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说

申明•雪印堂

这个《广义时空论》(上篇)又称为《像说》,建立的目的纯粹为了给易作一个参照系,别无它用。对里面的虚空幻像的说法不可当真,就如画一张地图来说明某个地方的方位,而不是就那个地方,所以迷信这个理论成发颠状就是不要怪我了。不信也无所谓,本来就是无聊了建立一个空理论玩玩或唬唬不懂的人,哈~。

这个理论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广义时空即像与封闭时空的基本性质,下篇是在广义时空理论下的对物理学上的时空观即狭义时空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因为要涉及数学等知识,这个难度对本人讲是要高,只有尝试了,不行本人是不会勉强自己的。这一理论脱胎于这个时空理论,也将回归这个时空理论。

人类研究宇宙必包含了三个方面,物质、意识及物质与意识联系。只要解决一、物质是怎么构成,二、物质作用的方式,三、意识接收物质作用的方式三个问题,就可了解宇宙的奥秘。而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故本身作为客观存在,它是自然的,它的表达出来的相互作用也是自然的,也即物质与物质作用本身并无真假好坏之说,没什么可以去评述的,它只是其自己,都只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人们认识万物的光怪陆离的感觉而能出在意识对物质的认识方式的问题上。

广义时空论上篇讲的就是人们是通过主观的方式来认识物质与物质作用的,以自身为参照系来定义各种物质与作用,解决的是三的问题。而本身物质若是没有对人的五感的作用,是无法被人认知的,故当前人们定义的各类物质的本质或物质的属性都是物质作用在意识反映后的表象,是一种物像的定义,因此上篇又称《像说》,简单说人们将物像当成物质本源了。

比如眼睛看见物体,实质眼睛接收到物体发出的光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个作用被转化为电神经脉冲才有了物质的反应;又如手摸到了物体,实质是手接收到物质对触觉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个作用被转化为电神经脉冲才有了实体的反应,这些作用都不是物质本源,而是物质本源在宇宙里的表达,即人们五感接受到的都是物质作用也即物像。

因此从观念上解决物体本源与物体作用的区别,方能正确理解现实与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各种表象,而不被这些表象所误导,从而更接近宇宙的真相。

前言•祷文

在这里非常感谢先哲阿图尔•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9-1860)。是他开启我思想的大门,让智慧之光照亮我那曾蒙钝的心灵,使我能以理智的心去看世界;是他教导并让我明白支配人类行为的是其背后那盲目的意志,让我不再受意志那吞噬一切的本能摆布,使我能以理性的影去面对世界;是他提醒我面对的时空是虚幻的本质,让我不再受时空的表象所迷惑,使我能以黑色的眼看清亮光背后的真象;让我获得自由的意志,感悟真正的人生。愿他安详长眠!

在这里非常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心身,让我能在这基础之上,规划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风采。也非常感谢先哲纪伯伦,是他让我理解爱与善的真义,懂得魔鬼存在的理由;也非常感谢曾爱过我与伤害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感受到爱与善的真实。我将一如既往地去爱你们,爱这个世界。我将秉承先祖的遗愿与炎黄的意志,在神的庇祐与爱护之下,接过人类文明的火把,将文明的火种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星光不能触及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温暖每一个渴望阳光的心灵。

在这里我恳请神的宽恕,我已决定再次转动那把钥匙,打开那人类那混沌的心智,继续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人类文明的意志更是神灵先祖的意志,人类文明的传递是先祖付予您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为了将远古的神的先祖那爱与善的愿望响应在每一个生命的心中,重新构建曾消失的神的世界,那也是作为生命意志的高级体现的神的义务,也是天书给我们的启示。那曾经有过的失落,那曾经有过的伤痛,及以后还会有的战争,及以后还会有的死亡,那是人类为重构神的世界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也是文明传播过程中有时要用的不得以的方式,这些都是远古神的意志的体现,更是生命意志的愿望。当神的世界在人类的手中构建完毕后,一切都将会如您所愿地回归。

只要还有生命,就会有希望;只要坚定信念,将会有成功;只要充满真爱,通往神的世界的时空之门就会重新打开。今日,时空理念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文明的火把在华夏再次启程。

祈祷……

主题•神的意志

神给了人类一切,光、生命、爱、智慧,除了家园,……

“生活没有爱情,如同一棵不开花不结果的树;没有美的爱情,如同没有芳香的花朵,没有种子的果实……生活、爱情和美,是绝对独立的、永不变化、绝不分离的三位一体。没有反叛的生活,好似没有春天的四季;没有真理的反叛,好似不毛沙漠的春天……生活、反叛和真理,是绝对独立的、永不变化、绝不分离的三位一体。生活没有自由,就像躯体没有灵魂;自由没有思想,就像飘荡的灵魂……生活、自由和思想,是千秋万代不会灭亡、绝不消失的三位一体。爱情及其结晶,反叛与其成果,自由同其产物,是上帝的现象,上帝是理智世界的良知。”
—纪伯伦

主言•人的表象

一、看听闻味触等感觉欺骗了人的意识,才有了物质的概念
二、物质是虚的,只是你我眼里看到的像。物质是四维度的静止的时空
三、时空是通过参照系的建立来定义的,没有参照系的时空为不可知不可描述为无
四、广义时空的定义
五、封闭的时空即意志
六、封闭时空的属性与预测的本质
七、参照系与像的关系
八、结界的属性
九、概念的本质都是像的定义
十、时间与空间的本质
十一、平行时空原理
十二、物质的本质: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
十三、真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十四、质量概念的认识
十五、能量的本质:物质作用的抽象
十六、牛顿经典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区别
(待):客观与主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补录:东方与西方建立参照系的差异

一、看听闻味触等感觉欺骗了人的意识,才有了物质的概念

建立一个理论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本来是没这个理论的,只是为了说明白这个问题,就凭空想出一个理论来,然后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让理论向观察到的事实看齐,当大家都认同了这个理论,那就成了科学。

以前的人们有个困惑,那就是物质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原子理论,其模型理论大概思想是这样的:所有物质均是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围绕其外围构成。于是有一大堆的实验来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特别是电子显微镜被发明后,更为这个理论的构建添砖加瓦,于是这个理论就成了经典理论。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构建完美又为世人所认同。

记得高中书本里是这么来比喻原子模型及原子尺寸:原子核在原子中间,若原子有足球场那么大,那原子核就如一颗花生米那大;若原子有地球那么大,电子就如一个乒乓球那么大,围绕在地球表面转。显然在足球场是很难找到一颗掉落的花生米的,同样太空中是看不到屋顶的一个乒乓球的。所以从结构上看,尽管原子在人的眼里小乎其小,而内部空间相对于构成的原子核与电子,是非常大的,即原子是电子围绕原子核构成的虚球,它以电子划过原子核周边的空间形成的面为边界,来分割原子内部与原子外部的。

从原子理论的描述来看,原子其实是一个基本空心的虚球。可为何有球的感觉呢?是电子在绕着核在转,在某一时刻为固定的点与点的对应关系,只是随时间的流逝,于是有了球面的感觉。这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舞链锤,即一根绳子掉着一个小铁球在头顶转,太快时就有手托着一个圆盘的感觉,我们知道这是人的视觉残像照成的。因为电子近光速在核周边的空间里转悠,所以也很容易理解原子是一个球的感觉。

尽管事实很清楚,而实验也在支持这一理论,可似乎还是没回答这个问题:物质是什么?是原子为基本单元构成的结构。原子只是一个虚的球,上面不过多了个缩小版的乒乓球与一粒花生米而已。而这一原子理论的描述让我们知道平常看到的物质其内部是非常空的。物质里面这么空,为何我们看到还感觉到亦或闻到这个物质是那么有实体的感觉呢?问题就在这看摸闻等感官。看到是因为有视网膜神经,摸到是因为有皮肤神经,闻到是因为有鼻子感觉细胞,这些都是自然科学所证明的。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是人脑意识中的一个神经反应,也就是一个像而已。显然这个像也是很虚的,因为大山也好,白云也好,总不能装入脑里,所以都是像。

二、物质是虚的,只是你我眼里看到的像。物质是四维度的静止的时空

根据原子理论可推出万物的边缘只是一个虚幻的像,物质是一个大空泡,这很难让人接受,暂时不接受也无妨,谁让大家这么笃信这个原子理论呢。我们的地球同样是一个大的虚球,当然要是你上大街上逮住一个人告诉他说他正站在大空心球上,被骂作神精病可不能怪我哦。因为有了人的感观,才有实体的感觉,才有了时间的流逝。而人的主要感观是眼睛,是眼睛看到这个空间里的光组成像,才能脑海里有实体的反应。同样无论人体也好,桌子,电脑也罢,都是一个虚的三维空间而已,道理与地球的说法是一样的。这几个符合经验主义的例子都在证明大家所见所触的都是假像,是在时间的尺度上看到的只是一个像而已,本人称之为时空,而不是真正存在这类东西,是意识受眼睛与手的蒙蔽才有地球,人体的这样的概念。之所以说现代的物理学研究也只是经验主义,因为那些所谓的精密仪器不过是人体的延伸,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对世界的认识问题。

本人提出时空就是像这么一个概念,主要是为了与大家观念中的时空相符,又能为自己的像的理论找到一个拓展的空间,其实像的范围不仅仅是大家观念中的四维时空那么简单,可以说无所不包,也正因为无所不包,其实什么也没包,只是像这么一个概念而已。言归正传,我们可以随意设定一个长宽高的三维空间,就可称之为空间窗口,随意设定一个昨天到明天或去年到后年或秦朝到明朝的某两个时刻点之间的时间段就为时间窗口。时空窗口的大小相对于人的意识来说的,时空窗口分为时间窗口号空间窗口,两者在经验中是不可分割的,那就不分了,即时间窗口也就是空间窗口,反之亦是。那存在于这两个窗口之间的物质,都成为被研究的对象。本人是用这两个经验主义概念来给一个本人广义时空理论中的物质定义。即物质是什么。

拿一团纸来说,在不同大小的空间窗口有不同的像,也即人的意识中看到的像,本人将通过看听摸等感知手段在人大脑中得到一个像称之为映射,物理学上反射折射也是映射的一种,吃东西感到鲜甜辣等味也是映射的一种。在人的空间窗口看这团纸,再通过放大与缩小空间窗口,则这团纸表现为不同的像。

从大空间窗口里看:将空间窗口放大到百米尺寸的空间窗口里,这团纸就是一个白点,那还是相对眼力好的人来说的。在千米尺寸的空间窗口,对于最好眼力的人来说,基本为无,即在脑海中不存在远方的空间内这么一团纸,对于百千米或光年尺寸以上的空间窗口里,这团纸还是为无。从小的空间窗口里看:在米为单位的空间窗口里,近似于一个球;在毫米为单位的空间窗口里,为近似的平面;在纳米为单位的空间窗口里,为不同纤维纵横交错成的集堆物;在分子尺寸的空间窗口里,表像为几个分子团组成的合成物;在原子尺寸的空间窗口,表像为电子围绕原子组成的虚球,再往以下就是据说夸克,只是那个空间窗口太小,无法定义,即无法感知,同样为无。所以纸本身只作为一个像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在空间窗口里并无实际的边缘与纸这么一个实体,它的边缘与实体由空间窗口大小来调整与定义的,它只是经典原子理论中的一团原子构成的空间在人脑中映射的像而已。

同样相对于时间窗口,过去某一时刻,这团纸还是纸浆,经过人的加工,就有了纸的像,也就是当前我们定义的纸,被扔进垃圾桶再被埋在垃圾堆里,纸被分解变成水碳及杂质,则纸这个像就消失了,而构成的物质并没有消失。所以纸在时间窗口里也只是作为一个像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同样在整个时间窗口里并无实际存在的绝对的纸这么一个实体。只是通过时间窗口大小的调整与定义,以前叫浆,现在叫纸,以后叫垃圾,更以后叫原子电子等等,而无论浆、纸、垃圾、原子电子,都是经典原子理论中的一团原子构成的空间在人脑中映射的像而已,都是一个像。

所以一个物质的概念不是平常所见到的实体的概念,而是在时空窗口上的像的概念,是相对平常人的观念中所见来定义的。一个人,不能说他/她是一个现在的人,而是指出生瞬间与盖棺那一刻的人,也就是由过去、现在、未来组成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上的人,即时空概念上的人,这才完整体现这个人的存在。同样对于无生命的物体如一辆车,由其所以原件组装完毕到入了车冢之时组成的时空概念上的车。那也完整体现这辆车作为其自身意志与车之像的存在。因此在这个广义时空理论中物质定义就是:

物质是四维度的时空,物质是四维度的像,时空即像

之所以这么定义不过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描述。为加深这个定义的理解,再举个例子,比如前面提到的乒乓球,是外面为塑料裹成的空间而已,在生产出来后就有了乒乓球的概念,回收后被碎成粉回炉,就没有了乒乓球的球的概念了,所以说乒乓球是一个时空上的像而已,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叫乒乓球的实体存在。里面的乒乓球、塑料、都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定义。

三、时空是通过参照系的建立来定义的,没有参照系的时空为不可知不可描述为无

显然,这样定义的物质在四维空间里是“静止”的像,之所以用引号,因为我们无法在更高维去看这个像,而且静动是相对于时间而言的,更高维也没有另外一维的时间在流逝,所以假如我们真在更高维看,这个像就是静止的。就如我们在二维平面上随意画个图,我们感觉这个二维图加一维时间组成的像是静止的,那是相对于四维时空里的我们而言的。即若有五维的时空,那感觉起来这个四维也是静止的。在平常看到的一块石头一动不动原理完全一样,只是平常我们看一个物体不动,很少加入时间因素,其实随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上的万物皆在动,之所以人有“静止”的感觉,那是相对于观察的人而言的。这里就提到一个相对性,之所以有动静的感觉,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或人体或一棵树或地球,一般都是以地球为相对静止,然后我们再定义一个物体是否静止,这种被用来相对的物体称之为参照系,即物体是由于参照系的存在才有时间与空间的说法。

相对性存在于任何事物之间,只要有时空的地方。任何一个物质的时空是静或动的说法,只是相对于另一个时空而言的,即有了参照系,才有距离的说法,有了时间的感知。对一个物质来说,没有参照系,它的时空是没办法定义的,即无所谓时空,无所谓长宽高,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的。对于人来说,要不是有了可参照的标准,无谓高矮胖瘦丑美俊靓,当然这种标准是建立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的,并无统一标准的。一切都是有了这参照,才有时空的概念,人生的好坏。时间空间的概念都是相对于描述者而产生的,时间空间的存在都是相对于其外的另一个时空物质而存在的。所以对一个物质的时空来描述,都是建立在参照系的基础上才成立的。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础,更是物理化学心理等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建立的基础。本人建立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帮大家掀开这个基础下面是什么东西,当然本人可以事先告诉你,其实下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为“无”。

在自然学科范畴,有了参照系之后,时空就可以被定义了,大小远近前后昨天今天等等。但参照系是什么?也就一个物体,也就是说相对于一个时空而言的另一个时空,即时空是相互定义的,就如男人是相对于女人而言的,而女人又是相对于男人而言的。要是将一个物质作为一个时空窗口,那么这个窗口大小由外在的另一个时空窗口来定义的。而大的时空窗口必包含小的时空窗口,大的时空窗口的时间特性决定小的时空窗口的特性。这个就如打开一个玻璃窗户,里面有风景人物,对于那打开窗口的人来说,那些风景人物的像都比窗子的尺寸要小。而窗子要是关上了,风景人物也在眼中消失了。同时两个时空窗口在时间空间上是否是同步的,则要通过第三个时空窗口来定义,否则就无法知道对方的现在与自己的现在是否是完全一致的,即一个物体与其参照系组成的新的时空是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动或静的,一定要找第三方标准来作参照系。幸好我们日常生活早就找到了,在地球上是世界格林威治时间。正因为这个统一的参照时间定义,我们才知道美国的早上并不是中国的早上,中国的正午也不是美国的正午;美国的六点不是中国的六点,美国的二十点不是中国的二十点。

而如果没有这第三方的时间标准来参照,则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发生事件的时间是我们现在之前还是现在以后,这个时空不一致的影响甚至可通过星光来体现。我们知道星星传自于遥远的外太空的恒星,用现在的仪器来探知,那都是几亿光年以前的,即我们看到的现在星光,相对于那个恒星的时空,早就是过去几亿年前的事了。谁也不知道以我们现在定义的时间里,那个恒星的“地球现在时”是什么场景。当然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早有体现,要是你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没窗没钟手上还没有表,只有日光灯,呆上个很长一段时间(对外人来说),你就是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时候了,所以我们俗语中有愰如隔世的说法,就是没有一个参照的时间。

这里说有了参照系才有了时空的定义,才有了像的存在,那怎么去描述没有参照系的时空,显然没办法去描述了,没有参照系的时空为不可知不可描述,在这一广义时空论中本人称之为“无”。在现实中,人们很难理解没有参照系的时空是怎么样子的。其实这样的时空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即所有我们看到的物质都是相对的没有参照系的时空,我们看到的物质都是其表面包裹像而形成时空而已,这就是像的由来,对于这样由像包裹而成的时空本人称之为封闭的时空。

四、广义时空的定义

本人提到时空是通过参照系来定义的,没有参照系的时空为无。这里用的“时空”还是大家观念中的接受的时空,即隶属于自然学科所理解的时空,本人将之称为狭义时空,即平常我们看到的三维的空间与一维的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而用参照系这个时空概念给予扩展,则提出本人的广义时空理论的核心部分,就是广义时空。本人的这个理论中是这么给予定义:

即凡有参照系的存在均为时空

那什么是存在呢?凡在一个时空窗口内人所看所听所遇所想所说所喜所悲的人事物都是存在,这也说明一个时空不能脱离观察的人而存在的,所有的参照系都是由观察的人来选取与建立的。

对这个“存在”,另一种说法就是:同时间与人联系的一切。无论是行星也好,太阳也好,或行星绕太阳这种现象也好;无论是光也好,灯也好,开灯关灯这种行为也好,都是存在;无论是你也好,饭也好,或你吃饭这种行为也好,都是存在。无论梦也好,作梦这个行为也好,解梦这个过程也好;无论病也好,生病也好,治病也好,还都是存在。这种“存在”就是时空的说法,我想是最难被其他人接受的,无论如何难以理解,只要想想本人提出的“物质是虚幻,物质是时空”的观念就可以的,那可是建立在经典原子理论基础上,呵,这就是为何本人强调想象力的缘故。

再将生活中的现象简单的展示一下,看了可能会不舒服,但有助于加深本人这个时空理论的印像,哈~。我们常说吃饭去,有人有米有水有火有锅来做饭。那“人,米,水,火,锅”是什么?都一堆原子积起来的物质,原子是什么,构成这些物质的最小单位;物质是什么,你我看到的虚幻的像,也就是时空。所以当你说去吃饭去,其实可以这么去理解,是一个大时空-多原子堆积体-人,将一个小时空-少原子堆积体-饭,摄入其间变成大时空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人的意识,所以这个过程就叫吃饭。一个大时空吞摄一个小时空,这里同样有一个自然界中正在被验证的的理论,那就是黑洞,霍金就是描述这时空吞摄的现象的专家。这似乎很难想象,吃饭被理解成时空吞摄,当然这是依据本人这个理论来定义的时空观念为参照的。理解本人这个时空理论要很高想象力的,另外一点判断力就可以了。

五、封闭的时空即意志

那没有参照系怎么去理解,那就是不可描述不可知,本人称之为“无”,即如果一个想象中的时空不能为之建立参照系,那这个时空就为无。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无”可以理解为空为虚,不等于不存在,这是一种妥协的说法,为了向人们五种感知到到的事物的观念的妥协,其实在本人广义时空理论中无就是不存在。上面提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不无法建立参照系的时空,即任何物质都是外面裹着像的时空,也就是封闭的时空,本人给封闭的时空一个称谓就叫意志(用这个称谓是为了纪念先哲叔本华)。所以本人这个理论的另一个定义是:

有参照系的时空为像,没参照系的时空为意志

像是有参照系存在的时空,能够被人的主观感觉所描绘的时空,称之为开放的时空,它的存在方式就是万物万象,它的描述方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形成的概念;意志是没有参照系的时空,即封闭的时空,它的存在方式是无,它的描述方式也是无,但可通过像来感知。

为何称我们看到的物质都是封闭的时空呢?举个普通例子:比如静放在桌上一个桔子,我们都知道要是剖开皮之后,里面就有瓤,这是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观。就如上面我提到的,桔子也好,皮也好,瓤也好,都是由原子为最小单位构成的时空,这些称谓都是像的一种。但没剖开之前,我们如何来定义里面的瓤呢?也就是说怎样去为这些瓤建立四维时空坐标呢?显然是无能为力的,除非去剖开皮(为这么个桔子用X光去透视不值得),才能知道瓤的分布,数量,好坏等等表象。也就是说没打开之前,里面的东西是无法用像,无法用物质来定义的,那相对与观察者的我们,里面就是不可知,有人说,怎会不可知呢,有瓤呢。呵,这就是本人说的经验主义,现实生活中有种水果装饰品很逼真,要是也放在桌子上,那他就错了;而且以前本人还玩过将桔子内部掏空并留过一个基本完整的桔子皮壳来矇人的事。所以说这个桔子是真是假,唯有通过拿(感知重量),剖皮看(感知真假),吃(感知味道),才能知道这是一个桔子,天,吃一个桔子原来这么麻烦的,没办法,谁叫我们太会创造表像了呢。其实也不麻烦,剖开皮往嘴里塞就行了,只是别忘了用本人的广义时空理论来加深一下理解:你吃桔子是一个大时空在吞摄一个小时空哦。

这里举的例子就是封闭的时空。这整个吃桔子的过程也是说,封闭与否是相对于吃的人而言的。对于桔子,在剖开皮之前是封闭的,剖开之后就成了开放的。对于瓤,剖开之前为无,剖开之后又成了一个封闭的时空,而咬开后又成了一个开放的时空。其实剖,咬都是为了建立参照系而付出的行动。也就说,我们了解物质本源的过程,是建立参照系的过程。古人说的“按图索骥”就是以“图”这个参照系来定位现实中的“骥”这种千里马,而易更是一个超大的参照系,但正因为太大了,反而不能给事物定位,看上去每一件事都可用它来解释与它拉上关系,又似乎与它无关。而本人构建这么一个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易建立一个参照系。所以这个理论是假的,凭空想出来的,除了最早提到的原子理论,里面其它提到的虚幻也好,时空也好,意志也好,都不必当真,也不必被本人的言论所蒙蔽,生活还要认真生活。

六、封闭时空的属性与预测的本质

一个封闭时空的内部是不可定义的,即对外来观察者说,这个时空内部为无,为空,为不可知。就如看到一个人进入房间关上门后,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变化,那个人是坐是卧,是生是死均不知,而经验主义会直接告诉我们他会是活着的还会在房间里的,其实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局限性,简单假设就知道:万一关上门后里面有人杀了他,完全不是没可能;同理那个房间还有一扇门,他一进去又从那一扇门出去了,那这个房间里同样不存在这个人了。所以说封闭的时空内部是不可知的,这就是黑箱原理的要义,没有人知道放入黑箱里的那只猫是死是活,还在不在,唯通过打开箱子,或通过摇晃等建立参照系的表征方式,才能得出黑箱内部的状态。这也是量子理论单个粒子不可测的根源,单个粒子就是一个封闭的时空,不是不可测,而是没有可以测即建立参照系的手段。对于封闭的时空,唯通过建立参照系,或直接打开像观测其内部的表象,这是西方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贯手法。既然空的东西就是没东西,就是无,所以封闭时空的属性在本人理论中是这么定义的:

没有参照系的时空只是其自己,没有任何可以去描述,为空为无

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大家别骂我,哈。没个性才叫个性,大家都有个性了还不如没个性,这就是个性的相对性。但封闭时空有一个本能,就是每时每刻都在突破像的约束试图向外扩散。既然无法去描述,又是无,怎能让我知道有这个本能的呢?这就是上天的安排,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有向无扩散”,表象也多多,如水往低处流,胃空了要吃,没钱了要赚,高密度气体向低密度气体扩散等等。有人可能还会疑问,你说的是“有向无扩散”,怎么同封闭的时空的本能联系在一起,前面本人提过了,封闭的时空为无,包裹的像就是物质也就是为有,有向无扩散,也就是无向有扩散。这就是要用到相对性了。说“一个人向你走来”,那是以你为静止方的参照系,若以对方为静止的参照系,那就是“你向他靠近”,走是一种表象,靠近才是对时空的描绘,也就是说“一个人向你走来”或“你向他靠近”,是两个时空在接近。同理“有”与“无”,像与封闭的时空是相互以对方为参照系来扩散的,也是两个时空互为参照。

这个封闭时空与像的相互为参照系的特点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两者的边缘之处是相互映射的,像的内表面就是封闭时空的外表面,这个边缘本人在这个理论中称之为结界,可以理解为封闭时空与像之间的一层膜,结界的定义就是像向里扩展的极限,也就封闭时空向外扩展的极限。这封闭时空与像的映射就如一个印章盖在信签上,印章有字的这一面的在其朝下背着人的眼时,也就是封闭的一个时空,从而通过印在信签出现一个印,当人看到这个印时,就知道它的印章图案是什么。这也是封闭时空“无”通过像“有”还达到展现自身的目的。所以封闭时空的属性这是样的:

封闭的时空是通过像来展现自身的存在

即一切像都是封闭时空映射的结果,像与封闭时空相互映射。

既然是人,必定要建立参照系才能去描绘要观察的时空。西方的研究方法就是不断打开时空窗口来获得参照系的建立。在物理意义上,对于小尺度的时空窗口,人们通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来获得参照系的建立;对于大尺度的时空窗口,人们通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来获得参照系的建立。这些仪器都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通过这些仪器,人们看到更小的像与更大的像,这就叫打开时空窗口,这个表象也多多,切割、解剖、撕裂、折断、放大、扫描等等都是。打开时空窗口的表征就是观察的时空内部与时空外部连通,从而通过感知手段即光声味等来定义时空的远近硬软等描述表征,西方走的就是这一走路。

而封闭时空的属性,却让另一种建立参照系的方式成为可能,这就是像的方式,也就封闭时空的外在表象反应了其内在的本质的原理,来获得内部的信息。封闭的时空,总在更大的时空里通过一切可以受其影响的像展示自己的存在。当封闭时空展形时,就影响到周边的时空,引起周边时空的像的变化,称之为波动,当稳定下来就是一个像了,于是我们就能获得时空内部的物质的状态。这种波动,我给的本理论的术语叫映射。这就如放电影片一样,我们看到的影片场景即像,是胶片上的记录即由放映机这个像包裹的封闭时空,透镜与灯光组成的系统即波动传到银屏再反射到我们的眼里的,于是我们就知道了胶片上的内容是什么。

封闭时空的这个属性让国人感觉神秘莫测的占卜成为可能。在我们的观念中,时间是一维的,在本人理论中对物质的定义是四维时空静止的像,即未来是确定的,只是在我们的感知中暂不存在。而现在以后的时间即为未来,是不可知的,但又在我们观念中存在的,所以从“现在”算起的“未来”就是一个封闭时空,而“现在”与“过去”就是这个“未来”不断展示的像,所以过去能在我们的意识中有影像,这影像被称为记忆。而“现在”则是分割“过去”与“未来”的边缘,即是“过去”像的内沿,又是“未来”封闭时空的外沿,所以“现在”意识中有什么想法,即是“过去”像的表达,又是“未来”无的映像。因“过去”与“未来”都是以时间为参照系的,故用“现在”的时间让心智高的人来建立一个未来的精确的像的模型,就成了预测了,也就是在给整个大像作一个描绘,因此占卜对当前的时间要求很精确。简而言之,通过三维空间物质的像来获得其内部所含东西的在意识中的模型,与通过一维时间人事的“现在”这个像来获得其“未来”所发生的事在意识中的模型,是完全一样的道理,前者称之为猜测,后者称之为预测。正因为这么简单,所以书上说“善易者不占”。因此本人说所谓预测,不过是智者在透过意志散落在时空中的碎片窥见生命活动的全貌。

预测的本质是未来的像在当前意识中的映射

而人的生辰八字是人出生的标志时,所以从四维物质是静止的广义时空观念来看,未来的命运就是注定的了。但本人又为何在《自由意志与财富》中说到命运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这就是因为参照系存在的缘故,即命运是注定的,但通过自由意志的获得,可为自身的意识建立更高层次的参照系,即因为有比较,才有命好命差的说法。对封闭时空即无来说,无所谓富贵贫穷无所谓悲欢离合无所谓善恶好坏,一切只有它自己,人一出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封闭时空,无知无觉懵懵懂懂浑沌一片,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获得身体上的物质与意识中的观念,不断表现出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自身这个封闭时空也就是意志展示在世界中的像。故佛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说,原本就是空色无相,只是人有了意识,再通过建立好与坏的参照标准,就有了命好命坏的感觉。命本来无所谓好与坏的,这就是占卜的原理与命运的真谛。

同样当封闭时空以人的身体的外表与反应作为大像来展示自身时,就是中医治病的原理了。病其实也是一种像,只是相对于生命体而言的,对于机械而言称之为故障。当病出现在生命体内时,就成了封闭时空了。故病因作为封闭时空时,在人体展示自身时,人就有了生病的症状,中医就是通过把握这些症状来确定病因是什么,即建立参照系,再通过相应的中草药来治疗人体。因为中草药治疗是通过人体循环而不是直接到达病源的,所以见效慢,而天人合一是时空构建自身的结果,所以中草药作为自然的产物与人作为自然的生命,少有排斥之处,就如大家都是熟人好说话,所以对身体机能伤害小。这就如为了消除桔子里面的那个内核,将药物通过桔子本身的循环系统,让内核烂在里面。而有的病来势凶猛,而中草药见效慢,所以反而治不好,就如房子着火了,里面的人还是以闲庭信步的方式出门,不被烧死才怪。

通过把握外在的表象来推算内在的本质,即捕捉要观察的时空的影像从而给观察的时空建立参照系,也就是说通过望闻问切来是获得封闭时空的表征,从而在人的大脑中为个病源这个封闭时空建立一个模型。但正因为封闭时空通过一切像来表达自身的存在,从而导致这种影像无处不在,相互掺合,反而很难来定位,即建立一个很精确的病因模型很难。这就是为何中医让人难以理解难以推广的根源之一,它要很高的心智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七、参照系与像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请人帮忙解决的事,这一表征说明这件事是我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那我们的对于解决这件事的能力就不能超过要请的那个人的能力,也就是对于解决这件事的能力我们还在对方的能力之内,这是之所以我们请对方帮忙的原因。这相当于大容器能包容小容器一样,反过来小容器不能包容大容器。那么对于物理学参照系的建立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无法去判定一个物体相对于我们是什么状态的,所以才要通过参照系来给一个物体进行描述。那么我们给一个物体的描述也就不能超过参照系本身的能力。比如借用一个杯子装水,每一次所装的水不能超过杯子的容量。

同样我们的认知也是一个参照系,对于一个现像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对其描绘,就是因为我们脑子中有对这个现象的认识与知识,但发生的现象超过了我们的知识范围,那我们就无法去描述其发生的原因了。

基于这个道理,对于我们通过声波听到的声音,通过光波看到的物体,我们听就都不能超过声音的传波速度,看就不能超过光波的传波速度。这在日常生活中很简单,比如用声纳去探测在水中的潜艇,假如潜艇的速度超过了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那声纳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就没办法给这艘潜艇定位了。当然这艘潜艇经过海域后还是会留下声音的,那时通过接收到的声音再找声源,在声源处早就没有潜艇的影子了。当然潜艇的例子有点极端,目前还没出现超音速的潜艇,但超音速的飞机早就出现了,道理完全一样。这个原理可得出本人理论中的一个定理,那就是:

参照系内感知像的属性不能超过感知表征

感知表征分传递表征与接收表征,前者如光声电热等,后者如人的五种感官。要是没有物体发出来的光声电热能量表征,这个物体在人的面前是不可判别与不可认知的,于是在人的观念中产生“无”的印像。如空气,平常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只有风吹到皮肤上或声音传到耳朵里产生电神经脉冲,今天的人们才能理解空气是怎么回事。同样要是人的耳朵失聪,眼睛失明,也一样感觉不到眼前的一个物体,也会在观念中产生“无”的印像。因此两者对人类认识这个宇宙都很重要,同时这两者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两者时刻在制约着人类的认知能力而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两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平常我们看事物都认为是连贯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无间的,这是感觉迷惑意识的一种表现。

现实中我们的意识反应时间大概在1/16秒,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在1/16秒之内的变动无法用意识去区分的,我们的大脑反应的结果是这个事物为“不动”,而之所以我们有连续的感觉,在于眼睛接受的光信息的帧数每秒的速度远大于16帧,因此当电影院里看画面时,只要那个电影胶片的播放速度大于16帧以上,我们会感到连续的场景,而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一张一张的图片在屏幕上交替出现。当这个播放的帧数每秒远远大于16帧时,我们就会感到画面越稳定。

同样在空间尺度上,我们感觉一张画面的各种色彩都是连续的,成为能够可被观测的形象,但我们观察是通过眼睛,而眼睛能感到光在于视网膜神经细胞,当一个光信号的空间尺度小到只能落在一个神经细胞时,那我们只能有明与暗的感觉,分判不出这个光信号里携带的是什么信息,我们的眼睛其实是一个数码相机的感光板,而数码相机的像素很容易让人理解,而眼睛与胶片相机却不一定让人接受得了也是一种数码结构,这是源于人们自身的观念,同样是感觉迷惑意识的一种表现。胶片相机也是一种成像方面有更高精度的数码相机,它的像素点还要小得多,它的像素尺度就是里面感光颗粒的大小,也就是说数码相机的像素与胶片相机的感光颗粒在成像方面上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以最小感光单元来捕捉光信号,最终组成一幅图片。现实中数码相机便利性是胶片相机所不能比拟的,反而让人觉得数码相机更好,其实在精度方面要求很高的摄影方面如军事卫星成像,胶片相机依然有重中之重的地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用来接受光的仪器比如人眼、相机等,光声电热本身都构成一个信号表征,也制约着人的认知能力。对于频谱方面,要是一束声波的频率超过我们耳朵能接受的范围,就为不可听了,于是有当前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定义。一束光波的频率超过我们眼睛能接受的范围,就为不可见了,于是有当前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名称。因此要不是借助于声纳与光谱分析仪等手段,我们永不可能认识到超声波,紫外线等方面的真象。这频谱是感知空间尺度表征的一项。同样要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尺度小于仪器的扫描频率,那我们就不能借用仪器来描绘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扫描频率是时空尺度的一种表征。

因此对于用眼睛通过光来看到的像来说,当这个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那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看不到,也就是无,那么这个物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封闭时空。同样基于上面潜艇或飞机的例子,要是一个物体以超光速运行,上面连续向四周发出光来,我们还是能看得到光的,因为光是向一个方向上传播的,只是看到了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像,像所在的位置早就没有了原物体的了,这是因为太快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对于速度方面,要是一个物体速度超过声音,那就不能用声波来探测;要是一个物体速度超过光速,那就不能用光波来探测,这些探测就是建立参照系的愿望。上面的例子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让一个时空(这里是潜艇飞机)无法建立参照系,从而人的视听等感知方式失效,从而在人的当前的时空中消失。

通过人类的科技发展可以创造出更高精度的仪器来观察更小尺度的事物,人们的认知能力也更强。要不是人类发明了高速摄像机,人们根本看不了子子弹击穿一个鸡蛋的景象或一滴水落到池子里的过程;而要不是人类发明了X射线、电子显微镜,人们也根本看不了原子层次以下的时空结构;要不是人类发明了射电望远镜,人们也根本了解不到银河系深处的奥秘。

尽管我们可以借助更高精度的仪器来获得更广尺度与更细时空的物像,但本质都是如上面所描绘,所有物体都是以像的最小单元方式来映射到人的意识里,才被人所认识与判别的。而所有这些仪器的诞生与射线的发现,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参照系,通过光声电等方式在人的五种感觉器官里形成电信号,最终在人的意识里成一个可以被分析的像。

八、结界的属性

结界的定义就是像向里扩展的极限,也就封闭时空向外扩展的极限,它唯一的属性是不可透入性,这种透入性是相对于传递表征而言的,如不可透光透声透气等等。这种结界的影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房间的墙,人的皮肤,地表面等等,都是一个相对结界。

通过结界,一个时空的内部与外部被定义。但在定义都是相对的,在一种条件下成立在另一种条件下不成立,相对一个参照系成立相对另一个参照系不成立,结界的属性也是如此。比如纱窗对于飞虫来说是一道进入房间这个封闭时空的结界,而对于空气尘埃就不是了。玻璃窗对空气尘埃是一道进入房间这个封闭时空的结界,对于光来说就不是了。而一个关闭的房间,对于外面的人来说是有结界的,对于里面的人来说是无没有结界的。一团雾,相对眼睛来说是有结界的,相对身体来说是没有结界的。如此等等。一个时空的结界随时被定义也随时被放弃,这与像的随时被定义成“有”,又随时被定义成“无”是一样的。这些定义都是意志通过主观意识的表达。

当一个封闭时空的结界被强力打破,那种封闭时空由此变为开放时空,融合于外界时空的开放时空。当一个开放时空的结界重新恢复,那么这个开放时空变成一个封闭时空,其内部就再不能被定义,原本建立的参照系将对其失效,即变得与当前的参照系的时间与空间不再是同步。

这种失效在生活也是很常见的,比如你与朋友在一个城市分手后回到另一个城市,在你的意识中存在着“朋友在这个城市”这样的观念。若你你回到另一个城市后,别人问起你朋友在什么地方,你自然的回答就是“他在那个城市”。而现实中你朋友在你分手后在不在那个城市你是不知的,即你朋友有可能还在原来你与他分手的那个城市,也可能在你离开后他不久后也离开了那个城市去了别的地方,而他没有通过电波或其它消息途径告诉你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在我与他分手时他在那个城市,现在我也不知他还在不在那个城市”这样的回答是最能准确描绘你朋友的当前的状态的。在本理论里,这种你无法确定你朋友的真实状态就是你意识里建立的关于你朋友状态的参照系失效的一种表征,这与黑箱原理是一致的,为不可知。当你不同意我这种有关于你朋友当前状态为不可知的表述而咬定你朋友在那个城市的说法时,这就是观念。而一般来说,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状态都有延续性,故观念中的事物存在着可能对也可能错的局面,并且对的可能性很大,故用观念的你朋友的状态来衡量当前你朋友的状态是一致的可能性很高,故没必要随时去变更这种观念,直到你朋友发消息告诉你他当前的实际状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的可能性也会提高,故越后来这种观念是错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是信息的有效性,作战中双方不断收集信息就在于纠正这种错的可能性而不被误导。

九、概念的本质都是像的定义

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当我们说去玩电脑,那电脑是什么?电脑是由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电源线、数据线等组成的空间结构的定义,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叫做电脑;那主机又是什么?主机是由机箱、电源、硬盘、主板、CPU、风扇、光驱等组成的空间结构的定义,现实中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叫做主机;如此上面的各种定义都是再分下去,直到原子质子电子层面还可以有可知的概念,再往下就没有名称的了,为不可知,于是质子电子成了电脑这个空间结构的绝对概念。这电脑是静方面的空间结构的一个概念,动方面如台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由云、水汽、风构成的空间结构的定义,当云散雾消,风停雨歇之时,台风也消失了,如上面的各种定义的向下表述,台风最终也是原子层面的粒子的动在人意识里的反映,宇宙里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叫台风。而这些定义都不是一个绝对存在的实体,都是映射入人的意识中的对一个空间结构的概括,故由此可得出一个定理:

一切概念都是像的定义

也就是说我们意识所见所听能称为被知道的有名称的,都是对表象的定义,所有定义的实质均是映射入人的意识的实体的像。而由于人类的科技水平只认识到电子尺度这一层次,这个实体是什么却是不可知的。正因为不可知,故对这样的东西给予一个定义叫做“无”。无并不是实际存在上的无一物,而是观念中的“无”,是一种概括。但现实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定义的结果,唯一各个定义有可能不同的是,一个定义是出自这个人的口里,另一个定义是出自另一个人的口里。因此说所有定义的存在都是观念中的存在,实质是什么,没有人能证实,我们唯有将观念中的存在当成实质上的存在,这样才能不让意识混乱。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这么多定义的目的在于为了区分看到的像的区别,以此来细分并得到清晰的概念,就如在一堆器皿中,我叫同伴拿一个杯子,那么同伴会去拿一个杯子而不会拿一个碗;而两个杯子中拿哪一个,那同伴就无法分别我的意图,他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决定拿大的还是小,要是我更精确地说拿一个大杯子,那同伴就不会拿小的那一个,当然更不会拿一个碗过来,就是创造定义的目的:为了更精确地表达人的意图。

虽然更多的定义意味着更精确地意图,但更多的定义也意味着简单事情复杂化。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大脑天生有差别。那么在接受更多定义过程中,有的人记得多一点,有的人记得少一点;有的人理解得多一点,有的人理解得少一点;那么在人与人之间的意图表达中,对同一个定义会出现理解不同而导致的信息传递扭曲,同样有可能导致错误的产生。而当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理解而不同意他人的理解时,而这种理解本身并没有带来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伤害与损失时,这种理解将被不断地重复与操作,于是观念由此诞生,我们意识中大多数根深蒂固地看法就是观念。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讲的就是观念。

由此一切概念都是对表象的定义来解构时间空间、能量质量、客观主观、唯心唯物等一系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理解的概念的本质。

十、时间与空间的本质

当我们看见日升月落,春逝秋来之季,光阴的意识由此产生。日升月落是两种表象交替的描绘,春逝秋来也是两种表象的交替。因此时间本质是映射入大脑中的表象的先后顺序在意识上产生的概念,是一种感觉。记忆的特性是意识能将先后映射入大脑的表象按原有顺序储存起来,这样不会在意识中产生逻辑混淆,于是以地球自转为一圈的运动表象为标准单位来量度来定义外界所有表象进入意识的次序,于是一天的概念产生,在一天基础上划分为二十四小时,就有了这个量度的细分。自然界并不存在一天或一小时这么一个实体的。时间的本质是以周期性的像来定义其它像进入意识的先后顺序在意识里的反映,这种先后顺序的感觉,短则时间短;长则时间长。

同样以当前的感觉状态为参照系,给予定义的名称叫做“现在”,用现在来定义已被这个参照系所映射意识中的所有表象为“过去”,因此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而定义还没有被这个参照系所映射的所有表象为“未来”。因为还没有被“现在”所映射,故未来的景象在意识中是不可知的,因此人们的观念中只知道未来必会发生事情,却不知发生什么事情。没有了记忆,没有了表象的先后进入意识,没有以当前为参照系的设定,也就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提法,因此说时间本质上只是一种感觉,在宇宙中是没有对应的实体存在的。

时间一维的,在于人对眼睛观察到的物像先后进入意识的排序是整体性的,即视野以内的所有物像是作为一个单元在一个时刻点被大脑处理,当在意识中这些一个一个的表象连接起来的表象链就成了时间线,于是就表现出一维的概念。如影片的放映,是一帧帧的图像在视野里出现,让人在记忆上是一种连续的感觉,好象画里的这些场景在某个一维的载体上流动,这种载体就是时间的最初感觉。

平常人们总是发现各地的时间运行是一致的,却从不去想当前中国人定义的中午或晚上与美国人定义的中午或晚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之所以没有在认识上发生差错,两地空间因距离的延伸而使双方人们不能相互参照;即使有参照时,大家也会强行用格林威治时间来修正自己的时间,也即自己的感觉被扭曲去符合这个标准时。而由于进化的原因,所有人的生物钟会符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规律,于是大家都在相近的地球自转的某个角度起床或睡觉,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间在各人的意识是统一存在的感觉。

空间是人的意识为了对看到的像与像在视网膜上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即视野有一个量度,而给出的定义,视野广则空间大;视野窄则空间小。而这种视野本身也是一种感觉,是人们为了区分不同物质的光与影落在视网膜上的像的方位而定义出来的概念。如房子内的空间,是通过墙窗等分割了视野而定义出来的概念,箱子内的空间是通过纸板分割了视野而定义出来的概念,排开这些空间里面的如空气之类的物质,这些空间的本质是“无”,绝对的空,也即绝对真空,要是没有光与影在眼睛里的表达,就不会有空间的表达,而上下左右前后同样只是人的意识根据自身的站位而定义出来的方位,宇宙中也不存在上下左右前后或者空间这么个实体存在。

空间是三维的,是适应人的眼睛观察事物的需要而人为的分割而定义出来的。人的眼睛用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与对焦,刚好可将落入视野内的像分割成三维,于是空间就被定义为三维的,也即在几何图形上,确定了原点与长宽高后,原点的对角点是固定了的,其中原点就是观察的人的位置,对角点就是被观察的物的位置。这是相对于人的眼睛结构观察物体时,以人为坐标原点来确定观察到的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的最简单方式,三维度的概念表现在各维相互垂直,垂直的方式相对于意识来说是最简单实现的分割手段,是二分法的体现,本质细胞分裂成二个或西瓜切成两半都是垂直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自然生命进化是符合能耗最小原则的,因此上面提到的刚好并不是凑巧,而是最小能耗体现在地球这样环境里与人这样生命的必然结果。可以想象要是人的眼睛没有对焦功能,那空间将会被分割成二维的,只有上下左右而没有前后的感觉。也可以想象低等动物如扇贝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一维的,因为它只有感光细胞,只有明暗的感觉,而蜻蜓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没法定义了,那是全方位的。而在完全黑暗的地方,是无法感受到空间的,这是因为没有光就没有了视野,空间的定义失效;没有了眼睛就无法感受到光,空间的定义同样失效。

由于眼睛与意识是相连的,有了光与影落在视网膜上,眼睛上就有了这些光与影在视网膜上的像的方位,意识里就有这些光与影在意识里的前后排序,即“当前”的物像与“过去”的记忆,于是在意识中就立马产生这时间与空间的感觉,因此两者是不分的。时空更不会弯曲,因为它只是一种定义,人们看到的弯曲那只是进入眼睛的光组成的像的弯曲,实体是否弯曲无法验证,要验证就要用光,而用光只能得到像,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物理悖论,它源于人的探知宇宙的手段在于五感,五感产生了电神经脉冲才有了实体与万物的感觉。

人们选取地球的周期性来作为时间的量度,在于周期性的运动在意识中容易记忆,重复性的事物同样容易记忆,故所有周期性运转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时间的量度,因此人们可以看着日升月落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着时钟来说时间是多少。古人用不断翻转的沙漏来表达时间的存在,而今人用闹钟电子表来表达时间的存在,这些实物的共性在于其物质运动的周期性,而易被记忆而让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用时钟里指针的位置来说明当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以指针绕的圈数为量度来定义意识中接收到的表象在意识中的先后顺序,这个量度就是时间的,是意识看到时钟的指针位置,由此来参照当前的进入意识的表象的状态坐标。也即以指针的空间位置来度量进入意识的表象的次序与先后,时间由此定义。

用米来作为空间的量度也是同一道理,在于米那样的长度作为标准时,可以重复地对视野里的像进行分割,分割多少回即称为多少米,更大尺度上的公里、天文单位、光年或更小尺度上的厘米、微米、纳米之所以被定义在于各自的尺度太大用米来表示显得数量上的多,有点啰嗦,或在尺度太小时用米来表示来显得分割的不精确。那米那样的长度被世人统一认可后,这个单位就作为一个空间尺度衡量标准而存在了。

正因为时间与空间只是一种感觉,所以在自然中是找不到一种实体来说那是时间那是空间。

由时间与空间的定义而派生出速度的定义。速度源于物体运动后发出的光映射入人的眼睛组成的像在一个方位到另一个方位变化的频率变化快,就有了速度的描述,当用客观上的地球作为静止参照系来定义一个物体的动的时候,也就有了物理理论界的速度公式的表达。因此说速度快慢同样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以自己或地球为静止来定义出来的物体的像的变化,要是自己就在运动的物体上,那看到的物体就是静止的,是自己的状态或地球被选为参照系后,方决定了物体是高速还是静止,而不是运动的物体本身。因此物理界里的动能公式计算结果描绘的是一个参照系所定义的时空下的物体的动能,一个物体的动能在同一时刻点不是绝对的,而是通过不同参照系的选取,就有了不同动能的描绘。同样人们都会天然地去选取地球作为静止参照系来定义一个物体的速度,而只要心中知道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太空中转动与漫游,就能立马认识静止是相对的这么个概念。

十一、平行时空原理

根据上面对时间与空间的解构可知,人们会根据时空(指代的是宇宙的客观体现,也即物像)作用于人的意识,而分别给予过去未来当前的定义。这些定义并不是宇宙客观存在上的实际存在,而是人们意识里认识客观事物时的概括。因此这宇宙根本不会有时光倒流,只有被分割的视野与断层的记忆,这些只会产生在意识里,而不会表现在客观宇宙里。要是让一个晕厥的人突然出现在一个人为构建的科幻场景里,里面的其他人不告诉他真相,他就会认为到了未来,同样让这个人突然出现在一个人为构建的古装戏场景里,他就会认为回到了过去,这里他认为的未来与过去产,只是他观念中的未来与过去。

这样描述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可以改变时空的定义,也即人的意识可以改变时空两个概念下的内涵,也就是说人们会根据眼前的场景不同而在意识中的出现不同时空的定义。当人们对眼前的场景对比于原有的场景有完全新的感觉时,就会定义接触了一个新的时空,而实质还是在这个宇宙中。许多人们却将之理解为人的意念可以改变时空,如象神仙一样用意念去让眼前的事物消失或自己的身体变形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识与意念混淆后的误解。比如时间的变快变慢,是由人的意识去定义快还是慢,这是由于人为选择参照系而定义出来的快或慢;空间的远近也是如此,是人为意识定义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称之为标准距离,参照于这个标准距离,大的就是远,小的就是近;桌子劈碎了消失了也是如此,是参照于完整的桌子在意识中的像,这个像没有了,于是桌子被定义在这个宇宙里没有了,自然人们都知道构成桌子的物质没有多也没有少。

一个简单的场景假设比如在美国纽约的傍晚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表计时乘走超高速飞行器花十分钟飞到中国北京(这样的飞行器现实中未必会有,理论上完全可以假设存在),显然这时中国已时第二天的早晨,那么对于两地的人们来说是很容易确定各自的时间就在早晨或傍晚,但对这个人的意识来说就出现了混淆,那就是自己的时间到底是早上还是傍晚,那么他唯有在意识中参照中国时间承认自己就是在早晨,或参照美国时间承认自己就是在傍晚才能确定自己的状态。因为一般人都了解地球自转原理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定义,故这样修正自己的时间状态都不会有问题。但要是一个人不了解这种时空的参照原理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他就会纳闷自己看到的场景何以突然从傍晚变成早晨的呢,或者美国与中国是两个从未接触过两个国度,那就会出现上面举的例子中的一个晕厥的人到一个场景认为那是未来或那是过去,以为进入时光隧道什么的,实质是这个人的意识中的时空在视野上被分割,在记忆上出现断层,也即他无法用眼睛同时看到美国傍晚场景与中国早晨场景,但他的记忆里还是美国的场景,于是意识里时空与眼前时空不同步。

因此时空只有被参照才能定义一个时空的内涵,而要是不能被参照,则人们眼前的一切都为不可知,也就是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是人的意识里认知的不确定。就如量子力学实验对微观粒子的观察,在观察之前是不知道被观察的粒子是什么状态的,在观察后也是不知曾被观察粒子是什么状态,观察与不观察的主体都是意识,因此确定与否都是由意识定义的,而不是宇宙客观上体现的不确定,宇宙客观存在是无所谓确定与不确定的。这根源在于微观粒子尺度与人的意识的宏观尺度的矛盾。但无论人的意识知或不知,在没有仪器干扰的情况,则粒子的运动是自然的,即各种微观粒子都会沿最小能耗与各方向力平衡的位置上运动,当然这是宏观经验与微观想象中成立的,一般微观现实也应该成立,皆是由于“宇宙的体现是自然的”,换句话说,撇开人为的定义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干扰,宇宙所有的场景都是确定的,而加入了人为的定义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动作,宇宙所有的场景都是不确定的,这有点讽刺,人们通过观察是为了为了获得得确定,却因观察将本有的确定变为不确定,从而只获得不确定,这就是量子力学创建的逻辑!可以想象,在人为定义的时间的某一时刻点里,这个宇宙是固化的,所有的粒子在时空四维坐标是一个可以被定位的状态,甚至粒子上的某一个更小层次的点的时空四维坐标都可确定,只是由于现实人力之所不及(也永远不可及,去观察的时候必然会有仪器对粒子的作用),粒子的某一状态就是不可知,状态不可确定在于去多次的观察结果对比不同才定义出来。

但现实中要是不去观察单个粒子而是去支配粒子团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手段,这在于相对于仪器对单个粒子的干扰比,对粒子团来说干扰要小得多,只要这个粒子团足够大如有人或地球那么大,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如我可以不知一个物体的重量尺寸角速度及构成的粒子成分,我却可以将其拿到手上或以某一速度扔出窗外,这就是支配的一种形式,获得的物体的重量尺寸角速度都是确定的;我可以不知道磁场是什么东西形成的,却可以用磁场去发明各种东西,或用通电线圈得到某一强度的磁场,这也是支配的一种形式,获得的磁场强度还是确定的。同样时空的分割也是如此,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一个区域内的宇宙体现在观察的人的视野里给屏蔽了,从而消失在当前人的所定义的时空里,这个区域内的场景在屏蔽之前与外面的场景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在空间上与观察者的空间是一体的,在屏蔽之后对观察者来说其中的场景就是不可知的,时间可能快也可能慢,空间可能大也可能小,这新的时空的状态由构成场景的所有粒子状态决定的。只有重新将外面空间与里面空间连通后,人们才能观察到变化,才能确定这个时空的内涵。而无论被屏蔽而形成的新时空里面的状态是如何不可知与不可确定,这都是对观察的人的意识的不可知与不可确定。这就是平行时空的基本原理,实现这平行时空的通道就是被定义的时空隧道。

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宇宙里存在许多平行的时空或者说地球上就存在许多平行时空,这些时空由于在人的视野上被分割不能在意识里统一,也即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它们各自的时间是不同步的,有的时间快有的时间慢,这些快慢的量度同样无法被人为定义的,但可以参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而被定义。这样的两个时空在不能被相互参照时,就互为封闭的时空,而能被相互参照时,就互为开放的时空。当一个人A进入这样的时空并用自己表上的地球时间去定义里面的场景时,就有了进入未来或回到过去的概念。若假设有另一个人B可以观察到这个人A进入不同时空的过程,那当B这个人看到A进入一个时间加快的时空里,他就会看到A的动作频率快了好多,而看到A进入一个时间减慢的时空里,他就会看到A的动作频率减慢好多,这样描述是以B自己的时间为参照来定义A的时间。而对A来说,要是他也能看到B的场景,那他与B看到的场景刚好相反,他会看到动作变慢的B或动作变快的B,这是由于A观察时也以自己的时间为参照定义B的时间。而要是两人不能相互观察以通过自己身为对方建立参照系或以对方为自己建立参照系达到相互映射,那么无论各自在快慢的时空场景里,则两人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间时,只能参照的自己记忆中的过去的感觉,因此就会感觉漫长的一生。现实中将同一部影片在两个封闭的房间同时开始播放,然后选择快播与慢播就能很好地模拟平行时空的内场景的对照。

上面的AB的例子要是简单化的说就如去另一个城市旅游,而之所以在意识中形成不同的两个城市,是由于“城市”的内涵被改变了,于是被认为是不同的城市,也即人们在不同城市穿梭就是在作时空旅游,只是由于统一的国际标准时让人们能定位自己的时间状态,以及这些城市之间的开放性联系让人们的视野中的场景能够在意识里形成统一的形象,要是一个地方无法让人们定位自己的时间,并且这个地方从未在意识里与记忆中的场景构成统一的认识,那么人们的时间就会不同步,在相互观察到对方时就会认为到了一个新的时空,而这个穿过的路径就被定义为时光隧道,也即人们天天在作时空旅行而不自知,同样恰好都是在地球自转的环境里生活进化,故以自身时间与以对方时间为参照都是一致的,才没有时间不同步的混淆。

同样一般生活中这种场景更是天天存在,只是人们习以为常而意识不到这里面本质是不确定的,如现实中一个人看到另一个进入一个房间并关上门,房间内与房间外对这个人来说就构成两个平行的时空,因此这个人是不知道里面的人的状态的,只有打开门观察才能确定状态,只是两人的时空设定在地球环境下是同步,即两人都以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及两人的生物钟都是一样的,所以才没有出现科幻中那种进入平行时空后又出来相见,两人的年龄看上去相差很大的场景。因此现实中的普通的门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时空隧道。而现实生活中有关于百慕大里飞机人物失踪的传说,要是真的话,原理也应是如此,只是里面的事物在视野上被屏蔽了,在时间上是不同步,从而不为当前的人们所认知,而这些事物本身都存在这片海域。因此当前只听到过去消失的人或飞机等东西突然出现人们的视野里,而没有超现实的有人类印记的东西的出现。

本质是平行时空的不可知与量子力学中的不可知、黑箱原理都是相同本质的不同场景表述而已,只是人们喜欢给予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定义,故有这么多所谓的原理。而人为去创造一个时空不同步的新时空完全可达得到,这个方法包含在《广义时空论(下篇)•以太粒子旋涡模型》理论,只是算实现了似乎也无现实意义,以后想描述的时候再描述。

十二、物质的本质: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

在本理论中,物质被定义为一种像,也即物像。通过对现实中五感接收物体的过程的描绘,可以推出现实中人们观察到的物质为何可以被定义为物像。

由于万物是通过物质之间作用才被人的感官所接受才在意识中形成万物的概念,而万物的作用强度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有快有慢,有大有小,故人类有五种感官的存在,以在不同尺度上来接收这种作用。因此五种感官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接收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最后统一将这种作用化为电神经脉冲而被大脑所处理,并在意识中形成概念。这些概念的形成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别作用强度的,本质都是物质之间的作用在意识里的反应。没有五感的接收,人们不能感知一个事物的存在,在自然领域也就是一个物体的存在。也即当一个物体在眼前不发光不发热不发声也不让人摸到并不吸收周围的光,那么这个物体在人眼之前为全透明,人的意识里就不能确定眼前的这片空间里是否有这个物体的存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对观念上不存在的物质定义为真空,这就是空气被定义的最初原因。尽管现在人们依旧看不到空气长得什么样子,但人们已经接受了一般视野之内的眼睛与观察到的物体之间有一层空气的事实。而太空中连空气也没有的地方依旧被描绘为真空。这种观念上的错误只是以前空气不能被认识时的翻版。

根据上面简单描述,物体只有被人的五感感知到才能被认定为客观存在,不能被感知就是不存在。被人感知的都是对神经末稍的作用,也即物体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才能感知到物体的存在,没有作用就是不存在。因此人意识里的映像都只是接受到的物体作用的描绘,而不是物体本身。这里就可将在五感里产生映像的根源称之为物质作用,而能产生物体作用的根源称之为物质本源。物质作用于意识而形成的所有关于物质的概念都称之为物像,即有了物质作用才有了物质的概念,一切当前对物质的概念都是对物质作用的定义,而不是对物质本源的定义。因此虽然物质被定义为独立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很完整的定义,但生活与实验中人的观察到的物质都是物质的作用,而不是这个定义中的物质,这定义中的物质也就是这里说的物质本源,要是没有作用显露在外,是不可见不可听,尽管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但在意识里是不存在。由此将物质分离为物质本源——人们对物质的精确定义,与物质作用——人们现实中可理解的物质,就可知真实的世界里人们一直将物质作用当成物质本源,从而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有时为客观上存在,而意识中不存在,于是被当成不存在,比如以前的空气,当前的真空;有时为客观上不存在,而意识中被认为存在,于是被当成存在,比如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等。这种将物质定义为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是西方科学的二分探索方式的表达,虽然二分法的认识有很大的弊端,这里用二分法却能很好地说明人们现实中接触到的物质与定义中的物质是不同的。

从观念上将物质分为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可更好地认清物质的本质,但两者在客观上不是分的。没有物质本源,物质作用就无法产生;没有物质作用,物质本源就无法被认识,两者是一体。这就如人的意识与身体是一体的,没有意识无以表达这是一个正常人,没有身体同样无以表达这是一个正常人。意识与身体都是人的一部分,缺少其中之一,就无法定义一个生命意义上的人的概念,而人即不仅仅是意识又不仅仅是身体,分离的两者之一都不能构成人的完整定义。那么去争论人是意识或人是身体两种说法孰对孰错,除了浪费口舌本质是没有一点意义的,而用意识与身体共同构成了人,就能客观地表达人的定义。而物质也一样,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共同构成物质的两面,两者是一体的,是物质必有其本源,是物质必有作用,两者不分。另比如一张桌子,是原子堆积体通过人的眼睛视网膜神经细胞与人的皮肤感觉神经细胞而表达出来的一个光与影的作用而被定义的存在,这种作用与这个原子堆积体是不能分的,有这样的作用说明存在这样的原子堆积体,有这样的原子堆积体必会在人的意识里反应出这样的作用。当人们意识将这样的原子堆积体与桌子分成两个独立的概念,就产生了桌子到底有还是没有的困惑,而将之统一为物质与物质的作用,就无所谓桌子无所谓原子堆积体的区分了。

而人感知物质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去认识物质本源是什么,只能通过物质本源表现出来的作用来获得对物质本源的认识,即所有对物质的认知都是物质表达在人意识里的作用,因此当前一切与物质有关的定义都是物质本源的属性的描绘,而不是物质本源的本来样子。这其实与了解一个人道理一样的,大家都永远不知道自己眼前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人,唯从长相、性格、爱好、言谈等等一切他所表达出来的行为特征与外貌举止上来确定他是什么本性的人,但这样在大家心目中的描绘的样子却不是他本人,他本身无法被外界所认知,大家心中的形象只是大家根据自己形成的看法的形象,接近他本人,也都是他本人的一面的真实展现,却不是所有展现,由于不可能作到所有的了解,就只能将大家心中的他的样子当成他的本性的体现,于是对一个人的看法由此产生。当这种看法变得根深蒂固的时候,观念由此诞生。这个物质世界能被人类所认识道理也是一样,这世界本质上是观念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一种体现,却不是真实世界的全部,只是大家都将自己观念中的世界当成真实的世界,却发现每人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当说服不了对方时,于是争论由此展开。

撇去人对感知的物质作用的各种尺度与强度的定义而产生的观念中的物质理解,那么这个真实绝对客观世界本质就是物质本源构成的。它是无名无姓、无色无味、无声无影,混沌归一,无以描述也无所谓描述,为自然,勉强用科学来描述则只有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用国人传统认识来描绘也就是“太极”、“易”。故可简单理解为太极就是物质本源,易就是物质作用,易的本义为“简单、动”。而意识中的世界有名有姓有光有声有电,皆是意识接收到物质作用后对作用强度与作用尺度的差异而给予定义的结果,本质为“像”,即物质作用在意识中的映射,是物质本源在意识中的表现,而不是物质本源。同样也将物质本源同等为老子经文中的“道”,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作用的意识中的定义就是“名”,故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们要描绘物质本源,只能通过物质作用,故“道不可道,而名非所名”。因此说物质本身与物质的定义没有问题,它是自然的,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问题出在人的认识上,将物质作用直接等同与物质本源,于是出现了物质世界眼花缭乱、光怪陆离的万物万像的景象。因此说人们的困惑都源自心灵的深处,而不是头顶的星空。

一人一世界,每人都以自己的观念来定义这个真实的世界,每人观念中的世界都是真实的世界在人意识里的反映,相似又不尽相同,各人认识的世界存在的很多也很大的偏差。而世人却将观念中的存在当成绝对存在,将观念中的不存在当成绝对不存在,于是万像扰心。老子经文上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意识上将物质本源与物质作用混淆后导致的认识方面的偏差的。 “有”为观念中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绝对客观存在,两者相关却非绝对相等;“无”为观念中的不存在,而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存在,两者相似却也大不同。故“常有”的状态就是以自己的观念去理解的状态;“常无”的状态就是不以自己的观念去理解的状态或者说是以他人的观念立场或根本就是摈弃一切观念去理解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这相当于自己的意识借用他人的目光去看世界,必能看得更多更全。

故有佛言:空色无相,尘念为障;又言:相由心生或象由心生,皆通。老子云:“复归婴儿”,为去名相像之扰而天人合一,即可知天知地得大道。

十三、真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真空是一种客观存在,被定义为“空无一物”,实验条件下常能发现真空产生粒子或感应到物质作用,但为何在人的观念中真空既然是空却又有物质产生与物质作用呢,这要从解构当前的对真空概念的定义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真空本身包含的概念是绝对的空无一物,但由于人接收的物质本质是物质映射在意识里的像,也即物像,当没有这种像的映射发生时,也就没有了物质的定义,也会在意识中形成空无一物的感觉,那么到底是前者的绝对空无一物还是后者的相对空无一物则是无法分辨的。而当前客观人们面对真空虽貌似空无一物,但既然实验条件下能产生粒子并感应到物质作用,则可以肯定其中有客观物质存在,只是相对于人的科技水平无法观察到而已。如此就是说当前的真空本身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当前的人类的科技能力是无法认知其中包含有什么东西,故称之当前的真空为相对真空,那么相对于这个真空而言的那个真的是绝对空无一物的真空则称之为绝对真空。

无论绝对真空还是相对真空都是无法在人的意识中区分,故其本身具有天然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要是可分割的的话就说明有物质介于其中,比如门里门外因为门的存在而分割,而体内体外有皮肤的存在而分割。绝对真空显然是无任何物质可去介入其中,故必是绝对整体性与绝对不可分割性。

客观中存在的真空看上去是的不可分割性与整体性,那么那只是人类的认知水平无法达到真空这一层次而定义出来的概念,是一种表象上的不可分割与整体。比如在泳池底下用刀切水,水绝不会被切成两半,于是可以定义水不可分割,当然生活中我们在泳池之外就可知道水易合易散,这个不可分割的根源之一在于观察者在水里。若水底有个西瓜,那一刀下去,西瓜也会被切成两半,于是可以定义西瓜是可分割的,这个可分割的根源之一在于观察者在西瓜之外,根源之二在于西瓜能被人观察到处于分割状态,而人在水里基本看不到水的状态的。同样由于整个物质都处在真空中,真空的整体性体即使真能被分割,也是无法观察的。因此能否分割,是由观察者决定的,在真空内还是真空外,及能否观察得到分割的状态。

由于五感的限制,即使相对真空也是无法在当下科技条件下认知的,故这个相对真空同样是整体性与不可分割的,也同理是在一定尺度上的相对整体性与相对不可分割性,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这个尺度会向下收敛,直趋向绝对真空,却永远无法企及这个绝对真空的位置,这也是相对真空的极限的表达。由此也可说绝对真空并无现实客观存在意义的,也即无对应的客观实体与表象与之对应,只能存在于意识中。当然其用处是非常大,可作为一切存在的绝对参考,即“有”的绝对参考与“无”的相对参考,“有”在这里就是物质也即物像,“无”在这里就是相对真空。

然而一种客观存在被定义为真空,即观念上的“无”,就说明其是无法被认知的,能被认识的就是“有”、非空、物质了,“无”或者说真空的概念就包含了永不被认知的内涵,因此虽说如上面分析的意识中感觉的真空具有不可分割性与整体性,却都是不能作为其必然属性的,就是因为其不可认识。它本身的属性就是“没有属性”,对它的理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有无相生,上下相倾”是一种认识方式,真空的定义是源于物质的定义,人们将五感能接受到的实体存在定义为物质,那么就可了解真空的属性,即所有与物质属性相反的描绘就是真空属性的描绘,当前物质的实质是物像,是一种虚的存在,那么真空的实质就是物质本源,是一种实的存在,也即真空非空,充满物质!

这种说法貌似与上面真空不可认识矛盾,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这种说法是建立在像与像相互映射的描绘方式上,也即“有无相生”,故这种说法是观念中是可以成立,比如我观念中可以坚信真空就是这样的,那么我描绘的真空状态只是我观念中的真空状态,但实际客观存在中是可能是这样的,也可能不是这样的,本质是不可知,也即不可认识。因为真空的概念很容易在意识中将相对真空与绝对真空混淆起来,故我本人喜欢用以太粒子来形容真空中的物质存在。

假设一个人的尺度比电子还要小好几个层次,那他应可以观察到当前定义的相对真空。但对这个人来说,这相对真空中的物质就不是真的空无一物了,而普通概念上的物质,就如人们见到的万物。而这个人同样形成一种相对真空的概念,也是他意识里不能接受到的更小尺度的时空。因此真空同样是相对于当前人的宏观尺度上定义的物质的表象,本身含有人们无法认知的物质。

而在观念中,一般人将相对真空与绝对真空等同起来也问题不大,因为无论哪个就如光子质量的精确描绘都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只是相对真空会呈现出人定义的“异象”,比如星球间的宏观吸引,凭空产生粒子,磁场等等,因此只要这样去剖解相对真空的性质,当前的物理中的光的能量本质,万有引力、电荷力、磁场力、分子力的本质就很容易了:都是通过真空物质的传递作用而产生的表象,只是真空物质尺度太小无以在意识中形成一个可描绘的形象,故暂时被定义为“空”、“无”。而要是一个物理学家也将相对真空与绝对真空等同起来,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不合格的科学家,也即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物理学家必是不合格的。

十四、质量概念的认识

当前的质量的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多少本义是数量的概念,一般观念中按理说质量的单位是“个”等等,而现实中物质的单位是“克”,这含意与“张”“件”是一样道理,都是“个”的派生。但如上面对物质的描述,物质的多少应该是物质本源的多少,而物质本源只有表现出作用来才能被人们所描述,故现实中的物质的多少的定义是无法在意识中形成多的数量是如何,少的数量又是如何,因此要找到绝对的数量的多少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借用动态的物质作用来表达静态的物质本源的属性。

物质用数量来描绘表明的前提是这些被定性为可以用数来衡量的物质个体有其同质性,比如两张纸都是一样大小的纸,就可用两张来形容其数量。要是还有一张纸只有一半大小,人们就会用半张纸来形容,这都建立在前面两张纸的大小都是标准的一张,故可定义后面的一小张纸为半张,这种描述的道理虽然浅显,但从客观认识上来说人们就是这样无意识地定义一个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另一个同质的事物,这定义一个标准的过程就是在建立一个参照系。而物质的数量也是如此,须先定义为“一单元”的标准,才能去衡量其它物质的多少。

而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来看,最小的单元曾被定义为原子,要是所有物质都是相同一样的原子构成,则可直接用这些原子的数量来形容质量,但实际中人们知道原子尺寸有大有小,重量也有大有小,并还可再分,那么只有电子层次以下的东西才是同质性,那就是“人们无法认知”。虽然“无法认知”就客观来说是无法表述的状态,但本身却可以作为物质的同质性来描绘。因此这些“无法认知”状态下的物质可直接用真空物质来形容,也就是说如真空一样无法认知。

正因为真空物质“无法认知”的共性,则用1单元真空物质来表述一个物体的质量是真空物质数量的绝对意义是可取的,那么先假设一个物质含有10000单元的真空物质,另一个物质含有100万单元的真空物质,这也是可取的。虽然1单元的真空物质难以度量,但随着数量的增加,在现实中可表现出实际的物质作用,比如可在引力场中被测出重力来。那么我们要是将100万单元的真空物质定义为另一层次单元的真空物质,即不再以1单元真空物质来定义质量是数量的绝对意义表述,而是用100万单元为1个大单元来定义质量是数量的相对意义表述也是可取的,那么同样我们用N(N>>100万)个单元的真空物质为1个大单元来定义质量的相对意义表述也是可取的,只是用N这个大单元来衡量各种物质的质量在现实中仍是无法知道真空物质的实际数量罢了。

虽然仍不知道这个实际数量,但一个物质的多与少却可以借用这个大单元来表述了,如此我们用“克”来给这个大单元取名,即一个大单元即为一克,并在现实中用一个实物来代表这“一克”所含的N单元的真空物质。现实中人们用一块铂铱合金或用一定温度体积下的水来表示这个实物所代表的标准物质的多少,而微观上人们规定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那么相对于一个实物的具体质量数字,这数字代表的含义就是有多少大单元的真空物质,即相对于那个被定义为“一克的物质”的多少倍,是一种比例关系。因此说现实中得到一个物体的质量数字就是相对于这一克的参考标准得出的比例。

但同样现实中人们是无法去直接获得一个物体的质量对比于这个“一克”的参考标准是多少的,因为这“克”也是静态的,因此人们就选取这“一克”的标准在重力场中的受力作用来定义仪器上的数字为“1克”,那么对于其它所有物质,都可通过重力加速度的换算,就可直接表达这个物质的质量在数量概念。因此现实中人们得到的物质的质量本质引力作用与惯性作用,是一种力的表达,于是现实中有是引力质量或惯性质量之说,即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质量概念代表的物质的多少在人意识中的映射,也即质量本源的一个像。

因此只要这样阐述了质量的数据形成的过程,就很容易理解没有重量不等于没有质量,重量巨大未必质量巨大,测不到质量又看到不到物质不等于物质不存在。质量与重量可以通过加速度来换算的前提在只有在加速度不等于零,并且是相对于两对比物体是一样的情况下,如此测得的重量相同,则方可说明其质量相等,这就是天平称出质量的原理。天平本质是称出物体的重量,只是在刻度上直接用重力加速度来换算成了引力质量了,人们的观念由此就形成了天平能测出质量的说法,这是一种误解。只是平常经验中对一般生活影响不大,故也无所谓,但有时偏差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同样是几十吨的东西在高纬度得到的重量大而在赤道得到的重量小,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造成错误。而在实验中则更要注意物体的质量与引力质量及实际得到的重量数据都有可能不同,只能通过设定实验条件来减少这一偏差。

从物质本源的理解来说,物质不是灭的,则物质的多少是不灭的,也即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个物质不灭定律的前提就是要人们如何去定义物质,是物质本源,还是眼前看到的一切概念中的物质作用。故若是前者,那的确是物质本身,是不灭的,质量也是不灭的;若是后者,就是物像,则是生生灭灭无穷,引力质量或惯性质量都可能因为测量仪器或测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观念中是前者还是后者是无法区分的,因为物质本源是无法度量也无法在意识中形成一个可理解的存在的,现实物质的概念产生都是源于意识里接收到的物质作用,因此就如存在引力质量、惯性质量的说法。因此说质量守恒定律即成立也不成立,只看接触的人如何在自己的观念中定义物质的多少这个内涵。

十五、能量的本质:物质作用的抽象

能量:一个物理学最基本概念,却未必有人清楚能量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能量”作为文字描述,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概念。一切物质概念都是对物质作用的概括是一个绝对真理,那么放眼物质世界,让自己充当第一个定义出“能量”概念的人,就可很清晰地明白能量概念的起因。

看到物体的动的影像,人们会困惑于物体为何能动,于是将这种动的根源归结于“能量”,也就是说能量起初源于物质的“动”的归纳,于是“动能”一词应运而生,而对物质的温度的高低的归纳,于是“热能”一词应运而生。随着认识的深入,太阳能、核能、机械能、电能等等能量的派生词被创造出来。它的核心都是物质的“动”,也就是物质作用,比如温度是分子尺度的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宏观体现。

这里从动能入手,以解构能量的全貌,由于其它能量概念的派生如太阳能、热能等都是物质的动能的不同尺度的体现在人意识里的定义,因此这样来解构是可以来认识能量的。动能的最容易理解的概念是“将物体从静止加速到它现有速度所作的功的总和”,用物理公式来表达就是E=F*S,而加速则涉及到一个力的问题,即“力”是什么的问题。

而力的概念同样如能量概念一样是人的意识所创造的,因此同样可能性如解构能量概念来解构力的概念。而“力”的概念最初来源于人的接触物体的某种劳累的感觉,如提一桶水很吃力,推一辆车要用力,都是力的感观表现。而物理学上则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也即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力,显然对于直观的人们来说,并不能看到“力”这东西的存在,人们看到了物体的作用,用碰撞,拉,推等词汇来形容,却无法看到力的存在形态,人们只能从这些物体之间的作用抽象出“力”,当用身体的力的感觉来形容这些物质作用,于是力的概念被抽象出来,因此说力的本质是人们对物体作用的抽象的定义,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发生空间的位移与形态的形迹时,好象两物体间存在某种联系,这就物理学力的最初形成。仍然很明确的一点是,人们看到的只是物体作用后的空间位移或形变,人们依然看不到“力”这东西是怎样的存在,因此说力是一种抽象的定义。

由物体的作用而抽象出的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的物体的空间位移就有了动能的量化的值的计算,这是E=F*S=1/2mv^2的一般表达意义。由此反推上去,动能只是物体空间位移的强度与尺度的表达,最终就是物质作用的一种体现(另一种就动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如时间空间一样,都是意识的一种感觉。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速度时快时慢,就可判定它的动能也时大时小,但人们是不可能看得到它的“动能”是怎样的存在的,人们只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光与影在意识里的表达,是为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这是速度的最初体验。人们永远不能借助五感来描绘能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就在于这此:它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如时间与空间。

在书本描绘牛顿力学时人们常看到一个物体的力的矢量作用,一般用箭头表示力的矢量,于是人们的观念中就形成了力独立于物体之外的一种感觉,却很少有人反思这个矢量的来源:这个箭头的尖处存在另一个物体,或推或拉或压或从物体内部分离(如喷气反推力),因此实质这些抽象的力的矢量都被刻意地忽略了另一个物体的存在,从而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力是独立于物体之外的存在,这是一种错觉。因此当人们用力作的功来表达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大小时,忘了根本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凭空产生的力在推动或拉动物体向某个方向运动。导致一个物体运动的根源在于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的作用,力是人们对这种作用的抽象,能量是对力所作的功的抽象。如此解构的能量概念本义是说能量作为一种存在,只是人们对物质作用的一种抽象,宇宙里并不存在一种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绝对存在,也就是说能量客观上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人们看到一个物体在向远离自己或靠近自己的时候,直观意识里就有了“动”的概念,由此借助意识的记忆能力,抽象出“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而对“动”的强度与尺度的量化,就有了“力”与“动能”的概念,由此西方理论物理学的根基建立,这也是所有能量形态都能转化为时间、空间、质量这三者的表达。

十六、牛顿经典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区别

通过参照系的定义而建立一个时空可以解构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在时空概念上的区别。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没有错,而且还非常对,同样牛顿经典理论也没有错,而且也非常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是错的,而且还非常有问题,同样牛顿经典理论也是错的,而且也非常有问题,这是很矛盾的论调却真实存在!

一切都是他们的理论有适用范围,是人们的认识不足包括他们自己将其乱用了地方。这个范围不是天上地下、微观宏观的划分,而是物质与意识的两个领域。

对于没有意识的宇宙,即绝对客观的物质存在的宇宙,没有人的意识去定义的宇宙,牛顿经典力学是即简单又正确的描绘自然的方式,一切都按力学的简单作用原则在运行,牛顿的万有引力不能算入其中。对于意识参与的宇宙,即人们眼里看到的认为是客观的宇宙,有了各种人定义的物质的宇宙,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是即复杂也算正确的描绘意识的方式,一切都按意识的复杂认识原则在运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本应属于这里的。

牛顿力学中没有意识参与的,这是绝对客观的,因此体现了宇宙的自然性,这真没什么好说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有一个观察者,也就是人!因此体现了人的意识认识宇宙的方式,里面的客观是主观认为的客观。没有人的意识存在的宇宙当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它是自然的,当有了人的意识存在的宇宙,就会体现出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它的客观原因在于人的五感的制约,即人的感官对距离速度频率一系列自然的体现只能接受一个很小的范围,如可见光的频率范围是极小的,眼睛的视野基本看不到细胞尺度以下的事物,耳朵听不到次声波与超声波等等;它的主观原因当然在于人的观念的自大无知,只认识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对已存在于意识的观念不去更新,固步自封。

本质是相对主观:即这个客观是人们自己说了算了,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要是那样就是绝对主观,而是一大群人共识的结果。这其实在欺负宇宙不吭声,宇宙是不用吭声的,没有物质哪来意识,人类既然是宇宙的产物,那人类的一切作为都不会超出宇宙的范围,因此它会以自然的方式来取笑人们
实质是相对客观:即这个客观也体现了宇宙真实的一面,却不是完全的一面,它的存在只是由人的意识来映射才会这样的,要是由鸡啊鸭啊来看,即使它们有人类那样的大脑,想来它们的意识里不会有相对论那样的认识,只是既然有人类那样的大脑,却一定会有那样的认识。
形式是绝对客观:即这个客观在人们的意识是被认为绝对客观的宇宙的,被当成绝对的正确,当然这种绝对客观只存在于人的意识里,宇宙才不管,它是自然的,人们有这样的认识本身也是自然的体现。

牛顿力学描绘的是物的世界,即物质本源之间的作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描绘的是像的世界,即物质作用映射于人的意识的映像。由于没有物质作用,物质本源就无法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就没法在人的意识里产生认识,意识里就会产生“无”的概念,当然这是主观上的不存在,宇宙里真实状态相对于人的认识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只是人的观念会认为其不存在,本质都是不可知。一切定义都是意识里的定义,只对意识的观念认知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宇宙的体现产生影响。(这方面的详细描述可看我的“真空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及“物质概念的本质”)。

人们认识万物是通过物质作用来实现的,物质作用的现实表现就是光声电热磁振动等一系列五感可以接受的形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通过光的作用于眼睛的方式来建构的。里面设定的观察者看到了光,才定义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位置与相对速度。没有光,物体的状态是不可知的,那么要确定物体的状态必须借助光,而借助光的方式必然要受光的本性的制约:固定的真空传播速度C,因此当爱因斯坦借助光的手段来理解定义物质运动状态的时候,必然要求一切可观察的速度就都不能超过光。要是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一真空传播速度认定为声速,观察者变成听者,那也可得出一切可感知的速度就都不能超过声波!因此这种时空尺度收缩都只是意识中的时空尺度收缩,真实的物体状态就是不可知,要定义物体的状态必须借助光,而借助光会受光的速度限制,也即运动的物体与观察的时空是两个不同步的时空,看到光了,物体坐标因其运动就不再是眼睛里看到的光所定位的位置,而新位置的坐标建立还是通过后面的光,如此反复,人们接受的物体状态就是光组成的像所在的时空位置,人们只是看到了物体的过去状态,而不是绝对的当下时状态,绝对的当下时状态是不可知,对现实的人们来说是没有观察意义的。当这个速度很低时,这种像与物体的坐标是几乎无法察觉得,人们将像的坐标当成物体的坐标是不重要的,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在低速简化后就成了牛顿力学公式的原因,而要是速度接近光速,人们还将这个像坐标当成物体真实坐标,谬误就由此开如,于是人们想象不了物体时空尺度怎能会收缩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因此人们定义的时空尺度变化都是意识中的像的时空尺度的变化,这与在哈哈镜前看到自己扭曲的影像完全一样,与透镜中看到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影像也完全一样。而本质物体的状态是不可知,观察者与运动的物体原是两个无法相互参照的时空,人们强行通过光在意识中将之相互参照,除了迷惑自己的意识,不知还有什么,宇宙还是自然地运行着。

而认识客观必须要选择参照系,先定义一个静,再定义一个动,也就是说选择参照系是完全由人为主观意识决定的。而生活中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地球为静止参照系来描绘一般事物的动静,这样主要是为了方便。实际操作中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体与意识为静止坐标原点,来定义其它物体的时空坐标,虽然物理力学上很少去这样操作,实际却是一种可选的方式,即自己作为宇宙的核心来描绘这个宇宙,这种方式简单说是其它物体的动或静是由其相对自己的位置来定义,与自己位置有偏差,那就是动,与自己位置不变,那就是静;复杂说就是睁开眼这些物体就存在,闭上眼睛这些物体就消失,只是简单的说法人们容易理解接受,复杂的说法人们却定义为主观、唯心,两者只是“朝三暮四”的翻版。因为前者的动与静都是相对的,后者的有与无也是相对,都是在以人的身体与意识为参照系来说是正确的,以地球为参照系就是错了的。

正因为可以选择自己为静止原点来定义视野里的一切事物的动与静,所以尽管如前面所言观察者与运动物体是两个无法相互参照时空,观察者仍然可以用自己的位置来定义那运动物体的时空状态,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成立的坐标体系,也是支持相对论的人们的出发点,而牛顿力学理论成立的坐标体系则就是以地球为静止参照系。两者都有一个观察者,相对论的坐标体系观察者就在人们的视野里,且观察者将接受到的光的影响保留在意识里并直接用这个像去定义物体的真实状况,牛顿力学的坐标体系观察者却躲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而被人们认为不存在,但这个观察者将两物体,即地球与运动的物体的光的影响相互抵消而不对意识产生影响,直接用两个像的作用来定义物体的真实状况,于是就没有了像对意识的影响偏差。

而人们却忘了描绘事物都要观察者的,在牛顿力学的理解上正因为忽略了这个观察者,就有了上面描绘的牛顿力学是对绝对客观的物体运动的描绘,这是一般支持牛顿力学人们的出发点。但既然人为选定了参照系就会打上主观的印记,因此牛顿力学与相对论一样,都是意识认识宇宙的体现,它描绘的物体只是相对于相对论描绘的物体只是貌似客观而已,实质是两者描绘的都是物质作用反映在意识里的像,而不是物质本源。只是牛顿力学将物质作用的偏差通过相互抵消而使之与物质本源的作用更接近,爱因斯坦相对论则直接接受这个偏差,于是就有了人们难以理解的时空现象。而物质作用与物质本源是一体的,因此无论这偏差大或小,都是对物质的描绘。这些偏差大小与否都是人们的意识里定义的偏差,由这两个理论描绘下的场景都只出现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个宇宙本身是自然的,无所谓绝对相对,弯曲不弯曲等等一系列定义,人们对之的定义都只是定义而已。

(待):
客观与主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补录:东方与西方建立参照系的差异

无论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各自的人们都在认识与探索自然宇宙,而要认识与探索宇宙必须要建立一个参照系,在此参照系的标准上来量化各种接受到的信息。几何中有两种坐标,一是直角坐标,体现了西方的通过物象来定义物象的参照方式;一是极坐标,则体现了东方通过意志来定义物象的参照方式,两者反映了西方与东方探索与认识手段不同,本质是一体的,都是对宇宙的描绘,只是由于当前观念中西方的研究方式被推崇而对这种认识手段本身也产生了两者对立而不是统一的局面。这种矛盾的存在也是自然的,是人认识宇宙过程的的一个必然。

西方与东方是通过建立各自的参照系来认识这个万物的,西方是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表象研究来获得本质的探询,而东方面天人合一为思路的易道研究来获得本质的探询,两者都是认识宇宙的方式,前者倾向于客观,实则是主观对物象的判断来用物象定义各种物象下的实质的,简单说就是通过物象在意识的表达以推算出背后的本质。后者倾于主观,实则是主观对内涵的感应来定义实质上的物象,简单说就是通过实质在意识的描绘以推算出未来的物象。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是由于当前西方在物象方面取得略胜一筹的成绩,而又恰是当前国度里物质主义盛行的时期,于是西方的这种认识方式被主流推崇到无上的高度。但象由心生,人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故西方科学在描绘物象下的实质是得出的结果又成为一物象,当前的所有物理理论都是物象下的实质的描绘,本身又是想象力基础上通过逻辑方式得出的。

而想象力作用有两种结果,其一是物象的内涵真如科学家所想的那样,由此构建的理论可以正确指导以后的科学研究基础,而其二是物象的内涵不是如科学家所想的那样,由此构建的理论是不断地误导以后的科学研究进程;困惑整个西方理论界所的万有引力、黑洞、时空弯曲、电荷的实质、光二象性等概念的产生,恰是后者误导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个误导根源起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的那一刻起。因此谁都想象不了十维空间是怎么回事,光弯曲是怎么回事。宇宙中要是真存在这些连人类也想象不了的事物,这本身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因为物质与能量最小耗损的自然原则唯建立在简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这些场景的构建太复杂了。

西方的方式本质就是盲人摸象,每人都认为摸到了象,的确摸到了,却将之当成整个象的这种观念导致各自不服气,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恰都是对物象的描绘,前者侧重于微观,后者侧重于宏观,故在各自的时空领域相对正确,而进入对方领域就出错了。将象当成实体又是人的观念的无奈之举,我们看到了物体,实质是我们看到了物体发来的光,这些光通过眼睛成为一个像,在意识里这个像被当成物体本身,低速时像与物体偏差凭肉眼无法分别的,近光速运行则像与物体在时间上不再具有同时性,即像与物体是分离的,当人的观念仍是将接收到的像作为物体来看,于是出现了时光倒流尺度收缩的场景,由此相对论也被诟病多年,反相的文章多到汗牛充栋。

东方的优点自然在于把握整体,只是同样要通过想象力来构建,能把握并有心去构建的人也就是心智高的人本身都是另类,平均化是每个群体的必然,人类的心智也不例外,于是易经的理解与中医的技巧都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预测被一般人视为神秘能力,实质不过是建立在宇宙全息构建方式上的物象的描绘而已。

象与数都是对宇宙的描绘,数的方式由于数及公式之间逻辑性强,而被一般人也能理解,但其推算步骤繁杂,很容易走入计算的迷宫,由此构建的理论很易耗尽人的心智,看看广义相对论那复杂的方程,真让一般人望而生畏。而象的方式恰要用心智去理解里面的逻辑性,而让一般人理解不了而心生困惑,但由于描绘简单,由此构建的理论反而能让一般人通过反复阅读及结合想象力来获得概念中的表达,也就是所谓的“悟”。因此对本人的理论的理解,他人若真有心去探究自己内心的奥秘,就须耐心多读几遍。

那么从现在这样的论调来概括无到底是真的绝对的无,还是观念中的无呢?那么本人只能说,你认为是绝对的无就是绝对的无,你认为是观念中的无就是观念中的无。这也是本人这个《广义时空论(上篇)•像说》理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结束语•祝辞

人类是意识通过理智建立参照系来认识世界的,却也因参照系束缚了自己的认知。本人建立这个广义时空论,又称像说,是以人的意志为参照系来定义静止,再来对万事万物进行描绘的。这是相对于以地球为参照系来定义静止的另一种参照系的方式的建立。由这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将为人类认识世界拓展新的视野,这个理论也是先哲朴素世界观的回归。虽然到这时没提到易是什么,其实通篇都在讲易,开放的时空就是易,封闭的时空就是太极。故易图有阴阳之分,又阴中含阳,阳中带阴,展示时空开放的相对性;而太极图就是一个白茫茫的的圆,展示时空封闭的绝对性。易就是有,太极就是无;易就是表象,太极就是意志。太极生两仪即为无生有,两仪生四象及以后即为有生万物,万物皆为有之像,一切又归为无,这也是老子对道的描述了。

一切人类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拓展人类对生命对爱的认知,由此人类文明能向前扩展,获得自由的意志,在宇宙中传播爱与善的文明之火与生命之花,这是神的意志,也是生命的最高愿望。神自然清楚知告之人类生命树与智慧果后的结局,那是为了让人类能独立走出伊甸园,才有意让蛇来引诱人类吃智慧果,却又借此将人类赶出神为之创立的家园。走出伊甸园之前,人类只是神的影子;走出伊甸园之后,人类才成为人类其自身。蛇由此在西方背上无限的骂名,却在东方获得无上的荣耀。自己辛苦建立的家园才最温馨,自己努力创造的成果才最珍惜,自己勤劳摘取的果实才最甜美,自己亲身经历的爱与善的认知才最真实,也由此我们才会更爱这个自己创建的世界。由爱与善构建与维持的世界,才有永久存在的的理由,那就是神的世界了。因此本人敬仰神,却不崇拜神。

愿人类在自己的道路上将越走越好,直到重新建立自己的伊甸园。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