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反构

太阳,其实人们只看到太阳的光。

按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与光速比率,人们知道看到“当下太阳”是八分钟前的太阳,真正的理解是,人们看到的“当下太阳”,是八分钟前的太阳的影像,而不是太阳本身!同样,虽然人们天天面对一个人,其实人们没有真正看到这个“人”,而是看到这个人反射出的光组成的影子。这与镜中看到人是完全一样,但由于没有镜子里的影像那么直观让人清醒认识到自己只是看到幻像,源于镜子里的影像与自身影像有一个相互参照过程,让人立马意识到镜子里的人只是影像。但看自身,仍停留在是“这是实体”的地步,其实这自身,仍只是影像。因此在黑暗之中,“自身”立马消失,在于消失的是影像,实体仍是存在。

人们看到了眼前的万物的光,才感知到万物的存在。当意识接受了光构建出影像后,反推出距离自己某一位置的地方,存在一个物体,这是一个推断与反构过程。这个认识非常重要,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以为眼前的物体就在自己眼前某个距离远。可用一个流程表达:

某个时空点存在一个物体(A)
—>这物体发出光或反射光(B)
—>光被眼睛接受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到大脑(C)
—>大脑意识推断与反构出物体影像(D)

这个流程前三条很容易理解,人们都能直观理解这一过程,但第四条“大脑意识推断与反构出物体影像”则要陌生。光,在当下科学认识里,是一种波动能量,在以太理论是,是以太纵波,被意识接受,则只会得到大脑里的能量反应,而不会得到物体本身,物体本身只存在于眼前的某一个距离点上。由此可知,当下眼前的万物形态只是意识中的能量反应,是一种感觉,也即物体影像形态,是这个推断与反构所得的结果,也即反应时的大脑能量波动形态。

这个影像状态,代表意识与物体在光联结下的关系:

物体影像,即不是意识,也不是物体本身,是物体的能量振动形态。受意识状态、感官状态、意识与物体之间的时空状态、光的频率强度、物体本身状态等等因素影响,其中任一一方变化,都会对结果影像产生变化影响。人类科技文明的探索进程,就是受这五种因素同时影响制约,才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意识通过光构反构出影像,就有万物的感觉;对影像形态的延伸,就有了空间的感觉;前后影像之间的差异对比,产生运动的感觉,并有了时间概念。这种感觉让人们忘了上面流程表所展示的经验逻辑,而以为存在万物,存在时间与空间,从而有万物、时间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判定。

人或万物本身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也非是不客观存在的,在于这么描绘都是意识所做的判定。客观,是意识所做的客观,不客观也是意识所做的不客观。意识做的判定、结论、描绘、推断等等,都代表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系即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宇宙本身。要是看官认为笔者这么说很客观,或者这么说很主观,都代表看官与这段文字之间的关系。

这样绕口说法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唯心论,并非如此,这仍是在承认物质是基础上的认识。

那如何来理解这个宇宙呢?

实质只是以太在流转涌动,这个流转涌动形态被意识接受,在意识里反构出各种时空物质概念: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生命万物、人体大脑、光声电、能量振动、物质物体、波粒子、运动静止、时间空间,甚至包括以太这个概念本身!

即万物,是以太涌动后在意识中的反构影像,是一种感觉。

而感觉,仍还是一种感觉,这个判定会让人们无的是从:这个宇宙是怎么的宇宙?但人们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选择哪一个本源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个本源之上构建、拓展出更多的概念。

整个科学探索的过程,都是在意识判定一个本源的基础上,比如这个宇宙是物质的,以物质作为本源,以粒子与场为本源形态,再借经验感官与逻辑推断来不断延伸与拓展,构建出西方科学理论体系。以物质=以太,以以太旋涡为本源形态,构建出这个以太理论。粒子与场是以太旋涡的某个时空层次的展现,是以太旋涡理论向下兼容西方科学理论的体现,会在后面“统一场概论”章节总结这种兼容性。

人们在以太里看到万物,与人们在水里看到冰是一样的感知模式:冰与水的接触面的反光,从而有冰水两者的区别,而其实质成分,都同样是H2O;以太与万物的接触面的反光,从而有以太与万物两者的区别,而其实质成分,都同样是以太。

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实体叫“万物”,人们眼前的万物,都是以太涌动后出现的时空结构通过光,在意识里的影像投射状态。万物,本质是以太运动。以为万物是客观实体,认为万物本质不同,判定以太不存在,都是一种错误认知。

这也是太极八卦图所揭示的东方宇宙观原理:万物本源即道,没有观察可能,可被观察的都是影像,即其流转形态——太极,与其振动形态——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