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分布初探

那在以太论下,如何才能真正地探测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呢?以此来纠正与完善元素周期表,毕竟这真是经典的一张图表,这要借助以太论下的新原子结构模型展开的。重温一下上面提到的新原子结构模型认识:

原子,是微观以太旋涡,电子,是这微观以太旋涡空间黄道面上分布的更微小的以太旋涡。
电荷是微观以太旋涡的力场梯度分布,电荷正负是微观以太旋涡顺逆间的力作用的错判。
而原子核外众多电子的连珠结构,是原子发光的内因。
电子连珠,在1秒中出现的次数,是光的频率的成因。
电子连珠,参与连珠的电子数的不同,是谱线的成因。

即谱线,是区分不同原子以太旋涡的DNA标记。以谱线分布特征为排序依据,就可构建出一张全新的元素周期表,它可以比较精确地区分不同元素原子之间核外电子排布的形态。这是原子微观以太旋涡的DNA图谱。

如何来计算核外电子数与谱线数的关系?

设一个原子微观以太旋涡黄道面上有n个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占有一个轨道,如太阳系里的各行星占有一个轨道,且各个电子尺度相当。于是对于有n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以太旋涡的谱线数,就有

∑C(n,m) ,(m≤n;m∈1, 2,3….n)。

来个实例:假设一个原子以太旋涡有5个核外电子,计算其谱线数:

∑C(5,m)= C(5,1)+C(5,2)+C(5,3)+C(5,4)+(5,5)=5+10+10+5+1 =31条

虽然可以这样计算,但由于旋涡受电子斥力的偏向作用力的程度不同,可被人类仪器检测的效果不同。比如对于有5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以太旋涡来说,所有连珠形态中,有最高5电子数的连珠,对外围旋涡流会有最大的偏向作用力,但会有最长的周期。因此最高电子数的连珠产生的振动,会出现偏红外分布,同时亮度最高,检测效果明显,而数量最少,一般是1条,比如5电子数连珠只有C(5,5)=1条,而次高电子数连珠有C(5,4)=5条。

反之最低电子数的连珠,比如只有2个电子参与的连珠,对外转旋涡流会有很小的偏向,但会有很短的周期,因此最低电子数的连珠产生的振动,会出现偏紫外分布,同时亮度很暗,而数量多,2电子数连珠有C(5,2)=10条,现实中人们发现的许多元素原子的谱线数都不多,表明这些原子以太旋涡的核外电子数量都不高,没有那种元素周期表假设的有几十个或上百个核外电子的夸张分布。

位于C(n,1)的原子谱线,称之为基础谱线,有n条,一条谱线代表一个电子,基础谱线一般分布在原子以太旋涡谱线图的偏紫外区,构成原子特征谱线的内沿。
位于C(n,n)的原子谱线,称之为特征谱线,只有1条,代表原子以太旋涡的最大偏向力,与最大电子连珠周期,特征谱线分布在原子以太旋涡谱线图的偏红外区,构成原子特征谱线的外沿。

这些推论描绘与实际的谱线分布形态观察大致是契合的。

同时,有相同电子数的两个原子以太旋涡,若其核外电子的连珠周期不同,会有不同的谱线分布,因此这两个原子以太旋涡虽然有相同的电子数,但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以太旋涡,会有不同的化学属性,归属不同的元素。而若有相同的谱线分布,足可以说明这两种物质是由一样的元素原子构成。

对于3个核外电子,各个电子的核外轨道周期分别是T1、T2、T3,三者互不相等,如此有7条谱线,周期分别是各个电子连珠周期的最小公倍数:[T1、T2、T3],[T1、T2]、[T1、T3],[T2、T3], T1,T2,T3

虽然原子以太旋涡的理论谱线数有数列分布:1,3,7,15,31,…∑C(n,m),但当下能找到的谱线图谱,只是在可见光段的谱线,而电子连珠周期产生的振动频率则是分布在远紫外线到远红外线之间,因此可见光段找到的谱线要少于理论的谱线计算数。

而在相同m数的但轨道不同的电子参与连珠,则有C(n,m)种结构,当其中两个电子的周期接近时,分别参与连珠的周期也会很接近,连珠导致的发射光谱频率会很接近,于是人们测得的几条谱靠得很近。

比如对于某个元素原子有4个核外电子,设各个电子周期分别是3、4、11、13个时间单位(取素数为了计算方便),则有:

15个连珠周期,分别是1716、572、429、156、143、132、52、44、39、33、12、13、11、4、3。

其中比较接近周期组,分别有[572、429]、[156、143、132](偏红外),[52、44、39、33]、[12、13、11]、[4、3](偏紫外)。表达为谱线分布,就是这五组内的谱线会分别比较接近,在谱线图上就表现为谱线是时疏时密,呈一簇一簇分布形态。

而通过谱线来检测某个物质单元,来确定是单个元素原子,还是分子(次生以太旋涡),则可通过对比理论谱线与实际谱线来区分。若实际物质中的谱线包含单个元素原子谱线序列,且有其它元素原子谱线序列,则说明这是一个分子状态,而不是原子状态。

当然,这种谱线下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仍只是一个粗略的判定,在于这个谱线,也只是信号,不能完尽描绘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形态。比如一个原子内部,其电子对应于太阳系轨道上的众行星,有土星、木星之么大尺度的电子存在,也有水星、地球这么小尺度的电子存在,那么按人类仪器的探测精度限制,谱线上就会只体现出大尺度电子的周期性连珠振动,而小尺度的电子的连珠信号,则会变成杂波或不表达。但用谱线分布来考查核外电子数,已经比元素周期表更接近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