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带

在木星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存在一条环绕太阳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小行星有120,437颗,总数则达到50万颗以上。当下科学界探测这小行星带,估计的物质总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百分之四,并分析其光谱发现这小行星的成分主要形式为三类:碳质、硅酸盐和金属。大多小行星都较小,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小。有三颗直径靠前的小行星则分别被命名为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超过400公里。最大的一颗成为矮行星,命名为谷神星,直径达950公里。

这条小行星带的成因众说纷纭,有解释说是“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形成”,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结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又有解释说可能是有一颗处在木星与火星之间的第十大行星,因木星引力拉扯而撕裂后破碎而成,或是被其它行星撞击后碎裂而成。这两种解释都是不究根本的。

在于前种不能解释为何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挡地才存在这小行星带。按这种“原始太阳星云”说法,那这种“原始星云”会广泛存在于整个太阳系,小行星带也会广泛存在于各行星轨道之间。要知道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经过亿万年,这些所谓的“原始太阳星云”在“形成”木星之后,早就被木星的引力捕获,根本不可能再留下一条小行星带让人类观察到。连木星都不能捕获自身轨道附近的这些小行星,反而是其它比木星质量与体积都小得多的诸如地球、水星之类行星捕获完其轨道附近的这些小行星与原始星云,这种反常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因此这个原始星云形成小行星带之说必是错的。

后种的第十大行星撞击、引力撕裂成碎片之说也是存在矛盾的,在于这小行星带总质量只有月球的百分之四,相对于其它行星来说过于微小,其它的质量又哪儿去了?若说其它的质量被木星火星的引力捕获落入这两大行星,那么按亿万年的宇宙时间,这条小行星也应消失了,不象现在还稳定存在。且碎片作为固体,按当下人们日常石头之类的碎片形态,是不能再重新形成如谷神星、智神星之类的球形或椭圆形的小行星,而会是方的、偏的、带锐角的才是合理的。因此这个第十大行星撞击、引力撕裂成碎片之说也是错的。

这里作者用以太旋涡论来解析这条小行星带的另类更接近事实的成因。

以太旋涡理论下,太阳系空间存在太阳以太旋涡,力场局部表达为磁场,整体表达为引力场。各行星周边空间也存在行星以太旋涡,旋涡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太阳、各行星都是类地星球,不存在气态恒星与气态行星。太阳系内各物质按以太运动密度大小,以梯度形式分布在太阳以太旋涡的黄道面上随波逐流,这也是公转运动的内在机制。而行星由于地心存在核聚变,能量向四周发散,受以太旋涡的约束,导致行星赤道面存在向外发散的以太喷流与振动波,可将水汽与尘埃喷上赤道上空与宇空。对于地球这样小质量小体积的行星,其以太喷流与振动波同海洋上空的水汽作用,在赤道上空形成赤道辐合带,对于木星、土星这样大质量大体积的大行星,还能在更高的宇空形成木星环与土星环。木星环与土星环,就是木星、土星尘埃、水汽被运送到宇空后,再相互通过电荷吸引凝结成的碎石带与冰块带,应行星以太旋涡的向心力与绕轨速度的平衡而能稳定存在。

每年都有巨量的木星、土星尘埃、水汽被赤道以太喷流与振动波运送到宇空,除了部分滞留在木星环、土星环区域,还有更大量的尘埃与水汽漂移到两行星附近轨道的太阳系空域里,当然这一天文现象超出当下人类的认知能力及观察手段之外。这些尘埃滞留在木星、土星轨道及附近轨道,除了部分重新被木星与土星以太旋涡的引力捕获回到木星土星之外,还有部分受太阳以太旋涡的引力作用向太阳内轨道漂移到当下小行星带轨道上,并绕太阳作公转运动,甚至有漂向远太阳轨道的。这些太阳系内轨道的尘埃再通过电荷吸引,即微观以太旋涡力场作用,相互凝聚在一起,经过亿万年,形成大体积的可观察的石块、巨石,是为星胎,乃至上百公里直径的小行星。

部分小行星因体积与质量增大后,地心巨压产生核聚变作用,其聚变振动波产生小行星以太旋涡(即小行星磁场),更是能吸收太阳系微以太旋涡与轨道其它尘埃而不断快速成长壮大,形成液态地幔,成为最大的几颗小行星。这也是为何科学界会发现小行星上也有许多沟槽,也即小行星表面上的脊与谷,及裂谷和裂缝,也即小行星表面上细小的开裂线等现象的原因,就是小行星不断成长与壮大后,导致固态地壳被撑破撑裂。这一成因与地球上的大西洋海岭隆起一样过程,也与煮熟的鸡蛋蛋壳裂开一样原理。这就是小行星带的成因:

木星土星地表的尘埃水汽被赤道以太喷流运送到宇空滞留在轨道上,后凝聚壮长并内迁而成

这也是为何这条小行星带存在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原因,其实是存在于木星轨道内侧,火星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在于木星与土星刚好在其外侧。这两颗行星是太阳系内体积与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其公转时在轨道两侧宇空产生的滞留宇宙尘埃也最多。当木星轨道内侧的这小行星带形成后,受太阳以太旋涡与木星以太旋涡的引力平衡作用,故能稳定存在轨道上。而处于木星与土星之间的宇宙尘埃,则由于受两个大行星以太旋涡的共同引力作用,不能稳定存在,或成为木星环土星环一部分,或落回两大行星地表,或向太阳系内轨道迁移到达小行星带后受引力平衡稳定下来,等等。

可以预计,随着这小行星带内的众多小行星不断成长壮大,直径最大的几颗小行星,应其自身以太旋涡力场作用范围变大,与太阳以太旋涡、木星以太旋涡的引力平衡会被打破,将会脱离原小行星带轨道,或成为太阳系内侧如地球、水星一样的内轨道行星,或被木星引力捕获,成为其卫星,甚至于可能产生小行星撞地球这样的天文奇观。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就是这种小行星撞击作用的印记。这种行星相互撞击现象,以前发生过,以后也会发生。其实地球每年都有大量的陨石坠落,这只是两种体积相差悬殊的行星间撞击现象的另类说法,体积接近的行星撞击只是概率更小一点。

这小行星带的形成过程,其实质与木星环、土星环形成原理几近一致,都是由木星与土星赤道向宇空喷发运送尘埃、水汽而诞生,只是处于不同的宇空区域而被人类各自定义。木星与土星,是小行星带、星环的母星。同理,木星、土星的众多卫星也是一样的形成过程,只是整个尘埃凝聚区域发生在木星、土星以太旋涡内部空间,而非科学界说的什么潮汐力致大星体解体所致,这里就不细解了。木星、土星也是各自卫星的母星。

由这小行带星成因认识,也可以推广到太阳系柯伊伯带的成因解析:是太阳黄道以太喷流与振动波,将太阳地表尘埃与水汽运送到柯伊伯带区域,后凝聚成碎石、冰块而成。而柯伊伯带内轨道广大空域里的尘埃与水汽,或落回太阳地表,或凝聚成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原始星胎。这些星胎长大过程中产生内部核聚变与外部以太旋涡后,继续吸收太阳系微以太旋涡,逐渐成长与壮大为当下人类看到的样子。因此说太阳是太阳系行星与柯伊伯带的母星。这种现象甚至可以推广到银河系,各银河系轨道上的恒星,都是银河系银心的以太喷流与振动波携带尘埃与水汽分布在宇空后凝聚并成长壮大而成,这是一个更广大的宇观现象。

尘埃中有恒星的光芒!

上一小节:古大陆<<<<<<
下一小节:挠场…<<<<<<

势的原理初探

牛顿定律在现实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数学几何的抽像知识诸如物理公式、质点模型等的传递,“力”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常让人们忽略了力其实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这一现象的表述,并使“力”成为一个超然存在的独立体。人们常忘了有力存在的地方必是有两种以上的物质形态在相互作用,也即力是证明物质存在的充分条件。后产生诸如磁场、电场、引力场之类的看似玄幻其实是力的梯度分布现象的概念,导致人们困惑磁场、电场、引力场又是什么形式的存在,或归结暗物质、暗能量的作用,等等,进而在物质形态领域,产生场与粒子两种并列存在看似毫无直接关系的基础存在。当物理理论被磁场、电场、引力场这些概念阻碍继续拓展时,科学研究也就停滞不前。其实都很简单: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是宏观、微观、宇观的力的梯度分布,只是背后的物质形态不可见而已。

现实中人们探测力的大小,是通过物质作用于仪器,产生的信号特征的强弱来确定的,如通过1公斤重的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加速度是9.8米/秒这一物体的空间、时间的关系来确定的,进而来确定9.8牛顿的力的大小,并由此拓展出弹簧称、天平等等测量仪器的应用。或通过弹簧称之类的测量仪器拉一个物体得到加速度,进而确定力的大小。由这个力的大小确定过程可知,力,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形态,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真正的作用形态是一种物质运动时,对另一种物质产生接触作用,这一物质作用关系中,测量之前存在的物质运动比力更根本。虽然力的定义就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但这个定义只是结果描绘,而不是事实根源,是人们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现象,而总结出力这一抽象概念。说力是物质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在牛顿力学第二定律中,用公式F=ma 来计量力的大小,这仍只是用加速度a这种运动现象来计量力F的大小,只有计量意义而无根源理解意义,在于加速度不能诠释力的内涵。在宏观尺度,人们还有用动量传递及守恒关系来理解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用公式m1·v1+m2·v2=(m1+m2)·v来表达,这是比力F这一概念要更基础更符合物质实际相互作用的表达方式,在于物质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宏观尺度下的逻辑线是“物质A运动—>接触物质B—>物质A与B状态发生改变—>人们提出‘力’这一概念”,这才是力这一概念诞生的逻辑:先有运动,后才有力。

牛顿力学又用公式p=m·v,p=F·t来给力与动量变化之间建立关系。这条公式的准确写法是F=p/t。如此写法才能体现在宏观尺度上,运动物质在动量传递后诞生力这一概念的逻辑:运动是因,力是果。而p=F·t只有计量意义,且搞混了力与动量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由公式F=p/t也可知,力只是物质间动量传递与变化在时间上的抽象诠释:

力的实质,是动量传递效率

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宏观上表达为物质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又是源于什么,或人们问为何物质对物质发生作用,经常回答是“有外力作用”。其实外力仍是物质对物质作用的抽象表述,这是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的错误逻辑过程。这些现象源于什么无法明确认知,在于牛顿力学采取的是有质量无体积的质点模型,来描绘客观中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从而产生了偏差甚至错误。质点模型,虽然简约了表述,也带来了失真,也就不能充分反映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在物质相互作用时更深层次的内在变化与运动状态。

由上面小节分析可知,宏观物体是以太波流一体的时空结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其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归结于以太层次的变化。宏观上物体的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状态变化,是物体内部空间的以太处在波流一体状态时,在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持续作用与融合下,从以太层次扩散到原子层次,再扩散到宏观的物体层次,而表达出的现象。无论是原子还是宏观的物体,都只是以太的显像,唯以太层次的以太波流变化,才是导致宏观物体的形状、位移等状态发生变化的根本。即便是比力F更基础的动量p,也只是宏观现象的总结,无法确认动量p又是源于什么。牛顿力学用力与运动来描绘宏观物体的状态改变,在没有认识到“以太才是物体的根本”这一前提下,只是停留在光与影的表象描绘,导致整个理论体系是不完备的,本章的众多小节都在弥补这一完备性。这也是整个科学界用实验研究的弊端的体现:

实验观察只能得到表象描绘,不能得到实质诠释

因此人们无法直观想象“力”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或者说无法直观想象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时,这种作用在物体内部空间,是如何一个动态的可直观理解的导致双方状态改变的过程,等等。作者已经在“力·物质作用的实质”小节描绘了物体内部空间状态改变源于物体之间在以太层面的波动传递,但在以太层面这是无法计量波动的频率、速度等等运动属性的数据大小的,因此这种描绘只有定性意义,无定量操作可能。一如牛顿对质量的定义是“物质的多少”无法在微观层面确定多少是怎么个多少法。

那如何定量描绘这种有空间结构的物体之间在以太尺度的作用关系?

对此作者引入一个物理学已存在但未被深入探究的概念:“势”。“势”这一字,国人习以为常并有众多词汇,如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势如破竹,或形势、大势、顺势等等,但对势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也是模棱两可,对“势”这一概念有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物理学中也有等势面、势能等与“势”相关的名词。本小节也是在给“势”作一个具体形象的描绘。势的经典物理学意义下的定义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及“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这种表述仍只是在宏观现象层面的表述。这里作者对“势”作一个以太层面的定义:

势是以太波流一体状态的量度

以太波流一体,又简称为“气”,所以势,也是气的势,即气势。以太波流一体会向四周扩散,传递流动与波动能量,其整体状态表达为势。势描绘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就如温度量度物体原子热运动,两者可以类比理解:

气势——温度
以太波动与流动——原子热振动与位移偏差

作者用符号来表示“势”,音意皆同“和”,读音为[hé],符号为“场涡对冲后相互融合”的形象。

势是比力、动量更基础的物质状态描绘。物质间的作用,都是先有物体在以太层次的势的变化,才有这个物体整体空间运动的趋向,再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的状态改变与动量大小计量,最后才有力的概念表述与计量。不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才叫势,而是势让一切事物表现出趋向,人们才观察到运动,再抽象出“力”。

以一个静止的物体B受一个运动的物体A作用为例。物体B受物体A作用时,在物体B内部空间,产生以作用点为涡心的外生场涡的传递。物体B内部空间的外生场涡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存在沿外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外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是为动势,即趋向运动的状态。而物体内部空间原本就存在内生场涡,其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也都存在沿内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内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状态,是为静势,即趋向原来的状态。

动势中的动,不止是运动的意思,也是指从原运动状态变为新的运动状态;静势中的静,也不止是静止的意思,也是指与静止相类似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意思。而物体空间内的以太,一直在流转与波动,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静止,其流转与波动状态,只有保持原来运动形态与改变为新的运动形态的区别,这种保持与改变,是由势的作用所致,进而导致宏观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或改变。

物体B内部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分别受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牵引,表达为运动趋向,是为势。这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对抗,就是势的对抗。这种对抗,除了对物体空间内的以太状态产生影响,应对抗的时间持续,及不同时空点的扩散速度、强度不同,在宏观上表达为物体空间结构状态开始改变。这种对抗,也分别是动势与静势的此消彼涨过程。当这种对抗达到一个平衡均值状态后,就表达为整个物体空间的以太,获得一个新的稳定的波流一体状态,宏观上表达为物体整体运动状态开始改变。

物体B受物体A碰撞的瞬间,以B物体为分析对象,B物体内的外生场涡在其空间传递,并与B物体的内生场涡产生对抗与融合,表达为物体A的势在物体A内部扩散。物体B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都存在势对抗后的趋向改变。设定外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1,内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2,其任何一个时空点为dV,相互对抗时这一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量是:

Δ=1-2)

这个状态改变量Δ,是为势差,表达为这一时空点以太开始从原先的状态改变为新的状态,也即产生运动状态改变,其改变的运动的量dp,由这个时空点的势差所在的范围,即容积dV来计量的,即:

dp=(1-2·dV

对于一个宏观的有体积V的物体来说,其宏观的动量p的大小,在势差时,是由上面这条公式的积分形式获得:

p=·V

这就是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一条公式,是物质相互作用时,在以太层面的物质状态与宏观层面的运动现象之间的最基础联系式,也反映了运动的实质:

运动,是势在空间的分布

上面描绘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受力物体B内部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势,与宏观运动之间的关系,而物体间相互作用,施力物体A内部也存在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的过程与上面一致,不再赘述。如此也可将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A与物体B当成一个系统分析,会在整个系统中表达出双方各自的势的变化。设物体A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1,体积为V1,质量为m1;物体B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2,体积为V2,质量为m2,那么整个系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是如下:

1·V1+2·V2=·(V1+V2)

,是两个物体在以太层面相互作用后,不再继续相互作用时的整体以太波流一体的状态,称为均势。

均势之下,在宏观上表达为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如此物体A与物体B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且双方都没有运动状态变化,这个描绘与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m2)·v是一致的。

宏观物质的运动量的大小,是由物体空间内的势的对比,即势差来决定的。并可由这条基础联系式,通过牛顿力学的公式群,来建立势与众多宏观物理量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力、质量、能量、压强等等宏观现象间的映射联系。

如:F=p/t —> F=·V/t,如此可以准确地表述力F的内涵:

力,是势在空间分布的效率

如:E=p·v/2 —> E=·V·v/2,如此可以准确表述能量E的内涵:

能量,是势在空间传递的速率

又如:p=mv=ρV·v=·V—>=ρ·v,在宏观上的计量,势的大小是物体密度ρ与速度v的乘积,反映在以太波流一体上,物体密度由以太波动来体现,波动频率越高,密度越大,物体速度由以太流动来体现,流动速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由牛顿三大定律的修正,与势的原理初探,可以总结出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物质变化三定律:

一、以太随时处于波动与流动状态。表达在宏观上,任何时刻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改变之中

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内部空间势对抗后的势差来决定的。势差的大小与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表达式:dP=·dV

三、物质相互作用是势的对抗的过程,势的对比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表达式为:1·V1+2·V2=·(V1+V2),1=/=2

可能读者会疑问,这引入“势”这一概念有什么用?

虽然现实中人们用牛顿力学的“力”概念已经能很好地分析运动与作用过程。但由于客观物体存在体积、密度、结构强度、速度等等的差异,这些具体物体的实际受力作用过程,是与质点模型下的受力分析过程,在存在脱节甚至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比如一个高速运动的鸡蛋撞击另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鸡蛋的实验,在牛顿力学质点概念的分析下,自然是动量守恒,两鸡蛋各自或滚动或减速或运动,但实际是两个鸡蛋中一个会撞碎而另一个可能完好无损。又如一个超高速运动的软木条,可以轻松击穿硬钢板,同样是在牛顿力学概念下的分析是难以理解的。而用“势”的对比,就可以简单理解由于速度的不同,导致相同结构质地的运动物体的势强于静止物体的势,或低结构强度低密度的运动物体的势,可以达到高结构强度高密度的静止物体的势,从而导致相互作用时,运动物体的状态改变要小于静止物体的状态改变,最后在宏观上表现为作用结果不同。

用“势”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诠释有体积的物质形态之间在以太层面的相互作用过程,比“力”这一概念更客观,也比“动量”这一概念更基础。“势”,是继“以太波流一体”与“场涡”之后的描绘物质运动形态的又一个未被科学界深入认识的重要概念,它也是东方易道思想表达事物变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诸如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让现代人困惑的玄学概念,均可以在“势”这一基础概念之上来诠释其内涵。比如势来为阳,势去为阴,势急来为火行,势急去为金行,势均衡为土行,等等,本章节就不继续拓展分析。笔者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与《广义时空论附录(下)·幻化意志篇》继续探讨势的原理,机缘到了必会展现。

上一小节:力·物质作用的实质<<<<<<
下一小节:观察者与参照系<<<<<<

瑟尔效应机原理

瑟尔效应机,据称该机器由英国人约翰瑟尔(John Searl)发明制造,其运转时可以不用外界能源输入,就可以自主产生强大的磁场和电力输出,并可产生升力与反重力现象,被认为包含重大宇宙奥秘,并能提取宇宙自由能源。这机器让人甚感惊奇,但其背后的运转原理则模棱两可,莫衷一是。这里作者用以太旋涡理论对其运转机制作一番原理性解析,以还原瑟尔效应机的真正面目。

 

一、前言
二、瑟尔效应机结构
三、以太基础理论
四、瑟尔效应机的材料分析
五、瑟尔效应机运转原理
六、伴生现象的物质作用机制
七、伪自由能源
八、钕金字塔发电机

一、前言

瑟尔效应机,又称为瑟尔机、瑟尔发电机(SEG),“瑟尔”又作“赛尔”。据称该设备由英国人约翰瑟尔(John Searl)设计制造,其运转时可以不用外界能源输入,就可以自主产生强大的磁场和电力输出,并可产生升力与反重力现象,以此基础制造出发电设备和飞行器。

瑟尔效应机的发明,及其莫明其妙的运转机制,诞生自由能源概念,也被科学界认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从而加以否定。人们之所以误以为这机器运转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在于机器发明者不知其背后的物质作用机制,科学界也用错误的物理理论如电、磁、原子等相关概念下的经典理论,来解析这一机器运转后产生的现象,但都得不到正确满意的答案,从而让这个发明成为神秘存在。

而引入“流动的以太”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理论拓展,即以太旋涡理论,就可以很简单地解析瑟尔效应机的运转原理。其运转看似是无源,不用能量输入就能永动,看似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都止于看似而已。瑟尔效应机,在以太论下,有着非常浅显的运转原理解析。作者这里从瑟尔效应机的结构介绍开始,逐一解析。

二、瑟尔效应机结构

这里作者对瑟尔效应机的结构作一个简单介绍,主要引自百科知识:

“这个设备由1-3个圆环和1-66个(或更多)转子嵌套组成。
圆环和转子是相似的4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金属钕-聚四氟塑料(特氟龙)-永磁体-铜。
每个圆环是4层不同材料的环嵌套合成。
每个小转子由8段相同的薄铁饼吸合叠加,共32个部件组成。
转子靠磁力吸附在大转子上,转子围绕大环高速旋转后,他们之间会产生磁悬浮间隙,做无摩擦滑动,因此设备没有磨损件,寿命可达数十年以上。
设备的产出大于输入,一经初期的启动后,即可持续运行,理论上来说是不需要常规输入的永动设备。”

“为了收集电能和控制转速,可以在外围加上感应线圈。线圈工作时的磁场可以对转子产生作用力,影响转子速度,让机器启动或停止。 转子经过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以此方法收集输出电流。”

瑟尔效应机运转时,还会产生诸多伴生现象:

1、反重力现象,即机器整体重量减轻,据称还可以飞起来,或让家电自行启动。
2、温差现象,即机器中心钕环的温度,中心降温数十度,或降到零下几十度
3、辉光现象,即会在机器周边空间产生奇异的光
4、传说处在机器边上还能修复伤口、治疗癌症等

瑟尔效应机最令人不解的运转特性是无源,即没有能量输入就可以永动运转,这被认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也有人根据此现象创造出“自由能”概念,认为宇宙中看似虚无的空间充满着某种未知能量,称为自由能。此瑟尔效应机的运转,就是从这宇宙虚无空间里提取并吸收这股能量而运转。更有阴谋论者认为瑟尔效应机之所以不被深入研究与广泛推广,是这种免费的自由能源会损害能源集团的利益,从而遭受打压而故意被掩藏与否定。

三、以太基础理论

要正确认识瑟尔效应机的运转原理,必须依托正确的理论,这又是建立在正确的宇宙观、时空观及物质观之上。理论正确及三观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理论描绘及三观是否与宇宙原貌一致。这里作者用自认为正确的以太旋涡理论来解析瑟尔效应机原理,对所需的基础理论与新观点作一个简单罗列,以让读者知道作者是依托哪些新认识来解析瑟尔效应机原理的。

这些基础理论与新观点的详细解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览作者的《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一书。而要真正理解这些基础理论与新观点,则只能依赖读者自己对宇宙原貌的感悟与认识,作者这里的任何表述,都只有参考价值。只信作者的说教,会陷入迷信的境地,这不是作者所希望看到的。

1、宇宙所有物体都是由以太构成的,以太是流动的
2、原子、电子都是微观以太旋涡,原子核、电子核是更微观以太旋涡的堆积体
3、原子通过其空间内的电子连珠向外界传递振动能量
4、磁场、电场、电荷、引力场都是不同时空尺度以太旋涡的力场
5、地球周边空间,存在宇观以太旋涡。重力场的本质是地球表面静电场,是地球表面以太湍流的力场
6、磁铁的磁性成因是强以太旋涡牵引周边原子以太旋涡形成环形电流,进而根据电生磁原理产生磁场
7、电是导体内的定向以太振动波

四、瑟尔效应机的材料分析

由这个瑟尔效应机结构可知,其环内侧存在一种特别的稀土金属——钕;其环外侧存在一种常见的金属——铜;中间则分别是永磁体与特氟龙。瑟尔效应机是这四种材料的特定空间结构体,瑟尔效应机的原理解析,其实就是解析这四种材料有机组合之后的物质作用关系,由此也必须先认识这四种材料的特定属性。这里以百科知识为参照,分别就这些材料的新认知,作个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简要说明:

1、钕百科知识:是一种稀土金属,化学符号Nd,原子序数为60,镧系元素之一,单质为银白色金属,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熔点1024°C,密度7.004g/cm³,有顺磁性。在空气中能迅速变暗,生成氧化物;在冷水中缓慢反应,在热水中反应迅速。掺钕的钇铝石榴石和钕玻璃可代替红宝石做激光材料,钕和镨玻璃可做护目镜。钕在稀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左右着稀土市场。金属钕是可以与铁、硼等元素原子构成永磁材料,其磁体磁能积高,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

以太旋涡理论下,钕原子的空间结构在经典原子模型下的描绘是错误的,但其宏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则是客观的。在于宏观是现象层面,人们观察到什么就是什么,是事实描绘。微观描绘则是理论层面演义的结果,经典原子模型是错误的,基于经典原子模型建立的诸如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模型,都是错的,具体的关于钕原子属性的相关认识也是错的。

由这钕的宏观物理化学特性可知,钕元素原子,是一种高角动量、高电子连珠偏向的原子以太旋涡结构。考查其原子活跃性,属于“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高”的微观以太旋涡。钕原子以太旋涡,其活跃性只比放射性元素原子低一级,属于非常活跃的微观以太旋涡。如此状态下,钕原子以太旋涡及宏观结构的钕金属块,每时每刻都在向四周空间发散电子连珠偏向下的振动能量,即弱辐射能。这一概念是参照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辐射能”提出的。

这振动能量相对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辐射要弱,不表达出中子、γ射线之类的可检测的强辐射,但比普通金属如铜、铁对四周空间的影响又要大得多,比如导致钕金属块的表面以太湍流层更厚,作用范围更广,诸如此类特性。若人们难以理解钕金属块向四周发散振动能量这一场景,可以直接用烧得红亮的铁块来类比——铁金属块周边空间充满红外辐射并可被感知,钕金属块周边空间也充满更高强度的以太层次的辐射,只是没有相应仪器而不被感知及认识。

钕原子以太旋涡在宏观上带来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其与其它元素物质结合时,如与铁、硼元素原子以太旋涡形成特定合金后,其合金空间里,钕原子以太旋涡由于其高活跃性,并不能被完全耦合形成固化的同旋异极吸附结构或异旋同极吸附结构,而是处于自由态,也即离子态,还能保持钕以太旋涡处于高速自转与自由轴偏向状态。当自由态的钕原子以太旋涡牵引周边附近空间的铁、硼原子形成环形电流后,环形电流继续形成次生以太旋涡,次生以太旋涡在宏观上的力场表达为磁场。这也是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极强磁性的物质作用根源。

2、铜(Cuprum)百科知识: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

同样,以太旋涡理论下,铜原子也是微观以太旋涡,经典原子模型下的微观层面的描绘也是错的,其宏观层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则是客观事实。根据铜金属在宏观层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可以反推知道铜原子以太旋涡的活跃性属于“连珠频率高,偏向小,角动量高”的一类。这个微观物质运动与宏观物理化学属性相对应的过程如下,钕同理:

连珠频率高,对应柔软、远紫外谱线数量丰富,呈金属态
偏向小,对应化学属性不活跃
角动量高,对应密度高

如此铜原子以太旋涡的不活跃属性,使其宏观的金属态能承载外界的强振动能量之后,能提升铜金属内部的原子以太旋涡的振动强度。

3、永磁体,其物理特性是在其周边空间存在大以太旋涡,旋涡的力场被仪器探测到,就是磁场。永磁体的磁场成因也是其内部存在环形电流,其内部产生牵引作用的可以是自由态的钕原子以太旋涡,也可以是自由态的石墨烯以太旋涡,等等。

4、特氟龙百科知识:是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 白色蜡状、半透明、耐热、耐寒性优良,可在-180~260ºC长期使用。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特氟龙在这瑟尔效应机中,是起到支撑骨架及隔片的作用。

五、瑟尔效应机运转原理

瑟尔效应机里,一环的四层结构是钕金属处于内层,铜金属处于外层,内外两层中间分别是永磁体与特氟龙层,如此结构应极活跃的钕与很不活跃的铜相临近,产生钕原子以太旋涡振动的单向传递,即钕原子的振动力场指向铜原子,一如温差发电的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能量,又如PN结中P指向N的能量势差,甚至太阳光照射地球也类似,两者间会形成电势差,并让铜原子以太旋涡提升振动强度。

而铜环的内侧是永磁体,周边空间存在一个大以太旋涡。以太旋涡的流转都具有单向性,即其旋涡方向不是在顺旋涡流转,就是在逆旋涡流转,如此永磁体以太旋涡会牵引被钕振动能量提升活跃性的铜原子,沿旋涡流方向作单向振动传递,一如风吹过时会牵引声波沿空气流方向偏折,流速越大偏折也越大。这个单向振动传递在圆周闭合的铜环内表达为以太波振动传递,也即环形电流。环形电流根据电生磁原理,再产生次生以太旋涡与铜原子间的以太流喷射,对铜环产生反冲作用,宏观上既表达为磁场,又让周围的转子在涡流相冲作用下产生高速绕环旋转。若环数多的话,铜环在转子的反作用力下牵引粘连一起的四层环一起旋转。

瑟尔效应机大圆环周边的众多转子,有一样的结构形态与内部振动能量辐射与发散场景,也会在周边空间形成一个略小的以太旋涡,如此大环以太旋涡与转子以太旋涡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如有滚珠结构的转轮,能极大地强化大圆环以太旋涡的旋转。

这就是瑟尔效应机原理。

瑟尔效应机的发明者曾用钕金属原子向四周发射自由电子来解释这机器能运转的无源机理。“向四周发射自由电子”与这里的钕金属原子以太旋涡向四周辐射振动能量(以太波)有相似的场景描绘,但其依托的电子、原子概念是经典原子模型下的结构描绘,且更无法说清“钕金属原子何以能发射电子”的内因,因此场景虽为形似,却是错的与不究根本的。

众多转子围绕圆环边自转边公转,这也是一个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模式,整个瑟尔效应机及周边空间,是一个放大版的原子以太旋涡,或缩小版的太阳以太旋涡。对应如下:

圆环周边空间——太阳、原子以太旋涡空间
转子周边空间——行星、电子以太旋涡空间
圆环(磁场)——太阳(磁场)
转子(磁场)——行星(磁场)
圆环钕层——太阳地心,原子内核
转子钕层——行星地心,电子内核

这一结构里没有什么玄乎的自由能源,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幻方法则,更不是无源的,能量源就是处于强振动状态、非常活跃的钕金属块本身。现实中人们发现两种不同活跃程度的金属块连在一起,两端会存在电势差,钕与铜相临近也是一样形成电势差的过程,只是两者中间多了个永磁体纠正振动能量的传递方向,进而产生“钕原子振动——>铜原子振动——>以太纵波传递(环形电流)——>次生以太旋涡运动(磁场)——>转子绕环运动”这一能量持续转换与传递过程。

这瑟尔效应机,其实也是一个自带电源,且电路及线圈均简约化的电动机。

普通电动机通电源后,其定子永磁材料与转子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排斥而产生转动。在瑟尔效应机里,钕金属环充当电源及正极的作用,铜金属环充当转子线圈及负极的作用,永磁体环则对应普通电动机里的永磁体定子。

六、伴生现象的物质作用机制

瑟尔效应机在运转时产生几种奇特的伴生现象,这里作一个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简单物质作用机制分析:

1、反重力现象。这是由于瑟尔效应机运转后,其周围空间存在大以太旋涡与以太湍流,这大以太旋涡与以太湍流的力场与地球表面的以太湍流力场相斥,表达为重量减少与反重力现象。若这个力场作用于家电,可让家电电路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于是会看到家电莫明开启现象。

2、温差与降温现象。这是由于瑟尔效应机运转后,钕环的原子以太旋涡的热振动被电势差与永磁材料定向牵引流向铜环原子以太旋涡,表达为钕环降温而铜环原子活跃性提升,形成温差。而铜环内的原子以太旋涡提升振动后,通过电生磁原理转化为周边空间大以太旋涡的角动量,而不是转化为铜原子热运动,如此整个机器处于不断降温状态。这其实也是半导体降温原理的体现:钕—P结,铜—N结,钕原子以太旋涡振动能量—电流,四层套环形成钕—铜版的大号PN结。

3、奇异发光与辉光现象。这是瑟尔效应机运转后,其以太旋涡的力场与地球以太湍流的力场涡产生相冲相合作用,两力场平衡位置的空气分子处于受激状态,从而能受激发光表现为辉光。原子受激发光的原理可以参考《万物意志篇》章节“六、微观世界—原子发光原理二·受激性发光”。

4、修复伤口,甚至治疗癌症。这一解析涉及以太旋涡理论下的更多拓展认知,如基因原理、细胞复制、癌症成因等等新认识,这里篇幅有限,就不详细解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的“癌症原理”一文来理解。简略表述就是瑟尔效应机运转后,在其周边空间产生大以太旋涡与强能量振动,可以提高体细胞的活性,进而加快细胞复制能力,表达为有助于修复伤口。同时,其强振动能量可以干扰癌细胞空间的以太旋涡,进而破坏肿瘤的活性,一如大蒜的功效,从而能治癌防癌。

七、伪自由能

瑟尔效应机,由于其特殊的运转现象,及现代科学错误的宇宙认知,让人们感到莫明其妙,由此有人猜测宇宙中存在自由能源,大略是无穷无尽免费提取的能源,并将其不能在经济生活中大力推广应用归咎于能源利益集团故意打压,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

现实中瑟尔效应机的奇特运转原理在本文解析之前是不可知的,自由能源概念也只是一种现象背后的物质作用猜测,并没有真正的原理性内涵说明。除此之外,这种机器不能大力推广应用的最大原因,在于这一机器结构的核心材料——金属钕过于稀少且价格过于昂贵。

地壳上的金属钕,据推算其含量只有38ppm,即0.0038%,这一数值参照金属铝的含量是8.3%,可知这是极为稀少的存在,根本不能在现实中支撑起大规模的技术应用。当下市场价格更是1千克接近1000元,远比铝的1千克21元不到要高出许多倍。用瑟尔效应机提供电能,还不如用铝盐发电来得更经济合算,而即便铝盐发电也只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能源应用形式,更何论必须采取稀土金属钕的瑟尔效应机。因此这瑟尔效应机不能大规模推广是必然的,与机器成本太高有关,与能源利益集团无关。

瑟尔效应机,只有科研价值,而无现实应用价值。

金属钕其实就是瑟尔效应机的燃料与电源电池,在这机器里属于消耗品。瑟尔效应机的驱动能源,在原子层面,就是电子连珠的偏向作用,在原子核层面,则是钕原子核内部更微观以太旋涡在平衡位置强烈振动时产生的弱辐射能,无论哪个层面,最终都归结于以太运动。

金属钕原子核内部空间的更微观以太旋涡的强烈振动,会随温差现象与降温作用的持续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钕原子空间以太旋涡的流转速度减弱,及钕原子核空间的稳定性削弱,进而降低涡流对核外电子的约束,最后表达为电子辐射或阿尔法辐射,及钕原子核分裂。钕原子以太旋涡还会转换为更低一级原子量的元素原子,最终不能持续输出振动能量而让机器摆停,一如电池耗尽。除此之外,宏观上钕金属块还会变得易碎,或直接碎裂造成机器损坏,等等。

整个机器运行,非人们以为的“永动”或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这机器里不存在不可明状的“自由能源”这一能量形态。万物皆是以太运动的特定时空形态在意识里的反构,本身也处处就是能源,人们要研究的是如何方便实现不同能源形态之间的转化。

八、钕金字塔发电机

一个正确的理论,除了能对未知现象进行原理性解析之外,还能在这理论之上构建实验并预测结果。这里作者同样用这四种材料,再添加几个小零件,构建出一个瑟尔效应机变体之后的能源供应装置:钕金字塔发电机,以验证以上原理解析,即钕金属为瑟尔效应机能量源的判定是正确的。有兴趣又有条件的人可以依此构架来进行实验,以验证作者的实验预判,记得作好安全防护。

先说装置构架:

一个金字塔形的钕金属块,越大实验效果越好
一个带柄的有缺口的铜环,越大且螺旋环数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一个圆柱形永磁体,磁场强度越高越好,圆柱半径与铜环内半径相当
一个晶体二极管,几根导线,一个LED灯泡或白炽灯珠

如下面图示连接电路,导线一端连铜环缺口端,一端连金字塔形钕块的底中心点,中间连灯泡与晶体二极管,再将钕金字塔形的钕块顶端与铜环的柄端焊接,形成闭合回路,最后永磁体放在铜环中间,即可开展实验。

再说实验判定:

作者根据上面提到的钕金属由于原子活跃性而存在强振动能量,预判在这个实验装置里,钕金属原子以太旋涡的振动能量,会通过金字塔形结构汇集到顶端,再通过铜环传递后,形成环形电流,经过导线传递,最终会导致灯泡发光。如此装置也是不用外来能量源就能让灯泡发光的。

而柱形永磁体的N极与S极互换,将影响灯的亮度,这是由于永磁体的以太旋涡在N极与S极互换后,其旋涡方向转变,会对铜环里的电振动波起牵引或阻碍作用,从而影响电流电压强度。

晶体二极管是为了规范电流方向。采取金字塔形结构,是为了将钕金属块的振动能量汇集到顶端,以强化实验效果。

以此实验装置来验证钕金属本身就是能量源的判定。

抛开此实验中环、塔等奇异形状的设定,这实验装置其实就是个两种不同活跃性金属连在一起并有闭合回路的结构,也即接触电势差发电机,简称势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与温差发电机有几近一样的发电机制:高温端振动能量传递给低温端,表达为电——活跃性金属振动能量传递给不活跃性金属,也表达为电。当然,科学界关于接触电势差的认识也是错的,这里就不继续解析了。

瑟尔发电机,其实也是一个势差发电机。

实验拓展:金字塔形钕块,可以考虑用装在金字塔形容器的水银来代替实验。若金字塔形钕块,用普通金字塔形铜块代替,再在底面用火烧加热,则这个势差发电机就变成温差发电机。

这个实验构架还可如下图设计,直接将金字塔形钕金属块置于有缺口的铜环与永磁体中间,灯与金字塔形钕金属块的顶端相接,再通过导线与二极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效果一样。

侧视图:

这一实验构架,也是金字塔原理的应用之一。

俯视图:

附一些瑟尔效应机的相关视频与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

俄国人做的瑟尔效应验证机

听说过瑟尔效能机吗?

自由能源—约翰·瑟尔的故事

瑟尔效应机详细结构

最后,话说这个瑟尔效应机结构俯视图,与雪印堂的堂标很相似啊!

 

论“悟”

引子

某年日月,在老子吧有吧友诘问一个悟的理解,堂主有兴趣一答,故收录整理作一文章。问题如下:

整天鼓吹“悟”的网友们有义务告诉大家:
1 “ 悟”是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外的一个什么东西
2 如果不是,那请你告诉我们,“悟”是哪一种认识,属于该认识的哪一个阶段。
3 如果是,那请你告诉我们,“悟”是不是一种超能力,是不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4 如果“悟”是一种超能力,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那请你们给出悟的定义。

一、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二、悟,超脱于理性与感性之上,是认识宇宙的最高阶段
三、悟,不是一种思考方式
四、悟,是不是超能力也是相对人而言的
五、如何来定义与描述“悟”
六、心如何开悟
七、后注
附:《心经》

一、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但存在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事物。人类宇宙的内涵,由所有观察与想象到的事物构成,分意识形态及物质形态。观察能力的极限与想象力的穷尽处,构成整个人类宇宙的形态边界。边界之外,就是不存在,那是真的绝对的不存在,即无。观察与想象之外的事物,就是游离于理性与感性之外的事物。这个判定由不断发现新物种与新认识来证明。发现之前,新物种与新认识是游离于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发现之后,则增加了理性与感性认识,从而扩大了宇宙的边界。

所有有影像或有概念的事物,都不是游离于人类认识之外的事物,既然已有文字“悟”存在,那悟,就是一种可以被认识被解构的形态。不过,悟是游离于某些人类个体的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若一个人真的不懂“悟”是什么,那么悟就是游离于此人的理性与感性认识。而本家自认为懂得“悟”,于是悟就不是游离于本家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至于两者哪个为真哪个为假,则无从判定,在于判定只是意识空间的一种状态,非物质空间的一种状态。若是假的,那哪怕是所有人共识认为是对的也都没用,宇宙大道会在某个恰当时期教所有人好好做人的,也因此存在“自大”、“自负”这类词,本家偶尔也会自大自负一下的,呵。

二、悟,超脱于理性与感性之上,是认识宇宙的最高阶段

人类认识宇宙的阶段是:观察-低级感性-理性-高级感性-悟,详细如下:

——观察:用五官与仪器得到事物的最直观形像与影像,是个正常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低级感性:对这些形像与影像的一般感觉描绘,是个会表达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理性:对这种感觉的数理分析、总结、推导,是个略有逻辑思维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高级感性:对这种数理分析、总结、推导的否定与升华,是个有高逻辑思维能力,且意志力强的人有这种能力。
——悟:对所有感性理性否定与升华后的状态,这是勉强说的,在于文字言语不能精确描绘这一状态。要有高逻辑思维能力,且意志力强,又心胸宽阔的人,才有可能有这种能力。

大部分人类处于低级感性阶段,即精英眼里所谓的群众、百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儿育女生老病死,各安天命。小部分人类处于理性阶段,即所谓的精英;象社会上有钱的,有名的,有权的,这些人基本都是;他们奋发图强,突破困难,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与弄潮儿。以上两类人,在佛家眼中称为芸芸众生,世俗之人。还有很少数处于高级感性阶段;即所谓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等等;他们留下大量的经典名著、画本雕塑、美妙音乐,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极少数的人处于悟的阶段,所谓的佛家智者、道家高人,等等;他们留下少量对大道感悟后的心得口诀,流传于世成为圣典经书,指引后来者有缘者不断感悟大道。

有且只有一个人,处于道的阶段,即道的物化客体,又称为本源之人。有人对其这么描绘:“大道所生,天命所归,与道合一,超脱阴阳,无极而有极,为凡人时能逆天,为天道时碎虚空。无有至二,天命唯一。如道亲临。”如此描绘,本家都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但的确可以有这种能力。

高一层次的人的认识与状态是向下兼容的,非常人以为的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三、悟,不是一种思考方式

理性为世人所夸赞,其实质只是停留在感性之上的理性。没有感性就没有理性,而有了感性,那只是感性基础之上的理性。而感性+理性=感性,由此所谓的理性,其实并非真的存在有一种绝然超脱的理性,因此可以被否定。这种否定,也是理性的否定。低级感性=低级理性,高级感性=高级理性。理性,其实不过是一种有序的感性而已。

非人们以为的,悟是可以用逻辑、推理再借文字概念之间的联结来达成悟的阶段,即通过思考、学习达成,这是理性观念对悟的错解,一如可以爬山沿台阶一级一级向上从地面走到山顶那么直观,悟不是这样达成的。

悟,是通过共鸣方式,与大道共鸣,方能达成悟的阶段。这就如钟声共鸣一般,两个有相同振动频率的大钟,敲其中一个,就算两者相隔距离很远很远,另一个也会嗡嗡发声,这就是共鸣,但在两钟之间,基本感受不到什么声音声响。而与大道的流转有一样振动频率的心,也就能感知到大道流转时发出的声响、轨迹,这就是悟的层次。

心,是如何与大道形成共鸣而达到悟这一状态的呢?这要依靠心的解析认识,与心的自我觉醒,下面继续论述。

四、悟,是不是超能力也是相对人而言的

比如游离于某人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那就是超能力。现代社会专家砖家大行其道,就是由于其掌握的知识与认识超过某些人的理性与感性之外,让某些人不得不依赖专家砖家解决自己不能克服的问题。而对于本家来说,不是超能力,它是人类达到与宇宙大道共鸣的唯一方式,是直指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

虽然西方科学在东方大道国度大行其道,国人对理性极力推崇,凡事必冠以“科学”之名,科学与理性可谓是最亲密无间的一对词。但这种推崇行为,不过是被西方技术与理论迷惑后的感性行为,是低级感性对理性的崇拜所致,这也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必然阶段:观察(感性)-科学(理性)-科学之否定(悟)。理性与感性,都只能得到表象而已,这些表象只是大道流转后投射在意识里的感觉,是虚幻的东西,两者区别只是理性显得有序性,感性显得无序性,仅此而已。而有序无序仍是意识的感觉,是意识自以为是的感觉。宇宙大道里其实没有这些东西的。

这也是为何那些让人们以为是理性、客观下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真理,会被不断地推翻、打脸的原因。科学史上曾经名燥一时的理论与认知被推下神坛,尔后归于谬论的场景,时有发生,就在于这些所谓正确的结论与所谓的真理,只是理性的结果,本质是感性。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式,其实是一种相对低层次的认知宇宙的方式,就在于理性之道制约了科学研究方式的认知上限:

一直停留在表象阶段

而表象之间常会出现看似冲突矛盾实则和谐的状况,当理性遇到这一情形时,若不能解决这个伪矛盾,就会陷入了迷顿困惑,表达为科学研究嘎然而止,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导致科学界裹足不前的。同时,表象会与本质产生看似契合实则分离的状态,当理性遇到这一情形时,若不能辨析这个伪契合,于是一个错误结论就诞生,误导后来者。比如莫迈二人检测以太的实验结果就是这样导致科学界百年来陷入歧路而不自知。瞎子摸象,才是科学界的实际研究方式,却被标榜为“科学”。当然科学研究方式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直观且易于转换为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够接受与参与,虽然事倍功半,也算是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

五、如何来定义与描述“悟”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在简单是对已悟的人而言,复杂是对于未悟的人来说。一阴一阳以为道,所有概念,都存在阴阳两面。悟,这个字,其实已经在定义其实质:悟字从心从吾,吾为我从五从口,整字的意思就是“我心开五口”,是为悟。这是简单定义与描绘。这里带来的问题是心是什么?口是什么?如何开?

口,即是心封闭蒙沌状态的形象,也是洞穴、窍门、通道的形象。心有五种形式,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为金心木心水心火心土心,同时对应五种封闭蒙沌状态与五种开启状态。对于人,应和人的五种性格,即金性木性水性火性土性。每一个人的心,都由心的五种形态杂揉在一起,只是心的某一状态突兀一些,表达为性格、体质、意识趋向这一状态,这里就不细说了。

对于只知科学的理性人类与崇拜科学的低级感性人类来说,是很难认识到“心”这个东西的。

佛家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由无所住而生。无所住又是什么?呵,是不是一头雾水呢?无所住,又作无所驻,不停留的意思。又是什么不停留呢?那就是道不停留。应道的永续流转,表现为无所住,尔后生其心。道又是什么?道的理解,在接受道德经的道思想的国人观念里众说纷坛,是各人说各自的道,说的其实是道的道理。道的定义也很简单,道德经明白无误地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所有不认同这一定义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人,离悟道得道那更是十万八千里:你从道德经一书得到了道的概念与认识,又抛弃了道德经对道的定义与内涵,这不就是吃道德经的饭砸道德经的锅么?当然老子是不生气,这种行为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阴阳对立,对“道”的概念的正识与谬见,都构成这一概念的整体形象。

(本段是日常黑相对论)这与科学教教主爱因斯坦一样,用着牛顿力学的基础概念,又不承认牛顿力学基础概念的内涵,在没有充分依据与理由的前提下,画蛇添足给予自己的新的说辞,那你依托这些基础概念是怎么回事呢?用概念吧,算认可;否定内涵吧,又算是不认可,这真是精分行为,结果导致相对论乱七八糟,许多场景只能凭臆想存在,而非在实践中证明,剩下的只靠油汰人控制媒体与科学话语权来吹皮过活,但仍让众教徒崇拜不已。真谓真理一句话,谬论遗千卷。自然,任凭相对论当下名声炽盛,以后被扫入科学史的垃圾堆,与地心说、燃素学为伍,是完全可期的,因为它处在谬道之上,只能有谬道归宿。

道=先天混成之物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的定义。若转化成科学体系下的人类认识,如何定义道?那就是物质。古人用文言文与易道思想阐述宇宙感悟,现代人用白话文与科学思想传播宇宙认识,因此两者内涵是相通的。就如外语与汉语,都是一种文字描绘,需要翻译才能相互理解,简略如下:

道=物质,像=物体,气=道的流行=物质运动,轻气=流体,浊气=固体,等。

这其实是将古代宇宙知识翻译成现代宇宙知识,这种认识是大多数人包括整天将“道”这一词挂在口上放在心里的人的意识里没有的。

又回到心的理解:心,应道的无所住而形成,就是物质运动循环反复后而成的中点,是一种循环圆周运动形态,在概念上表达为圆心、涡心、核心、人心,等等。这个循环圆周运动形态,约束物质形成人体与五感,会如一个放大镜,可以将物质的运动形态投射到自身之上,形成形像与影像,在概念上表达为圆、旋涡、物体、人身,等等,于是人类观察并开始认识这个宇宙。就如一个水漩涡,应水(道)的不断流动(无所住),及相冲相合(阴阳交合)而形成旋涡(身),进而产生涡心(心),任何外界能量(光声电)加于水流(五感)上时,都会对涡心(心)产生扰动,进而对整个旋涡的运动形态(行为)产生影响,诞生诸如波、涟漪之类的景象(万物)。

心依托五感得到的万物,其实只是形像与影像,因此说万物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形像影像的内外,物质、道藏在背后,却绝无可能通过五感得到具体模样,唯用“无”才能形容。由此道家说“无生有”,有(万物)真的是由无(道)生化出来的。佛家则说“像由心生”,你我观察到的万物形像,真的是由你我的心所幻生,并非客观的、绝对性的、超然的存在于你我的面前。离开心的投射作用,其实没有万物,没有概念,有且只有道,当然这么说也是多余的。科学体系下的人类则会认为万物是真实的客观的。当下科学界的嘴巴大,它说了算,以后就不得而知了,呵。而高级感性的人,则不会这么认为,而会认为只是幻像而已,由此他们可以说“这是我的世界,你们都应我存在而存在”。

对于开悟的人来说,幻像即为非幻像,非幻像即为幻像,无你无我无道无心,有你有我有道有心。因此道家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佛家《心经》则又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不再被相所执,不迷惑在自己产生的幻象中,就能大化无疆,人道合一,是为究竟涅槃。

六、心如何开悟

由观察-低级感性-理性-高级感性-悟,这对宇宙的感知过程,就是心开悟的历程。

这在心的开悟过程期间,心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调整自己的运行形态,不断地升华——这也是心的一个融圆过程,最终能达到与大道流转、轨迹一样的频率——这也是心的一个圆满状态,从而能与大道共鸣,表达为悟。这种调整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断修改之中才得以面飨读者的;一件雕塑,就是在不断琢磨之中才得以圆满而现于世的;一个产品,就是在不断改进工艺才得以实用的。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件事故,一个灾难,一个计划,等等,均是如此,心的开悟历程,也是如此。

低级感性相对于观察,是由于文字及语言诞生后才能做的事,动物与婴儿也能观察,却不能付诸于系统性记录,于是不能上升到低级感性这一层次。同样,由于逻辑能理顺低级感性内部关系,从而让低级感性的无序性变得有序,进而能更有条理地记录信息及更集约传达信息,从而让人类脱离低级趣味,成为文明之人。数学、物理、律法,包含大量的逻辑过程,因此也是理性人的集中之所。高级感性与高级理性,更是超脱理性逻辑建立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再是以教条主义来指导或约束自身,而是由心的选择来面对宇宙,从而表现为升华如获得自由、大自在;而突破教条的禁锢,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因此这一层面的人逾发少。悟,则是让心开五口,不再让心处于封闭蒙沌状态面对大道,而是如脑袋有七窍一般感知物质作用而能有五窍感知大道流转,是为能够共鸣,从而不偏离正道。

当然,这一过程不是累加的关系,每一阶段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不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量就自然上升到高一层次,而是那种突变模式,突然地就上升了。对有的人来说,哪怕积累全世界的低级感性认识,也升不了到理性这上一个层次;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只需一点点提示,就立马升高到上一层次,甚至直接悟得大道,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是。这两者就是佛道两家说的一个人的慧根深浅不同的体现。虽然如此,且前一阶段相对低一级,但前一阶段更基础而不可或缺。

现实中相近的例子很多,比如农业社会,再多的马拉车,也不能突破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直至到了工业社会的汽车发明后才得以实现。同理,再多的汽车接力,也不能让人飞起来,直到飞机发明后才得以实现。又如,没文字的原始人的再多见闻,也不能让一部游记诞生,直至文字的发明。还如,有的老人,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还多,也算经历尘世沧桑,依旧作风幼稚性格执扭,尤如一块万年顽石,不可和谐近处;有的年轻人,虽历炼不多,但聪慧灵秀,惊才绝艳,让人叹为观止。

由于大道就是万物万事的本源,当心与大道共鸣时,万物万事的实质、内涵、关键之处就能立刻清晰地展现在心里,于是开悟的人,能一眼看透万事万物背后隐藏的东西,而不会被表象所迷惑。在行为上给人的感觉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提示就领悟,一说就能直指问题根本,等等状态。这比通过意识逻辑推演、文字思考、言语表述,及不断训练学习,来认识掌握事物要更迅捷更有效,这就是悟的优势之一。

当然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提示就领悟这种本事,除了开悟的人,还有一种是大脑反应极快的人,这两种人在对外界信息的行为反应上有相近之处。前者是通过心与大道共鸣的方式来达到认知事物本质的,后者是通过意识借大脑超高速算力来接近认知事物本质的。两者行为反应背后的实质几乎完全不同,即对大道的感悟上是不同的,前者称为慧深悟性高,如佛家道家高人等,后者称为聪明智商高,如学霸谋士等。大家能直观感受到佛道高人与学霸谋士之间的心性区别,显然不会将两者等同。当然,两者并不是水火不融的关系,而是谁主导谁辅助的关系。对于未知事物,前者翻船的可能性远小于后者出错的可能性,在于前者与大道一体,从而不偏离正道,后者不与大道一体,时常偏离正道而被正道所惩罚。现实中更有对应结果印证,如社会上的严重问题,科学史上的重大错误,几乎都是后者搞出来的。当下社会物质之道横行,世人崇尚聪明智商,好机巧算计,轻大道体悟,可以预见以后必会受到正道惩戒。

个人层面如此,民族、国家乃至文明层面也是如此,象油汰人当了几千年的亡国胚,就是源于其族人整体慧根浅悟性低,导致其民族只注重训练智商而忽略悟性,困陷于物质之欲不能自拔,最终堕入魔道。看似其一直来赚钱多多富翁耀耀显得很聪明,实则偏离正道而只是小聪明而已,才有过去如丧家之犬,四处流离,人人喊打的历史;如今虽得弹丸之地暂以安身,却是四面树敌,危机重重,人人憎厌的场面;民族人口到现在也才这么个寥寥几百万,随时有灭顶之灾的危险。这油汰人却厚着脸皮说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选这么一个亡国胚民族究竟做什么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上帝选他们当亡国胚,警告世人不要学他们的榜样,呵~~。可以预见,以后等其干儿子霉帝没落解体后,若其依旧不能反思反省自身的问题,等待他们的结局只能是灭族,这是魔道的必然归宿,那时真谓求仁得仁,后悔晚矣。也因此国人要警惕,千万不要被油汰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要学习他们那种唯利是图,违背道义之举,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务必一心向善,广施仁义,与正道为伴。我们华夏一族才是天选之子,是大道子民。

只有悟,才能与大道合一;唯追随大道,方能永恒无疆

七、后注

这里本家是在解析“悟”概念及一些相关周边概念,不是在教大家如何达成悟这一阶段。看官可以发现,本家到最后也没有指明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圆满而开悟,只说的是悟之前的感官认知不断升级升华的融圆过程,及悟之后的心的圆满形态,而融圆到圆满之间的转变,要看官自己达成。

对“悟”这一概念作一个粗略的解构解析,最多只能算高级理性而已,因此看官不要迷信本家的说教。只有看官自身能悟得“悟”的道理,才有属于自己的对“悟”的真正认知。达成悟的状态要自己悟,这么说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也不是,根源在于道不可表述,达成与道能一体共鸣的悟这一认知状态也就不可言说。佛家云:不可说,也在指明这一道理。

2021.09.20

附:《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弧形岛链

翻开地球地形图,可以看到太平洋周边存在很多弧形岛链,如琉球群岛岛链、阿留申群岛岛链。这些弧形岛链,在板块理论里被认为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的”。板块理论从来没有就这种“俯冲、隆起”的动力源作一个合理解释,因此这种观点,只是人们根据板块理论与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硬凑出来的牵强解释。这里参照青藏高原的成因分析,也可附带分析这种弧形岛链的内在形成机制。

地壳是地幔熔浆高温与太空低温平衡后固态结构。地幔熔浆在不同地球时期,产生类似塔里木盆地火山口喷发后的熔岩溢流形态,凝固后出现如千层饼般的新旧地壳一层一层覆盖结构。新地壳覆盖在旧地壳上面,产生“板块俯冲”、“板块边缘隆起”这种本末倒置的认识。

在新地壳刚处于熔浆溢流状态时,熔浆是以水平面铺开形态向四周呈弧面扩散的,主要方向一般是从两极向赤道方向扩散。这一扩散过程,是熔浆前后推进的过程,也是熔浆逐渐冷却的过程。这前后推进与逐渐冷却共同作用下,会带来一个效果,即先前喷发出的熔浆处于溢流面的最边缘,由于暴露在空气中时间最长,于是温度相对最低并最先冷凝为固体,即硬度很高的花刚石。如此,先冷凝成固体的边缘熔浆,会对后面溢流过来的熔浆产生阻挡作用,如脸盆盆壁将水兜住一般,边缘处熔浆冷凝成固态,将后来推进的熔浆兜住,结果就是处于边缘偏向里面一点的半固态熔浆,在后面不断涌来的熔浆推进挤压作用下,向上隆起,并在隆起的过程中不断冷却,凝固后形成熔浆溢流结束时的最高峰。这些最高峰,其实就是熔浆之海的凝固岩波的波峰。

于是人们能观察到由这些边缘熔浆冷凝之后的高原地貌形态,就是一条弧形的凸起结构,边缘有最高峰依次矗立,犹如一条长链,高原中间区域相对平坦。青藏高原的喜玛拉雅山脉、中国南方山地的武夷山脉都是如此形态,其它如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美洲的洛矶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也是如此。这才是“板块边缘隆起”的物质作用实质。

这种熔浆之海冷凝后的高原初始形态,一般是轻质玄武岩浮在上层,重质花刚岩作为基座处于中下层。随着地球水成分不断增多与新熔浆陆续覆盖,最先形成的高原变成低洼地并被水体逐渐填充,化为大海海床。海水侵蚀这些高原上层的固体物质,高原表层玄武岩最先也最易被侵蚀,高原中下层花刚岩最后也最难被侵蚀,高原中间低地被侵蚀时间最早,高原边缘高地被侵蚀时间最晚,结果就是整个高原逐渐被海水浸漫削薄,逐渐消失,最终只剩下边缘最坚固最难被侵蚀的以花刚岩为主体的如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等弧形岛链。象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及周边小岛,加勒比海附近的西印度群岛,都是这种旧地壳表面的高原被海水侵蚀之后的过渡形态与残留痕迹。可以想象,地球再经过亿万年,海水若漫过并侵蚀南方山地、青藏高原后,后人会看到武夷岛链,喜玛拉雅岛链。

粒子加速实验

带电粒子在加速器中受电场力、磁场力作用加速,实验室的人们发现怎么提高能量加速粒子,都不能让粒子超越光速,于是相信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速最大,不可超越”这一判定,从而“证明”了相对论。这也是认识不到电场、磁场本质之后的盲断与盲信。

人们还在实验中发现电场、磁场的传播速度是C,即光速,但不能探究其内在成因。而由“电场、磁场是以太旋涡的力场”这一定性可知,这种力场是通过以太传播的,于是其速度与光速一致,在于传播的媒介是一致。

这一粒子加速实验中,电场、磁场作用于粒子,仍是以太作用于粒子,是一种物质作用,而非玄乎的不可知其内涵的“场”在作用粒子。这里结合电场、磁场的光速传播发现及牛顿动量定律,用以太运动来考查粒子加速实验中带电粒子为何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因:

设加速实验中,某个准备被加速的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1,初速度为v1;加速器中电场、磁场的标的物,即携带动量的在平衡位置上振动的以太,质量是m0,初速度是C。这以太与粒子接触产生动量传递,表达为粒子受到加速。加速之后平衡位置上的以太与粒子有相同的速度V(x)。 其中v1< C; v1< V(x) 。

按动量守恒定律,有关系式:

m1·v1+m0·C=(m1+m0)·V(x)

可知:

V(x)=(m1·v1+m0·C)/(m1+m0)

<(m1·C+m0·C)/(m1+m0)

= C

这个不等式V(x)< C,是牛顿力学下的带电粒子不能超越光速的计算式,无关相对论的任何数学推导。而这数学不等式的物理意义,则在于加速器中的电场、磁场力作用时的动量传递, 当带电子粒子接近光速时,电场、磁场力作用时传递的动量趋向于0,即粒子不再被加速,而不是人们以为的一直在加速。其公式表达为:

⊿P = m0·(C-V(x))= m1·(V(x)-v1)= m1·⊿v

当V(x) →C, 同时v1 →C, 于是 ⊿P →0,结果⊿v → 0,即不被加速。

而这种由于粒子速度不断增加,导致电场、磁场力传递的动量附加到带电粒子趋向于0,结果粒子速度不能超越光速,被讹化成加速后粒子在速度接近光速时的质量趋向于无穷,及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且不可超越,就是这种认识不到加速器中物质作用过程的错解。整个讹化过程是人们以为加速器的电场、磁场一直在给粒子增加恒定的动量、能量(其实这场景根本没有发生),但粒子的速度却几乎没有增加,然后根据质能公式推算粒子质量不断增大。

因此说这个实验,根本不能验证相对论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经验中,人工手推小板车,小板车的最快速度绝不能超越人们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原理:小板车的速度接近人们的极限速度后,人对小板车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若说人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小板车的最高速度,显然就是错误的。若说小板车速度接近极限速度后,质量趋向无穷而导致不能超越极限速度,更是荒诞不稽。小板车要超越人的跑步极限速度,只能换其它加速方式,比如加一个燃油发动机。其它的相同原理的现象很多,如木船漂流速度不能超过水流速度,帆船航行速度不能超过海风速度,都是这种速度接近时,两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之后的速度不能超越,而非其它方式下的速度不能超越。

同样,粒子超越光速,仍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人类以后也能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但实验构架绝不能依赖光速传播的电场、磁场作用这种方式。

标准模型之否定

西方科学界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深入研究,将实验室里发现的粒子及理论上想象出来的粒子作为基本粒子,标准模型应运而生。标准模型包含61种基本粒子,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两大类——按经典物理理论描绘,费米子为拥有半奇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费米子被认为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玻色子被认为是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同时还猜测存在一种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即所谓的引力子,但没有被包括在标准模型之中。

这个标准模型,是元素周期表思想在原子核领域的拓展。而经典原子核模型是错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只是人们想象的结果,因此这个标准模型也是被否定的。

在以太旋涡理论下,科学界所谓的61种基本粒子,分三大类:臆想类,旋涡类,振动波类。

臆想类:也就是客观不存在的,只存在于理论物理家的脑子里。经典物理理论下的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都是一个否定的概念,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传播子与夸克。

旋涡类:就是微观以太旋涡,顺逆以太旋涡表达为正反粒子。所有带电荷的在实验室确认观察到的,都是旋涡类,因旋涡的空间稳定性被判定为粒子,涡流力场表达为电荷。

振动波类:就是微观以太旋涡的振动能量传递,所有中性的在实验室确认观察到的,都是振动波类,因高频波的粒子性被误判为粒子,实质是以太纵波。中子、中微子都是以太纵波。

臆想类 夸克(36种)  胶子(8种) W及Z玻色子(3种) 希格斯粒子 光子 引力子(猜测)
旋涡类 电子 正电子 μ子 反μ子 τ子 反τ子
振动波类 电子中微子 反电子中微子 μ子中微子 反μ子中微子 τ子中微子 反τ子中微子

干涉延迟实验

干涉延迟实验,又称量子延迟实验或延迟选择实验。这个实验,本质上是双缝干涉实验的延伸,但是通过观察到奇特的实验现象并得到的匪夷所思的结论,却让科学界陷入更深的困惑。这个实验非常经典,因此作一番解构,来看看实验现象与结果是否如科学界以为的那样。这个实验的一般构架如下,引自百科知识:

“(1)利用半镀银的反射镜(反射50%的光线和透过50%的光线)来代替双缝,光子有50%的概率透过反射镜或者被反射,这个概率完全取决于量子随机;”
“(2)然后在两条路径上均放置一块全反射镜,再汇集到一起,进行光子检测;”
“(3)精确安排光子的波长和相位,还有路径的光程,使得透过和反射的光,在检测屏处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光只在一个方向进行输出,比如只在右边屏幕进行输出;”
“以上准备并无特别之处,用波动光学就可以进行解释,实验过程也很容易实现。但是,当用光子枪发射单个光子时,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科学界根据光量子理论与这个延迟选择实验的现象,还给予经典力学的诠释与量子力学的解释如下:

“经典力学诠释:单个光子是独立的个体,经过半透镜时,要么被反射,要么透过,这是一个随机过程;对于单个光子来说,要么走了路径1,要么走了路径2;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那么右边屏幕和下方屏幕均会出现一个光斑,这是半透镜把光子平均分成了两路的缘故。”
“量子力学的解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认为,单个光子经过半透镜时,量子随机必定造成光子在两条路径上进行叠加,然后在终点进行干涉,也就是说单个光子必定同时走了两条路径;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最后也会在右边形成干涉图样,下方不会检测到光子。”

这个延迟实验,还得出比如“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这样的推论,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匪夷所思的判断。

而通过以太理论下的光的正确定性是以太纵波,不存在光子、光量子,就可以简单解析这一实验构架及实验现象。

由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波(以太纵波),穿过半透镜,分成两条光路,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形成一对相互垂直的光束,在屏幕上投影为各为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源于激光发射时被激光器内的镜片约束成狭窄一束所致,然后控制激光器形成光信号脉冲,这个信号脉冲,在量子力学中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并显示为粒子性,而其实仍只是一小段很普通的媒介波,即以太纵波。

当在两条光路相交点放一块45度角的半透镜,这两条光路上的光波,都被半透镜因反射作用与折射作用,分成一束反射光与一束透射光。其中光路一的反射光与光路二的透射光重合,于是发生一个很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表达为干涉条纹;光路一的透射光与光路二的反射光重合,也发生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就是干涉条纹。

而当用持续发射的光脉冲信号(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来做实验时,两条光路借半透镜分离出的反射光脉冲与透射光脉冲,应半透镜位置的微调,导致反射透射后的两路光的光程不一样,会出现反射透镜后的两路光脉冲信号在相遇重合时,其相位会出现0度到180度的偏差,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相差半个波长,即18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抵消而消失,也就没有干涉条纹。
二、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条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完全一致,即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完全重合叠加,表达为完全强化,于是出现光斑。
三、当相位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不包含0度与180度),两路重合的反射光与透射光产生相互干涉作用,于是出现干涉条纹。

如此结果就是整个实验现象根据临时加入的半透镜的微调,应三种情况与两个屏幕投射,会出现六种组合现象:a、两屏幕同时出现干涉条纹;b、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c、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有光斑;d、两屏幕同时出现光斑;e、一屏幕有光斑,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f、两屏幕什么都没有。而0度与180度的相位差在实验里是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很不容易调整到位,一般相位差都处于0度至180度之间的随机数,于是实验中能观察的最大量的现象是a,次之是b、c,再次之是d、e,f则极罕见。

这组合包含了一个屏幕有干涉条纹,而另一个屏幕没有干涉条纹的这一情况,是被关注的重点,即b组合,另一个被关注的重点是e组合。这一过程,其实是将普通双缝干涉后本应投射在同一个屏幕平面的明暗条纹,分两个屏幕投射,从而有不一样的感观。将光波因干涉及相位差而出现的条纹变有变无,与光斑或隐或显现象,当成光量子在随机选择光路,从而成就量子力学的基础,这是非常荒谬的。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由此也可知,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诠释,都是不正确的,在于他们都用“光子”这一错误概念作为表述基础。

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这个所谓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由于科学界不能认清光是以太纵波的事实,用“光子”、“光量子”这种错误定性的概念来理解这一实验现象,从而有天马行空的光子延迟、选择光路等只能存在于意识中的想象场景,其实实验中根本没有这些场景。这实验构架的临时插入的半反射镜,起到的唯一作用是纠正其中一条光路使之重合,并产生光脉冲信号的相位差,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使原本垂直相交的两条光路上的光波能相互干扰或相互强化,仅此而已,然后重合后的两个光脉冲信号就产生常见的波的干涉作用。这个所谓的神乎其技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当科学界再用“一个一个光子”这种夸大其词的不存在的概念去描绘这一干涉现象,得出的所谓“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之类的推断,都是天马行空般的臆想描绘。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这现象应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干扰与强化而出现干涉或不干涉的场景变化,再无其它不可理解的鬼魅般的场景,也根本没有所谓的“一个光子选择一条光路或选择另一条光路”或“量子随机选择”这种场景,什么都没有。

这个如白开水般的波的干涉现象,被描绘成匪夷所思的量子场景,让人难以理解,并带来无数人的困惑,浪费无数人的精力与社会资源,就是源于西方科学界抛弃以太,及没有在正确的时空观指导,是一个实验前提条件设定出错后的结论判定错误的经典例子。

20200910

影像速度

这里可以专门考查一下经典牛顿力学下的影像速度,以参照相对论的计算结果:两者在低速时很接近,在高速时相去甚远,且理念、内涵完全不一样。

实验构架:以太空间,观察者一、观察者二与空间中的以太保持静止,一个正在以速度V远离观察者二的实体,实验过程与实体状态、观察者二状态均由观察者一定义。

实验目的:考查观察者二对实体的影像速度V(x)的描绘。

实验过程:实体以均速V远离观察者二,经过时间t0,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0,经过时间t1,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1。实体的影像在实体远离观察者二的同时,以光速C向观察者二传递。在时间t0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0,在时间t1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1。这中间的关系,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V =(S1-S0)/(t1-t0)                                      (1)

而对于观察者二来说,他是通过影像抵达自己眼睛时,来判定物体的速度描绘的,而影像是以光速C传播到观察者二的眼睛的,于是有一个传播时间,在实体处于位置一时,传播时间是t’0,在实体处于位置二时,传播时间是t’1,光的传播速度只有观察者及以太空间的状态有关,与实体无关,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t’0 = S’0/C,t’1 = S’1/C                                  (2) 

并且,影像速度V(x),也是根据影像所经过的距离及所需时间计算所得,有

V(x)=(S’1-S’0)/[(t’1-t’0)+ (t1-t0) ]      (3)

由于影像在光从实体表面瞬间发出的时候,是与实体重叠的,因此有

(S1-S0)=(S’1-S’0)                                   (4)

将 (2)、(4)代入(3)有

V(x)=(S1-S0)/[(S’0/C-S’1/C )+ (t1-t0)] (5)

再根据(1)(4),合并S与t,最后(5)转换有

V(x)=C·V/(C+V),就是实体的状态在观察者二以光为观察手段时,在观察者二这里产生的影像速度。由这个关系式可知,当V→0时,V(x)→V;当V→∞时,V(x)→C。这就是物体速度在低速度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与经典牛顿力学(实体)速度相近,及在高速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不能超光速的原因,都是看上去相近,看上去不能超光速。

将影像速度当成物体本身速度,是一个认识不到“验证时要观察,而观察依赖光,结果会被光制约”这一理念而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里V(x)计量的大小,代表着采用光为观察手段,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描绘,被光制约的结果,是一个失真值。而对于观察者一来说,其实采用的是无限速度的观察手段,即这公式里的C=∞,那么V(x)=V,这就是牛顿经典力学下的解,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不受观察手段制约的结果,是一个正确值。

这种“能观察验证的数值是失真的,正确的数值却不能观察与验证”,是物理研究上的悖论。而影像其实是意识根据万物的光信号作用于五感之后反构出来的,本质是幻像。若实验者不能从这意识与五感构建出幻像中超脱出来,就会被失真值所迷惑,陷入蒙沌的境地,从而导致认识出错。将失真值当成正确值,是迷信实验观察与验证所导致的错误之一。

在这个影像速度的认识里,没有相对论里速度变化导致质量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也没有光速不可超越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等等困惑。

 

2020-05-25

外一篇·相对论量子力学诞生逻辑及本质

现代物理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发展了经典牛顿力学,其实相反,相对论、量子力学是完全曲解了经典力学,从而将后来者的思路带上了迷途,扭曲了宇宙观与时空观,于是人们怎么也想象不了时空弯曲与量子叠加、纠缠、坍塌这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是怎个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如此”,不知“为何如此”,然后美其名曰“发展了物理,增加了人们的认识”、“近光速或微观领域有不同的物理作用规律”,等等。这其实又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说法:是先难以理解,再给予夸奖,而非先正确理解,尔后给予赞美,这也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

经典力学描绘的是物质运动,同时人们相信实验证明。这物质运动,是通过光与影被眼睛接收,而反过来被意识观察并验证的。如此“物质运动—光影—眼睛—意识”的这条验证链,会受光与影的本身条件所制约:

当物质运动的时空尺度小于光影的波长与频率时,眼睛得到的影像就会失真。科学界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尺度的制约,而是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就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量子力学。

同样,当物质运动的速度接近或大于光影的传播速度时,眼睛得到的影像也会失真。科学界也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速度的制约,并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也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相对论。

这是这两个理论诞生的逻辑根源:观察运动依赖光,观察结果被光制约

于是可以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都是因光的本身制约而扭曲后的结果,是经典力学的失真值。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以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是正确的,恰恰相反,它们都是错的。这里也统一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都是描绘影像状态的理论。如此也可以知道,量子力学所谓的概率、波函数,都是影像概率、影像函数,而非运动概率、运动函数,相对论所谓的时空弯曲、光速不可超越,都是影像弯曲、影像速度不可超越C。如此这般。

那么如果理解微观粒子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或理解近光速或超光速运动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

那就是自然。微观粒子,会且只会沿能量最低轨道运动,无关人类有没有观察。没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等约束的条件前进,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人类观察采用的检测手段等多方约束的条件下前进。观察依赖光,光对粒子产生干扰作用,必会对粒子状态产生影响。干扰是连续的,于是粒子的状态变化也是连续的,结果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一直在变,最终粒子影像在意识里表达为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确定。这种确定与不确定,只是意识里的感觉,而不是粒子本身状态。而对于近光速、超光速运动,用F=ma,v=at这些公式直接来计算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正确的结果,唯一是不能通过光影验证,而只能通过其它手段验证,前提还得知道上面这些道理。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认识到发射电极表面振动作用与以太湍流的一般分布形态,就可以重新考查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粒子具有波动性,从而诞生了“物质波”这一玄幻的概念,及为后来的量子理论提供实验上的“支持”。物质波概念已经在上面“物质波成因”小节解析,本质是波运动借粒子表达出来。由于上面小节采用的电子为代表的粒子概念是有普适性,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所谓的“电子”与普适性概念下的电子、微观粒子略有不同,因此这里专门就“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开一个小节,来分析这一实验下的人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其一般构架是发射电极通电后产生“电子”,无论是“电子束”,还是“一个电子”,通过双缝后都能在背景胶片上留下干涉条纹,被传为惊奇实验发现,成为物理史上的经典实验之一。由于实验室的人们直至现在都没有“电的本质是导体内的以太振动波”,“导体的材料构架是微观原子以太旋涡的堆积体”,及“实验室的空间是以太空间”这种更符合客观的认识,因此依赖于经典物理理论认识的这一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分析,也是不能有正确的分析过程与合乎客观的结论。

这里用以太旋涡理论来分析这一实验过程:

这个实验开始后,发射电极表面在电振动波作用下产生强烈振动,从而在以太空间里发生振动能量传递与以太涡旋、湍流,振动能量与以太涡旋、湍流受外加电场E约束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运动,整体表达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是以太涡旋、湍流与振动波的波流一体。这以太涡旋、湍流被探测到,被实验室的人们误判为电子。应以太涡旋的涡流方向与外来垂直电场、磁场的涡流方向产生对冲作用,于是这阴极射线能在垂直电场与磁场中偏向。

这阴极射线的振动波通过双缝时,由于双缝空间表面原子以太旋涡的涡流牵引拖曳作用,产生衍射现象,在双缝另一侧产生衍射波的干涉,这干涉作用在以太空间形成干涉栏栅,反过来制约穿过双缝的以太涡旋的空间分布形态,使之运动方向在干涉栏栅影响下具有有序性,从而在背景胶片上留下干涉条纹。

这里的干涉条纹,是电振动波在以太空间里的振动传递借以太涡旋表达出来。与“物质波”小节中提到的粒子前进时产生的波动借粒子表达出来略有区别,但核心表述是一样的:干涉条纹,首先是波的干涉,然后借各种载体表达出来,而非科学界以为的粒子本身具有波动性。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曾有过夸张的实验描绘:“1974年,皮尔·梅利(Pier Merli) ,在米兰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成功的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在探测屏上,他也明确地观察到干涉现象”。就算按当下经典物理的原子结构模型来说,人类根本不可能实现“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这么一个实验构想。在于当下最高端的隧道扫描显微镜也才勉强捕捉到原子表面信息,更不用说“掌控”比原子还要小亿万倍的原子核,而电子质量又还是质子质量的1836分之一(注),说“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当然实验室的人们可以自认为有这个能力。因此说这种表述,是不尊重客观事实且还是有悖于理论的极不科学的表述,虽然这个理论也是错的。自然,实验过程的人们必观察到某种类似于“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的场景,才会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将这种场景当成“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的场景。比如将阴极射线的一个一个的脉冲信号当成“一粒一粒的电子”,而这种阴极射线无论是脉冲的还是连续的,都首先是波,然后承载以太涡旋,于是一个一个的脉冲信号通过双缝后的分布形态必是波干涉显像,这才是真实的实验情况。

双缝干涉实验还有一种构架是采光波来做,在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光是以太纵波的前提下,采用“光子”概念来理解实验过程,也是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判定。同样实验中所谓的“一个一个光子”也是夸张表述:人类根本没有能力掌控“一个光子”这种存在,而是将一个光脉冲信号当成“一个光子”代入实验。以电子、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为基础的量子概念与理论,自然不会是一个正确科学构建。会在后面“意识的世界”章节专门分析量子成因及量子思想。

(注),当下的原子核与原子直径数据尺度是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核的直径一般为10-15m ,二者差了10的5次方,体积之差则在10的15次方。由于原子核与电子在以太旋涡理论下有新的结构模型,这里引用这些数据,只为检验这种实验表述与其采用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不代表作者认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

量子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考虑粒子运动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越过势垒的;按照量子力学可以解出除了在势垒处的反射外,还有透过势垒的波函数,这表明在势垒的另一边,粒子具有一定的概率,粒子贯穿势垒。”隧道效应,其实是一种现象观察结果,被冠以量子头衔。

量子隧道效应神乎其技,是在认识不到正确的原子、电子结构,电的真正本质,及量子成因下的一种乱解:由于量子理论很主流,于是所有现象都被套用上“量子”这一概念。量子,是科学界的流行词。

而用波函数来解释,只是一种数学解。所有数学解,都必须还原成物质作用过程,才能在宇宙客观环境中直观展现与理解。而只用数学解来解说物理现象,其实是从直观中抽象,再用抽象结果来解释直观的这么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于是诸如问波函数与穿越概率是基于什么物质作用形态而产生的?量子力学理论就无能为力。这些概念的诞生,其实都只是为解释而解释的创作,而非客观物质作用如此。

实验中的所谓量子穿越势垒,其实指的是电子之类的微观粒子穿越某种看似不可能的能量壁垒,是电子等微观粒子(以太旋涡)在穿越而非“量子”这一东西在穿越。将电子当成量子,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表述。而所谓势垒,或者说能量壁垒,其实是一种物质运动构成的力场,比如晶体管的PN结,或电容两极间的以太湍流层,极其薄的金属片,都是势垒的一种形态。势垒的形式是力场,本质是特殊形态的物质运动与作用。

在“尖端放电与击穿”小节中描述,科学界所谓阴极射线是电子流,其实是将定向移动的以太湍流当成电子流,同时将电以太振动波当成电荷定向运动,在更基础的原子、电子、电流认识出错后,更不能正确理解量子隧道效应现象。

以太旋涡理论下,另有简单且直观的量子隧道效应现象解释:

在量子隧道效应实验中,阴极射线或电振动波抵达势垒一侧时,振动波传递在势垒一侧受阻,除了被反射之外,还会在势垒上产生纵向以太压力,这以太压力会以波压包的形式在势垒内部传递到势垒另一侧,尔后会在势垒的另一侧外围空间里形成新以太振动波、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这新的能量振动、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被仪器检测到特征信号,就是误解形态下的电流或粒子,科学界根据这特征信号误判为一侧的“量子”穿越这能量壁垒抵达另一侧,其实根本没有,这只是能量传递的连锁反应形态。与这连锁反应形态相近的效应很多,比如康恩达效应、光电效应、热电效应,等等。

这一“量子”穿越过程,其实也与棒槌(电子、电振动波)敲打铜锣(势垒)一侧,在铜锣(势垒)另一侧形成声波振动(电流)与空气涡旋(粒子)的原理几近一致,只是过于微观与感官区别,又认识不到以太存在,后在错误的量子理论误导下,概括出所谓的“量子隧道效应”,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

当下物理主流理论是量子力学,于是所有新物理现象都会被冠以“量子”这个万金油概念。通过“量子成因”与“量子理论思想”小节解析,可知量子并不是一个客观实体,而是一种感觉,于是在技术上是不可能依赖量子这么一个虚的概念去构架出实的技术,这也是科学界流传很长时间的量子计量机一直不能现世的原因,本就不存在“量子”这一实体,就不可能构建出非实体的技术。可以预计量子计算机是永不会出现的,任何投入到量子计算机的人力与物力都将会是资源浪费。其它如量子通讯,量子卫星,还有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等等,其实都是同量子无关的技术探索,不过是被研究者冠以“量子”之名,以示自己的研究跟上时代的、先进的。

燃料电池·能量块

当下人们利用石化燃料如汽油燃烧产生气体膨胀来驱动汽车等交通工具前行,除了热能损失很大,还产生大量废气污染,是一种高耗低效的能源使用方式。而用电来驱动,则是非常清洁,但当下的电池技术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导致在交通工具上,电的应用没有油汽来得广泛。这里描绘的燃料电池技术原理,是直接将石化燃料转换成电能的技术原理,可以为燃料电池的构架提供指引方向,即将石化燃料直接转换为电能,而非诸如柴油机带动电机的漫长环路及高热能损失过程。这是依赖分子的以太旋涡耦合结构、电解作用、化学电池原理、电的本质、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等认识来理解与构建的。

石化燃料如汽油,是以碳基氢键构架的有机大分子结构,一般消耗过程是点燃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及一定高的温度,而后有机大分子结构在高温下解体,再与氧气原子结合产生水与二氧化碳,并于解体与化合过程中释放出化学能。这一燃烧过程中,可用催化剂原子以太旋涡的振动形态来代替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形态。在燃料中加入催化剂后,有机大分子的振动状态会处于与升温类似的高活性状态,再用电振动来强化这一高活性状态,然后有机大分子解体,表现为化学能释放。有机大分子解体成小分子结构后,在催化剂环境里,小分子的振动状态也处于与升温类似的高活性状态,再用电振动来强化这一高活性状态,小分子与氧化剂化合形成氧化物,也表现为化学能释放。引导化学能释放时的振动波,就是电。这就是燃料电池技术原理,亦称能量块技术原理,描绘为一句话就是:

通过电解作用结合催化剂、氧化剂代替当下氧气参与燃烧的高温环境,来促使石化燃料分子以太放涡缓慢温和解体与化合而释放化学能并转换成电。

比如以汽油为例,设汽油有机大分子的耦合结构强度是10个能量单元,需要外界10个以上强度的振动能量单元才能使其开始解体,而日常燃烧的高温状态是20个能量单元强度,汽油大分子结构在20个能量单元的环境下以燃烧的方式解体,表现为剧烈能量振动与强光辐射。而若在常温下加入振动强度是8个单元的催化剂,那么只需外界再额外添加2个能量单元就能使其解体。用2个能量单元强度的电振动来现实这一解体目的,这也是电解过程。如此,汽油大分子结构在10个能量单元的环境下,以温和方式解体并产生弱振动能量,定向约束这振动能量后再传递出去,就是电。

如此控制外界振动强度来解体油汽有机大分子,就不用通过剧烈燃烧来现实化学能释放,并有更低的热能损失与更高化学能-电转换效率外。

催化剂结合下可以通过电解作用直接产生电能的燃料,就是传说中的能量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动画片《变形金刚》里有描绘,影片里的场景就是将石化燃料转变成一种叫能量块的紫红色块状固体或液体,可以直接给机械生命体提供驱动能源,当然科幻片里是不会有这种转换原理的。这里取“能量块”这一概念,在于两者所采用主体原材料基本一致,实现目的也基本一致。

这个电解过程导致石化燃料分子解体释放化学能过程,与中子轰击铀产生链式核裂变反应及轻核聚变反应,仍只是时空尺度的不同,过程很相似:

                                     电(振动波)--中子(振动波)
                                     汽油(燃料)--铀(燃料)
                                 电解(波)作用--中子(波)轰击
    燃料分子(次生以太旋涡)解体--铀原子核(更微观以太旋涡)裂变
产生小分子结构(次生以太旋涡)--产生轻元素原子(微观以太旋涡)
                             产生电(振动波)--产生新的中子(振动波)

有机大分子结构解体后形成小分子,再与氧化剂化合,也产生振动,定向引导出去,也表现为电。这与轻核聚变反应也只是时空尺度的不同,过程很相似:

小分子结构(次生以太旋涡)氧化--氚原子以太旋涡(微观以太旋涡)聚变
                                          产生氧化物--产生重核原子以太旋涡
                             产生电(振动波)--产生新的中子(振动波)

自然,这种技术涉及催化剂的选择、电路构建与电压控制、有机大分子解体所需能量单元的确定、解体后小分子化合过程的氧化剂的寻找等等问题,需在现实中探索与发现,通过以太旋涡论下的各种原理与本质的正确认识,这种技术实现的目标是不远的。

全息原理

在全息摄影技术构架中,由分束镜将一束激光分成两束光线,其中一束光线照射在要被摄影的物体上,反射时由于物体表面对光能量的吸收不同,从而光强度发生变化,表达为反射后的光携带物体的影像信息,是为物束光,另一束光为参考光。在物束光与参考光的干涉区域放一张感光胶片,胶片上就能得到物体的全息影像,即胶片的每一个微小局部区域都包含物体的整个影像信息。

由于西方科学界并没有认识到光作为以太纵波的本质,因此虽然在现实应用上发现了全息摄影技术,但并没有正确解构全息原理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是笼统地归于光的干涉作用。由光与波的干涉场涡形态可以来诠释这一技术构架的原理。

物束光与参考光是相同频率,不同方向的两束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在干涉区,两束光相遇的每一个波长片断都会形成干涉场涡,这些场涡驱动空间以太形成旋涡,以太旋涡之间再融合形成一个整体覆盖整个干涉区域的大旋涡,并承载着一个大场涡,两者波流一体。场涡是一种螺旋圆周收敛形态的波传递运动,传递时的部分振动能量被禁锢在干涉区域里,而振动能量的强度变化表达为信息,如此物束光携带的物体影像信息也被禁锢在这一干涉区域里。随着这个大场涡的流转,整个物体影像的各个细节信息随之分布在整个干涉区域空间。

物体的影像精度由波长与频率与约束,每一个波峰与波谷构成的波长片断,都记录一次物体的影像信息,在一个时空区域,记录多少次物体的影像,由这个时空区域的跨度决定,比如,这个跨度是十个波长,那么就有十次物体的影像信息,这个跨度有一百个波长,那么就有一百次物体的影像信息。随着物束光与参考光每个波长片断的不断干涉,就如老唱片机的磁碟轨道将磁头的磁变化信息记录下来,这个干涉场涡持续地记录物束光每一次波动变化时携带的物体影像信息。当这个大场涡运动形态投射在感光胶片上,胶片上的每一小块区域,都包含整个物体影像的全部信息,从而获得全息胶片。这就是全息原理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

这个全息原理在影像摄取的应用于就是全息影像技术,当下的全息技术一般指三维投影技术,与这里描绘的全息原理所指向的摄影技术不同。

干涉场涡

光的干涉,是几束相同频率的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由于西方科学界未能认识到光是以太纵波的实质,导致这种现象描绘仍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认识到光是以太纵波,就可以简单地描绘两束相同频率的光相互干涉时的场景:

由于两束光频率相同,方向不同,光路相交时,在一个频率与波长相交区域内的平衡位置上推动以太传递振动能量时,产生路径干扰与以太运动偏向,偏向达到圆周形态后,就表达为场涡,这就是光的干涉场涡。

光的干涉场涡是湍流场涡的有序形态。

这些场涡驱动以太形成旋涡,以太旋涡之间再融合形成一个整体覆盖整个干涉区域的大旋涡,并承载着一个大场涡,两者波流一体。而入射光经过这一干涉区域时,入射光的振动形态被以太旋涡干扰与影响,表达为入射光从干涉区域出来成为出射光后,出射光会携带干涉区的以太流转与振动信息。若是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产生干涉场涡,则物体状态影像的各个细节随这个大场涡流转,分布在整个干涉区域,这是全息原理的理解基础。

由于所有波都是纵波,光波是波的一种类别,因此其它波如水波、声波、电等等,若出现干涉现象,都会形成干涉场涡。比如水波的干涉场涡会在干涉区域牵引水体产生荡漾涟漪形态,涟漪的凹陷处,即为场涡的涡心。又如电的干涉场涡会在导体内的干涉区域形成以太旋涡,即磁涡流,又如人体心脏振动波的干涉场涡能约束细胞复制后的生命组织空间结构形态,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里详细描述,等等。

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工艺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放大电流、控制开关等功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它是晶体二极管PN结原理的拓展应用。在经典西方科学理论中,是用错误的空穴与自由电子概念来解释半导体的导电性,进而用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原理,因此不能就是晶体二极管与三极管有一个正确的科学原理分析。

在以太旋涡理论下,晶体三极管原理,就是在晶体二极管的以太湍流层内,外加入一个输入性电振动力场,来影响这个二极管以太湍流层的力场梯度分布,从而让输入性电信号的强度变化体现在这个以太湍流层上,当在二个极上正向输入电流,电流就会因以太湍流层的变化而在输出后有对应的电流强度变化,表达为放大信号作用。

晶体三极管,其实是两个面相连接或背向连接的两个PN结,这两个PN结有共同的N区或P区。有共同N区的,即P-N-P结构,被称为PNP型,有共同P区的,即N-P-N结构,被称为NPN型。在一个晶体三极管中,中间部分的共同区被称为基区,两侧部位分别是发射区和集电区种。在工艺上,基区做得很薄。下面分别就PNP型与NPN型晶体三极管作一个简单原理说明。

PNP型

PNP型的晶体三极管,在没通外来电流时,其PN结内表面的原子以太旋涡振动力场是由两侧的两个P端指向中间的一个N端,即P->N与N<-P,P-N结与N-P结分别构成这个PNP型晶体管的缝隙,缝隙中是存在方向相反的原子以太旋涡振动力场。对于P->N->P方向的电流通过时,在P-N结缝隙上电流方向与振动力场方向一致,能正常顺利通过,而在N-P缝隙上电流方向与振动力场方向相反,则会受阻。但由于PNP型晶体管的N区在工艺上做得很薄,带来的效果之一N-P的振动力场相对要弱,若有强度大一点的电流通过,这个N-P结很容易被击穿,表现为电流虽然在这个N-P结上受到电阻影响中断,但强度增大后仍有部分流量可以通过,而不是如晶体二极管的N-P结上受电阻巨大而几近如断开电路一般。

当在N区上加上一个某区间的电压,N区的原子以太旋涡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加强,于是N区原子以太旋涡对外的振动力场也强化,从而使N-P内的力场强度差值减小,于是N-P结更容易被击穿。如此N区的电压越高,N-P结越容易被击穿,P->N->P方向通过的电流也越强,反之N极的电压越低,N-P结被击穿的越困难,P->N->P方向通过的电流也越弱,表现为输出电流也越弱,如此在N区的电压大小变化与P区输出电流大小呈现为正相关,表现为信号放大。

NPN型

NPN型

NPN型的晶体三极管,在没通外来电流时,其PN结内表面的原子以太旋涡振动力场是由中间的一个P端指向两侧的两个N端,即N<-P与P->N,同样,N-P结与P-N结分别构成这个NPN型晶体管的缝隙,缝隙中是存在方向相反的原子以太旋涡振动力场。对于N->P->N方向的电流通过时,在N-P结缝隙上电流方向与振动力场方向相反,就会受阻;而在P-N结缝隙上电流方向与振动力场方向一致,则能正常顺利通过。由于NPN型晶体管的P区在工艺上做得很薄,同样带来的效果之一N-P的振动力场相对要弱,若有强度大一点的电流通过,这个N-P结也很容易被击穿,表现为电流虽然在这个N-P结上受到电阻影响中断,但强度增大后仍有部分流量可以通过。

当在P区上加上一个某区间的电压,P区的原子以太旋涡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加强,于是P区原子以太旋涡对外的振动力场也强化,从而使N-P内的力场强度差值增强,于是N-P结更难以被击穿。如此P区的电压越高,N-P结越难以被击穿,N->P->N方向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弱,反之P区的电压越低,N-P结被击穿就相对容易,N->P->N方向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强,表现为输出电流也越强,如此在P区的电压大小变化与N区输出电流大小呈现为负相关,表现为信号放大。

PNP型与NPN型对电流的阻断作用,就如在平地上挖坑中断路行与堆山中断路行。对于PNP型,在N区加电压,就如填坑行为,电压越高,坑填得越满,路行就越容易,对应通过的电流越大。对于NPN型,在P区加电压,就如堆山行为,电压越高,山堆得越高,路行就越难,对应通过的电流越小。

微波背景辐射实验的问题

宇宙背景辐射,在西方科学界,描绘为“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或者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微波辐射,也称为微波背景辐射,特征是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它还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重要证据,通过上面关于电磁波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判定,来分析这一实验观察现象。

百科关于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介绍:“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架设了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用以接受‘回声’卫星的信号。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他们发现,在波长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而可以判定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起初他们怀疑这个信号来源于天线系统本身。”

“1965年初,他们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发现天线上有一些鸟屎。他们清理了天线上的鸟屎,并且他们把鸽子杀了以壮大‘研’气(研究的动力)。然而噪声仍然存在,于是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报》上以《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为题发表论文正式宣布了这个发现。不久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上以《宇宙黑体辐射》为标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这个发现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即:这个额外的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先说这个探测微波背景辐射的整个实验过程,是:信号源-信号-喇叭形天线-微波信号特征-观察者。由这个过程可知,西方科学界其实是通过喇叭形天线为仪器主体发现“微波信号特征”而定义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概念。如此会带来两种情况:

一是如他们自己怀疑的是这个信号源于天线系统本身,即喇叭形天线产生微波信号特征,却被误以为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二是如他们后来判定的是与天线系统无关,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从这个百科知识的描绘可知,西方科学界对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处理得非常粗糙,只清理了一下天线搞了下卫生,而没有深入挖掘天线本身的状态对微波接收的影响:为何是喇叭形的天线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在1965年之前及之后整个微波研究史上,半球形或长条形的天线为何不能发现这一辐射?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而直接选取第二种情况作为结论,就会让结论显得不牢靠。通过定性空间充满以太,电磁波是以太纵波,可知,西方科学界是用错误的电磁振荡传递理论来理解这一探测实验的,同时也忽略了天线本身结构对微波接收的影响,如此就不能发现实验现象的内在机制。

在这个实验里,由于微波作为电磁波,实质是以太纵波,被喇叭形天线接收时,会产生一种很普通的波现象:共鸣,即在喇叭形天线的某些部位上,会应喇叭形结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都被汇集到喇叭口窄端,能量集中,波的频率变大,波长变短,这与声波通过喇叭口汇集后音量变高变尖原理完全一样。当这种能量集中后的波抵达喇叭口天线底部的接收线圈部位时,由于反射与半封闭环境的缘故,会在接收线圈的部位,产生电磁驻波现象。这个电磁驻波的波长,与线圈部位的喇叭口天线边缘的边距正相关:后者是前者的倍数。

这种驻波形态的能量振动被天线接收,就会产生如实验中发现的“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在于这个电磁驻波,本就稳定地存在于喇叭形天线上,应喇叭形天线的结构与尺寸而有对应的特定波长,并随着喇叭形天线转动而转动,自然没有周日与季节的变化。生活中拿一个大喇叭,将窄口贴在耳边,就会产生声波汇集并共鸣后的“各向同性”的嗡嗡声,两者原理完全一样。如此可知,所谓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实只是地球上各种人为或非人为的电磁波被喇叭形天线汇集后共鸣时的能量状态而已,这一概念并不能作为宇宙大爆炸的证据。

最后特别说明一点:这里否定的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实验验证过程,但并不否定宇宙存在微波背景辐射,在于真空非空,充满以太。以太运动产生微以太旋涡,微以太旋涡在平衡位置振动,表现为粒子、振动能量传递、真空涨落等。这振动能量传递的宏观影像,才是真正的宇宙背景辐射。这里的背景辐射与喇叭口接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原理不同,前者是广谱性的,辐射频率分布在各个波段,长则成为引力波,短则成X射线,等等;后者因喇叭空间结构而集中于微波波段;前者方位随时变化,各向不同性,后者“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此虽然概念一致,但内涵不同。

空间隧道

在许多与星际相关的科幻片中,常提到一种可以快速穿越星际空间的旅行技术,一般画面是宇宙飞船产生某种强大力场,让周边时空出现扭曲,然后宇宙飞船在原空域瞬间消失,并以超光速穿过某种光与影构成的隧道,抵达几光年甚至几百几亿光年外的极遥远地方。现实中也有报道某个飞行员从某一地方起飞后突然在雷达屏幕消失,几分钟后抵达几千公里之外的其它地方,或某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到,让人甚觉惊诧,这些奇事被认为是时空错位或人物进入某种时空隧道或平行空间。这些科幻的场景或现实的事件,都可以用空间隧道原理来理解。

应空间尺度不同、使用场所不同及影片表述重点不同,空间隧道有许多不同名称,比如虫洞、白洞、空间折叠、时空跳跃、时空隧道、星际之门、环陆桥、时空错位、时间皱折、曲率引擎,传送阵,等等。而其核心作用形态的表述,皆是通过某种人为技术手段或自然变化,让一个人或物能瞬间在原地点消失,然后抵达极遥远的其它地方。认识到宇宙空间就是以太空间与封闭时空原理,就可以描绘这种空间隧道及技术构架原理。

要理解这一空间隧道的技术构架原理,要先引入两个新概念:并行空间与时间频率。

并行空间,就是宇宙时计量下的相互独立的空间,这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并行空间”这一概念与当下西方科学界假设的“平行空间”不同。并行空间,是同一时刻下的两个并列存在的空间,如两个并排在一起的两个房间,可以通过门来相互连通。而不是“平行空间”概念下的同一时刻下的的同一空域下的两个重合的空间,这样说其实有点拗口,因为本人也理解或想象不了“平行空间”这概念里同一时刻下的同一空域下的两个空间是怎么样的存在方式,可能描绘的是两个空间的“合体”状态,这显然太玄幻了,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并行空间之间的空间,就是结界,这也是由观察者确定的。

结界分割了宇宙空域,从而让观察者借光与影定义出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包容,表现为并行空间与封闭时空。比如一个房间就是一个空间,房间的墙,就是一个结界,起到分割观察者视野的作用,于是不同房间之间就是互为并行空间,通过墙来过渡。又如一个星球以太旋涡就是一个空间,不同星球以太旋涡通过边界处的以太湍流层来过渡,这里以太湍流层就是结界,等等。

观察者定义出并行空间、结界,同时定义出并行空间的宇宙时,及各个空间里的局域时。

这些局域时参照宇宙时,应各独立空间里以太运动状态不同,会有不同的速率,这就是时间频率,又称为时间速率。

比如拿5个一样的时钟,同步校对一致后分别放在空间A、空间B、空间C、空间D及观察者身边。观察者身边的时钟为宇宙时计量标准,宇宙时计量1个小时后,空间A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2小时,空间B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3小时,空间C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7小时,空间D里的时钟的局域计量值是11小时,那么空间A的时间频率是2,空间B的时间频率是3,空间C的时间频率是7,空间D的时间频率是11。

而事件场景的变化形态,是由运动决定的,时间频率高,意味着运动变化快,反之时间频率低,意味阒运动变化慢,也即这些计量值代表各独立空间内的以太运动变化速率,是观察者所处空间以太运动变化速率的倍数,这里分别是2倍、3倍、7倍、11倍。

并行空间里的各个空间在时间频率上不一致时,其运动场景会有差异。比如这里举例的四个空间里的事件场景里,若观察者以空间A2为现在与观察立足点,那么他此时是看到A2、B3、C7、D11四个场景。四个场景相对应的面貌是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空间B3,已经处于空间A3的场景,看到的空间C7,已经处于空间A7的场景,看到空间D11,已经处于空间A11的场景,于是他可以说他看到了空间B、C、D的未来场景。而观察者也可以选择空间C7为现在与观察立足点,那么他看到空间A2,还处于C2的场景,看到空间B3,还处于C3的场景,看到空间D11,则处于C11的场景,于是他可以说空间A、B还处于过去,空间D则已经展现为未来。

这在现实中很容易找出相应的场景形态,比如当下现代化办公室的某个人,由于某种原因突然被传送到非洲某个原始部落,他看到人类过去场景,于是他可以认为自己回到过去;或突然被传送达某个未来科技城,他看到人类未来场景,于是他可以认为到达未来。自然作为观察者的读者,知道他只是抵达地球当下某个不同场景的空域而已,并没有回到过去或到达未来。

空间隧道,就是起到传送人或物穿梭于并行空间的通道作用。这一通道传送过程,也是打开结界的过程。比如两个并列房间之间的墙上打一个洞,或开一扇门,让两个房间连通,这个墙洞、门,就是一个空间隧道,其它如造高速公路而在大山里打出隧道,也是一个空间隧道。所有连接并行空间的通道,就是广义上的空间隧道。

自然,如此描绘的空间隧道原理,也是平淡无奇,没有科幻片中那种瞬间消失、超光速的科幻感觉。其实空间隧道原理也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人物进入空间隧道后突然消失,并不比一个人进入房间后看不到更复杂,之所以让人们觉得如科幻片中那么玄幻,在于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以太的存在,进而认识不到以太运动状态会影响空间人物的时间频率,而只凭想象力去构建空间隧道,也就无法道出背后的物质作用原理。

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科幻片里那种能瞬间消失并抵达极遥远地方呢?这仍是通过以太旋涡来现实的。

宇宙空间是物质空间,即以太空间,以太空间里又充满超微观以太旋涡,物体在以太空间的运动,是通过波动的方式展开的,这些场景分别在“空间的本质”、“星球生长”、“运动成因·御波而行”等小节中描绘。物体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与声波穿越不同介质有不同速度相近的运动形态:物体速度受空间里的物质分布不同,而有不同的速度。比如声波在空气、水、重金属中传递速度不同,空间里的以太分布,也会以太的运动状态不同,对运行其中的物体有不同的影响。

当一个空间产生以太旋涡,这个旋涡就会如水漩涡扭曲平静的水体一般,扭曲这个空间,这是爱因斯坦“时空弯曲”概念的物质运动实质,同样,就如水漩涡会在水体打开一个直通水底的通道,以太旋涡,也可以在并行空间之间的结界上产生一个连接并行空间的通道。当人或物进入这个通道后,由于结界(这里是涡管的管壁)对光的屏蔽作用,会产生人或物瞬间消失的感觉。这就是科幻片里空间隧道的技术构架原理,也是有报道称人物突然消失的物质运动实质:

人物被以太旋涡包裹,陷入空间隧道,进入一个封闭空间,由于观察者与人物之间的光影被封闭空间的结界屏蔽,于是表达为“人物突然消失”这一场景。而封闭空间里的以太运动状态与地球时空的以太运动状态不一致,导致人物的原时间频率被改变,重新出来后,会有与地球正常时间进程不一样的容貌,或保持原来年轻态,或过于衰老,等等。

如下图所示:观察者处于空间B,并定义空间B的时间为宇宙时计量标准,于是空间B的时间频率是1。设空间A的时间频率是0.5,于是当一个人在空间B的B3时刻时陷入以太旋涡构建出的空间隧道后进入空间A,其时间频率会由1降为0.5,处于空间B的观察者会看到这个人突然消失。当这个人在空间A的A4时刻再次陷入以太旋涡构建的空间隧道后,会返回空间B的B8时刻,空间B的观察者会看到这个人突然出现。而这个人的容貌还保留在B4的样子。

而若以这个人本身为观察者,他从B3时刻陷入空间隧道后进入空间A,会到达A2时刻点,他会看到B2的场景,会以为自己回到过去,当他在A4时刻点再次陷入空间隧道后返回空间B,会到达B8的场景,他会以为自己抵达未来。

这就是空间隧道构架原理:

通过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进而产生以太旋涡与涡管,形成空间隧道。

空间隧道的以太旋涡涡管形态,是时光机的以太旋涡的长涡管形态,因此两者有一些相近的场景运动,比如进入空间隧道,会影响时间计量,不同处是通过空间隧道,可以抵达某个遥远的地方,而通过时光机,还是会停留在原地。这个以太旋涡的涡管形态,也与西方科学界描绘的虫洞形态接近,但内涵完全不同。

太极八卦图,也是一个空间隧道原理结构图:

太极形象,代表以太旋涡涡管的横剖面图;黑白子形象,代表涡轴或落入以太涡管的人或物;八卦形象,代表超导磁线圈的构架通道。当磁线圈超高速旋转时,产生以太旋涡,如龙卷风涡管从千米高的云层向下延伸到地面一般,以太旋涡的涡管可以延伸到极远的空间,即空间隧道。

东方易道思想与叔本华哲学

当说一个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的时候,说的是人类意识观察下的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所有描绘都是意识的描绘,代表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系即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宇宙本身。

时间与空间,是西方科学界将观察者遗忘在运动观察体系之后提出的概念,被当成客观存在,本质是意识的感觉,并非客观。用这种感觉分别对物质运动与物质分布进行度量,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的科学理论描绘体系,这些科学理论描绘体系,包含固定不变的因素:即时间、空间、物体,及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观察者,是一个四位一体的运动观察体系,一般用直角坐标系来抽象描绘这个运动观察体系。因此,这些描绘的所有物质属性,如能量、速度、力、电压、电流、磁通量、压强、温度等等概念,最终都可以化为在观察者描绘下的时间、空间、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而不用这种感觉来衡量客观物质运动,并将观察者重新纳入运动体系,也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这就是东方易经思想、大道概念下玄学理论体系。这是没有时空概念的时空观。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建立的依据,仍是意识认识物质的质作用链:物质->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眼睛->意识->影像反构与描绘。在这个逻辑链里,直接以整个光影形态为标的,而不是将物质运动展现后的光影形态的部分如时间、空间为标的来理解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的不同,带来变化,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一般结构如下:

以观察者为核心,对宇宙变化描绘下的二位一体的描绘体系

正因为在一维时间的概念下,西方科学界对眼前的场景与意识中想象的场景有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划分。而在极坐标系里,有的只是变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当然变化与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相互转换,就如极坐标系的坐标可以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不同的变化之间,形成相对角度。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角度,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不同观察者描绘下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其意识里的影像描绘,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只是那书本上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意识里的影像投射。这个宇宙也是如此,宇宙影像在不同人的意识里投射,有不同的宇宙描绘与理解,从而诞生出科学、玄学、神学等等不同的理论。

变化最简单的描绘就是有与无,《道德经》专门有关于“有”、“无”的描绘。有无其实是观察者定义的有无,有,本质是可知,包括影音感知与文字描绘,无,本质是不可知,即意识里关于事物的所有特征消失,让意识不能定位事物的去向。将不可知,当成不存在,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无生有,是从不可知转化到可知状态。物质本身不会增减,而意识中观察到光影形像则会出现与消失,从而有物质出现与消失的错误感觉,其实是光与影,也即物体特定时空结构的消失,而非物质本身消失。可用一块玻璃来举例说明:

眼前一块玻璃,是由众多硅氧原子及其它原子堆积构成的透明物体,这是一个一般的化学物理知识。硅氧原子本质是微观以太旋涡。一块玻璃在工厂里被生产出来之前,是没有玻璃块这一空间结构形态与说法的,即玻璃块处于“无”的状态。而生产的过程,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其它矿物杂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一种结构形态(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结构形态(玻璃块),即玻璃块处于“有”的状态。而这玻璃块还会继续变化:

-->矿物被加成玻璃,消失的是矿物,眼前多了一块玻璃
-->玻璃块被继续加工制成一个杯子,消失的是玻璃块,眼前多了一个玻璃杯子
-->这个玻璃杯子被打碎,消失的是玻璃杯子,眼前多了一地玻璃碎片
-->这些玻璃碎片被回收加工成粉剂,消失的是玻璃碎片,眼前多了一堆玻璃粉末。
-->玻璃粉末散落在土里,经过千万年地质变化,消失的是玻璃粉末,多了矿物。

这一过程中的各类概念:矿物、玻璃块、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等待,都只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的空间结构不同,产生不同的光影形像,从而在意识中有不同的定义。这些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实体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随意切割的过渡形态的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结构形态与光影形象从原本不存在,到存在,后又消失为不存在,就是一个“无生有、有化无”的过程。消失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是原子以太旋涡,出现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仍是原子以太旋涡。这是以原子以太旋涡为基础单元描绘这些空间结构的实质。相对以太而言,原子以太旋涡仍是与矿物、玻璃等一样的空间结构,也是一个过程,最终的根源,即物质、以太、道,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概念,当然这么说其实也是多余的,因为物质、以太、道,作为宇宙本源,是没有这种“可分割”或“不可分割”属性的,也没有“绝对”或“相对”属性的,各种物质属性只对物体有意义。

人们对空间上的存在很容易区分实体与影像,如电影幕布、手机屏幕显示的是幻像,眼前看到的杯子、桌椅、地球、原子是实体。但人们对时间上的存在则不容易区分:玻璃杯子、木桌椅、地球、原子等等万物,也如幻像一般,会有产生、留驻、败破、消失的过程,真正的存在的物质,即宇宙本源、道,却没有观察可能。

这一以玻璃为例子万物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展现的光影形象,被现代物理定义为物体,在易道思想体系里,则被定义为像,也即有一个集合范畴:物体∈像。即物体是像的一个子集。像的定义:

是物质运动后的光影变化在意识里的展现。

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体系里,宇宙有物体与真空之分,而像则包含了真空这一现象。于是在物质科学领域,有等式:

物体+真空=像

这一条等式对应的是“物质=道”,已在“以太思想”小节描绘。这条等式,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同一宇宙现象,即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的不同的名称,也即万物、真空是一种空间结构与影像,本质都是物质、以太同意识之间的关系。

像,可分为两种:实像与虚像。这实像与虚像的概念与科学体系里的透镜成像的实像与虚像名称一致,内涵不同,即:

实像=物质世界里的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虚像=意识世界里通过影像反构出的各种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比如眼前的桌、椅、人、天、地等等,都是实像,而数学、文字、电影幕布上变化的场景、脑海里想象的各种物体及场景,等等,都是虚像。

像,也可分为另外两种:大像与小像。这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大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整体空间结构
小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局部空间结构

比如一头大象,整体就是一个大像,象腿、象鼻、象牙、象耳朵、象尾、象肚子等,均是这个大像之下的小像。而大象放在动物整体领域,又是动物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动物放在生命整体领域,又是生命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如此反复到整个宇宙,就是最大的大像,即宇宙整体光影形态。这种大像与小像的概念,是像的契套关系,与集合与范畴的概念类似。

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里,只有两个单元:观察者,像。像的变化,又分化出阴阳、曲直、远近、大小、有无、多少、快慢等等对立概念。以有与无为例,是观察者参照于自己感觉的一种具像描绘:被观察者看到了,就是有,被观察者看不到,就是无。这是《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与无的本义:是意识感觉下的有与无,而非绝对客观下的存在与不存在。这种感觉,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匹配,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背离。有与无,也可以抽象为另外两个概念:阴与阳。阳,对应有,无,对应阴。

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哲学理论体系则是与易道思想相通:观察到的都是像、表象,太极、意志在背后运作,却无观察可能。看到的是信号特征意识中反构出来的影像,真的是物质在背后运动。这就是意识对宇宙运行的理解方式。因此又有两条等式:

意志=道
表象=像

凡是过程与结果,皆是表象,凡是起源与事因,皆是意志。比如这个玻璃生产、变化、消失的过程,观察到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矿物等等,都是特定时空结构下光与影的信号变化,这些都是表象,而产生特定时空结构的源头:硅氧原子以太旋涡,即为意志。叔本华其实就是西方界的老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西方界的道德经,只是西方人自从有了上帝之后,就再没有自己老子的地位,导致科学研究及世界认知只停留在信仰与表象的层面,不能再通过“悟得本源”来同宇宙达成一体,最终困陷在光怪陆离的光影幻觉之中。

易图,即太极八卦图,是以图例的形式描绘易道思想。对应的是:

太极-道的流转:对应物质运动、意志表达
八卦-影像:对应物体及振动波、表象展现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学思想,与太极八卦、易经、《道德经》、科学的思想关系对应如下:

意志(叔本华哲学)-太极(易经)-大道(道德经)-物质(物理)
表象(叔本华哲学)-八卦(易经)-大像(道德经)-物体(物理)

西方科学界的所有实验与观察,都只是得到表象,并用表象去解释表象,而没有认识表象背后的意志,从而对宇宙的理解出现偏差与错误。同一意志,会展现不同的表象,同一表象,背后有不同的意志,若意志与表象的对应关系出错,那么分析结果就会出错。西方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冠之以物质运动之名,天然地将科学当成真理,其实都是以物体运动为标的展开研究,从来没有涉及物质本身的理解,而将这一物质理解归于哲学领域,因此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可称为表象理论体系。东方易道思想体系则包含物质与物体这两者原理,且还不止这两方面,在意识、生命、人文等等领域皆可以描绘其内在原理,又可称意志理论体系。

虽然本书《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没有明确说东方易道思想是如何去解析物质与物质运动现象的,其实本书整篇都是在用东方易思想来解析西方科学理论与其所依托的实验现象,读者可以发现整个解析过程就是对一个太极八卦图的物质映射:是以太旋涡的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及其局部、整体、多个以太旋涡之间相互作用关联、旋涡与以太空间之间相互作用关联,等等的描绘,并且有更简约、更直观的表述。因此说:

东方易道思想,有着比西方科学理论更高级、更完善、也更简约的宇宙认识。

不过这种认识过于高端深邃,就如小学生看不懂高等数学,原始人看不懂电脑一般,对于大多崇尚膜拜西方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来说,也看不懂这一东方易道思想对应的宇宙真相,而将其归于玄学甚至封建迷信,这也是意识的一种错误判定,在于大多人的意识只能理解与其理解力相匹配的观念。自然,这里只是简略介绍东方易道思想下的时空观。

时光机

时光机,即时间机器,在与时间有关的科幻片中经常出现,启动后可穿越时光,让人能抵达过去,通过穿越者对历史事件的干扰与作用,来影响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进程,或让穿越者抵达未来的某个时代,如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时间机器》,《星际穿越》,电视剧《回到未来》,《叮当猫之时光机》等等场景描绘。而本小节原理描绘下的时间机器,是不能回到过去,只能抵达未来,或抵达与过去一样场景的。要理解时间机器运行原理,先引入一个概念:宇宙时。

宇宙时,是宇宙中所有空域的计时标准,它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宇宙时这一概念与百科的定义“全宇宙都适用的统一时间,也称宇宙标准时或普适时”一致,但内涵不同。它不是百科描绘的“用演化着的宇宙本身作为时计来计量”,而是由观察者选择与确定,在于“演化着的宇宙本身”这一描绘,仍只是观察者的描绘。

宇宙时,与北京时间类似。比如观察者可以用北京时间计量其观测空间内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那么这个北京时间,就是一个宇宙时,观察者也可以用自己的当地时间来计量其观测空间内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这个当地时间也是一个宇宙时。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宇宙时,一个观察者在一个时间计量操作中则只有一个宇宙时,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宇宙时可以相互转换,就如北京时间可以转换为格林威治时间。与宇宙时对应的概念就是局域时。

局域时,是宇宙中某一个局部空域的计时标准,它也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即一个观察者确定一个宇宙时的瞬间,所有局部空域的计时方式都是局域时。一个物体空间,就是相对于观察者能观测到的整个空间内的一个局部空域,于是一个物体空间内部的计时标准,在观察者选择物体空间之外的某个计时标准为宇宙时后,就是一个局域时。同一观察者确定的宇宙时与局域时可以相互转换,完全由观察者的选择来决定。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在牛顿力学中表达为a=v/t或v=S/t,反过来可以用运动来反映时间计量值,即

在这个t=S/v公式里,S不变时,若v增加,则t减少,代表时间变快;反之v减小,则t增加,代表时间变慢。在t=v/a公式里,v不变时,若a增加,则t减少,代表时间变快;反之a减小,则t增加,代表时间变慢。

时间机器,是能让时间变慢或变快的机器,而当人们说时间变慢或变快,是在天然地选择一个标准时来参照对比被考查的时间,这个标准时就是宇宙时,被考查的时间就是局域时。于是可设定局域时与宇宙时之间的对比,为时间速率。用t0代表宇宙时,用t代表局域时,用V(t)代表时间速率,有关系式:

当V(t)>1,则局域时相对宇宙时变快
当V(t)=1,则局域时与宇宙时一致
当V(t)<1,则局域时相对宇宙时变慢

由这个时间与运动互为因果的关系可知,物体状态变化的速率可以来反映时间的快慢。比如生活中,冰箱就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食物放入冰箱中冷冻,其腐败的速度较常温会变慢,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食物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慢,从而导致其腐败变慢。而一个普通的电饭锅,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米粒放入电饭锅中加热变熟过程中,其膨胀速度较常温会变快,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米粒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膨胀变快。甚至一辆汽车,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驾驶员启动汽车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抵达某一目的地,在相同的距离上,相对于步行,表达为所费时间更短,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驾驶员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在经过相同的距离所需宇宙时更少。

又如“宇称不守恒”小节提到的对钴放射电子数量的检测实验中,其中一块钴的放射出的电子数量相对要少,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这块钴所处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慢,从而导致其放射出的电子数量要少,而另一块钴的放射出的电子数量相对要多,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这另一块钴所处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放射出的电子数量要多。

就冰箱、电饭锅本身的物质作用而言,是空间温度下降或上升导致食物的热运动降低或加快,进而食物的结构状态产生与常温不一样的变化;对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而言,是外来强磁场导致互为对照组的钴原子以太旋涡的运动状态产生变化,进而钴金属空间结构状态变化不同并有不同的电子辐射频率。而物质空间是以太空间,温度、磁场都是以太波动与运动的宏观显现,这些装置的共同点就是通过人为手段使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减弱或增强,进而导致计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变慢或变快。

其它如验证相对论“正确性”的绕地球飞行的原子钟实验,也是两个原子钟分别处在地球表面与近地轨道,轨道空间里的以太波动与地表空间里的以太波动强度不同,对原子钟振动频率的影响不同,导致两原子钟计量的时间数值有差异,被认为“验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这是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地球空间是以太空间,认识不到时间是运动的度量这一本质,进而认识不到各局部空域的以太运动分布差异会对原子钟的计量过程产生不同影响后的错误判定,也即这个实验是不能证明相对论的。这也是一个实验前提条件认识不足导致的结论错误。其实就上面的冰箱低温与电饭锅高温对时间计量的影响,也可以用两个原子钟作一个对比实验:将两个已经较正为一致的原子钟,分别放进零度以下的冰箱与100度高温的电饭锅里几天,再拿出来观察,可以确定其各自的时间计量结果是不同的,放冰箱里的原子钟的时刻要比放在电饭锅里的原子钟的时刻要小。

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一个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强度变化,进而如科幻片中那种改变物体时间的快慢呢?

物体运动,本质是一种波动,在“运动成因·御波而行”小节描绘过这一波动形态,物体的运动速度由物体内部的波动速度决定,而波动速度,又是通过频率与波长来表达,于是可以通过影响波动的频率与波长,来实现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同时,一个物体内部空间存在一个大场涡,场涡的本质也是波动,物体内部大场涡的流转状态决定这个物体的空间结构状态,于是也可以通过影响场涡的流转速度,来实现物质结构状态的变化。而物体空间波动频率与时间负相关,于是这种频率可作为宇宙时对比物体时间的参照。在观察者选取的宇宙时计量下的物体状态变化中,若物体内部波动频率变高,就是物体局域时变快;若物体内部波动频率变低,就是物体局域时变慢。由这个认识结合宇宙时与局域时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时间机器技术原理:

通过人造以太旋涡,来调整落入旋涡中的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从而实现物体时间变快或变慢。

宏观以太旋涡,在仪器上表达为磁场信号特征,因此这个时间机器的技术原理就是通过不同方向的强磁场来现实物体的时间变化。这是建立在超导技术基础上的,在于由超导体构成的线圈,能产生最强的磁场。

落入以太旋涡中的物体时间是变快还是变慢,由以太旋涡的方向与物体内部的场涡之间的关系决定,比如以太旋涡顺逆方向与物体场涡方向一致,两者作用结果是物体场涡流转速度增加,于是物体的时间就变快,反之以太旋涡顺逆方向与物体场涡方向相反,两者作用结果是物体场涡流转速度减慢,于是物体的时间就变慢。自然,具体的以太旋涡与物体场涡之间作用关系导致的时间变化,需由实践中发现与确认。

这里重申的一点是:通过时间机器,是不能回到过去的,只能到达相对于观察者当下时刻点的某个未来时间点,且到达那个未来时间点后,就不能再回到原当下这个时刻点。且这个未来有可能就是一瞬间,比如某个人落入地球表面某空域自发形成的以太旋涡,若这个以太旋涡能加速这个人的时间,那么在观察者的宇宙时计量下,会看到这个人衰老加速的场景。这也是人们在生活中看到某人消失的奇异事件发生几十年后,某人又出现,但容颜不变的原因,在于能看到场景的大都是时间变慢的场景,而时间变快的场景里,几十年后很可能早就已经没有人的形态了。

太极八卦图,也是一个时间机器原理图:

太极,是以太旋涡形象;八卦是以太旋涡发生器结构形象;黑白子,是落入这个以太旋涡的物体形象。黑白对应,也象征物体的时间被加快,或被减慢。

物体的切割

切割是指用刀、锯、激光、气焰等工具将诸如石头、木头、玻璃、金属块等物体强力分裂与切成两半,是极常见的物理现象;也是机械加工工艺中的一大类生产活动。科学界,貌似只有放到原子层次的电荷吸引与排斥作用或共用电子对概念下的化学键的断裂的来解说切割作用的物理过程,在连电荷是什么也说不清的当下西方物理界,这种吸引与排斥的内因自然无法解释,从而让解说的正确性变得不那么牢靠,共用电子对概念下的化学键断裂同样是一个错误的描绘,这些描绘对物体的切割都是没有究极根本的。

这里探讨这种在生活与生产中习以为常的,及在西方错误科学理论下的物质结构对人们认识误导的,乃至被忽略了的“切割”这种普通物质作用下包含的另类原理。这是用以太旋涡论下的波流一体概念来理解其以太层次的原理描绘的。

以太论下,万物形态只是以太旋涡叠加后的时空结构。一块石头、一块金属,都只是某种或多种特定的元素原子以太旋涡通过耦合作用与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的堆积体,内外皆是以太,只是运动形态的不同,表面反射出特征光波,而被人们区分为不同的物质。

一个物体空间内的众多原子以太旋涡之间存在耦合作用与范德华力作用,这两种作用相互取得平衡,从而让整个物体保持空间结构稳定,即在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涡流相冲与相合面上,相互之间存在动态平衡作用。在这个平衡位置上,以太运动表现为湍流层结构。这个以太湍流层结构分布在整个物体内部空间,很象细胞壁结构,或象一个蜂巢形态。宇宙结构形态的全息性,表现在各个层次,其它如恒星之间,分子之间,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存在这么一个类似以太湍流层的平衡作用。

当外界一种强力振动传递过来时,如锤子砸石头,或锯子切割木条,或激光切割金属等等,在物体内部空间产生强烈的自表面向内部的波动传递。这波动传递沿路径阻力最小的方向,即原子以太旋涡之间力的平衡位置上传递,从而在传递线程上的不断延伸与扩散,振动波能量分布表达为如树根的形态,或闪电的形态,这仍是全息形态的展现。这是切割时外界振动波在物体空间内部的传递形态描绘。本质上,树根的延伸是在切割土壤,闪电的延伸是在切割空气。

以斧头劈砍木头的物理作用为例,斧刃接触木头表面的瞬间,斧刃的运动受到阻力,斧刃运动后方的斧身重量继续作用在斧刃上,表现为压强与压力传递,而斧刃纵切面是尖三角形态,这个压强与压力传递在这尖三角区域的斧刃空间会汇集与收敛,从而表达为压缩波,直到斧刃的最尖端处。这种压缩波的汇集能量形态与金字塔倒喇叭形态汇集能量形态是一样的。

这种压缩波的作用形态很多,比如当刀剑劈砍时产生的这种压缩波在空气中传递后,就是武侠小说里传说中的剑气;又如长鞭子挥舞后会在尖端产生音爆,也是这种压缩波的能量释放结果。

斧刃最尖端处有最高的压缩波频率与最短的压缩波波长,从而有最高的振动能量,当斧刃接触木头表面的瞬间,这压缩压沿木头空间内部传递与扩散,在斧刃运动线程上有最高的振动强度,这股振动能量导致线程上的木头原子以太旋涡强烈振动,进而强化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以太湍流层强度与厚度。同时,振动波在传递的线程上后到原子以太旋涡的阻挡,产生波的折射与反射,进而形成振动波场涡,这个振动波场涡牵引物质内部空间以太形成无数超微观以太旋涡,整体上表达为以太湍流。于是在振动波的传递线程上,有一条相对原子以太旋涡尺寸是很厚很长,振动能量很强的以太湍流层。

随着后续斧刃压缩波地不断传递,振动波强度加强,以太湍流层厚度与能量强度也加强,与湍流层两边的木头原子以太旋涡产生排斥作用,从而阻断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耦合结构与范德华力,在木头空间表达为裂缝,从而让斧刃能在裂缝中继续前进,再反复这一裂缝生成—裂缝扩张—斧刃前进—裂缝生成的循环过程,最终木头被劈开,表达为切割作用。

裂缝两表面的原子以太旋涡相互间的耦合结构与范德华力被破坏中断之后,在各自表面形成单侧的耦合结构与范德华力作用,同时强烈振动牵引以太在两表面分别形成静电场,表现为排斥作用与热辐射。

这种切割时的振动波在物体内部传递描绘与前面的“射流场涡”的描绘有相似之处,在于两者是同一原理,只是将射流换成刀片、凿子、锯片、激光、高速水流、气焰等其它物质形态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区别。若这种振动波产生的以太湍流层对物体原子以太旋涡的排斥作用不足以克服物体原子以太旋涡之间耦合作用与范德华力,于是切割无效。

建筑工地上有种水泥路面破碎机器,是通过震锤来打水泥地面,最终挖开水泥地形成沟渠,就是本小节描绘原理的直观展现。其它机械切割,水切割,火切割,激光切割,子弹击穿物体,甚至化学的分解反应,细胞的分裂,原子核的分裂,其内在原理皆是如此,区别只在时空尺度、切割形态、切割效率等等方面的不同,核心都是:

强烈振动波在分裂、破坏物体内部的不同尺度以太旋涡时空结构

描绘这个常见的切割现象的原理有何之用?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直观理解万物的一般分裂过程,甚至包括原子核之类的微观粒子的分裂过程,就是这种振动波导致分裂的过程。也可以用各种高频振动波来现实切割目的,比如电,是导体内传递的以太振动波,同样是一种超高频波,由此可用电振动波来切割物体。当下人们已经在用这种电场加载机器固件来作为切割工具了,比如用钼丝为载体的线切割,其实也可以将超高压电场(万伏以上甚至更高)加到其它结构如刀片、锯片上,来提高切割效率。笔者会在“应用篇”用这一原理专门介绍一种全新的切割方式:驻波切割。

以上是普通固体被切割的一般描绘。其它如折、拉、压、吹、摔、撞等等物质作用产生的场景与切割作用的场景有相近的原理分析,这里就不再描绘。

能量、动质量与速度基础概念

现代人们学到的能量概念,最初是由牛顿力学来定义的:“物质对物质作用的功”。而物质对物质作用的功,通过物质运动来实现,即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体现。由这个概念可知,物质领域的任何能量概念,如热能、动能、化学能、原子能、光能等等,都是依附于某种物质运动形态存在而后再表达出来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能量表达方式。同时,物质是客观存在,必有质量,即物质的多少,于是可知,有能量的地方,必存在质量。能量与质量,本质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体现。

但现代科学并不是如此简单理解质量与能量概念,除了有人提出静质量与动质量之分外,还有人提出“物质由能量构成”的这一本末倒置的说法。质量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多与少是用来描绘数量的,动与静则是用来描绘运动状态,数量与运动状态根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现代科学推崇的质能公式E=mc^2,是讹化质量内涵:用引力质量来代替质量本义来实现的,已经在“质能公式”、“质量与引力质量”小节中解析。

说存在静质量、动质量,其实就是牛头按在马嘴上的表达方式。现代科学推崇的相对论描绘里,人们知道相对论根本无法解释“光子”只有“动质量”的内因是什么,只知道实验中“观察”到“光子”有“动质量”而没有“静质量”。自然由以太存在的确认与光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可知,“光子”是一个错误概念,光是以太纵波,波本就没有质量属性,自然也就没有“动质量”这一描绘。所有波都是纵波,纵波在仪器上表达出质量信号,只是波的媒介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作用仪器后,产生与质量称重相类似的信号特征而已,而不是波本身存在质量。“光子只有动质量的内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回答意义。其它所谓的“中性粒子”如中子、中微子,也被认为只有动质量,是一样的错误认识。

若再由这些人去定义“物质由能量构成”这一定性描绘下的能量概念,根本无法正常定义。若非要定义,则由这一描绘拓展出“物质由‘物质与物质作用的功’构成”这么一个“本质由属性构成”的逻辑笑话。人们由牛顿力学知道能量概念与定义,又来否定能量的定义,这是自挖理解根基而不知:那你以前学到的能量是什么?

又比如速度这一概念,是某一静止参考系下的运动物体相对原点的距离与时间的矢量计量关系,被爱因斯坦在对光速的解释中,讹化成光相对一切参考系都是恒值,并通过“C=波长*频率=常数”计算公式,在光的频率变化时,人为地将波长调整来适应这条公式,以说明“光速=常数”这一判定是对的。其实,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个实验证明光的波长与频率呈负相关变化关系。当人们用这条计算公式来说明光速是常数,是先确定光速是常数,再来解说频率与波长呈负相关关系,而非先有实验观察到波长变化,这也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一点都不科学。

改变质量、能量、速度这些定义的方式,都是讹化质量、能量、速度这些基础概念后,由后牛顿时代的创作者自我诠释的质量、能量、速度描绘,而不是原义上由牛顿力学定义下的质量、能量与速度。这已经不是质量、能量、速度了,而是名称与质量、能量、速度一致的另类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可能连创作者自身都理解与想象不了,于是创作者不得不用牛顿力学下的“质量”、“能量”、“速度”一些词汇来命名这些存在,并美其名曰“对质量、能量、速度的拓展、新发现”,其实是讹化、曲解,由此极大地误导了后来者的思路。

一个理论的基础概念及其定义,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一改变,整个理论的大厦就会没有根基。依托于基础概念创建而成,尔后又否定基础概念本义的新理论,都是空中楼阁。当相对论、量子力学采信牛顿力学的质量、能量、速度概念及其定义,却又提出动质量,及速度相对一切惯性参考系都是常数的光量子等概念,是自挖墙脚而不自知,因此都可归于谬论。

驻波切割与塑造

固体材料的现实加工,如切割、切削、塑形等,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一大类,电锯切割是最常见的机械切割形态之一,其它如线切割、激光切割、水切割、气焰切割等等。这些切割方式各有优缺点,如电锯切割能加工大物体,但会产生大量噪音、粉尘影响人体健康。这里根据物体是元素原子以太旋涡堆积体,原子以太旋涡之间存在涡管相吸耦合结构,及电磁波是以太纵波、标量波是电磁驻波、以太驻波的认识,介绍一种全新的切割与塑造工艺原理:驻波切割与塑造原理。

以标量波的平面分布形态,即电磁驻波面作用在一块1立方米的长方体石头上为例。

电磁驻波的入射以太纵波与反射以太纵波,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波形不再推进,仅波腹纵向振动,波节不移动,被称为标量波。这标量波,只存在能量以动能和位能的形式交换储存,如此运动形态,以太纵波的振动能量被禁锢在波源与反射点之间的线程上。

电磁波的能量由频率与强度决定,这种电磁驻波的入射波长在远紫外线与X射线之间时,就能穿透石头,驻波波节之间的以太振动能量,能强烈干扰石头空间里元素原子以太旋涡间的以太涡管相吸运动,在驻波线程上形成强度很高的以太湍流层,从而削弱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同旋异极吸附作用,破坏耦合结构,后在驻波面的两侧分别形成异旋同极吸附结构,表现为驻波面所处空间成为石头的裂缝空间,于是石头被切为两半。

这里举例说明的驻波切割原理就是:

电磁驻波破坏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同旋异极吸附结构,并产生裂缝,表达为切割。

这种电磁驻波切割技术,可以切割体积以立方米为计量单元的大物体,且没有电锯切割的噪音、粉尘,主要用来切割坚硬但韧性不高的物体,如花岗石、玻璃等等。更具体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采用的波长、驻波发生器构架,则仍需在实践中认识与发现。

也可以用声波驻波代替电锯齿轮、线锯细齿来切割低强度结构的物体,如木头、塑料制品,或用次声波驻波来切割液体,具体原理与电磁驻波相类似,就不再描绘。

若将驻波面扩展到整个物体空间,形成驻波体,就可以让整个物体的所有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共价键断裂,并在平衡位置受波运动驱使,同时干扰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范德华力,于是整个固体,就会变得象面团一样柔软,可以用模子加工塑造成所需形状。当驻波消失后,又会恢复固体形态。这就是驻波塑造原理。

现代人在考查埃及金字塔结构时,发现许多大石头是形状各异,但叠加一起后两接触面又能完全契合交接,传说则是在建筑金字塔时,将石头软化再塑造,人们想象不了石头除了高温外还怎么能软化,其实就是这一驻波技术原理的应用。

这种驻波切割与塑造过程,其实就是用驻波能量来代替传统切割塑造工艺中的热、电、光、机械作用等能量形态,来实现加工目的。驻波的本质是能量的波禁锢形态,与粒子是能量的圆周形禁锢形态类似,用途极广,待人们在研究中去发现。

质量与引力质量

质量是物质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这一概念起源于牛顿力学,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是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概念之一。后经过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诞生出引力质量、惯性质量、动质量、静质量等概念。

质量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多少”是数量的概念,以某一基础单元为数量1,有多少个基础单元,就有多少个数量,也就是有多大的质量。二是“物质”是同质的概念,即有相同成分或性质的事物,才有多与少的比较判定。若成分不同,就不能用多少来描绘。质量概念,其实是数量概念在物质领域的异化。千克与张、粒、桶、个等等计量单位类似,说一千克物质与说一张纸、一粒米、一桶水、一个人,都是相近理解物质多少的意思。

而所有物质的属性,都是人类意识强加于物质后的描绘,代表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质量也是如此。现实中人们无法确定基本粒子是什么,而作为原子尺度层面的各元素原子在物体内数量巨大,也根本无法数数,因此就无法确定物质的基础单元是怎么回事,就不能描绘一个物体“有多少物质”,也即质量的本义“物质的多少”是没有计量意义的,是一个无现实操作可能的概念。

为解决物质的多少的判定,西方科学界设定一个标准物体在重力场里的受力大小为基础单元,来描绘“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这个标准物体,就是国际千克原器,或某一温度、气压下的1升水。由此规范了计量物质的基础单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理解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即引力质量。引力质量的数据,其实是一个物体与国际千克原器在重力场中受力大小的比例关系。也即,现实中人们测得的质量是千克力的比例倍数,比如说一个物体是5千克,它的意思是“此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力是国际千克原器或1升标准水在重力场中的所受力的5倍”。

虽然可以通过引力质量来理解物质多少,但这一用引力质量代替质量本义的设定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问题:受力的大小与物质的多少,并无完全正相关联系。若将受力的大小=物质的多少,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错误,比如不是同一元素原子构成,但引力质量相等的物体,其实是不是能说两者含有相同的物质(以太);又如“阿尔法散射实验批判”小节提到的力与质量的逻辑错误导致了原子结构的错误定性,并误导整个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比如上面这一5千克物体的例子中,这5千克物体内所含的物质多少,是否刚好是国际千克原器、1升标准水所含的物质(以太)数量的5倍之多,则完全不可知,自然,人们只能相信或当成就是5倍之多。日常中这样用一般不会用问题,但若物体重量过大,还是有影响的,比如一箱货物在靠近高纬度的地方称重,会比靠近赤道的地方称重,会有明显的可观察的略大的偏差,若将这种偏差认为是货物的物质损失就会错了。

由此也可知,现实科学界中代入各种与质量相关的物理公式中计数的质量,是力的大小,而非物质的多少,无论是F=ma中的质量,还是E=mc^2中的质量均是如此。这也是质能公式得以成立的内因。

而引力是以太旋涡的向心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各自包含的微观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半径距离相关,唯独与以太旋涡中含有多少物质(以太)无绝对正相关。引力质量,在地球表面环境里,表现为一个微观以太旋涡堆积体(物体)在一个大以太旋涡(地球)中的向心力大小。因此引力质量与双方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运动、半径距离有关。

与“质量”概念正相关的是物体的“密度”概念,密度是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现实中人们用的质量数据,其实是物体在地球上的所受引力大小,于是可知密度是一个物体内部单位空间内的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大小的体现,也即:

密度是单位空间里以太运动的度量

这也是相同体积的两个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同时蕴含的能量高的内因。

碟形空间飞行器

可控核聚变实现,可以让人类文明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但要想进入星际文明时代,还必须有能自由穿梭于宇空的交通工具。就如火车发明的重要性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若第四次工业革命没有一种更高效便利的交通工具让人类穿梭于地面与太空,仍只是沿用火箭通过燃烧化学燃料这种高耗低效的运输手段穿越太空,那这个工业革命也是会显得暗淡无光。因此,这里介绍一种全新运动模式下的空间飞行器原理,以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星际交通工具的制造指导思想:碟形空间飞行器。

碟形空间飞行器,即简称的飞碟,在科幻片里被描绘为外星人或未来人类穿梭于宇宙空间的便利交通工具,是人类向往的一种高效高速低耗低污染的星际旅行方式。也在日常中报道有人类发现过疑似外星飞碟光临地球,只是人们对这种碟形结构的飞行器的运转模式不明就里,于是无法深入理解这一未来科技。这里用以太论来解析这种飞行器的运转原理,由此人类将能摆脱地球万有引力的禁锢,实现自由遨游星空的梦想。

这种飞行器所依赖的核心技术主要是超导技术、可控核聚变。其它的如现代飞机要用到的各种技术如设计、控制、信息处理、光学等等,都是需要的,就不例举。所有技术依托的原理,都是《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纠正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后的解析认识。

这里介绍的碟形空间飞行器原理,包括构架技术原理与运动技术原理。运动技术原理又包括悬浮技术原理,平动技术原理,升降技术原理。其它如材料合金、内部线路布局、电脑控制等等技术则不会讲,在于这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广泛地在现代航空器上应用,直接参照就可以了。同时,这些原理都是简略描述,更齐全更实用的技术细则需在实践中完善,并不是这里可以表述的。

这里,可以先用一句话来概括碟形空间飞行器原理,就是:

碟形空间飞行器在空泡状态下的曲直动量转换。

构架原理

碟形空间飞行器的硬件构架,就如飞机有机身机翼发动机等构件,碟形空间飞行器的主要构件包括碟壳,动力源,动力飞轮,骨架,平衡飞轮,门,动量阻断器。

碟壳:即飞碟的外壳,起到提供活动、容纳场所与分割内外空间的作用,是一个偏平碟状的圆形结构。是“飞碟”这一称呼的源由。碟壳由强合金材料构成,上布满超导线网。

动力源:即飞碟的心脏,是一个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为整个碟体直接提供电力,用来驱动碟体与其它照明、通讯等等能源之用。

动力飞轮:分上下两片,同轴旋转,方向相反。能将动力源提供的电力转换成正反角动量,也即曲动量。具体旋转驱动方式与日常中的电动机驱动方式相近。

八相骨架:是作为飞碟的龙骨支撑之用,主体是八个相位的双层相互联结的“米”字型框架结构。

平衡飞轮:也分上下两片,同轴旋转方向相反,用来平衡动力飞轮的角动量的。动力飞轮虽是上下对称,同轴旋转方向相反,角动量大小基本相同,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偏差,会导致整个碟体旋转,于是用平衡飞轮来平衡这种偏差,可以让整个碟体稳定不旋转。同时,平衡飞轮用来控制碟体侧向偏转,可以斜角飞行。

门:出入碟体与外界的通道,分上下两个口,处在碟体中心的两侧壳端。

动量阻断器:固定在骨架上,连接着骨架与上下飞轮,用来阻断动力飞轮的曲动量与碟体的直动量,可以将曲动量转换为直动量,或将直动量转换为曲动量。这是碟体能前进、停止、转弯的关键装置。动量阻断器分开启与闭合两种状态,开启状态即为不与动力飞轮产生力的作用,闭合状态即为与动力飞轮产生力的作用,作用有点象刹车片。

悬浮原理

当下人们发明的飘升机,可以在空气或真空环境上下飘升,可以悬浮在空中,碟形空间飞行器,应用的就是这一技术发现与原理。这是通过碟壳上下表面布满方向各异的超导线网来实现的。

当碟壳表面的超导线网通上交变电流以后,产生次生以太旋涡,即强磁场。由于导线方向不同与电流方向、强度变化,导线的磁场间相互之间会排斥,也即以太涡流相冲作用,从而在碟体周边空间形成以太湍流层。碟体与周边空域形成一个以碟体为中心,由以太湍流层环绕包裹的时空气泡结构。这个时空气泡的外沿,是碟体以太湍流层与星球以太旋涡、星球表面以太湍流层的力的作用平衡处。

就如空气气泡由于密度小在水里会上升,或人们知道在离心机溶液里,密度比溶液小的物质会出现离心现象而远离中心,这个由碟体与以太湍流层构成的时空气泡,整体密度可以比星球空间的以太旋涡密度小,于是就能飘起来,通过控制碟壳表面的超导线网里的电流,就可以控制碟形空间飞行器处于上下飘浮、或悬浮状态。

这个以太湍流层,强度升高后,能够偏折光线、吸收电磁微波,于是可以让整个碟形空间飞行器处于可见光隐身状态,或不被雷达探测。

碟形空间飞行器悬浮原理描述为一句话就是:

在碟体表面带上超高振荡磁场,形成时空气泡,从而让飞碟飘升与悬浮

移动原理

这里先将碟体八相骨架的八个相位标记为八个符号:

乾、巽、坎、艮、坤、震、离、兑

当然也可以用A、B、C、D或东、南、西、北等等方式表示。因为这个碟形空间飞行器原理是太极八卦图的具像应用,所以采取八卦名称来标记。八相骨架分上下两层,有两组共十六个相位:上乾位、下乾位、上巽位、下巽位、上坎位、下坎位、上艮位、下艮位、上坤位、下坤位、上震位、下震位、上离位、下离位、上兑位、下兑位。

碟形空间飞行器在地表空间或宇宙空间里飞行,运动有加速、减速、转向、上升、下降、斜飞等等状态。这些运动状态,是通过上下飞轮来提供曲动量,再通过控制动量阻断器,将曲动量转换为直动量,及将直动量转换为曲动量,最后通过控制平衡飞轮来调整姿态,来实现改变的。这种曲直动量相互转换,一点都不违背动量守恒原理及角动量守恒原理。人们不能发现疑似外星来客的飞碟的运动模式,就在于忽略了动量守恒原理其实还有第三种形式:曲直动量守恒。

上下飞轮,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产生的电力驱动下,产生超高速旋转。两飞轮结构一致,同轴旋转,旋转方向互为顺逆,角动量大小基本相同。下面以上飞轮逆旋,下飞轮顺旋为例说明运动原理。

1、加速运动

加速运动即静止、低速向运动、高速转变。以沿离位方向移动为例,碟形空间飞行器处于悬停状态,上飞轮与下飞轮互为顺逆高速转动,上下门均闭合,动量阻断器处于开启状态。上飞轮侧骨架的乾位动量阻断器闭合,对上飞轮产生一个阻力;同时,下飞轮侧骨架的坤位动量阻断器也闭合,对下飞轮产生一个阻力。如此,上飞轮会将部分角动量传递给动量阻断器,会在骨架上乾位产生离位指向的推进力;下飞轮也会将部分角动量传递给动量阻断器,会在骨架下坤位也产生离位指向的推进力,如此,两个飞轮对碟体产生离位方向的推进合力,于是碟体向离位方向加速运动。

同时,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闭合的两个动量阻断器对上下飞轮在上乾位与下坤位分别产生坎位方向的阻力,与飞轮在这两个相位的切向速度方向相反,于是对上下飞轮都产生减速旋转作用。

这就是曲动量转换为直动量的原理。

2、减速运动

减速运动,即高速、运动向低速、静止转变。以离位运动方向的减速运动为例,碟形空间飞行器处于高速直线飞行状态,方向为离相位指向,上飞轮与下飞轮互为顺逆高速转动,上下门均闭合,动量阻断器处于开启状态。上飞轮侧骨架的坤位动量阻断器闭合,会在八相骨架上坤位处产生一个坎位方向的阻力;同时,下飞轮侧骨架乾位动量阻断器也闭合,会在八相骨架下乾位处也产生一个坎位方向的阻力。如此,两个飞轮对碟体产生坎位方向的阻进合力,于是碟体在离位方向产生减速运动。

同时,上下飞轮轴的离位方向直行速度与碟体同步减速,于是在惯性作用下,上乾位飞轮直切动量沿上飞轮逆旋圆周,逐渐转换为上飞轮角动量;下坤位飞轮直切动量沿下飞轮顺旋圆周,也逐渐转换为下飞轮的角动量,于是上下飞轮都产生加速旋转作用。

这就是直动量转换为曲动量的原理。

3、转向运动

转向向运动,即运动改变方向。以离位运动方向的转向运动为例,碟形空间飞行器处于高速直线飞行状态,方向为离相位指向,上飞轮与下飞轮互为顺逆高速转动,上下门均闭合,动量阻断器处于开启状态。上飞轮侧骨架的兑位动量阻断器闭合,在八相骨架上兑位处产生一个震位方向的偏向力;同时,下飞轮侧骨架艮位动量阻断器也闭合,在八相骨架下艮位处也产生一个震位方向的偏向力。如此,两个飞轮对碟体产生震位方向的偏向合力,于是碟体从原离位方向改为沿震位方向运动。

同时,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闭合的两个动量阻断器会对上下飞轮在上兑位与下艮位分别产生巽位方向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对上下飞轮产生加速还是减速旋转作用,由闭合转向瞬间的碟体运动速度与闭合时的作用力大小等因素决定,一般理解是离位方向的直动量转化为上下飞轮的曲动量,而上下飞轮的部分曲动量转换为震位方向的直动量。

这就是直动量与曲动量相互转换的原理。

其它对称相位的动量阻断器闭合也是一样运作原理,于是就可以控制碟形空间飞行器向八个相位的方向上前行或转向。这种转向会产生“Z”字形的运动轨迹,而不是当下飞机通过尾舵偏转下的圆弧形的运动轨迹。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再通过不同相位动量阻继器的开闭,可以让飞碟在空中产生前进、骤停、折向、反向等等运动状态的改变。

曲直动量转换也是无工质推进技术的核心表述

4、升降运动

虽然通过飘升机方式除了可以悬浮在空中之外,还可向上飘升与往下降落,但这种上升与下降仅依赖星球重力与碟体浮力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速度太低,二是自主性太差,因此这里提供另一种主动式上升与下降运动模式,这是通过控制上下门开启与闭合来实现的。

在星球表面上空飞行的碟形空间飞行器,若打算上升,让碟体的上门处于开启状态,下门处于闭合状态,由于碟体内部有上下飞轮在高速旋转,会让碟体内部空间的以太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向,当上门开启下门闭合,碟体周边空间的以太会从上门被吸入碟体,后从碟体圆周面排出,这一过程会在碟体中心上方产生向上的吸力,从而让碟体快速上升。

同样,在星球表面上空飞行的碟形空间飞行器,若打算下降,让碟体的下门处于开启状态,上门处于闭合状态,如此,碟体周边空间的以太会从下门被吸入碟体,后从碟体圆周面排出,这一过程会在碟体中心下方产生向下的吸力,从而让碟体快速下降。

无论上升还是下降,被吸入的以太流会在碟体中心外围的上方或下方形成如龙卷风般的以太涡旋,若在空气中,会牵引空气形成小型龙卷风。

5、斜飞运动

斜飞运动,即碟形空间飞行器轴侧向飞行,这是通过控制平衡飞轮的偏向角度来达到整个碟体侧向偏转的形态,由于简单,就不说明。

太极八卦图,是一个碟形空间飞行器结构原理图:

太极形象,是高速旋转的上下飞轮构架;八卦形象,是八个相位的骨架结构。太极形象,也是碟形空间飞行器的整体构架;八卦形象,也是这个碟形空间飞行器周边空间的以太振动状态描绘,即以太湍流的运动形象。

磁铁·钢结构考查

曾在“电”章节的“磁铁磁场成因”提到磁铁内部存在环形电流振动,进而让磁铁产生磁场。这里考查磁铁的内部结构,以说明能产生环形电流振动的原因,以低碳含量的碳-铁合金,即碳素钢作为磁铁时为例,同时来说明钢的特性成因。本小节里提到的“钢”,若无特别说明,都指这种碳-铁合金。

在冶炼碳素钢的工艺过程中,碳的含量减少,铁的纯度提高,形成碳钢,工业用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5%~1.35%。

通过上面“金钢石与石墨等的结构考查”小节可知,碳元素原子以太旋涡可以形成高强度的空间结构如金钢石,也可以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细微空间结构。而碳素钢的冶炼工艺之一,是常压下的温度处于铁的熔点与碳的熔点之间,已知的铁的熔点是1538摄氏度,碳的熔点是3500摄氏度。如此温度下,铁原子以太旋涡间的共价键完全断裂,即同旋异极吸附结构完全解体,成为流体,即铁水,而碳原子以太旋涡间的共价键处于半断与不断之间,即有的断,有的不断,大颗粒的易断,小颗粒的难断,等等,结果导致就是不停的有微小碳颗粒化为杂质析出,从而让铁的纯度提高,同时,剩余碳成分在铁水中的颗粒结构是越发小。当铁水冷却并将碳的含量控制在0.05%~1.35%形成钢之后,附带的效果之一是,这些碳原子以太旋涡构成的颗粒,会以短链闭合的结构形态存在,也即富勒烯结构,存在于铁空间里。富勒烯的新结构认识在“金钢石与石墨等的结构考查”小节中描述。

由这钢的富勒烯-铁原子以太旋涡新结构认识可以分析钢的一些特殊性质:

磁铁磁化作用

一块普通的碳-铁合金,也即碳素钢块空间内,存在极大数量的富勒烯,富勒烯是碳原子以太旋涡短链闭合结构,由于碳原子以太旋涡在富勒烯空间结构里仍是同旋异极吸附下的有序排列,如此有序排列让一个富勒烯周边空间的以太运动形态,与一个原子以太旋涡相近,导致富勒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强次生以太旋涡,并由次生以太旋涡产生迈尔效应,即自转运动。这个富勒烯的自转运动,会带动次生以太旋涡切割周边空间的铁原子以太旋涡链,形成环形电流,就如发电机的转子磁铁切割线圈形成电流一般。这环形电流导致铁原子以太旋涡在平衡位置振动产生原子间以太的呼吸效应,在富勒烯周边空域表现为极微小磁场,这就是磁铸成因,也是经典物理学中“分子电流”形成的内在作用机制。

在没有外来磁场影响时,这些富勒烯相互之间的自转方向与轴方向是处于整体无序局部有序的状态,使钢块空间内部产生的众多极微小磁场相互干扰削弱,整体上对外界不表现出磁性影响或只具有弱磁性。

当有外来磁场加于钢块之上,外来磁场对钢块空间的部分富勒烯次生以太旋涡产生轴纠正与偏向作用,如同地球磁场对磁针的偏向,于是整个钢块内的环形电流的杂乱无章状态过渡到顺逆同向状态,从而在宏观上表现为磁场,这就是磁化过程。

外来强磁场能产生更多的富勒烯次生以太旋涡的轴纠正与偏向作用,于是强磁场磁化过的钢所带的磁场比弱磁场磁化过的钢所带的磁场要相对强。而一块钢空间内的富勒烯数量终归是有限,当绝对大部分的富勒烯都被外来强磁场轴纠正为轴同向,那么加强外来磁场就不能继续产生富勒烯轴纠正作用,于是被磁化后的磁铁有一个限定的最大磁场,而不是随外来强磁场的强度不断提高而无限提高。而给已经磁化过的钢块升高温度会出现消磁作用,就在于温度升高会提升富勒烯次生以太旋涡及铁原子以太旋涡的无序热运动,进面导致整体轴指向混乱,及环形电流中断。

钢的韧性

纯铁很软,是有延展性很高的另一种说法。这说明铁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两种吸附作用相当,而常温下没有表现出液体形态,说明同旋异极吸附作用略大于异旋同极吸附作用,从而出现这种很软的固体特性。

当铁中加入微量的碳,经过冶金工艺,变成韧性与强度很高的钢,在于这些碳成分以富勒烯的结构存在钢的空间,会应富勒烯的特性而让整体钢结构在宏观上展现特定物理状态:富勒烯有相对稳定的次生以太旋涡,众多富勒烯存在于铁空间里,这些次生以太旋涡会相互产生范德华力作用,并且次生以太旋涡间还产生涡轴方向的吸引作用,在铁水逐渐冷却过程中形成同旋异极吸附结构,这是大分子层次的以太旋涡涡管相吸与耦合结构。如此众富勒烯分布在钢空间里,是一个立方网状联结结构,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从而让钢结构表现出很高的韧性与强度。

也即富勒烯之间的相吸作用,与碳原子间的相吸作用类似,只是相吸强度相对金刚石要弱很多,但这种立网相吸联结作用,仍能极大加强钢的结构强度,让钢空间的铁原子以太旋涡不再轻易产生相对位移,表现出高强度高韧性。

奥氏体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这里引用的奥氏体概念,是实验中观察到的钢铁特定组织概念,而西方科学界关于奥氏体的成因解释则是错的。

每一个奥氏结晶体内部有一个晶核,这个晶核就是富勒烯,即碳原子以太旋涡短链闭合结构体。富勒烯存在于铁的空间,会因富勒烯与周边铁原子以太旋涡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导致两者合金-钢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奥氏体只是这种关系的具体展现之一。

当温度升高到912°C至1394°C之间时,铁素体会变成奥氏体。在于钢处于这种温度时,其内部众多富勒烯的次生以太旋涡之间通过涡管相吸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被内生场涡破坏,众富勒烯之间的纵向联系中断,形成双富勒烯以太旋涡的耦合结构:异旋同极吸附结构。如此双富勒烯内部的振动力场因方向相反而减弱,导致不能再产生环形振动电流使得磁性消失之外,还导致整个钢空间结构强度由于缺少立体网状结构的支撑而被削弱,从而表现出韧性减弱与可塑性变好,在实验室发现就是“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由于西方科学界的所有材料描绘都是以经典原子模型为构建基础的,因此所有通过“电子”、“原子核”概念来描绘材料的物理特性的理论,都是错误的理论,比如用来解说顺磁性的“电子磁矩”、“成对电子”这种概念只是凭空想象的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

材料与磁场的关系描绘过于庞杂,这里只略用碳素钢来略说明,其它的复杂描绘,都是以单个、多个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范德华力与共价键为基础来建立的有序或无序的关系描绘。

西方科学理论体系错误基础的总结

所有自然科学理论,都是创建者依据自身对宇宙事件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现象的内涵、内在机制描绘。而这种描绘,是建立在创建者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之上的。有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再配以严谨的逻辑论证与充分的文字、数学言语表述,就可以构建出一套和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让人类能方便认识宇宙,解决自身的生存生活问题。这里简略对比西方科学理论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与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的区别,以让读者对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错误基础所在有一个感性认识:

一、物质观对比

西方科学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所见物体即为所知物质,物体是客观并独立于意识的。物体有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东方易道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观察可能。人们观察到的物体,是物质的时空结构通过光与影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是一种像,是一种感觉。物体并不客观,是由意识描绘才有万物概念,并由此存在物体的成住坏空的循环过程:此物之成,源于彼物之坏;此物之住,源于彼物之空;期间唯(物)质不变,变的是宇宙事件投射在意识的幻像。运动及状态改变是物质的常态,静止与匀速是意识错觉。

二、时空观对比

西方科学时空观:时间是客观存在的,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都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的,万物在时间与空间构成的框架体系中运动。时间与空间还能揉合成一个叫“时空”的存在。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时空是四维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绝对的(牛顿力学),或是相对的(相对论)。

东方易道时空观: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变化在意识里投射后的影像反构,是一种主观存在,是一种幻觉。离开物质,时间与空间是无源之水;离开意识描绘,时间与空间立马消失。维度也是由意识构建与确认,也是一种主观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或相对性,都由意识自主定义与描绘。

三、宇宙观对比

西方科学宇宙观:宇宙由万物与真空构成,真空与物体对立,有物质的地方没有真空,有真空的地方没有物质。

东方易道宇宙观:宇宙是物质性,真空也充满物质,真空是物质的一种表达形态。

如此考查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可以发现其整个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都是错的。由此投入再多的精力,基本是在做着事倍功半的研究,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社会资源被无畏无知地浪费,也让后续众科学研究者走入探索迷宫而不能有相应收获。这也是当下人类急需解决的可控核聚变不能取得顺利进展的根源,也是不得不依赖火箭这种高耗低效的手段去开拓太空的事因,让人类困陷于地球这个小小的蓝星之上,倍受资源与能源缺乏的煎熬。也是其它如高强度材料发现、癌症等病症治疗等出现解决困难的源头。人类所有物质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学下的错误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这一基础之上。

西方科学理论自牛顿创建力学之后,不断发展到当下的量子力学,时间悠远,体系复杂,内容庞大,学科众多,门类齐全,数学公式、精密仪器一应具备,让初学者眼花缭乱,望而生畏,让进入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更由于西方科学界稍稍领先的物质技术,导致许多国人迷信西方科学理论,崇拜西方科学权威,将西方技术的成功当成西方科学理论的正确,而无视这些理论中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表述,进而唯西方科学理论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半步,自觉地充当阻碍科学进步的卫道士,对于国人的各创新理论,动则冠以伪科学、民科来全盘否定,成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科学界典范。

由此可知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看如繁花似锦,内容充分,实则大而无当,除了肯定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及拓展的宏观力学应用的科学性之外,可以否定整个现代物理理论体系主体:只需保留一些物质现象概念,各实验现象描绘与实验数据,及经验中发现的一些规律、定律、计量公式,而实验现象与物质概念背后的内涵解释、内在机制阐述、相关理论拓展,及建立在错误定性上的理论的数学公式构架,均可以抛弃。由此作者提出物理学五个公设,作为各创新物理前沿理论的检验标准。

超导材料结构

超导原理是无损耗振动能量的传递。

因此只需将超导体的形态构建出无损耗形态即可。而损耗的能量主要是侧向振动能量,也即电流作为以太纵波在导体内传递时,受原子热运动的影响,会在导体空间形成场涡,场涡牵引导体空间的以太形成以太湍流,这个以太湍流对电振动纵波产生干扰,宏观上表现为电振动能量转化为原子的热振动,即电能损耗。于是超导材料的构架,就是想方设法减少侧向振动能量损失即可,这是通过PN结的构架来实现的。

PN结存在以太湍流层,其振动力场方向由P区指向N区。当P区与N区如夹心饼干一般叠加时,电流e在N区包裹的导线上流动,其侧向振动能量由于受以太湍流层的制约,而不能向P区扩散,于是侧向振动能量被约束在N区之内并向前传递。当P区与N区都尽可能的狭窄,电流e在这个狭窄通道内的侧向振动能量耗损就越发小,最终表现为超导,这就是超导材料结构原理。

这个超导材料的PN构架形态,与封闭的高速公路能开最快的车原理一样,也与光纤的更细微玻璃纤维的制造原理一样,都是侧向干扰被屏蔽,而让向前运动的效率达到最高。无数PN构架的叠加,在横切面上看,就是一网格状结构形态,人们在实验室发现超导材料横切面是网格状的结构形态,就是这一原理的证明之一。

太极八卦图,也是超导材料的结构原理图:

太极形象,代表超导体内部电振动能量以螺旋单向运动的横切面形态;黑白子形象,代表导体内承载电振动能量的原子以太旋涡;八卦形象,代表导体的外层包衣原子的PN结侧向振动能量屏蔽构架。

可控核聚变原理

在“起子·可控核聚变”章节中曾用经典物理知识来描绘可控核聚变的原理:用旋涡运动来约束粒子,同时提高旋涡角速度,让粒子间的电荷斥力不能支持粒子向心力,从而产生核聚变。这里用以太旋涡理论认识,在这一表述中加入以太旋涡结构来完整描绘这一运转过程,读者可以结合“起子·可控核聚变”章节一起来理解。

粒子空间就是以太空间,粒子就是微观以太旋涡,粒子作旋涡运动,其实是在大以太旋涡作漂移运动,由此离心机原理得以显现。可控核聚变原理的技术构架,其实就是一个超高速离心机:参与聚变的轻核粒子如氘、氚等离子作为重物质在以太溶液的旋涡空间里向涡心汇集,并应旋涡角速度的不断提升而更紧密地相互接近与靠拢,进而能克服电荷斥力,最终轻核粒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到劳逊判据所需的距离而产生核聚变,这就是以太旋涡理论下的可控核聚变原理的简略描述。

磁场就是以太旋涡的力场梯度分布。

这个全新的可控核聚变构架形式,是通过以太旋涡汇集等离子来实现。在这个构架里,就没有当下科学界正在实验的托克马克装置不可解决的内壁腐蚀问题。

在这里构架里,参与聚变的轻核氘氚等离子的运动形态,是轻核一边是向以太旋涡中心汇集,一边是在以太涡流上漂移,其运动形态就是如银河旋臂上的恒星轨迹一样向内收敛,这也是一个普通离心机溶液内的重物质汇集时的运动轨迹形态。这个等离子涡盘,也是银河系的微缩版。

轻核聚变时的能量释放形态,主要是通过两极涡轴通道以辐射形式逸出。在两极外侧放上辐射能量接收装置,通过光电效应,就可将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来直接利用。这种两极能量辐射形态,仍与星系的两极辐射,或行星的极光,或原子内核的γ射线的辐射形态是一致的。

太极八卦图,是一个星际文明通用的可控核聚变原理结构图:

太极形象,代表以太旋涡;黑白子形象,代表参与聚变的正反轻元素粒子;八卦形象,代表以太旋涡发生器的构架。以太旋涡发生器产生以太旋涡,从而让轻元素粒子聚合成重元素粒子并释放出被禁锢的运动,即核聚变。

同时,太极八卦图的太极形象,也代表核聚变构架中间的等离子涡盘;黑白子形象,也代表两极涡轴辐射通道的投影;八卦形象,也代表核聚变时等离子体旋涡整体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的形态

力·物质作用的实质

力的定义,在牛顿力学中,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牛顿力学作为西方科学体系的基础理论,广为普及,“力”这一基础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有力被检测到的地方,必有物质存在,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关系。当人们使用仪器得到物质信号特征,表明有力作用在仪器上,且力的源头必有物质存在。但对于物质作用,人们一般通过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空间位移变化或弹性形变来感知这种作用形态,其它物质信号特征均是这种空间位移变化或弹性形变的复杂或特殊形态。

然而,空间只是物质切割光与影的感官反应,时间只是运动的度量,借物质与物质接触后产生的空间形态在时间上的光影变化来抽象出力的概念,虽然可以直观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形态,但如此结果只停留在光影的感官描绘上,得到的只是物体与物体的表象描绘,而非物体内部实质形态描绘,同时还让许多人忘了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有另一个物体作用于其上让其改变,而非一个绝对的超然的“力”让其改变运动状态。

自然,人的意识只能借助光影构成的表象来理解物质实质,这是意识被五感约束后理解宇宙的无奈,因此这里仍用一种表象来解析这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只是更深一层次:以太层次的描绘而非物体层次的描绘,以更接近物体与物体作用时的具体形态。

由“运动成因·御波而行”小节可知,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运动的内因,是内部空间的以太纵波在改变物体的空间位移,同时场涡融合在改变物体的方向状态,从而分别在意识中产生直行运动与周行运动的感觉。

以一个直行运动物体作用于一个静止物体为例:

当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运动物体内部的纵波会传递到两物体的接触面,从而在静止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弹性形变,这一弹性形变在静止物体内部产生纵波传递,是为入射波,这也是一个波扩散的过程,进而纵波推动整个静止物体沿波的线程方向前进,在宏观上表达为静止物体状态由静止向运动转变,且速度加快。纵波从静止物体的输入面传递到另一面的时间,物体的状态整体表达出惯性现象,而这传递时间,也是惯性持续时间。

同时,静止物体的接触面的弹性形变后,会反作用于运动物体的接触面,在运动物体内部表现为反向波动,即为反射波。

这一反射波,由于承载的媒介是物体空间的原子以太旋涡与以太,因此与运动物体内部的原纵波有相同频率,从而产生驻波作用。这一驻波作用牵引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移,在宏观上表达为运动物体速度减慢。

如此静止物体在入射波作用下速度增加,运动物体在驻波作用下速度减慢。当最终两个物体速度一致,于是两个物体表达为同一运动速度,纵波承载两物体继续运动。当运动物体在驻波作用下速度减慢到小于静止物体的增加速度,宏观上表现为运动物体被静止物体反弹。

如此,就不用抽象的“力”与“质点”概念建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是用“波动传递”来直观展现有空间体积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让人更容易理解物体相互作用的具体形态。

下一小节:势的原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