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不准成因

测不准原理,就是不确定原理。人们为追求确定而去测量,测量则必须借助仪器。仪器有最高精度,在精度之下,所有信号会被精度设定的阀值以四舍五入,于是有被测物体或有或无的信号,在意识里表现为测不准,即不能确定被测物体的状态是意识的一种感觉,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情况。

测量要用到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光信号构成影像。影像的变化受光的频率制约,在频率周期之内,影像的变化就无从描绘,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时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波长制约,在波长尺度之内,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空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速度制约,在超光速之外,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速度之因。

如此认知测不准的成因,就可以解析微观世界粒子在意识的表达状态:微观世界的粒子,由于过于微小,而人类又缺少远高于粒子时空尺度的精度手段,任何探测手段都会严重干扰粒子的原本运动状态,于是粒子的运动状态表达为测不准--如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全得到精确判定。

在用光探测粒子实验,可以引入一个对比实验:用光探测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同是一束光,扫描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就会有各种精确的计量数据,扫描一个粒子,则会有不确定的描绘。这人与粒子各自作为实验标的,对光来说,有且只有时空尺度的区别,即在扫描人与扫描粒子的对比事件中,只有光的波长、频率与人,或与粒子的尺度的对比的差别,其它再无差别,但实验结果却刚好相反,一确定,一不确定,因此绝对不是粒子或人的本身问题,而是光与人的关系、光与粒子的关系之间的差异问题。

而关系的具象,就是影像,影像由意识反构。因此测不准、不确定其实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物质问题。相对仪器精度的太远、太近、太快、太慢、太小、太大,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影像模糊、失真,表现为测不准。测不准,反映的是人类测量手段的有限精度与物体时空尺度的无限大小的矛盾。

测不准,根本是脑子的事:准与不准,都是意识对粒子的感觉判定。无关粒子本身。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一定、确定、肯定怎么怎么着;不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你(粒子)本身的状态,与我测不测有什么关系?没有,八杆子打不着关系,无论我测不测,你(粒子)都会向最低能量状态趋向。而我可以认为在我没看你(粒子)之前,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这种我对你(粒子)的判定与描绘的场景,只且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而不在客观世界里。我这么判定,甚至根本与你(粒子)无关,但我仍可以觉得“我这么判定”与你(粒子)有关,当然这仍是我的感觉。量子力学所依托的时空观、宇宙观,其实是一种思维游戏。是将脑子里关于粒子的场景,当成客观世界的场景,将瞎想当成事实,于是有这么个所谓测不准原理。

要解决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关于测量粒子而免不了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的问题,只需找到一种波长更短且强度更低的波即可,比如中微子。如此,中微子之于电子、原子,就如光之于人,于是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可以忽略,就能确定粒子的运动状态。自然,这是目前人类无法掌握的探测手段,更何论西方科学界对“中微子是波”这样的本质还没有认识到。

有无意识去观察测量,物体本身会都按最小能量状态存在与运动,而意识去观察与测量,只能得到仪器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当物体本身状态,错误就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