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时间机器》

研究时间起源的人,一般都看过《时间机器》这部科幻电影。这部科幻电影展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自己发明的时间机器,穿梭在时间之中,可以回到过去,可以到达未来,让人甚感神奇。它的场景构架是建立在西方科学界关于时间的认知上的:时间是一维的,可以前进,也可以倒流,并由此产生了祖孙悖论、平行时空等概念。这里通过解构《时间机器》场景的谬误所在,来进一步加深理解上面关于时间本质的论述。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度量。物质运动产生光,并构成影像。意识观察影像,并在大脑产生记录,最后形成记忆。影像在大脑中有先记录、后记录之分,这种先后之分,是物质运动后的光与影在意识里的排序,并且是整体性录入大脑的。当所有影像按先后记录顺序排序时,就是一条记忆链上的一个个场景,这条记忆链呈线性延伸,再由周期性的运动影像来度量这条记忆链的长短,由此诞生了时间观念,并被定性为一维。这是时间被定性为一维的意识根源。

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轴上的三个笼统分区,这是人划分的结果。物质及物质运动,能且只能存在于现在。这个“现在”,是意识面对眼前光与影时的定义。而过去,只存在于意识回忆之中;未来,只存在于意识想象之中。

“意识面对物质”这个状态,就是现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客观存在,除了意识面对的物质外,就只有大脑中的记录记忆,及宇宙中以光速扩散的光与影--记忆、光影都是物质运动的体现。要是你能追上光,你的确能看到“过去”的影像,你可以对影像产生折射、反射等干扰,但不能让影像对你产生运动反馈,在于这只是幻像,不是物质实体。要是你能回忆,你也的确能想起过去的影像,但仍只是影像,同样影像不会对你产生运动反馈,也在于这只是幻像,不是物质实体。

意识定义下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存在物质实体的,这些概念及代表的场景也都只是存在于大脑的记忆与想象力中,存在物质实体的有且只有“现在”,即当下。因此电影中描绘的男主角,其实是回不到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也不能到达还未发生的“未来”的,在于过去无物质,未来也无物质,更何论改变。

但他进入时间机器,的确可以到达当下计量下的未来某个时间点,到达那个时间点后,那个时间点仍只是他的“当下”,他可以将这个“当下”参照记忆中的过去,而给予名称“未来”,于是他认为自己到达了未来。

影片里除了男主角回到过去是无稽之谈,是不可能的事件外,其它如穿梭到未来及开启时间机器后物质运动的速度与影像变化,还是很符合物质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