的描绘而非物体层次的描绘,以更接近物体与物体作用时的具体形态。

由“运动成因·御波而行”小节可知,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运动的内因,是内部空间的以太纵波在改变物体的空间位移,同时场涡融合在改变物体的方向状态,从而分别在意识中产生直行运动与周行运动的感觉。

以一个直行运动物体作用于一个静止物体为例:

当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运动物体内部的纵波会传递到两物体的接触面,从而在静止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弹性形变,这一弹性形变在静止物体内部产生纵波传递,是为入射波,这也是一个波扩散的过程,进而纵波推动整个静止物体沿波的线程方向前进,在宏观上表达为静止物体状态由静止向运动转变,且速度加快。纵波从静止物体的输入面传递到另一面的时间,物体的状态整体表达出惯性现象,而这传递时间,也是惯性持续时间。

同时,静止物体的接触面的弹性形变后,会反作用于运动物体的接触面,在运动物体内部表现为反向波动,即为反射波。

这一反射波,由于承载的媒介是物体空间的原子以太旋涡与以太,因此与运动物体内部的原纵波有相同频率,从而产生驻波作用。这一驻波作用牵引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移,在宏观上表达为运动物体速度减慢。

如此静止物体在入射波作用下速度增加,运动物体在驻波作用下速度减慢。当最终两个物体速度一致,于是两个物体表达为同一运动速度,纵波承载两物体继续运动。当运动物体在驻波作用下速度减慢到小于静止物体的增加速度,宏观上表现为运动物体被静止物体反弹。

如此,就不用抽象的“力”与“质点”概念建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是用“波动传递”来直观展现有空间体积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让人更容易理解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形态。

下一小节:势的原理初探<<<<<<

运动成因·御波而行

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小节中,修正了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由于不同时空尺度下圆周运动的存在,客观世界的万物随时处于运动状态改变中,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与静止这么一种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与静止是意识相对于物体时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虽然如此,由于牛顿定律构建的模型是理想模型,如有质量没有体积的质点,没有摩擦力及其它外力影响的环境等等,并由牛顿第一定律描绘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因此可以问:若一个物体处于这么一个理想世界里,也即一个物体在没有圆周运动的时空环境下,没有外力改变其状态时,以太旋涡理论下又是如何描绘这个物体的状态的?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先构建一个普通的理想实验:

观察者:定义所有实验状态
环境:平直以太空间,即这空间里的以太不处于旋涡之中,也不流动,如空气一般静止,这状态由观察者定义
物体:质量为m,初始速度为0,有一定空间体积V
外力:F,
作用时间:t

如此,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个物体会获得速度V=at。按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这个物体在外力撤消之后,将会一直保持速度V。显然,牛顿并没有解释这个物体会一直保持这一速度V的原因,只是通过客观世界中地表环境的局部空间里,粗略地用实验现象来证明,这是在用表象来证明这一定律,其实并没有证明。这里面的逻辑是:我描绘“物体将会一直保持速度V”,你也看到“物体的确一直保持速度V”,于是我的定律是对的。

问:牛顿力学下,物体一直保持速度V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是用惯性来解释:由于存在惯性,于是物体一直保持速度V。而问惯性成因是什么?惯性为何会导致物体保持速度V而不是以其它运动状态来前进?对此,牛顿及西方科学界就无能为力了,人们只是相信牛顿第一定律成立,也止于相信而已,这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说“物理只研究物体是这样的,不研究物体为什么是这样的”,这其实是逃避的方式。物理研究,不止要发现物体“是这样的”,还必须理解物体“为什么是这样的”,才叫知根知底,方为物理:物之道理。

问一:以太旋涡理论下又是如何解析这个外力F撤消时,物体获得V之后的状态?

曾在“惯性成因”小节里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物体惯性成因,在于一个物体内部存在一个内生大场涡。这是物体内部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由于热运动而产生相互间的波传递,进而转化融合成为一个内生大场涡。这个内生大场涡时空尺度以下,有无数不同时空尺度的小场涡、微场涡在内生大场涡的轨道上流转,这一场景在“圆满状态”小节中描绘过,将会在第十五章节“统一场论”中继续说明其运动形态。

当一个外力F作用在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后撤消,物体获得速度V,这一过程中,外力在物体内部空间整体产生一个场涡,是为外生场涡,局部表现为波动或微场涡。如此,在物体内部,就存在两个不同状态的场涡:内生场涡,与外生场涡。当外力撤消后,这个外生场涡,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会存在物体内部空间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物体内部的物质结构、外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及环境空间的以太运动状态等。

由于两个场涡的状态是不一致的,都有各自牵引以太按自身场涡轨迹流动的趋向,对于同一空间点的以太共同牵引,就会产生相互力的对抗。在牛顿力学的受力分析的实验构架中,外生场涡一般是无源场涡,即外力作用只持续一段有限时间。外力撤销后,随着场涡间的对抗持续,外生场涡强度最终会减弱为0,其携带的能量与内生场涡融为一体,如此物体内部空间,存在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

问二:那又如何来描绘这一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之间的具体融合过程?

这两个问题是同一力F作用并撤消后,对物体作用影响的不同场景描绘与解释。这里可以构建另一个牛顿力学实验构架,来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

观察者:定义所有实验状态
环境:平直以太空间,即这空间里的以太不处于旋涡之中,也不流动,如空气一般静止,这状态由观察者定义
小球A:质量为m,初始速度为0,有一定空间体积V
小球B:质量为m,初始速度为0,有与A一样的空间体积V
A与B之间,通过一条弹簧来连接固定并连接,弹簧质量是0
外力:F,
作用时间:t

外力F作用在小球A上,小球A就会向前运动,并压缩弹簧形成弹性势能,尔后弹性势能传递到小球B,于是小球B也开始运动。经过作用距离S后外力F撤消,于是小球A与小球B及中间的弹簧,获得速度V,及弹性势能E0。

在外力F撤消后,弹簧由于没有外力与加速度的影响,会有向两边扩张的趋向,表现为对小球A产生阻碍作用,对小球B产生推进作用,于是弹性势能转换为小球A与小球B的动能与负动能,直到弹性势能为0,表现为小球A速度减至最低Va1,小球B速度增至最高Vb1,有:

Vb1 > V > Va1

由于小球B速度大于小球A,于是小球A与小球B的距离增加,导致弹簧被拉长,小球B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弹簧弹性势能,并有向中心收缩趋向,作用在小球A上,表现为小球A速度增至最高Aa2,小球B速度减至最低Vb2,有

Vb2 < V < Va2

如此,由这两个小球及弹簧构成的运动实验构架里,在外力撤消后小球A与小球B的速度状态与弹簧势能的作用形态是:

小球A速度在Va1-V-Va2之间来回摆动
小球B速度在Vb1-V-Vb2之间来回摆动
弹簧势能在-max(E0)-0-max(E0)之间来回摆动

设一个反复周期是4⊿t,于是可以看到整个A、B双球结构,是以4⊿t为周期的A球向前通过弹簧推动B球,B球向前通过弹簧拉动A球的一舒一缩的前进过程,同时弹簧一舒一缩表达为波动。

将这小球A与小球B换成两个相互处于耦合状态的原子以太旋涡,两个原子以太旋涡整体构成一个分子以太旋涡,有受外力并撤消后,则有相同的场景分析。其中涡管相吸下的耦合结构及范德华力的吸引与排斥作用与弹簧的伸缩有类似的作用形态:处于一舒一缩的状态,一个作用周期是4⊿t。

而一个普通物体,是由无数的原子以太旋涡通过耦合结构与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在一起,是无数分子以太旋涡的堆积体,当这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局部的原子以太旋涡耦合结构会有与小球A与小球B通过弹簧连接时的速度状态与弹性势能形态,这个速度状态与势能形态,在物体整体上,表现为在物体空间里的运动线程上的来回波动。

如此,一个物体运动在外力撤消后,在原子时空尺度,借助共价键与范德华力的链接,是前端的原子以太旋涡牵引后端的原子以太旋涡向前运动,后端的原子以太旋涡推动前端的原子以太旋涡向前运动,如此反复,在宏观上就表达为整个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这一牵引-推动的反复过程,表达为物体内部的纵波传递,在宏观上就表达为整个物体是在纵波作用下漂移运动,这就是御波而行。

而原子以太旋涡只是原子时空尺度的以太运动描绘,上面这一牵引-推动的反复过程在其它时空尺度都是相同的原理描绘,这一纵波形态描绘可以扩展到以太层次,也即以太纵波牵引物体作出运动,这就是运动成因。如此分析也可知运动,是外力所致———相对物体而言,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牵引作用就是外力,于是又回到“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这一观点最早由亚里斯多德提出,后经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的不断实验与论证,最终被推翻,形成当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及牛顿第一定律的“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一直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物理描绘。而由以上论述可知,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其实是正确的,后面几人的实验与论证,或是建立在非以太观上而从没认识到以太这一实验因素,或如笛卡尔这般未将以太作为重要因素纳入运动体系中来考查实验结果,都导致其实验与论证出错。当然,由于亚里斯多德的这一观点过于久远,是否建立在以太观上无可考查,其实验与论证的过程未必与本书作者一致,因此与作者“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内涵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这也是运动物体(固体)的波流一体形态描绘。

由以上描绘也可知:纵波速度v=物体速度V

现实生活中,人的左右脚反复交换跨步推进人向前行,这是一个波动推进人体运动的例子,又如汽车的四轮子周期性旋转推进汽车前行,也是一个波动推进车体运动的例子,其它如蛇的扭曲身体推进,蚂蚁六肢交替前行,划龙舟时浆叶反复作用于水推进龙舟运动,都是一个波动推进物体运动的直观例子。不直观的如空气波动推进云片前行,以太波动推动万物前行。

而所有波传递,都会产生场涡,这个外力作用时,除了在物体内部产生纵波传递外,还伴随外生场涡在物体内部空间流转。而物体内部存在一个内生场涡,于是在物体内部空间,也存在内生场涡与外生场涡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融合过程作用于整个物体,表现为物体有旋转趋向。

内生、外生场涡融合过程中对物体整体的旋转作用,也是一个御波而行的过程。相对于纵波作用下的物体御波而行过程,一个是直行运动状态,一个是周行运动状态,两个状态同时存在于一个受力后的物体上,现实中具体表达由物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展现哪一种状态占主导地位而让人们去描绘。

内生、外生场涡融合过程中对物体整体的旋转作用,也是一个御波而行的过程。相对于纵波作用下的物体御波而行过程,一个是直行运动状态,一个是周行运动状态,两个状态同时存在于一个受力后的物体上,现实中具体表达由物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展现哪一种状态占主导地位而让人们去描绘。

内生、外生场涡的融合过程,还会导致物体产生进动现象,进动是由于两个场涡的涡面通常不在同一绝对平面上,进而对物体旋转面产生此高彼低的如跷跷板般的上下起伏的作用形态,在整体场涡的轴方向上表现为进动,这里就不再详细描绘。

若物体是处于悬空自由状态,就表现为一边向前运动,一边作旋转运动,比如日常中随手扔出去一块石头的运动状态就是这样子。当然,西方科学界会说旋转是由于存在力矩作用,这是将结果当成因的本末倒置的说法--力矩是一种运动之后的结果状态测定与数学计量描绘,非运动状态改变的起因。随着物体运动持续,物体内部的纵波,由于螺旋收敛传递的关系,逐渐转换为外生场涡,宏观上表达为物体速度逐渐减慢,旋转逐渐加快,最终就是物体停止向前运动,而旋转速度也达到最高。此时转轴与物体外空间以太相对静止,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完全融合达到圆满状态成为新内生场涡,宏观上表达为外力所作的功全部转化为物体的角动量。也即,理想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不是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最终会停止前进,并保持匀速自转运动。

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完全融合达到圆满状态成为新内生场涡的过程,除了牵引物体内部以太作圆周流转之外,还会有振动波向物体外部空间发散,物体表面的横波影像,就是这种波向外界发散的表现,最终物体内部全部运动与周边以太完全相融合为一体,这就是“和光同尘”,就不继续描绘了。这整个内生外生场涡的融合融圆过程,也是一个太极八卦图的流转形象。由于万事万物皆随时存在状态改变,因此这一太极八卦图的形象,也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这就是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物体在理想条件下获得V之后的状态描绘。

牛顿力学时空观

由于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是以物质运动为描绘标的的著作,因此就牛顿时空观作一个详细解析。先看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表述:“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数学时间”: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工具,是以数的方式来抽象地描绘宇宙事物。数学,只存在于意识里,没有人能在宇宙中找到数学这种存在,书本上那些数字、公式,都是物质原子的排列组合后某一特定时空结构形态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描绘。因此说数学时间,只存在于意识中。

“永远均匀流动”:流动,只是观察者站在物质对立面时对物质运动的描绘,站在岸上看到水在流动,站在船上看到岸地后移而水不动,那问水有没有在动?只有先确定观察者与水的站位之间的关系,再去描绘水的运动状态:动或不动。而描绘都是意识的事,而非物质的事,代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因此说时间在流动,也只是意识的感觉。

“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没有光与影变化在意识里感觉,就没有有时间的感觉。时间,是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而非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说时间存在早于物质运动存在,或说时间比运动更基础,都是本末倒置的作法。时间是用来度量运动的,而非由运动来度量时间,但可以用运动来反映时间计量值,从而有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这些量度只是计量结果的标识,仅此而已,而非存在所谓“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这一念头,只存在于意识之中,并不存在物质中。时间,本质是用一种周期性运动度量另一种运动。

“绝对的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空间由意识影像反构而成,也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等等,而不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不动”,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

“相对空间”:这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相对,绝对,都只是观察者才有的描绘。

结论:

根本不存在“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这种客观事物,只存在观察者描绘下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只存在于意识之中,本质是一种感觉。离开观察者,没有任何概念、定义的阐述与描绘。将时间、空间当成客观物质存在,或当成主观意识存在,会带来不同的后续运动体系的理解与理论拓展。意识的客体是观察者,牛顿力学体系就是将观察者排除之外而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描绘体系,由此出错,从而诞生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念。离开观察者,离开意识,这些概念都是空中楼阁。

牛顿在错误的时空观上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导致这个体系没有一个踏实的基础,是一个并不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不能完全正确地指导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这种错误,表现在牛顿第一定律上,对宇宙物质运动的描绘出现与事实刚好相反的错误表述;表现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以质点为模型而忽略力的传递过程,力并不是瞬间性的,并产生惯性性与非惯性系的概念。会在后面牛顿三定律修正小节中逐一论述。同时,虽然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但对万有引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则却是束手无策,直到当下整个西方科学界都没有能力去发现万有引力的内因,而后引入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概念,逾是背离真相逾远,其根源,也是这错误的时空观所致。

时空观勘正

时空观是理解宇宙的基础。建立一个正确的时空观,是正确理解宇宙的基础。可以先引用一下时空观的百科知识,以让读者对人类时空观的演化史有一个大略认识:

“时空观,指的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在中国,后期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在西方,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近代时空观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辨证唯物主义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和无限性,同时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性具有多样性、相对性和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

这几段话展示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对时间、空间有不同的认识,有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的,有认为时间、空间是主观的,等等。而这些论述的共性是:

都是人在描绘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不是凭空在一个人的意识里产生的,那必是某种场景导致一个人有这样的念头,然后付诸于文字,填充以内涵,从而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理解。随着这两个概念在人类科学史上传承,又有更多的人对某种场景的存在加入了个人的内涵理解,于是有丰富的不同的对时间、空间的描绘,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描绘。

现代人都是学习“时间”、“空间”的概念后才知道并理解时间、空间的,而非先理解某种场景后而自己归纳出“时间”、“空间”的概念。若你是定义“时间”、“空间”概念的的第一人,将根据怎样的场景去定义“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也即与“时间”、“空间”概念对应的这些场景是什么?

这些场景,就是意识借以眼睛为代表的五感感受到的物质运动:它们是物质运动的光与影的意识里的反馈。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意识对空间的感觉就会消失,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不存在意识活动,也就没有时间的描绘。这整个事件中,对时间、空间下定义的逻辑链是: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时间、空间。而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去理解的逻辑链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显然这又是本末倒置的作法。由此可知,时间、空间,其实都是意识对这种光影的存在与消失、延展与变化后的特定感觉的定义,是一种感觉,一种主观存在,而非客观存在。在客观宇宙里,有且只有物质。因此作一个判定:

观察者定义时间、空间

由这个判定可以考查历史上执不同时空观的人们对时间、空间理解的对谬或合理不合理之处:

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
-->上下四方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宇与宙这两个概念,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直观认识的简约概括,后“宇宙”一词被当成所有物质、时间空间的总和。时间、空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联系,都是意识。意识观察到运动,意识定义出时间、空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
-->空间不是物质运动的条件,相反,物质运动是空间的条件。而物质运动有且只有与物质有关。

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地点”也是意识描绘的结果,时间的形态由物质运动的光影形态决定,光影形态是量子化的,于是时间也是量子化的,日常用的最小时间单元是“秒”,即秒是时间量子,因此是不连续的,但物质运动是连续的。量子概念在后面“量子成因”小节解析。

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时空观,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的理解,必是主观性质的,因此是唯心的。自然,由于这种描绘的标的是物质运动的影像,因此带有一些客观性,但主体是唯心的。

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
-->物质存在,只同物质本身有关,同其它事物都无关。时间、空间,不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而是意识理解物质存在的很好形式,且不是唯一形式。时空有限无限,均通过意识对物质的理解而定性。观察与理解之外,物质是自然的。

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
-->这种特性都是意识的感觉,是意识根据物质运动的光影场景而给予再次想象拓展的场景描绘。

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绝对,是意识描绘的结果。物质及物质运动本身,并无绝对、相对这种形式。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由意识反构而成。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
-->这种描绘过于玄乎、抽象,无法评价。

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描绘过于笼统。时间、空间,是意识影像反构后的产物,绝对观念、相对观念,仍是由意识描绘。

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辩证唯物主义,仍是意识主导下的描绘,是主观定义的客观,本质仍是主观、唯心。时间、空间并不是运动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也不是物质固有的,物质有且只有其本身。所有属性,都是意识描绘物质而强加于物质身上,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一种主观存在。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只是意识的判定与感觉而已。

这上文,除了墨子一段对时间、空间的描绘外,其它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西方人对时间、空间的定性描绘。由此可知,西方人的唯心主义对时间、空间的判定是最准确的。

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实验结论很玄乎,这个实验构架的大略描绘是:一束激光通过一个晶体的棱角,分成两条不同方向的光束。当观察者观察到其中一束光发生变化时,另一束光也同时发生变化,这个同时性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无关。这个实验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可以分析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

当观察者观察到分离的光束中的一束在变化时,实际上已经在光源端产生了挠动--否则是不可能观察到光束的变化的,而这种挠动同时影响另一束光的变化,但迷糊的观察者以为是一个光子(注)与另一个光子存在“纠缠”。

说“一个光子”对“另一个光子”在“纠缠”,是以讹传讹的描述:当下人类的科技水平绝无可能捕捉到“一个光子”这种存在,只能捕捉到一束光信号的变化。其它同样的错误表述很多,比如许多科学论文里说一个电子如何如何,一个中子、一个质子如何如何,给人的感觉好象这些微观粒子都很听话,被科学界顺手拈来,可以随意玩弄在人类掌股之中,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科学界夸大其词的描绘。

在微观领域,当下人类最高科技水平也就是通过电子隧道显微镜勉强捕捉到几个原子而已,更何论比原子核还小1800倍的电子或连是波是粒子都分不清的所谓光子。更不可能出现将一个“光子”分成两个“光子”这种事,只能将一束光波分成两束光波。当下人类科技水平根本不能捕捉到一个光子、一个电子、一个中子或一个质子这些个物质存在,人们只能观察到一束光、一束电子、一束中子或一束质子等等对仪器物质作用后的稳定信号特征。

如上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要在A与D位置或B与D位置的连线之间放一个反射镜透镜才能影响一束光的光路。一束光信号的变化,若没有光路上的镜面反射折射,那只能通过源头C、D位置的晶体挠动实现,而不可能在空间某处凭空实现变化。

由此可知,所谓的纠缠,只是光源挠动后对分离的两束光同时产生状态变化,于是两束光(被讹化成光子或光量子)无论发射多远,都会有状态改变的“同时性”,好像两者之间存在无形的脱离源头而相互影响的“纠缠”作用,其实根本没有。这种“纠缠”作用只发生在观察者(即实验室的科学家)的意识里,当观察者看到两个观察点的信号同时发生变化,就在意识中认为这两个“光子”发生纠缠,这是一种主观想象后的粒子关系形态,与叠加形态相似,却认识不到在源头处有挠动存在。

电子纠缠也一样,只是将光束换为电子束,但同样是将“一束电子”讹化成“一个电子”代入实验构架中。

要破除“纠缠”概念很简单:在不挠动晶体的前提下,如上面所说,在A与D位置的光路上放一个反射镜,就能将AD边的“光子”反射出去而改变光路,于是AD边的这个“光子”的行为被改变,而BD边的“光子”还会按照直线前进,就不存在“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的现象。于是问:这两边的“光子”怎么又不纠缠了?虽然作者不会去做这个新实验,但根据上面分析,可以断定这是必然的,有兴趣又有条件的人可以实验一下。

量子纠缠实验错误的根源总结:是西方科学界在认识不到光是以太纵波前提下,被光子、光量子等错误概念误导,导致将实验光束的一个波信号讹化成一个光量子存在,将两个同时变化的波信号讹化成粒子纠缠。

注:光子概念已经在“光与波的世界”章节里被否定,这里只是引用这个概念来说明量子纠缠的问题,不代表其正确性。

量子理论思想

通过薛定谔的猫实验的解析,可以审视量子理论关于粒子状态的判定问题:将猫换成粒子就可以了。

意识通过仪器手段观察粒子运动状态,而仪器有最高精度,采样的光波有最高频率与最短波长,于是得到的粒子状态描绘,即意识里的粒子影像形态,只能被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所约束,这些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制约下的粒子状态,不能被精确描绘,于是在意识中带来不确定的感觉,意识会想象其可能处于A状态、也可能处于B状态,这些大脑中想象的A与B状态场景由于意识不能确定选哪一种,意识就将这些状态混淆在一起,就有了A与B状态在意识中的叠加,最终得出描绘粒子处于A与B的叠加状态。

将意识里的不确定:可能是状态A,也可能是状态B,当成物体本身状态的叠加,是一种意识认知错误。在没有其它外界作用手段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本身有且只有一种状态:自然态,这里举例中为非A即B,同观察者无关。

粒子不是魔术师,是无意识的客观物质形态之一,在任一一个时间片断,粒子只会沿合力的作用方向上改变运动状态,沿能量最小消耗的轨道上运行,这就是自然。在任一一个时刻点,这个宇宙是固化的,任一一个粒子,也包括各种宏观、宇观、微观时空尺度的物体,有且只有一种确定的状态:某个具体的动量、方向、能量、坐标、密度、体积等等一切意识能给予一个物体的描绘。但这个状态能否被意识所认知是另外一回事。这么说是符合经验感官的,也是符合同一普通物体一个时空坐标有且只有一种表达形态的日常理解。

正由于意识受限于现实科技手段,对这种微观粒子的表达形态没有能力去达成认知,只能任凭想象力去假定粒子处于复杂的叠加状态,也是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既然不能观察印证,那只能去猜测。而猜测结果在不能通过观察得到印证时,则每一种状态都是一种可能,这也是概率论建立的思想所在。

由此可知,粒子叠加状态,只是意识混淆后的模棱两可的描绘语言,而不是粒子本身可同时处于这几种状态。粒子作为有一个时空体积的物质存在,是不可能将不同的时空状态纳入到一个时空坐标的“合体”形态,只能是一个时空状态对应一个时空坐标。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合体”观察实例,微观粒子也不会有。将意识混淆后的场景描绘,当成粒子本身的场景状态,就有了量子力学“叠加”概念。这就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思想源头。

量子力学理论,本质是关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是概率论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拓展,它的实质应用地方在大脑空间与意识世界。就研究客观物质世界而言,这是一个建立在错误时空观上的错误理论。

量子力学思想的错误,与相对论思想有相同的错误根源:都是将意识里的事物影像状态当成客观里的事物本身状态。这是意识受限于五感而借用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去理解宇宙万物的无奈。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表象迷惑。西方科学理论,是成也光,败也光,与被仪器困陷相类似,都是依赖某种具体的事物去研究宇宙,尔后被具体事物的能力与缺陷所制约,导致认知的失真与失败。自然,认识到意识不得不依赖光这一认知模式,就能超脱出光(信号)的约束去重新认识这个宇宙,而不被相对论、量子力学展现的虚幻场景所误导。

超脱光(信号)的另一认知模式就是:“悟”。这是东方宇宙观下的认知模式。

薛定谔的猫的另类实验

薛定谔的猫实验构架,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著名思想实验,大略是在一个黑箱子里,让一个猫与一块放射性物质及辐射计量器控制开关的毒药瓶子呆在一起,放射性物质辐射粒子是不确定的,于是辐射计量器控制毒药瓶子也是不确定的,于是在这个黑箱子里,猫的死活是一种生死一体的状态。

这个实验让人觉得很神奇,由于辐射粒子导致开关开启的不确定,导致这只可怜的猫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这个猫的生死一体的状态,被称为叠加。由此推广带来微观粒子的状态,也有叠加的描绘。薛定谔的猫实验被认为描述了量子力学的真相:在量子系统中,一个原子或者光子可以同时以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而这些不同的状态可能对应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结果。

猫是否真有这么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或者问一个原子或光子可以同时有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答案是否定的。正常思维的人们当然不会相信一个生命会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或一个粒子处于即是东又是西的状态,这些场景都有悖于日常经验感官。何以薛定谔的猫与所谓量子系统中的微观粒子如此特殊?

既然构建量子力学的人们可以拿一只猫来说明量子叠加思想,这里同样也可以用这只猫来反驳这种叠加思想,只是要略微改变一下实验构架:请一群量子理论学家与一个小孩子一起来作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在未让这些理论家看猫状态之前,让小孩子透过一个小孔看猫的死活。

显然这些量子理论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有没有小孩子参与,前后两个实验结果都一样是不变的:即猫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但后一个实验对于小孩子而言,猫的状态是死还是活,有且只有一种答案: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而对于这些理论家来说,猫仍处于所谓的即死又活或非死非活的叠加状态。

就这有无小孩参与条件下的两个实验对比,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叠加,是谁的叠加,猫?还是量子力学理论家的浆糊脑子?

本身薛定諤的猫实验包含一个物质运动问题:打开箱子的瞬间,是怎样的物质作用机制导致猫的生死状态从叠加到是生或是死的转变?

显然没有任何物质作用机制,在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打开箱子这么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显然不会导致猫从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的状态。要是这个动作导致猫的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那人们就要去接受开一下房间门这一动作导致一个人死亡或生存的,而这是不可接受的。人们只能通过刀子或毒药等物理化学的物质作用手段去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绝无可能开一下门或开一下箱子去瞬间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

不过,打箱子会导致唯一一种物质作用机制:光进入了箱子。

有了光,从而让意识观察到箱子里猫的状态。因此这只是意识认知问题:原本猫的生死状态在意识中是不可知的,意识只有将猫的状态想象成生与死的叠加状态。这其实是意识混沌的状态:时而将猫想象成是生的,时而将猫想象成是死的。当意识反复这么想象时,猫的状态就被描绘成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也止于意识的描绘而已。

自然,这只是意识想象的结果,是意识中的猫的影像的叠加,而非客观的猫的状态的叠加。而猫的真实状态,在某一时刻处于要不是生要不是死的状态,生与死只能取其一,在这一时刻点,意识会认为其处于叠加状态,猫生死一体,直到打开箱子的一瞬间,有了光让意识去观察猫的状态,从而猫的当下真实状态与意识里想象的影像形态相互对比印证,意识里想象的猫的不符合真实状态的影像被纠正与放弃,于是猫的状态被意识所确认:是生或是死,意识才摆脱猫可能生可能死的混沌感觉。这也是量子坍塌的实质:是观念中各种影像叠加后的混沌状态的崩溃,而非现实中物质各种形态在胶着关系下的分离。

这才是薛定谔的猫所谓生死叠加的实际情况。

这种事物影像叠加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仅仅是量子力学提及。比如读者在看笔者这些文字描述时,来判断笔者的状态是坐?是躺?还是站?显然读者意识里是不能确定的,按量子力学思想的逻辑,那在读者看来,笔者是处于坐、躺、站三个身姿的叠加状态。而对笔者本人而言,看到自身的状态显然有且只有一种:坐、躺、站只取其一。现实中普通的人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会处于叠加状态,何以西方量子力学理论家们会脱离这么浅显的常识呢?

又比如读者的一个朋友说去南方或北方旅游,出发后的具体行程没有告诉读者,于是朋友的行程形态在读者的意识里是处于即在南方又在北方的叠加状态,这仍只是读者想象的朋友行程影像形态,而非朋友真实的行程状态。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其实月亮是不存在的”也是这样的问题。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意识对月亮状态的判定,是意识里月亮影像的有无,而非客观世界里月亮的真实状态。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说月亮存在,不过是你的看法;说月亮不存在,也不过是你的看法,无关真实月亮本身的状态。月亮的真实状态是自然的。

那如何去理解薛定谔的猫实验里未打开箱子时里面的猫的状态呢?

那就是自然,即猫的状态是自然的,在以人类时间计量的某一时刻点之前,猫是生,在某一时刻点之后,猫是死,这与打不打开箱子无关,也与观察者有没有无关。在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里,在连接计数器的同时,再连接一个能记录瓶子打碎时刻点的时钟就好,于是在打开箱子后人们就能知道猫在整个时间段的状态分布:在这个时刻点之前是生,在这个时刻点之后是死。

牛顿第三定律之修正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解析,可以简单地解构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不能解释在两个物体之外的作用力在一边增大,一边减少后,两个物体作为整体时有运动或运动趋向时,其两物体之间的两互为相反的作用力如何表达的问题:

若还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那如何将一个物体的作用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若虽是方向相反但不是大小相等,如何来理解这一场景?

按两互为相反大小相等的作用力的说法,是不能解释在一个物体(A)外围一边增大时,通过内侧作用点传递到另一个物体(B)上并导致这物体(B)运动状态改变的。因为这两个接触面上的力(F1、F2)大小一致,只是方向相反,已经是完全相互抵消了,怎么还能导致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现实是另一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发生改变,因此必有某种新的作用状态发生在两物体的接触面,而不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表述的那样。牛顿第三定律的瞬时性,还带来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难以解答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内部超距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

同时,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实物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非惯性系中由于有场参与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传递是需要时间而变得不适用,由此产生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对立。但“场”,在现代物理中,并没有解构其内涵,因此这种对立描绘是不能究其根本的。

这恰是牛顿力学是以质点为标准模型的分析物质运动构架的局限,于是无法体现有空间的物体内部的力的传递与分布情况的,因此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模型,导致非常粗略的场景描绘。

这个质点模型无法解释惯性成因,惯性被当成物质天然的属性而不被深究,这也不是研究态度。已在前面小节描绘惯性成因。要正确完整分析物质之间的作用,必须是直接拿整个物体空间来作为研究模型标的去分析,而不是抽象成一个没有体积只有质量的质点,从而忽略了空间体积对物质作用形态的影响。用抽象模型固然带来研究便利,但也是背离实践的起端。

这个质点模型还有一个严重缺陷是脱离周边环境而存在,即这个质点是完全不受周边环境其它物质的影响,只有某一两个抽象的力作用于其上。这与现实中任何一个物体都依赖周边环境其它物体的作用而保持某种运动状态不同,如此情形也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认识到场涡运动形态并引入场涡概念,并采用原生态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为模型,就可以很简单地描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传递形态:以场涡的形态在两物体之间扩散,当双方力作用产生的场涡在两个物体内侧接触面取得一个平衡,就表现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一个有增量的过程,并非是瞬间性的。

“牛顿第三定律也具有瞬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地位是对等的,称谁为作用力谁为反作用力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牛顿第三定律不具有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不具有同时性,也不具有地位的对等。

这里暂时忽略物体内生场涡对外力的影响。在于这里只探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影响。内生场涡在物体结构强度范围之内,对这两个力的对抗是对等,其矢量的计量之和是零,在整体上对外界表现为应力。若应力不够强大,就表现为一个物体的结构在两个外力的夹击作用下而崩溃,如鸡蛋被手掌压碎,核桃被锤子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压碎等等。

由这里描绘可知,力在物体内部的传递过程,就是一个力场传递与发散过程。

而各种场,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等,也是以太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于是两者在作用形态上就统一了。也即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是一样的物质运动体系,只是西方科学界没有认识到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是以太涡流力场的本质,及因惯性系采用质点模式忽略物体空间存在场涡的运动形态,才有这两种对立的运动体系的区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解析后展示的物体内部场涡扩散形态,就是非惯性系的物质作用形态,也非直接的瞬间作用力同时产生、消失的形态,而是两个作用力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此也解决了由质点模型下带来的力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存在“超距作用”的可能性: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由此,牛顿第三定律修正描绘为: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是两个互为相反的场涡之间的对抗状态。

测不准成因

测不准原理,就是不确定原理。人们为追求确定而去测量,测量则必须借助仪器。仪器有最高精度,在精度之下,所有信号会被精度设定的阀值以四舍五入,于是有被测物体或有或无的信号,在意识里表现为测不准,即不能确定被测物体的状态是意识的一种感觉,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情况。

测量要用到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光信号构成影像。影像的变化受光的频率制约,在频率周期之内,影像的变化就无从描绘,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时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波长制约,在波长尺度之内,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空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速度制约,在超光速之外,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速度之因。

如此认知测不准的成因,就可以解析微观世界粒子在意识的表达状态:微观世界的粒子,由于过于微小,而人类又缺少远高于粒子时空尺度的精度手段,任何探测手段都会严重干扰粒子的原本运动状态,于是粒子的运动状态表达为测不准--如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全得到精确判定。

在用光探测粒子实验,可以引入一个对比实验:用光探测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同是一束光,扫描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就会有各种精确的计量数据,扫描一个粒子,则会有不确定的描绘。这人与粒子各自作为实验标的,对光来说,有且只有时空尺度的区别,即在扫描人与扫描粒子的对比事件中,只有光的波长、频率与人,或与粒子的尺度的对比的差别,其它再无差别,但实验结果却刚好相反,一确定,一不确定,因此绝对不是粒子或人的本身问题,而是光与人的关系、光与粒子的关系之间的差异问题。

而关系的具象,就是影像,影像由意识反构。因此测不准、不确定其实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物质问题。相对仪器精度的太远、太近、太快、太慢、太小、太大,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影像模糊、失真,表现为测不准。测不准,反映的是人类测量手段的有限精度与物体时空尺度的无限大小的矛盾。

测不准,根本是脑子的事:准与不准,都是意识对粒子的感觉判定。无关粒子本身。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一定、确定、肯定怎么怎么着;不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你(粒子)本身的状态,与我测不测有什么关系?没有,八杆子打不着关系,无论我测不测,你(粒子)都会向最低能量状态趋向。而我可以认为在我没看你(粒子)之前,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这种我对你(粒子)的判定与描绘的场景,只且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而不在客观世界里。我这么判定,甚至根本与你(粒子)无关,但我仍可以觉得“我这么判定”与你(粒子)有关,当然这仍是我的感觉。量子力学所依托的时空观、宇宙观,其实是一种思维游戏。是将脑子里关于粒子的场景,当成客观世界的场景,将瞎想当成事实,于是有这么个所谓测不准原理。

要解决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关于测量粒子而免不了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的问题,只需找到一种波长更短且强度更低的波即可,比如中微子。如此,中微子之于电子、原子,就如光之于人,于是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可以忽略,就能确定粒子的运动状态。自然,这是目前人类无法掌握的探测手段,更何论西方科学界对“中微子是波”这样的本质还没有认识到。

有无意识去观察测量,物体本身会都按最小能量状态存在与运动,而意识去观察与测量,只能得到仪器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当物体本身状态,错误就由此开始。

量子成因

人们只能通过光来观察物体运动,本质上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影像的变化。这里重申人们对万物的观察过程:万物-光-眼睛-意识。这一过程中,光构成影像,眼睛是一种仪器,以接收光的作用,并形成信号特征传给意识。影像与仪器会干扰或限制万物的全貌在意识里的反构。

光是以太纵波,意识观察借一束光展开,而一束光具有固定频率与波长。于是光构成影像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光的传递是受频率限制,在一个频率周期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的一个变化状态,即一个影像,于是眼睛看上去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本质是看到影像运动是一份一份的,将影像运动当成物体本身运动,从而有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于是就有了量子概念,这就是量子成因之时间之因。

二是光的传递还受波长限制,在一个波长尺度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形态的最小的尺度,即每个影像都有像素,于是看上去物体是一格一格,本质是影像形态一格一格的,将影像形态当成物体本身形态,从而有物体形态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空间之因。

仪器是接受物质作用的器械。仪器有精度,这个精度的大小受人类自身的最高技术制造水平制约。仪器在接受物质作用后形成信号特征,信号特征是借光、电展现,也是受光电的频率限制。因此仪器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三是仪器受精度限制,能且只能接受到最高精度以上的物质作用。最高精度以下的物质作用,被以“四舍五入”的方式取舍,“四舍”后表达为有物质作用产生,但仪器没有信号反应;“五入”后表达为物质作用后产生的信号特征以最小信号单元的形式展现。这结果就是导致物质作用反馈在仪器上后失真。信号特征整体形态就是影像,于是这个仪器精度制约下的最小信号单元,构成影像的最小单元,这就是量子化。将影像有最小单元,当成物质有最小单元,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精度之因。

四是仪器在形成信号特征后,信号特征是以光、电形式展示。光、电有频率与波长制约,这个制约与上面描述的光构成影像的制约类似,只是上面描述的是外界的光信号,这里指的是仪器内部的光、电等波信号。只要是波,都会有频率与波长的限定,由光电信号整体构成影像,于是有影像的量子化。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信号之因。

物质运动是连续的,却又是无法直接观察的,观察到的都是量子化的影像形态,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而意识能且只能通过光影像信号与仪器来达成万物的观察,那么如何通过光影、仪器来证明量子化是错觉,如何来证明物质运动是连续的?

那就是通过静止观察参照系的另一种选择:

当人们观察物质或物质运动时,是以自身为静止参照系,再站在物质的对立面,然后观察物质与物质运动,所得到的结果都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影像是关系的具像),是这个关系被量子化,而不是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由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且现实中的确也观察到了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因此,作为观察者也可以按“所见即为真”的逻辑去固执地判定为是物质或物质运动本身是量子化的,而非是影像量子化。

以这个逻辑与“固执判定”基点,除了站在物质对立面的选择之外,观察者还可以作出另一种选择,即人们可以以被观察的物质为静止参照系,这时观察者与被观察的物质一体。那么这个被观察的物质会是整个参照系的原点,于是这个物质就没有“运动”描绘,更没有物质或物质运动的量子化描绘,于是观察者又因没有观察到量子化,按原来逻辑去固执地判定物质本身没有被量子化。

一个物体能且只能有一种宇宙当下状态,不能处于量子化又不处于不量子化的状态,因此只有放弃这个逻辑,而选择承认量子化是一种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而不是物质本身存在形式。

举个例子,来直观理解这种静止参照系选择不同导致的不同感官:比如一个人站在路边,看到前方一辆车过来,他可以说看到车子的运动是量子化。等他上这辆车,他与车同一速度,他就没有车子是运动的感官,于是没有车子运动是量子化的看法。因此这一前后量子化又没有量子化的不同看法,只能是车子与观察者之间的影像的感官,而非车子运动的实质。

由于万物皆是以太运动后的空间结构借光、声、电等信号特征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的定义,而影像必有最小单元:像素,也即量子,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定理:

万物都是量子化

简单的如一幢楼宇的最小单元是一套房子,一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是家庭,一张数码照片的最小单元是像素,筛子的最小单元是筛眼,视网膜的最小感光单元是一个感光细胞,生命体的最小单元是细胞,物体的最小单元是一个元素原子,元素原子的最小单元是一个质子,等等。房子、家庭、像素、筛眼、感光细胞、细胞、原子、质子,等等,这些都是不同事物(楼宇、社会、照片、视网膜、生命体、物体、元素原子)的影像量子化后的名称。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意识在某一时空尺度不能按原意义继续细分后的一种整体感觉,是为量子。

在观察物体状态及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光,就如栏栅一般,将物体反馈到眼睛里的信号,分割成一份份、一格格。这一份份、一格格,是影像的状态,而非物体本身的状态。将影像状态当成物体本身状态,于是理解物体及其运动状态就会出错。

量子力学,反映的是意识与物质之间的矛盾:意识不同于物质,意识只能通过影像来理解物质,被影像制约

光速不变原理之否定

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用“c”来表示。

爱因斯坦并没有解释光速不变原理的物质作用机制:是什么机制导致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没有解释,是因为没有能力解释。

因此这个光速不变原理,本身也一直作为一个假设而不是正确客观描绘存在。整个相对论构架是建立在无法解释的假设前提与错误的公式计算上,就如空中楼阁般不稳。当人们相信相对论的结论,只是愿意去相信而已--本来人们得先得到对这个假设的符合物质变化的合理解释才能去相信。

通过重新考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构架的问题,并否定其错误的的结论,确认宇空是物质空间,也即是以太空间,及光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可以直接明了地否定光速不变原理,这是一个错误原理。光波在媒介以太中传递,并不比声波在空气、水中传递更复杂。只要是波,在媒介中传递,都有相同的运动原理:波的速度,受媒介的运动状态影响;波的速度描绘,受观察者与媒介的相对速度的影响。

为何现实中人们通过测量也能“验证”光速不变,以证明光速不变原理是“正确”的呢?比如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充分”证明:“阳光的光速不变。”

当人们在测量普通波如声波、水波时,相对空气、水体运动的观察者会观察到声波水波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此人们创造出“多普勒效应”这一概念。人们也知道这是观察者相对媒介运动导致的错觉,实际的波长、频率、速度相对于空气水体,是不变的;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则都是变的。这其中波长变长,也是波信号更慢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慢;波长变短,也是波信号更快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快,在于信号以波为载体,于是波速与信号是同步的。这变慢变快都是相对于运动观察者的快慢,在于速度是由观察者来描绘的。

同样,在检测光速与运动观察者的关系时,人们也发现这种状态:观察到光的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于人们认识不到宇空是以太空间,无法用相对媒介运动来解说这一现象,于是创造出两个新概念:红移,蓝移,来掩盖光速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变化的事实。(红移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光相对观察者速度变慢,一是光的波动能量滞留在以太空间导致波长变长,这里的红移概念指的是前一种形成机制下的现象定义。)

据称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本人虽不曾全观其实验记录,但可以推定这种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检测,必会观察到红移、蓝移现象,但不知这两位实验者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人们不说是光速变慢,而是说红移;人们不说是光速变快,而是说蓝移。这是为迎合光速不变原理而创造出的新的说辞,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其实红移与光速变慢,是一回事;蓝移与光速变快,也是一回事。这是由于速度=频率*波长,频率上升,波长不变,于是速度提高;反之频率下降,波长不变,于是速度减慢。自然必须清楚,这种光速的快慢,是相对于相对媒介运动的观察者的快慢,而不是相对于媒介以太的快慢。而为保持相对论下的光速是一个恒值C,则必须确保在频率上升的同时,波长要缩短,或确保在频率下降的同时,波长要变长,但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个实验证明这一点。

由于速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这里重申一下:就是凡在描绘一个物体、事件的速度之前,务必明了是相对哪个观察者的速度。在于没有观察者,就没有描绘意义,有了观察者,描绘都只是相对于观察者的描绘。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也是在曲解速度这一基础概念的本义。

西方科学界都是如此通过新理论来掩盖旧问题,然后带来新问题,并尝试用更新的理论来掩盖,这是西方科学界惯用的一种研究方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除了创造出更多的概念,带来人们意识的干扰外,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所有人陷入概念构建的迷宫,根源在于西方科学界的宇宙观问题导致的对物质运动与结构定性出错后的扭曲与延伸。

通过对相对论时空观的解析与批判,及光速不变原理的否定,人类就可以摆脱宇宙中光速最大、光速超不可超越的理论束缚,能够在向往超光速目标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对论时空观问题

对于相对论问题的解析,要从其依赖的时空观入手,才能在基础上予以否定。只纠结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是很难找到其逻辑问题的,在于分析者的心智很容易被字符构建出的迷宫所扰乱,不能保证有正确的判断与思路。

探讨相对论的时空观,要涉及宇宙观的新认识: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光与影像构成的幻象。

日常中人们对万物的观察是这么一个过程:万物-光(影)-眼睛-意识,记住这个过程极为重要。由于太过于习以为常了,导致人们忘了,只是眼睛看到了光组成的影像,才理解万物,但人们会以为自己直接“看到了”万物。在黑暗中最容易直观理解这一过程:有光,眼前就有万物形象;无光,眼前万物立马消失;在于有光,眼前存在的只是万物影像,无光,眼前消失的也只是万物影像。看与不看,万物皆在那里,但有光无光给意识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日常生活中将看到的万物影像状态,当成万物本身状态是无所谓的,但科学实验中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观察与验证时也这样操作就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或超过光速,影像的速度会跟不上物体的速度,导致影像状态不能客观反映物体的状态。

也即,人们通过影像来观察与验证,但影像被光速限定,不能超光速。物体本身,哪怕远超光速,其影像也只能以光速才能到达观察者眼睛里。而人们是通过物质影像状态来判定物质本身状态的,于是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看起来”不能超光速,其实只是影像不能超光速而已。这种看起来存在,但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无数例子,如水中月、镜中花等等,物理学也不免俗。相对论被验证为“正确”,其实验证的是影像的状态的正确,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的正确。

这也是相对论能设定的宇宙最高速度是光速的原因:

相对于意识观察,由于影像由光构成,于是看到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光速。

这是人类困陷于五感的无奈状态,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光与影的状态所迷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物质本身的运动状态。

超光速,可以说是宇宙中烂大街也很容易达成的事,牛顿速度公式V=at可以随加速度在时间上的持续而无限累加,但人类由于观察受光的限制,于是一切速度不能超光速c,从而无法验证接近光速与超光速时的物质运动本身状态,任何实验验证都能且只能得到影像状态。这是相对论的现实基础:状态观察,受制于光。对于盲人来说,通过声波检测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音速。

这就是相对论时空观的问题所在:

将影像运动当成客观物质运动,从而出现对宇宙物质运动的错误描绘。

当人们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将这个本用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套用到物体本身变化时,就产生了让人绝不可接受的描绘:速度变了时间会变化,尺度会变化,质量会变化,以及时空会弯曲,等等这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些事都有悖于常识与经验感官,同时相对论也无法解释这种变化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道是“如此”,却不知道为何会是“如此”!只知道尺胀与尺缩,不知道为何会尺胀与尺缩;只知道质量会导致时空弯曲,不知道质量为何会导致时空弯曲。当将这种变化归类于影像变化,就可以简单理解了--都只是感觉不同而已,是一种错觉而非客观物质的真实状态。

而相对论的验证又是通过光来验证的,因此,它总是被“证明”是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的,其实那只是影子的“正确”,而非实体的正确。没有光与影像,人类无从观察;而人们去观察,只能得到光构建出的幻像,这种无奈结局是意识不得不依赖光为代表的信号特征的必然。但只需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绕开这个幻像而直指物质运动本身状态。

认识到相对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将光与影当成物体的错误理解上,就可以简略总结相对论的问题:

相对论,讲述的是光构建出的影像的变化的理论,它近似地描绘了物体空间影像在不同的速度下,被意识观察到的感觉。物体的尺胀与尺缩,都是的物体影像的胀与缩,而不是物体本身的胀与缩;随速度增加而质量增加,也都是物体“影像的质量”增加--影像不会有质量,那其实只是信号特征而已,是一种意识幻觉。

那物体本身如何变化呢?按牛顿力学来分析即可!

自然,即便是牛顿力学,对于信奉科学实验与验证的人们来说,其过程也是依赖光构成的影像来实现的,因此也存在一个影像状态与实体状态相脱节的问题。因此这里专门开一小节解析牛顿力学下的影像状态描绘。

2020-05-25

相对论的公式问题

但相对论却没做到这一点,这里说的是相对论中最常见的双坐标体系。双坐标体系中的两个坐标原点,本质上是各有一个观察者,一个坐标原点对应一个观察者。将两个互不隶属的两个参照系混在一起描绘,强行拉上关系,就会出现低级逻辑错误,进而带来事实与理论的脱节。

这里引用的是一个ID叫“罗玉风的男朋友”(这个ID很风趣,但读者不必关注这一点,因为这不是重点)发布的贴子,阐述相对论附录11节关于洛伦兹变换式的数学推导过程,这个过程是整个相对论体系建立的数学基础,其中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

罗玉风的男朋友(原话):“【下面的内容仅仅涉及到初中数学,看起来也没什么错误,请仔细分析其中的假设、运算、结论等,找出错误所在。据说爱因斯坦苦苦思考很久也没能找出其中的错误,现在就看你的了!如果你成功了,那我要祝贺你:你确实是研究物理学的一块好料!】

考虑x轴上运动的一个光信号,其所在的时空点,对于坐标系K是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对于坐标系K’则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

【一】沿着正x轴前进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
表示。满足(1)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λ(x-ct)               (3)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λ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3),(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二】沿着负x轴传播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a)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a)
表示。满足(1a)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a)。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μ(x+ct)               (4)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μ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4),(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并为方便起见引入常数a和b代换常数λ和μ,令
a=(λ+μ)/2         以及
b=(λ-μ)/2
我们得到方程
x’= ax-bc                            (5)
ct’=-bx+act                        (5a)
……”

-------------以下是作者跟贴回答------------

(x’-ct’)=λ(x-ct)                 (3)
(x’+ct’)=μ(x+ct)                 (4)

前面描述都没问题的,很合逻辑推理。“【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 ”错误在这里,这两个方程是不能相加或相减的,在于上一方程(3)的变量x’、x与下一方程(4)的x’、x不是同一性质的变量,只是符号一样而已。其实只须将下一方程的x’、x换成y’、y就可简单明了两个方程变量的区别,变量内涵不同,也就根本得不出方程(5),这两个方程的变量被爱因斯坦偷换概念了。

x’= ax-bc                             (5)
ct’=-bx+act                          (5a) 

而要使方程(5)成立,就可知(3)(4)方程中 x=ct=-ct 及 x’=ct’=-ct’,由此可得出t=t’=0,显然t、t’=\=0,方程(5)就是一个谬论。

这两个本不能相加的不同参照系下的公式被爱因斯坦强行拉在一起,从而诞生众多如双子悖论、尺缩之类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场景。由此错误基础方程构建出来的更复杂的公式,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物质运动真相描绘意义。相对论方程式的这个推导过程,就是前提出错后,谬论越走越远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通过爱因斯坦的数学错误来否定相对论基础方程。以下通过相对论的思想认识来解释相对论之成立的意识根源。

观察者与参照系

所有付诸于文字、影音性质的记录,都是人类意识在描绘。描绘能得到运动状态的表述,但描绘不是运动状态本身。即一个事件被观察,都是要有观察者,否则就是不可知不可明状。物理研究中,人们阐述一个理论或构建一个实验或验证一个运动事件时,都必须有一个默认的观察者参与,在于描绘,是意识所做的描绘。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将这个观察者遗忘在理论与实验之外。

比如现实中,当人们说一个物体速度是多少时,一般默认是参照地面静止的速度,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参照于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物体、地面的运动状态均由这个站着的观察者描绘。当人们说两艘飞船相对速度是多少时,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其中的一艘飞船相对于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两艘飞船的运动状态均由这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描绘。离开观察者,根本不存在“相对于地面的物体的速度”,也不存在“相对于一艘飞船的另一艘飞船的速度”这样的运动描绘。

任何一个矢量速度,都是参照于观察者的速度;任何一个静止参照系,都是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系。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里曾否定匀速与静止的概念,这里也一样,绝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绝对静止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相对静止参照系,绝对、相对均是描绘结果而非事件设定前因,没有观察者,就没有绝对、相对的描绘可能。若将观察者这么一个重要的因素给遗忘,会导致一个理论的前提基础出现重大漏洞,很容易走上歧路与迷宫。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最早是找绝对静止的以太为绝对静止参照系,就是忘了这种参照系的核心是观察者,而非其它任何物质形态的存在。

观察者处于一个运动观察体系的原点位置。所有处于这个体系内的物质的时空坐标、运动状态、物质属性等等方面的概念及其内涵,均由观察者定义。

又比如,当人们说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不准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观察者不能将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准”,也即观察者不能准确描绘粒子运动状态。准,或不准,都是观察者描绘粒子的词汇,无关粒子本身任何事情,只同观察者的感觉与认知有关。所有的描绘,都代表观察者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描绘即不是观察者,也不是物质本身,若将观察者的描绘判定,当成粒子本身状态,就会出问题。这也是量子思想的错误根源。

还有如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也是观察者参照与自身尺度与粒子或恒星的对比才有的概念。宇宙中没有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有且只有物质。正因为这种描绘是人类的感觉,因此站在人的角度看另一个人与粒子,分别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站在太阳的角度,人与粒子都微观,而站在银河的角度,太阳、地球、人、粒子都是微观。若观察者被这些感觉与场景干扰实验现象描绘,也会出错。

对同一个事件的描绘,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描绘角度,每个观察者执一个描绘角度,是不能混淆的。比如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对于山脚的观察者来说是上方,对于山顶的观察者来说是下方,抛开观察者,说这棵树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或认为对方的判定是错的自己的判定是对的,就会出错。当多个观察者能相互代入对方角色,就能理解对方并在对方的位置去确定树的方位。

同样在物质领域,由于有标准牛顿时空作参照,于是各个观察者之间的角度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伽利略变换公式的现实形态:用数学公式之间的字母关系转换来表达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状态描绘转换。这个公式中,不变的是物质运动本身,变的是描绘角度。

上一小节:势的原理初探<<<<<<

牛顿第二定律之修正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描绘的力的作用具有瞬时性,即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当一个外力F作用于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后,物体的加速度开始从0到a的转变,牛顿第二定律中,由于是通过质点来抽象理解这一作用过程的,因此只能描绘外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是F=ma,而无法描绘物体的加速度开始从0到a的这么一个改变过程: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是什么机制产生0到a的状态改变?力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是什么?要知道由于物体有空间体积,若让整个物体产生a的状态改变而忽略有力的传递时间过程,必须默认这个物体上所有的单位,都同时改变状态,这等于是力在这个物体空间内部是超距作用的,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接触作用才是常态,超距作用会带来更难解答的内在机制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力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是F=ma。其实这只是数学公式表达式,代表的是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之间的度量对比关系,并不是客观物质的力作用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

物体0–>a的状态变化被牛顿力学忽略了,给人们以瞬时作用的感觉。牛顿力学的瞬时作用形态与电场、磁场的延时作用形态产生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区别。物体0–>a的状态变化其实是存在一个时间段的,并非瞬时作用形态,这是有可观察效果的,在现实中是物体先表现出惯性现象,再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这个惯性现象的表达时间,也就是0–>a的变化时间。如此,也就统一了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系是一个错误构架,非惯性系才是客观物质的常态,也即物质与场的作用过程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没有区别的

也即,力的作用并不具有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另一个描绘的力的作用是具有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但现实中一个力作用于静止物体时,除了展现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保持一致的运动现象外,还存在一个运动现象是旋转运动。用一个球在几近无摩擦力的水平面受力就可直观理解这个旋转运动,受力的球并非是沿合力方向平滑的在水平面作直线运动,而是以滚动的形式向前运动。这个旋转运动是与“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相互冲突的。当然人们创造出“力矩”这一概念来解说旋转运动。而其实“力矩”概念只是旋转运动的结果描绘:因为人们观察到了旋转运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于是人们创造出“力矩”概念,而非力矩本就存在,然后导致旋转运动。用力矩来解释旋转运动,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力矩又为何能导致旋转运动,则无法深入解析。

也即,“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这种判定是不完整的。

牛顿第二定律再一个描绘的力的作用是具有独立性:即物体受几个外力作用,在一个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外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合加速度和合外力有关。

但这种描绘没有证明意义,在于一个物体在受几个外力作用后,只表现出合外力下的合加速度运动现象,人们根本不能证明合外力中的某一个外力会产生某个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只是外力在矢量概念兼数学计算的结果,而不能说明某个外力处在合力中仍能完全独立地对物体产生某个加速度。同时“合力”概念,也没有说明几个外力是如何在物体内部空间相互契合衔接,最终表达为对物体的某个方向的合成加速作用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描绘与实际物体受力后现象的脱节之处,问题根源就在于牛顿力学的质点模型,这个模型是错的,存在质点的无空间形态与实际物体的有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背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需要完善的理论!

牛顿力学是以质点为标准模型构建的物质作用关系描绘,只是抽象地描绘物质作用关系,质点是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空间体积的数学模型,对一个有具体的空间结构的物体其实是不能准确描绘力在物体内部的传递过程的,在于现实中不存在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空间的点物体。牛顿力学虽然可以通过点作用的积分来构建整体的物体内部作用关系,但这从抽象点到具象物体之间的拓展,存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联系问题。

同时,人们对物理研究习惯于数学公式的构建,但数学公式只能发现运动形态间的关系对比,而不能发现这个运动形态本身。也即数学上可以积分,但物质上则必须有某种具体作用来联系来实现这种抽象的积分关系,且这种联系无法在数学公式的字母上反映其性质,只能通过文字或图形对物质作用的直观表述来实现--公式里的字母本身是文字表述的简约抽象。因此就算牛顿力学借助数学工具达到简约的描绘,让人们可以定量分析物质作用的强度与时空尺度,但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

这种联系既然不能在数学公式中反映出来,那具体又是什么呢?无数点之间的什么联系导致整个物体有某种运动形态并可以积分?

这种联系就是场涡!

当一个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在接触面由于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碰撞,形成物体内部波动,这个波动以接触面的受力点为起始点,向远受力点方向传递,直到充满整个物体内部空间,持续的波动形成一个场涡,这个场涡可称之为外生场涡。

外生场涡在物体内部空间的传递过程,是外生场涡与物体内生场涡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从起始点到充满物体内部空间所需的时间,就是力的作用导致物体运动状态从0->a的时间!也即物体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在场的层次是一致的,只是人们认识不到物体内部场涡,才有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区别。

而外力从开始作用于物体0达到加速度a的过程,在物体内部表达为两个场涡从融合到圆满过程。

由外生场涡的作用过程可知,场涡为波的螺旋收敛形态,会牵引物体内部以太形成以太旋涡,进而牵引其它物质作旋涡运动,这就是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有旋转的趋向的物质作用根源。这里就可以不用“力矩”这个抽象概念来解释旋转运动了。

几个外力的合力形态,仍是几个外生场涡的相互融合后的整体外在表达形态,不再详细描绘。

惯性成因

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概念起源牛顿第一定律。

按牛顿第一定律规定,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没有实验基础的空泛表述的定律,同时也没有解释惯性的内在成因,现代西方科学界根本就忽略惯性内在成因的探究,将惯性当成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并不能让人们真正认识惯性的内在机制。上面虽然修正了牛顿第一定律,但惯性现象仍是一个现实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不能因修正牛顿第一定律就可以被忽略的,这里用场涡概念来解析惯性成因。

物体,按现代西方科学经典原子理论来说,是众多原子的堆集体,而在以太旋涡论下,原子只是以太在原子尺度的旋涡结构,且以太旋涡时刻在流转,与场涡运动一起,处于波流一体状态。由于原子以太旋涡无时无刻不在振动,并受外界振动作用,从而原子以太旋涡的堆集体,即物体,都至少存在一个稳定的大以太场涡,这个场涡运动布满整个物体内部空间,可称为物体内生场涡。

对于一个静止或匀速的物体来说,内生场涡是物体所有内外作用达到平衡后的内部场涡的圆满形态。静止与匀速是相对于意识的静止与匀速,内生场涡的圆满形态,仍是相对于意识的圆满形态。

这个内生场涡带动以太旋涡在物体内部空间流转,导致物体空间的结构形态具有整体稳定性,也即陀螺效应。场涡带动的物体产生陀螺效应,在宏观上对观察者来说,表现为物体的天然惯性。惯性,其实是物体内部物质运动的陀螺稳定性的外在表现,本质是场涡空间运动形态的稳定性,这就是惯性成因。

当人们用固定大小的力作用于不同物体,发现不同物体有不同惯性时,其实是不同物体内部存在不同强度的场涡,也即是存在另一种运动,对抗这种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西方科学界由于认识不到以太的存在,也就考虑不到物体空间其实是以太空间,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受周边空间与内部空间的以太运动的影响,同时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这一概念,而后根据力的受阻现象定义出惯性这一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

在“盘古开天”章节的“宇宙第一推动力”小节中,曾描绘静止是一种意识错觉,是眼前这个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速度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静止”,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一个观察者看起来是静止的,而在另一个观察者看起来可以是运动的,比如相同速度的两辆汽车司机相互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静止,而路上行走的人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运动的。之所以存在同一汽车在不同观察者描绘下既有静止的又有运动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代表汽车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汽车本身状态。这是关于“静止”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静止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静止状态。

由静止概念的否定,则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

与静止概念相类似的方式,可以考查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物体状态:这也是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变化是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匀速”,也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是匀速运动之后,当观察者开始变速运动时,那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又是变速运动。之所以存在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在同一观察者自身前后状态不一致时的描绘即有匀速又有变速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也代表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本身状态。这是关于“匀速”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匀速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匀速状态。

由匀速概念的否定,也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改变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之中。

当一个物体在地表上测量起来是匀速或静止的,只需将测量空间放大到整个地球空间,就可知道这个物体是与地球自转同步,即处于运动中而不是所谓的静止状态,而地球自转是一种圆周运动,带来的效果之一是圆周轨迹上每一个点所处的物体,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不是所谓的匀速状态。这是关于静止与匀速否定的直观例子。

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某个圆周运动之中,对于地球上的物体,处于地球以太旋涡的运动之中,对于太阳系中的行星,处于太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对于银河系中各类星体,处于银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银河系之外的范围也是同样道理。因此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变速与运动之中,不存在静止与匀速这一状态。

圆周运动,是物体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根源。静止与匀速,只是人类意识的错觉。

匀速与静止两个概念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核心概念,由此可以考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存在的问题: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个表述表明牛顿第一定律有一个假设前提的:即没有外力。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注)

按上面关于不存在静止与匀速状态的分析可知,现实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随时受到其它物体力的作用,也必随时改变运动状态,因此“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个逻辑判定是无法在实验中验证的。可能有人会说一种运动描绘只能在一个参考系内成立,同一运动状态在不同参考系内描绘,会带来运动本身的矛盾,是不被允许的,但这里考查的不是参考系内部的运动,而是让“参考系”这一概念成立的牛顿运动定律与实践的对应过程,同参考系本身及内部运动描绘无关。

也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空泛表述的定律,仅仅是一个假设!

中学课堂里用一个小球从斜坡高点由静止向下滚动的实验构架来“证明”这一定律,其实是不能证明的,在于这个实验构架整体处于地球自转环境、空气阻力环境、地面摩擦力环境之中,观察到在高点的“静止状态”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在平面滚动的“匀速状态”也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而最终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沿地球曲面向前作曲线运动,并不断在减速,而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由此这一实验是无法验证这一定律。

这个“无法验证”正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窘境与内在逻辑问题所在。作为描绘客观物质作用的定律,是不能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前提假设之上的,更不能与客观实践相悖,这样会违反科学的物质精神,会变成没有意义甚至导向错误,因此必须修正。由于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或匀速的物体状态及运动,这个定律可以修正为其反面表述,如此与客观实践一致:

任何物体都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随时有外力使它不断改变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错的,但对人们日常一般力学应用没有影响,在于人们日常所依赖的分析手段基本是牛顿第二、三定律。但当涉及牛顿第一定律应用时,其错误导致的后果则更严重:

由于认识不到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状态,才会有莫-迈实验的关于以太的否定,这一实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设定以太是绝对静止的。前提是错的,结论则刚好相反:以太其实是存在的,且是流动的。由此西方科学理论走上了非以太之路,直到当下搞出时空弯曲、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的叠加、平行时空等等只能靠想象与信仰才能存在的场景,让现代物理由科学变为神学。它是西方科学理论整体性错误的理论源头,莫-迈实验则是实验源头。

牛顿第一定律,是西方科学理论界的错误宇宙观上的错误表述。

注:牛顿第一定律有另一版本描述:“合力为零时,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更是错得离谱,在于合力为零无法验证,现实地球空间环境中,由于地球自转,根本找不到“合力为零”这么一个状态。当人们说合力为零,其实是观察到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反推其合力为零,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

物理学五个公设

公理公设是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客观规律。凡一门学科必有几个公理公设,物理学走入迷宫找不到出口,就是违背这些公设甚远。由以上几个小节关于时间、空间的新认识,及科学界问题的提出,专门设定几个公理,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

1、世界是真实的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1、世界是真实的

这个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如《黑客帝国》电影那样描述的是一堆数码,也不是如周庄描述的是大梦小梦与蝴蝶,也不是如印度传说世界是梵天的一个梦等等。假如这些描述是真如此的,现实中的人们也是无法区别真实的物质存在与数码、梦有什么区别,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场景的物质基础是怎么回事?即黑客帝国的机器城,作梦的那个人,梵天又是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追溯到尽头,无法逻辑自洽。人们只有相信,头顶的日月星辰与眼前的万物是真真切切存在那个位置,不会因人类意识的消失而消失。

科学界追求的客观真理就是建立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样的信念上。否则一切都是在作无用功,世界是真实的更是一种信仰,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一元的,在于二元以上的物质存在会产生无法解释两元物质异同点,且又何以能相互作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二元以上粒子作为基础而构建出来的理论都是不完备的。人们常说的物质如电子原子等等,本义是物体的方便描述而已,所有这些物体的终级成分都是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在于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可能。

为检测绝对静止的以太而设计的莫-迈实验若参照这一条公设,根本不需要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后续的错论歪理了。人们眼前的万物看上去是静止的,这在于人们常忘了自己正身处一个旋转的地球上,静止是意识的一种错觉。而放到更广阔的亿万年宇观时空尺度上,眼前貌似不变的杯子房子大山恒星及微观的电子质子等等,都会如云烟一样产生、消散,产生的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是物质;消散的仍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还是物质。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即为虚空,虚空只是一种纯粹的虚的存在,没有物理属性,这是真空的原义。而现代理论如相对论涉及时空弯曲,本质是将原来的虚空付予了物质属性,所谓的时空弯曲,只是物质密度变化的影像而已。时空弯曲,如人在水中、空气中看到影像扭曲是完全一样的原理:是物质导致光线扭曲,从而让人们觉得时空弯曲了。这是人类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是人们通过周期性物质运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而诞生的概念,却常被人们付予其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这同样是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人们常通过眼前的闹钟来确认时间的多少,闹钟的本质就是周期性运动的体现,所有周期性的物质运动都可以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因此人们可以看着日升月落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着反复的沙漏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电子表的数字跳动来说时间是多少。离开了物质运动,时间是无源之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力的平衡原则是牛顿定律的核心表述。静止或匀速是平衡的另一种表述,当然只要人们知道地球在自转又在公转,太阳也在运行,就可知道静止与匀速都是相对的,是一个局部时空场景的相对描绘。即这个宇宙里不存在绝对平衡,物质运动总是趋向于相对平衡位置。

物质作用的另一个称谓就是力,而力给人的感觉好象是独立于物质之外,教科书上人们以矢量的箭头来表达力的方向,常忘了在这个箭头的尖处,存在另一个物体,或拉或推或压等等对这个被作用的物体施力,从而产生物体状态的改变。由此可以断定无法说明力来源的万有引力是通过物质传递的,也即两个星球之间充满物质,质子与电子之间充满物质等等,电荷、万有引力、磁场、电场都是一种物质的作用形态而被定义。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争论对错的人们常常忘了一点是所有的理论是人创建的理论,人通过自然与实验现象推断出理论,前提都是五感接收到外界信号,特别是眼睛接收到光与影而展开描述的,这种描述都是对变化的描述,而物质作用的体现,而不是物质本身。人们看到了云,看到的是被定义为“云”的这堆物质发出的光与影而判定眼前存在这种物质,人们看到的是光与影,而不是物质本身;同样人们说观察到原子、电子、中微子等等,也是观察到这种物质的信号作用于仪器而定义出来的概念,构成原子、电子、中微子的物质也是无观察可能的。

有人说物理学是表象科学,就是很简洁的表达这种认识。人们看到的是物质作用的变化,物质本身没有描述可能,只知它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而生活中人们看到万物,认为是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质,这是经验主义表达,而科学界的人们若还这么理解眼前的万物,那就是谬误的开始。比如台风解体了,构成台风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是物质的时空结构,比如粒子殒灭了,构成粒子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仍是物质的时空结构,等等。

物质作用的一个同义词是能量。能量,本义是物质作功的能力,它是物质运动的抽象,是物质的属性,也是意识定义的概念。人们看到物质不停运动,总以为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物质运动,这东西就是能量概念的起源。但人们忘了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运动,在于另一个物体与这个物体在某一时空位置不平衡,从而发生位移变化,根本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来推动物质运动。当人们说物质是由能量构成的,这就是二元物质论了,是无法说清物质与能量的区别及共性,及为何能相互作用的可能等等问题。这里也可以断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内涵必是错误的,形式可能是对的。

所有概念都是意识定义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

有人说物理学不应有哲学参与,这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又有人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同样是意识判定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仍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更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这也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我这么在这里描绘这些东西,依旧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如此这般。

科学家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方向从事探索、实验、研究工作的人,被称科学工作者,其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科学家。

实验是人在做实验,分析是人在做分析,所有描绘,都会带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印记。在科学实验、观察、理论构建中,都会带上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印记。正由于主观能动性,人们既能够自由地探索实验与拓展理论,也非常容易地走入科学的迷宫,更让后来者与追随者陷入崇拜与迷信的境地,从而导致许多错误的旧理论成正确新理论的阻碍。

在所有传承的经典科学实验中,如上面小节提到所有经典实验,都是人,也即科学家在做实验。但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完成之后,人们却忽略或忘却了“实验中有科学家”这么一个事实,从而让理解的人们忘记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都带有“主观的”这么一个印记。也即,由于人的参与,所有研究与探索的科学活动,包括实验、现象观察及描绘、理论构建及拓展、证据引用等等都是主观的,但正因为是人在客观世界里作研究与探索活动,将观察到的现象贴上“客观”的标签,也顺带将自己的构建行为贴上“客观”的标签。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主观行为导致了失误与错误,于是现实中人们喜欢用“客观的”、“科学的”来标榜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客观性与正确性。但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判定下的客观,本质是主观,所谓的科学,也只是人们主观定义下的科学。同时,人们会天然地将客观与正确,主观与错误相联系起来,从而“客观”一词成为褒义词,“主观”一词成为贬义词。其实,这仍是人们主观地、想当然地判定。真正的客观是不会错的,但“主观的客观”与“主观的主观”,则都是既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若将“主观的客观”=“真正的客观”,会让许多错误难以觉察。

同时,由于科学理论能带来技术发展,而技术由于是直接与实践应用相联系,技术有没有问题、出不出错,可以很直观地通过实践应用被检验出来。于是留存下来的技术,一般都是被检验为合理正确的技术。而科学与技术存在高度相关的联系,导致人们很容易将技术手段的成功当成科学理论的成功,从而强化了科学的客观性。其实,技术的应用与当下的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可以没有任何关系。就如在没有大米成份的科学解析之前,人们已经吃了几千年,没有杠杆原理的科学论述之前,人们也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杠杆搬运重物几千年。又如人们发现电磁波,用电磁振荡科学理论来解释,无论这个解释对错,都不能阻碍这个电磁波的现实技术应用。将电磁波的广泛技术应用作为电磁振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证明,是人们想当然的判定。技术,更多的与天才发明者有关。

本篇所有章节也都是在指出,在科学家的引领下,科学探索研究走上了歧路,进入了迷宫,并愈行愈远,越陷越深。这里并不是在否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比走上正确之路更重要的是:走上路。由于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人们拓展了宇宙视野,通过一个个新时空概念的不断提出,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科学技术带来了更广泛能量的利用,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有新的认识”比“新的认识是对或是错”来得更重要。在于没有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将被禁锢,而有了新的认识,哪怕当下不知道是错的,也可以在未来更新的认识基础上去纠正。

因此说,所有科学工作者,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贡献者,但也不必迷信科学工作者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科学家的权威光环。

实验的问题

实验观察产生事实描绘,实验信号产生数据统计。科学界标榜自己正确的前提,就是认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数据是事实的度量,当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时,就被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再借用高昂的仪器与科学期刊的审编权,从而掌握了科学的话语权,这其实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一是实验数据是否有效的问题

在逻辑关系上,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可以证明理论是正确,但也证明不了理论是正确。这在于,理论正确,所产生的现象必是符合预期的,而事实与数据本身的采集,是依赖理论指导的,若理论错了,那么事实真相的理解有误,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就会变得无意义。本书大部分章节都在指出西方科学理论中的大多数理论是错的,需要修正、拚弃、重构的,由此可知西方科学引以为傲的众多事实描绘,与数据采集,是在做无用功。

比如一个经典的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铪原子元素的数据形态如下表格所示:

外围原子序数  5d26s2 熔点  2 227℃[1]
核内质子数  72 沸点  4602℃
核外电子数  72 密度  13.31克/立方厘米(20℃)[1]
核电核数  72 地壳中含量(ppm)  5.3
所属周期  6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1
所属族数  IVB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7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10,2 莫氏硬度  5.5
核电荷数  72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3010
电子层 K-L-M-N-O-P 质子质量  1.20456E-25
氧化态Main Hf+4 Other Hf+1, Hf+2, Hf+3 质子相对质量  72.504

由于元素周期表建立的基础理念泡利不相容原理是错的,因此这种元素的数据如:

电子排布、质子数、核外电子排布、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核电荷数,都是无意义的,必须被抛弃的;
而密度、熔点、沸点、莫氏硬度、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则可以保留与采用;
所属周期、所属簇数、外围原子序数,可以引用与参照;
而含量、质子质量、质子相对质量,只可以参考。

二是实验结论能否正确定性的问题

可以查看被广为传颂的几个经典物理实验,在实验者的错误判断与错误理论指导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将西方物理研究推向歧路:

1、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错误地否定了流动以太的存在,西方物理走上了非以太之路,并由此诞生“暗物质”这个换汤不换药的概念。并对电荷、磁场、万有引力等概念无法解构其物质作用实质。

这个实验影响深远,当下人类面对核聚变问题、众多实验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都是这个实验错误结果的延伸。

2、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错误地判定原子中心集中大质量,而不是集中大运动,西方物理走上了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之路,并由此诞生了原子核、核外电子、夸克等概念,及一大堆种类繁多、更细微层次的粒子,但无法统一这些粒子的共性。

这个实验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原子中心大运动存在。

3、中子辐射实验

中子观察,错误地判定中子是粒子,而不是波。从而让西方科学界纠结于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诞生强相互作用概念,却依旧说不清强相互作用的物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是建立在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与非以太宇宙观基础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中子是波的实质。

4、光的观察实验

光是波还是粒子,直到现在西方科学界仍是争论不休。承认是波,必须考虑波的承载媒介是什么的问题;承认是粒子,必须面对电子发射光子的场景如何解构问题,这对西方科学界来说是两难问题。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了电子跃迁发光理论及光量子概念。

5、电荷检测实验

通过金属箔表面的电荷的力的作用观察,错误的将力的方向--也即信号特征当成电荷的形态,从而让西方科学界提出电荷的单一指向与正负模型,却说不清单一指向与正负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磁单极子、正负电荷、正反粒子、反物质等概念。

6、太阳光谱分析实验

通过太阳光谱分析,主要谱线特征是氢与氦,从而提出太阳主要成分是氢与氦,并得出太阳是一个气体星球的错误判定,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的错判。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从而理解不了太阳表面原子发光的实质:电子连珠对空间涡流的偏向作用后的振动能量传递。也解释不了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现象的实质。

三是实验构建能力之外能否认识宇宙的问题

科学实验除了仪器只提供信号特征从而掩盖事件真相,及科学家其实是主观性的从而让结论很难有客观之外,还在于前面曾提到的问题:一个宇宙事件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那如何去实验证明?

比如前面已经被否定的霍金黑洞概念,在当下科学界常被提起,科学家接收到星空中遥远深处的某些特殊信号,说是黑洞发出的能量波,好象宇空中真存在黑洞似的,人们还构建出黑洞吞噬星系的想象图,其实黑洞从来没有被证明过,而按霍金黑洞理论描述的黑洞吞噬一切的本性,黑洞是永远无法在实验中认识的。按信仰实验与仪器的人们的逻辑,象黑洞这种“客观存在”是永远无法证伪的,也就不能认识了,也就不科学了,那又说黑洞存在为哪般?如此科学界一边执着“科学研究”的态度,一边做着并不“科学”的事,真是自相矛盾。

是否说这些宇宙现象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就不能去认识了?其实不然。

科学家们之所以执根深蒂固的验证与证伪观念,在于西方科学理论,只根据宇宙万物的表象而构建出的,并没有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有且只有以太。其它时间、空间、质量之类的概念,全部是意识影像反构的结果,也即“人们思维里认识到的宇宙,是人们思维里认为的宇宙。”如此导致现状,必须依赖验证与证伪方式对众多理论进行筛选,以选出比较符合实验观察现象的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作为后来实验与研究的指导。但只要没有认清根源,则永远停留在表象的阶段,而宇宙万物由于时空尺度的无穷性,其表现形式也是无穷的,只认识表象,即是人力所不能及,也是永远没可能验证完毕的。

而只要正确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则可以通过物质运动与平衡原则来拓展现象,就能认识到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这样就算不能证伪,但也是可以理解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这是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理解宇宙的方式。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以太,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