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场涡结构之波流一体

这里再附带说一下龙卷风与台风的关系。

在形态上人们可以直观地区别龙卷风与台风,好象台风是一个圆盘形气旋结构,龙卷风是一个细柱形气旋结构,但真正的区别则不是如此,在于人们其实只是看到通过云汽细微水珠反射过来的光,来描绘台风与龙卷风的区别。而没有被光反映的结构,则不为人们所观知。

台风=龙卷风的的放大形态

也即台风只是龙卷风的放大版,两者有一样的结构形态,只是尺度的差异:台风同样有很长的涡管。但为何人们看不到台风的涡管?在于台风相对尺寸巨大,角速度相对龙卷风要小,接近地面的涡管只吹起大风,而没有龙卷风这么直观的破坏作用,让人看不到涡管的形态。同时作为以太旋涡,携带云汽分子到达地面后,云汽分子受地表阻碍而不能继续延伸成长柱形云汽涡管,于是人们只能看到台风的空中部分形态-一个圆盘形气旋结构。

而不可见的台风以太旋涡的涡管与场涡运动形态,则仍能深入地表以下,直至地壳某处与地壳场涡的平衡位置。这是2010年5月份危地马拉被热带风暴“阿加莎”侵袭后,出现巨大地洞的原因,这与上面的地陷成因是一致的,这里地陷的以太涡管与场涡,是由热带风暴“阿加莎”的以太旋涡涡管深入地下而成,后切割地壳土层,地下刚好因地下水被抽空形成空腔,不能支持涡管内的地层的重量,受重力作用而脱离周边地层而下沉形成空洞。

同样对于龙卷风,人们也只是看到其结构的地表以上部分,其涡管结构也是深入地表以下。

当台风经过山地地貌后,除了没有水汽继续凝结补充云汽旋涡的强度之外,更是由于地下部分的场涡运动形态被曲折凹吐不平的地形结构破坏,于是台风的强度很快衰减。这就是太平洋西岸的台风在经过台湾或登录大陆之后,很快衰弱消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