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进动偏差成因

水星进动偏差成因猜测纷纷,或猜测水内行星的存在,或猜测尘埃对水星阻挡,但都与实际观察不符。这里用以太旋涡概念来解答:

设水星的线速度为V,轨道半径为R,则角速度为ω=V/R,以上都为平均值,下同。
设某一圈线速度为V1,半径为R1,ω1=V1/R1
设下一圈线速度为V2,半径为R2,ω2=V2/R2
按100年间隔的实验观察有进动偏差∆ω=F((ω2-ω1)*n)=43角秒。(n是100个地球年里的水星公转次数,进动偏差是角速度差额的某个函数F(X))

以上是计算进动偏差的简略过程。分析:既然存在“多进动”偏差,即进动实际值大于理论值,而角速度又与线速度及半径分别成正比与反比,则有三种情况:

一是R不变,即R1=R2,而V变大,即V2>V1。这一情况是西方科学界假设水星受到阻尼的根源,比如受到宇宙尘埃阻力而导致周期减小,或受到水内行星牵涉等等。
二是V不变,即V1=V2,而R变小,即R1>R2。这一情况貌似西方界没有考虑。
三是R的变化率不等于V的变化率。这一情况是上两种情况的泛例,因此只需讨论上两种情况即可。

现实中人们只能借天文望远镜测量水星角速度ω,而很难测量水星的精确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在于宇观方面没有相应尺度的仪器去实现这一测量构想。而第一种情况仍不能解决人们困惑,在于水内行星未找到,而尘埃阻力也难以得到认同。因此,可以看看第二种情况:是V不变,而R变小。

以太论下,太阳系是一个以太旋涡,各行星在这个旋涡上作漂流运动,地球上的人们只能观察到公转现象,而不能看到以太旋涡流,同时行星公转不存在内在推动力。那么行星的进动偏差作为公转时特殊现象之一,与其自身无关,只与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有关。

旋涡运动有一项特性是会将旋涡周边的重物质向中心汇集,这在现实的离心机里是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太阳以太旋涡也有此特性,也即行星与宇宙尘埃及陨石一样,由于离心机效应,不断地向太阳中心汇集。

这一向中心汇集现象人们可通过流星雨直观理解,显然存在以太旋涡的太阳系内也是如此。换句话说,行星的轨道在不断收敛,画为图,这条进动远端点轨道线就是一条向内收敛的螺旋线,而非一个纯圆轨道。太阳系内的行星正以这条收敛螺旋线轨迹向太阳奔去,也即各行星正坠入太阳,而银河旋臂,则可直观理解这条螺旋轨迹!

如此描绘,既与地球流星雨现象契合,又与离心机运作原理一致,又有银河旋涡轨迹参照,更可简单解说水星进动偏差成因,因此可以判定第二种情况是正确的。轨道实际在收敛,而人们又设定轨道是稳定的,平均半径不变的,那么就必然存在不收敛的理论值与收敛的实际值之间的偏差,这就是水星进动偏差成因。

由此可知,西方科学界曾猜测的由尘埃阻尼或水内行星解释水星进动偏差,是已经很接近事实了,只是这里的“尘埃”是更微观的以太旋涡流,这里的“水内行星”其实是水内恒星——太阳本身,由于他们认识不到以太存在,与太阳以太旋涡的运动,导致探索终止。

也据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个问题,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一个与43角秒很接近的偏差值,但这只是数值的接近,而没有在物质层面诠释存在偏差的物质作用根源。若用时空弯曲来解释,又带来“质量为何能导致时空弯曲”这个无解的问题,因此,这种广义相对论下的数学解释没有直观的物质理解意义。

这里描述可以推导出一个普遍现象: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都正在以螺旋收敛方式坠入太阳。当然这个时间跨度可以很长,远超出人类文明史,人们自然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