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力学时空观

由于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是以物质运动为描绘标的的著作,因此就牛顿时空观作一个详细解析。先看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表述:“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数学时间”: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工具,是以数的方式来抽象地描绘宇宙事物。数学,只存在于意识里,没有人能在宇宙中找到数学这种存在,书本上那些数字、公式,都是物质原子的排列组合后某一特定时空结构形态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描绘。因此说数学时间,只存在于意识中。

“永远均匀流动”:流动,只是观察者站在物质对立面时对物质运动的描绘,站在岸上看到水在流动,站在船上看到岸地后移而水不动,那问水有没有在动?只有先确定观察者与水的站位之间的关系,再去描绘水的运动状态:动或不动。而描绘都是意识的事,而非物质的事,代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因此说时间在流动,也只是意识的感觉。

“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没有光与影变化在意识里感觉,就没有有时间的感觉。时间,是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而非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说时间存在早于物质运动存在,或说时间比运动更基础,都是本末倒置的作法。时间是用来度量运动的,而非由运动来度量时间,但可以用运动来反映时间计量值,从而有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这些量度只是计量结果的标识,仅此而已,而非存在所谓“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这一念头,只存在于意识之中,并不存在物质中。时间,本质是用一种周期性运动度量另一种运动。

“绝对的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空间由意识影像反构而成,也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等等,而不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不动”,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

“相对空间”:这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相对,绝对,都只是观察者才有的描绘。

结论:

根本不存在“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这种客观事物,只存在观察者描绘下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只存在于意识之中,本质是一种感觉。离开观察者,没有任何概念、定义的阐述与描绘。将时间、空间当成客观物质存在,或当成主观意识存在,会带来不同的后续运动体系的理解与理论拓展。意识的客体是观察者,牛顿力学体系就是将观察者排除之外而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描绘体系,由此出错,从而诞生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念。离开观察者,离开意识,这些概念都是空中楼阁。

牛顿在错误的时空观上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导致这个体系没有一个踏实的基础,是一个并不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不能完全正确地指导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这种错误,表现在牛顿第一定律上,对宇宙物质运动的描绘出现与事实刚好相反的错误表述;表现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以质点为模型而忽略力的传递过程,力并不是瞬间性的,并产生惯性性与非惯性系的概念。会在后面牛顿三定律修正小节中逐一论述。同时,虽然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但对万有引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则却是束手无策,直到当下整个西方科学界都没有能力去发现万有引力的内因,而后引入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概念,逾是背离真相逾远,其根源,也是这错误的时空观所致。

时空观勘正

时空观是理解宇宙的基础。建立一个正确的时空观,是正确理解宇宙的基础。可以先引用一下时空观的百科知识,以让读者对人类时空观的演化史有一个大略认识:

“时空观,指的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在中国,后期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在西方,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近代时空观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辨证唯物主义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和无限性,同时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性具有多样性、相对性和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

这几段话展示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对时间、空间有不同的认识,有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的,有认为时间、空间是主观的,等等。而这些论述的共性是:

都是人在描绘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不是凭空在一个人的意识里产生的,那必是某种场景导致一个人有这样的念头,然后付诸于文字,填充以内涵,从而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理解。随着这两个概念在人类科学史上传承,又有更多的人对某种场景的存在加入了个人的内涵理解,于是有丰富的不同的对时间、空间的描绘,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描绘。

现代人都是学习“时间”、“空间”的概念后才知道并理解时间、空间的,而非先理解某种场景后而自己归纳出“时间”、“空间”的概念。若你是定义“时间”、“空间”概念的的第一人,将根据怎样的场景去定义“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也即与“时间”、“空间”概念对应的这些场景是什么?

这些场景,就是意识借以眼睛为代表的五感感受到的物质运动:它们是物质运动的光与影的意识里的反馈。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意识对空间的感觉就会消失,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不存在意识活动,也就没有时间的描绘。这整个事件中,对时间、空间下定义的逻辑链是: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时间、空间。而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去理解的逻辑链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显然这又是本末倒置的作法。由此可知,时间、空间,其实都是意识对这种光影的存在与消失、延展与变化后的特定感觉的定义,是一种感觉,一种主观存在,而非客观存在。在客观宇宙里,有且只有物质。因此作一个判定:

观察者定义时间、空间

由这个判定可以考查历史上执不同时空观的人们对时间、空间理解的对谬或合理不合理之处:

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
-->上下四方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宇与宙这两个概念,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直观认识的简约概括,后“宇宙”一词被当成所有物质、时间空间的总和。时间、空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联系,都是意识。意识观察到运动,意识定义出时间、空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
-->空间不是物质运动的条件,相反,物质运动是空间的条件。而物质运动有且只有与物质有关。

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地点”也是意识描绘的结果,时间的形态由物质运动的光影形态决定,光影形态是量子化的,于是时间也是量子化的,日常用的最小时间单元是“秒”,即秒是时间量子,因此是不连续的,但物质运动是连续的。量子概念在后面“量子成因”小节解析。

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时空观,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的理解,必是主观性质的,因此是唯心的。自然,由于这种描绘的标的是物质运动的影像,因此带有一些客观性,但主体是唯心的。

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
-->物质存在,只同物质本身有关,同其它事物都无关。时间、空间,不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而是意识理解物质存在的很好形式,且不是唯一形式。时空有限无限,均通过意识对物质的理解而定性。观察与理解之外,物质是自然的。

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
-->这种特性都是意识的感觉,是意识根据物质运动的光影场景而给予再次想象拓展的场景描绘。

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绝对,是意识描绘的结果。物质及物质运动本身,并无绝对、相对这种形式。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由意识反构而成。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
-->这种描绘过于玄乎、抽象,无法评价。

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描绘过于笼统。时间、空间,是意识影像反构后的产物,绝对观念、相对观念,仍是由意识描绘。

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辩证唯物主义,仍是意识主导下的描绘,是主观定义的客观,本质仍是主观、唯心。时间、空间并不是运动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也不是物质固有的,物质有且只有其本身。所有属性,都是意识描绘物质而强加于物质身上,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一种主观存在。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只是意识的判定与感觉而已。

这上文,除了墨子一段对时间、空间的描绘外,其它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西方人对时间、空间的定性描绘。由此可知,西方人的唯心主义对时间、空间的判定是最准确的。

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实验结论很玄乎,这个实验构架的大略描绘是:一束激光通过一个晶体的棱角,分成两条不同方向的光束。当观察者观察到其中一束光发生变化时,另一束光也同时发生变化,这个同时性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无关。这个实验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可以分析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

当观察者观察到分离的光束中的一束在变化时,实际上已经在光源端产生了挠动--否则是不可能观察到光束的变化的,而这种挠动同时影响另一束光的变化,但迷糊的观察者以为是一个光子(注)与另一个光子存在“纠缠”。

说“一个光子”对“另一个光子”在“纠缠”,是以讹传讹的描述:当下人类的科技水平绝无可能捕捉到“一个光子”这种存在,只能捕捉到一束光信号的变化。其它同样的错误表述很多,比如许多科学论文里说一个电子如何如何,一个中子、一个质子如何如何,给人的感觉好象这些微观粒子都很听话,被科学界顺手拈来,可以随意玩弄在人类掌股之中,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科学界夸大其词的描绘。

在微观领域,当下人类最高科技水平也就是通过电子隧道显微镜勉强捕捉到几个原子而已,更何论比原子核还小1800倍的电子或连是波是粒子都分不清的所谓光子。更不可能出现将一个“光子”分成两个“光子”这种事,只能将一束光波分成两束光波。当下人类科技水平根本不能捕捉到一个光子、一个电子、一个中子或一个质子这些个物质存在,人们只能观察到一束光、一束电子、一束中子或一束质子等等对仪器物质作用后的稳定信号特征。

如上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要在A与D位置或B与D位置的连线之间放一个反射镜透镜才能影响一束光的光路。一束光信号的变化,若没有光路上的镜面反射折射,那只能通过源头C、D位置的晶体挠动实现,而不可能在空间某处凭空实现变化。

由此可知,所谓的纠缠,只是光源挠动后对分离的两束光同时产生状态变化,于是两束光(被讹化成光子或光量子)无论发射多远,都会有状态改变的“同时性”,好像两者之间存在无形的脱离源头而相互影响的“纠缠”作用,其实根本没有。这种“纠缠”作用只发生在观察者(即实验室的科学家)的意识里,当观察者看到两个观察点的信号同时发生变化,就在意识中认为这两个“光子”发生纠缠,这是一种主观想象后的粒子关系形态,与叠加形态相似,却认识不到在源头处有挠动存在。

电子纠缠也一样,只是将光束换为电子束,但同样是将“一束电子”讹化成“一个电子”代入实验构架中。

要破除“纠缠”概念很简单:在不挠动晶体的前提下,如上面所说,在A与D位置的光路上放一个反射镜,就能将AD边的“光子”反射出去而改变光路,于是AD边的这个“光子”的行为被改变,而BD边的“光子”还会按照直线前进,就不存在“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的现象。于是问:这两边的“光子”怎么又不纠缠了?虽然作者不会去做这个新实验,但根据上面分析,可以断定这是必然的,有兴趣又有条件的人可以实验一下。

量子纠缠实验错误的根源总结:是西方科学界在认识不到光是以太纵波前提下,被光子、光量子等错误概念误导,导致将实验光束的一个波信号讹化成一个光量子存在,将两个同时变化的波信号讹化成粒子纠缠。

注:光子概念已经在“光与波的世界”章节里被否定,这里只是引用这个概念来说明量子纠缠的问题,不代表其正确性。

量子理论思想

通过薛定谔的猫实验的解析,可以审视量子理论关于粒子状态的判定问题:将猫换成粒子就可以了。

意识通过仪器手段观察粒子运动状态,而仪器有最高精度,采样的光波有最高频率与最短波长,于是得到的粒子状态描绘,即意识里的粒子影像形态,只能被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所约束,这些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制约下的粒子状态,不能被精确描绘,于是在意识中带来不确定的感觉,意识会想象其可能处于A状态、也可能处于B状态,这些大脑中想象的A与B状态场景由于意识不能确定选哪一种,意识就将这些状态混淆在一起,就有了A与B状态在意识中的叠加,最终得出描绘粒子处于A与B的叠加状态。

将意识里的不确定:可能是状态A,也可能是状态B,当成物体本身状态的叠加,是一种意识认知错误。在没有其它外界作用手段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本身有且只有一种状态:自然态,这里举例中为非A即B,同观察者无关。

粒子不是魔术师,是无意识的客观物质形态之一,在任一一个时间片断,粒子只会沿合力的作用方向上改变运动状态,沿能量最小消耗的轨道上运行,这就是自然。在任一一个时刻点,这个宇宙是固化的,任一一个粒子,也包括各种宏观、宇观、微观时空尺度的物体,有且只有一种确定的状态:某个具体的动量、方向、能量、坐标、密度、体积等等一切意识能给予一个物体的描绘。但这个状态能否被意识所认知是另外一回事。这么说是符合经验感官的,也是符合同一普通物体一个时空坐标有且只有一种表达形态的日常理解。

正由于意识受限于现实科技手段,对这种微观粒子的表达形态没有能力去达成认知,只能任凭想象力去假定粒子处于复杂的叠加状态,也是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既然不能观察印证,那只能去猜测。而猜测结果在不能通过观察得到印证时,则每一种状态都是一种可能,这也是概率论建立的思想所在。

由此可知,粒子叠加状态,只是意识混淆后的模棱两可的描绘语言,而不是粒子本身可同时处于这几种状态。粒子作为有一个时空体积的物质存在,是不可能将不同的时空状态纳入到一个时空坐标的“合体”形态,只能是一个时空状态对应一个时空坐标。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合体”观察实例,微观粒子也不会有。将意识混淆后的场景描绘,当成粒子本身的场景状态,就有了量子力学“叠加”概念。这就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思想源头。

量子力学理论,本质是关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是概率论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拓展,它的实质应用地方在大脑空间与意识世界。就研究客观物质世界而言,这是一个建立在错误时空观上的错误理论。

量子力学思想的错误,与相对论思想有相同的错误根源:都是将意识里的事物影像状态当成客观里的事物本身状态。这是意识受限于五感而借用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去理解宇宙万物的无奈。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表象迷惑。西方科学理论,是成也光,败也光,与被仪器困陷相类似,都是依赖某种具体的事物去研究宇宙,尔后被具体事物的能力与缺陷所制约,导致认知的失真与失败。自然,认识到意识不得不依赖光这一认知模式,就能超脱出光(信号)的约束去重新认识这个宇宙,而不被相对论、量子力学展现的虚幻场景所误导。

超脱光(信号)的另一认知模式就是:“悟”。这是东方宇宙观下的认知模式。

薛定谔的猫的另类实验

薛定谔的猫实验构架,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著名思想实验,大略是在一个黑箱子里,让一个猫与一块放射性物质及辐射计量器控制开关的毒药瓶子呆在一起,放射性物质辐射粒子是不确定的,于是辐射计量器控制毒药瓶子也是不确定的,于是在这个黑箱子里,猫的死活是一种生死一体的状态。

这个实验让人觉得很神奇,由于辐射粒子导致开关开启的不确定,导致这只可怜的猫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这个猫的生死一体的状态,被称为叠加。由此推广带来微观粒子的状态,也有叠加的描绘。薛定谔的猫实验被认为描述了量子力学的真相:在量子系统中,一个原子或者光子可以同时以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而这些不同的状态可能对应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结果。

猫是否真有这么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或者问一个原子或光子可以同时有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答案是否定的。正常思维的人们当然不会相信一个生命会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或一个粒子处于即是东又是西的状态,这些场景都有悖于日常经验感官。何以薛定谔的猫与所谓量子系统中的微观粒子如此特殊?

既然构建量子力学的人们可以拿一只猫来说明量子叠加思想,这里同样也可以用这只猫来反驳这种叠加思想,只是要略微改变一下实验构架:请一群量子理论学家与一个小孩子一起来作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在未让这些理论家看猫状态之前,让小孩子透过一个小孔看猫的死活。

显然这些量子理论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有没有小孩子参与,前后两个实验结果都一样是不变的:即猫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但后一个实验对于小孩子而言,猫的状态是死还是活,有且只有一种答案: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而对于这些理论家来说,猫仍处于所谓的即死又活或非死非活的叠加状态。

就这有无小孩参与条件下的两个实验对比,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叠加,是谁的叠加,猫?还是量子力学理论家的浆糊脑子?

本身薛定諤的猫实验包含一个物质运动问题:打开箱子的瞬间,是怎样的物质作用机制导致猫的生死状态从叠加到是生或是死的转变?

显然没有任何物质作用机制,在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打开箱子这么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显然不会导致猫从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的状态。要是这个动作导致猫的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那人们就要去接受开一下房间门这一动作导致一个人死亡或生存的,而这是不可接受的。人们只能通过刀子或毒药等物理化学的物质作用手段去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绝无可能开一下门或开一下箱子去瞬间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

不过,打箱子会导致唯一一种物质作用机制:光进入了箱子。

有了光,从而让意识观察到箱子里猫的状态。因此这只是意识认知问题:原本猫的生死状态在意识中是不可知的,意识只有将猫的状态想象成生与死的叠加状态。这其实是意识混沌的状态:时而将猫想象成是生的,时而将猫想象成是死的。当意识反复这么想象时,猫的状态就被描绘成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也止于意识的描绘而已。

自然,这只是意识想象的结果,是意识中的猫的影像的叠加,而非客观的猫的状态的叠加。而猫的真实状态,在某一时刻处于要不是生要不是死的状态,生与死只能取其一,在这一时刻点,意识会认为其处于叠加状态,猫生死一体,直到打开箱子的一瞬间,有了光让意识去观察猫的状态,从而猫的当下真实状态与意识里想象的影像形态相互对比印证,意识里想象的猫的不符合真实状态的影像被纠正与放弃,于是猫的状态被意识所确认:是生或是死,意识才摆脱猫可能生可能死的混沌感觉。这也是量子坍塌的实质:是观念中各种影像叠加后的混沌状态的崩溃,而非现实中物质各种形态在胶着关系下的分离。

这才是薛定谔的猫所谓生死叠加的实际情况。

这种事物影像叠加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仅仅是量子力学提及。比如读者在看笔者这些文字描述时,来判断笔者的状态是坐?是躺?还是站?显然读者意识里是不能确定的,按量子力学思想的逻辑,那在读者看来,笔者是处于坐、躺、站三个身姿的叠加状态。而对笔者本人而言,看到自身的状态显然有且只有一种:坐、躺、站只取其一。现实中普通的人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会处于叠加状态,何以西方量子力学理论家们会脱离这么浅显的常识呢?

又比如读者的一个朋友说去南方或北方旅游,出发后的具体行程没有告诉读者,于是朋友的行程形态在读者的意识里是处于即在南方又在北方的叠加状态,这仍只是读者想象的朋友行程影像形态,而非朋友真实的行程状态。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其实月亮是不存在的”也是这样的问题。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意识对月亮状态的判定,是意识里月亮影像的有无,而非客观世界里月亮的真实状态。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说月亮存在,不过是你的看法;说月亮不存在,也不过是你的看法,无关真实月亮本身的状态。月亮的真实状态是自然的。

那如何去理解薛定谔的猫实验里未打开箱子时里面的猫的状态呢?

那就是自然,即猫的状态是自然的,在以人类时间计量的某一时刻点之前,猫是生,在某一时刻点之后,猫是死,这与打不打开箱子无关,也与观察者有没有无关。在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里,在连接计数器的同时,再连接一个能记录瓶子打碎时刻点的时钟就好,于是在打开箱子后人们就能知道猫在整个时间段的状态分布:在这个时刻点之前是生,在这个时刻点之后是死。

牛顿第三定律之修正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解析,可以简单地解构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不能解释在两个物体之外的作用力在一边增大,一边减少后,两个物体作为整体时有运动或运动趋向时,其两物体之间的两互为相反的作用力如何表达的问题:

若还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那如何将一个物体的作用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若虽是方向相反但不是大小相等,如何来理解这一场景?

按两互为相反大小相等的作用力的说法,是不能解释在一个物体(A)外围一边增大时,通过内侧作用点传递到另一个物体(B)上并导致这物体(B)运动状态改变的。因为这两个接触面上的力(F1、F2)大小一致,只是方向相反,已经是完全相互抵消了,怎么还能导致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现实是另一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发生改变,因此必有某种新的作用状态发生在两物体的接触面,而不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表述的那样。牛顿第三定律的瞬时性,还带来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难以解答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内部超距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

同时,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实物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非惯性系中由于有场参与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传递是需要时间而变得不适用,由此产生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对立。但“场”,在现代物理中,并没有解构其内涵,因此这种对立描绘是不能究其根本的。

这恰是牛顿力学是以质点为标准模型的分析物质运动构架的局限,于是无法体现有空间的物体内部的力的传递与分布情况的,因此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模型,导致非常粗略的场景描绘。

这个质点模型无法解释惯性成因,惯性被当成物质天然的属性而不被深究,这也不是研究态度。已在前面小节描绘惯性成因。要正确完整分析物质之间的作用,必须是直接拿整个物体空间来作为研究模型标的去分析,而不是抽象成一个没有体积只有质量的质点,从而忽略了空间体积对物质作用形态的影响。用抽象模型固然带来研究便利,但也是背离实践的起端。

这个质点模型还有一个严重缺陷是脱离周边环境而存在,即这个质点是完全不受周边环境其它物质的影响,只有某一两个抽象的力作用于其上。这与现实中任何一个物体都依赖周边环境其它物体的作用而保持某种运动状态不同,如此情形也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认识到场涡运动形态并引入场涡概念,并采用原生态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为模型,就可以很简单地描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传递形态:以场涡的形态在两物体之间扩散,当双方力作用产生的场涡在两个物体内侧接触面取得一个平衡,就表现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一个有增量的过程,并非是瞬间性的。

“牛顿第三定律也具有瞬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地位是对等的,称谁为作用力谁为反作用力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牛顿第三定律不具有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不具有同时性,也不具有地位的对等。

这里暂时忽略物体内生场涡对外力的影响。在于这里只探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影响。内生场涡在物体结构强度范围之内,对这两个力的对抗是对等,其矢量的计量之和是零,在整体上对外界表现为应力。若应力不够强大,就表现为一个物体的结构在两个外力的夹击作用下而崩溃,如鸡蛋被手掌压碎,核桃被锤子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压碎等等。

由这里描绘可知,力在物体内部的传递过程,就是一个力场传递与发散过程。

而各种场,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等,也是以太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于是两者在作用形态上就统一了。也即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是一样的物质运动体系,只是西方科学界没有认识到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是以太涡流力场的本质,及因惯性系采用质点模式忽略物体空间存在场涡的运动形态,才有这两种对立的运动体系的区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解析后展示的物体内部场涡扩散形态,就是非惯性系的物质作用形态,也非直接的瞬间作用力同时产生、消失的形态,而是两个作用力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此也解决了由质点模型下带来的力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存在“超距作用”的可能性: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由此,牛顿第三定律修正描绘为: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是两个互为相反的场涡之间的对抗状态。

测不准成因

测不准原理,就是不确定原理。人们为追求确定而去测量,测量则必须借助仪器。仪器有最高精度,在精度之下,所有信号会被精度设定的阀值以四舍五入,于是有被测物体或有或无的信号,在意识里表现为测不准,即不能确定被测物体的状态是意识的一种感觉,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情况。

测量要用到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光信号构成影像。影像的变化受光的频率制约,在频率周期之内,影像的变化就无从描绘,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时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波长制约,在波长尺度之内,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空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速度制约,在超光速之外,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速度之因。

如此认知测不准的成因,就可以解析微观世界粒子在意识的表达状态:微观世界的粒子,由于过于微小,而人类又缺少远高于粒子时空尺度的精度手段,任何探测手段都会严重干扰粒子的原本运动状态,于是粒子的运动状态表达为测不准--如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全得到精确判定。

在用光探测粒子实验,可以引入一个对比实验:用光探测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同是一束光,扫描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就会有各种精确的计量数据,扫描一个粒子,则会有不确定的描绘。这人与粒子各自作为实验标的,对光来说,有且只有时空尺度的区别,即在扫描人与扫描粒子的对比事件中,只有光的波长、频率与人,或与粒子的尺度的对比的差别,其它再无差别,但实验结果却刚好相反,一确定,一不确定,因此绝对不是粒子或人的本身问题,而是光与人的关系、光与粒子的关系之间的差异问题。

而关系的具象,就是影像,影像由意识反构。因此测不准、不确定其实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物质问题。相对仪器精度的太远、太近、太快、太慢、太小、太大,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影像模糊、失真,表现为测不准。测不准,反映的是人类测量手段的有限精度与物体时空尺度的无限大小的矛盾。

测不准,根本是脑子的事:准与不准,都是意识对粒子的感觉判定。无关粒子本身。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一定、确定、肯定怎么怎么着;不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你(粒子)本身的状态,与我测不测有什么关系?没有,八杆子打不着关系,无论我测不测,你(粒子)都会向最低能量状态趋向。而我可以认为在我没看你(粒子)之前,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这种我对你(粒子)的判定与描绘的场景,只且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而不在客观世界里。我这么判定,甚至根本与你(粒子)无关,但我仍可以觉得“我这么判定”与你(粒子)有关,当然这仍是我的感觉。量子力学所依托的时空观、宇宙观,其实是一种思维游戏。是将脑子里关于粒子的场景,当成客观世界的场景,将瞎想当成事实,于是有这么个所谓测不准原理。

要解决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关于测量粒子而免不了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的问题,只需找到一种波长更短且强度更低的波即可,比如中微子。如此,中微子之于电子、原子,就如光之于人,于是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可以忽略,就能确定粒子的运动状态。自然,这是目前人类无法掌握的探测手段,更何论西方科学界对“中微子是波”这样的本质还没有认识到。

有无意识去观察测量,物体本身会都按最小能量状态存在与运动,而意识去观察与测量,只能得到仪器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当物体本身状态,错误就由此开始。

量子成因

人们只能通过光来观察物体运动,本质上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影像的变化。这里重申人们对万物的观察过程:万物-光-眼睛-意识。这一过程中,光构成影像,眼睛是一种仪器,以接收光的作用,并形成信号特征传给意识。影像与仪器会干扰或限制万物的全貌在意识里的反构。

光是以太纵波,意识观察借一束光展开,而一束光具有固定频率与波长。于是光构成影像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光的传递是受频率限制,在一个频率周期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的一个变化状态,即一个影像,于是眼睛看上去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本质是看到影像运动是一份一份的,将影像运动当成物体本身运动,从而有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于是就有了量子概念,这就是量子成因之时间之因。

二是光的传递还受波长限制,在一个波长尺度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形态的最小的尺度,即每个影像都有像素,于是看上去物体是一格一格,本质是影像形态一格一格的,将影像形态当成物体本身形态,从而有物体形态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空间之因。

仪器是接受物质作用的器械。仪器有精度,这个精度的大小受人类自身的最高技术制造水平制约。仪器在接受物质作用后形成信号特征,信号特征是借光、电展现,也是受光电的频率限制。因此仪器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三是仪器受精度限制,能且只能接受到最高精度以上的物质作用。最高精度以下的物质作用,被以“四舍五入”的方式取舍,“四舍”后表达为有物质作用产生,但仪器没有信号反应;“五入”后表达为物质作用后产生的信号特征以最小信号单元的形式展现。这结果就是导致物质作用反馈在仪器上后失真。信号特征整体形态就是影像,于是这个仪器精度制约下的最小信号单元,构成影像的最小单元,这就是量子化。将影像有最小单元,当成物质有最小单元,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精度之因。

四是仪器在形成信号特征后,信号特征是以光、电形式展示。光、电有频率与波长制约,这个制约与上面描述的光构成影像的制约类似,只是上面描述的是外界的光信号,这里指的是仪器内部的光、电等波信号。只要是波,都会有频率与波长的限定,由光电信号整体构成影像,于是有影像的量子化。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信号之因。

物质运动是连续的,却又是无法直接观察的,观察到的都是量子化的影像形态,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而意识能且只能通过光影像信号与仪器来达成万物的观察,那么如何通过光影、仪器来证明量子化是错觉,如何来证明物质运动是连续的?

那就是通过静止观察参照系的另一种选择:

当人们观察物质或物质运动时,是以自身为静止参照系,再站在物质的对立面,然后观察物质与物质运动,所得到的结果都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影像是关系的具像),是这个关系被量子化,而不是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由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且现实中的确也观察到了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因此,作为观察者也可以按“所见即为真”的逻辑去固执地判定为是物质或物质运动本身是量子化的,而非是影像量子化。

以这个逻辑与“固执判定”基点,除了站在物质对立面的选择之外,观察者还可以作出另一种选择,即人们可以以被观察的物质为静止参照系,这时观察者与被观察的物质一体。那么这个被观察的物质会是整个参照系的原点,于是这个物质就没有“运动”描绘,更没有物质或物质运动的量子化描绘,于是观察者又因没有观察到量子化,按原来逻辑去固执地判定物质本身没有被量子化。

一个物体能且只能有一种宇宙当下状态,不能处于量子化又不处于不量子化的状态,因此只有放弃这个逻辑,而选择承认量子化是一种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而不是物质本身存在形式。

举个例子,来直观理解这种静止参照系选择不同导致的不同感官:比如一个人站在路边,看到前方一辆车过来,他可以说看到车子的运动是量子化。等他上这辆车,他与车同一速度,他就没有车子是运动的感官,于是没有车子运动是量子化的看法。因此这一前后量子化又没有量子化的不同看法,只能是车子与观察者之间的影像的感官,而非车子运动的实质。

由于万物皆是以太运动后的空间结构借光、声、电等信号特征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的定义,而影像必有最小单元:像素,也即量子,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定理:

万物都是量子化

简单的如一幢楼宇的最小单元是一套房子,一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是家庭,一张数码照片的最小单元是像素,筛子的最小单元是筛眼,视网膜的最小感光单元是一个感光细胞,生命体的最小单元是细胞,物体的最小单元是一个元素原子,元素原子的最小单元是一个质子,等等。房子、家庭、像素、筛眼、感光细胞、细胞、原子、质子,等等,这些都是不同事物(楼宇、社会、照片、视网膜、生命体、物体、元素原子)的影像量子化后的名称。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意识在某一时空尺度不能按原意义继续细分后的一种整体感觉,是为量子。

在观察物体状态及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光,就如栏栅一般,将物体反馈到眼睛里的信号,分割成一份份、一格格。这一份份、一格格,是影像的状态,而非物体本身的状态。将影像状态当成物体本身状态,于是理解物体及其运动状态就会出错。

量子力学,反映的是意识与物质之间的矛盾:意识不同于物质,意识只能通过影像来理解物质,被影像制约

光速不变原理之否定

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用“c”来表示。

爱因斯坦并没有解释光速不变原理的物质作用机制:是什么机制导致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没有解释,是因为没有能力解释。

因此这个光速不变原理,本身也一直作为一个假设而不是正确客观描绘存在。整个相对论构架是建立在无法解释的假设前提与错误的公式计算上,就如空中楼阁般不稳。当人们相信相对论的结论,只是愿意去相信而已--本来人们得先得到对这个假设的符合物质变化的合理解释才能去相信。

通过重新考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构架的问题,并否定其错误的的结论,确认宇空是物质空间,也即是以太空间,及光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可以直接明了地否定光速不变原理,这是一个错误原理。光波在媒介以太中传递,并不比声波在空气、水中传递更复杂。只要是波,在媒介中传递,都有相同的运动原理:波的速度,受媒介的运动状态影响;波的速度描绘,受观察者与媒介的相对速度的影响。

为何现实中人们通过测量也能“验证”光速不变,以证明光速不变原理是“正确”的呢?比如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充分”证明:“阳光的光速不变。”

当人们在测量普通波如声波、水波时,相对空气、水体运动的观察者会观察到声波水波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此人们创造出“多普勒效应”这一概念。人们也知道这是观察者相对媒介运动导致的错觉,实际的波长、频率、速度相对于空气水体,是不变的;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则都是变的。这其中波长变长,也是波信号更慢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慢;波长变短,也是波信号更快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快,在于信号以波为载体,于是波速与信号是同步的。这变慢变快都是相对于运动观察者的快慢,在于速度是由观察者来描绘的。

同样,在检测光速与运动观察者的关系时,人们也发现这种状态:观察到光的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于人们认识不到宇空是以太空间,无法用相对媒介运动来解说这一现象,于是创造出两个新概念:红移,蓝移,来掩盖光速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变化的事实。(红移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光相对观察者速度变慢,一是光的波动能量滞留在以太空间导致波长变长,这里的红移概念指的是前一种形成机制下的现象定义。)

据称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本人虽不曾全观其实验记录,但可以推定这种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检测,必会观察到红移、蓝移现象,但不知这两位实验者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人们不说是光速变慢,而是说红移;人们不说是光速变快,而是说蓝移。这是为迎合光速不变原理而创造出的新的说辞,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其实红移与光速变慢,是一回事;蓝移与光速变快,也是一回事。这是由于速度=频率*波长,频率上升,波长不变,于是速度提高;反之频率下降,波长不变,于是速度减慢。自然必须清楚,这种光速的快慢,是相对于相对媒介运动的观察者的快慢,而不是相对于媒介以太的快慢。而为保持相对论下的光速是一个恒值C,则必须确保在频率上升的同时,波长要缩短,或确保在频率下降的同时,波长要变长,但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个实验证明这一点。

由于速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这里重申一下:就是凡在描绘一个物体、事件的速度之前,务必明了是相对哪个观察者的速度。在于没有观察者,就没有描绘意义,有了观察者,描绘都只是相对于观察者的描绘。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也是在曲解速度这一基础概念的本义。

西方科学界都是如此通过新理论来掩盖旧问题,然后带来新问题,并尝试用更新的理论来掩盖,这是西方科学界惯用的一种研究方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除了创造出更多的概念,带来人们意识的干扰外,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所有人陷入概念构建的迷宫,根源在于西方科学界的宇宙观问题导致的对物质运动与结构定性出错后的扭曲与延伸。

通过对相对论时空观的解析与批判,及光速不变原理的否定,人类就可以摆脱宇宙中光速最大、光速超不可超越的理论束缚,能够在向往超光速目标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对论时空观问题

对于相对论问题的解析,要从其依赖的时空观入手,才能在基础上予以否定。只纠结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是很难找到其逻辑问题的,在于分析者的心智很容易被字符构建出的迷宫所扰乱,不能保证有正确的判断与思路。

探讨相对论的时空观,要涉及宇宙观的新认识: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光与影像构成的幻象。

日常中人们对万物的观察是这么一个过程:万物-光(影)-眼睛-意识,记住这个过程极为重要。由于太过于习以为常了,导致人们忘了,只是眼睛看到了光组成的影像,才理解万物,但人们会以为自己直接“看到了”万物。在黑暗中最容易直观理解这一过程:有光,眼前就有万物形象;无光,眼前万物立马消失;在于有光,眼前存在的只是万物影像,无光,眼前消失的也只是万物影像。看与不看,万物皆在那里,但有光无光给意识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日常生活中将看到的万物影像状态,当成万物本身状态是无所谓的,但科学实验中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观察与验证时也这样操作就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或超过光速,影像的速度会跟不上物体的速度,导致影像状态不能客观反映物体的状态。

也即,人们通过影像来观察与验证,但影像被光速限定,不能超光速。物体本身,哪怕远超光速,其影像也只能以光速才能到达观察者眼睛里。而人们是通过物质影像状态来判定物质本身状态的,于是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看起来”不能超光速,其实只是影像不能超光速而已。这种看起来存在,但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无数例子,如水中月、镜中花等等,物理学也不免俗。相对论被验证为“正确”,其实验证的是影像的状态的正确,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的正确。

这也是相对论能设定的宇宙最高速度是光速的原因:

相对于意识观察,由于影像由光构成,于是看到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光速。

这是人类困陷于五感的无奈状态,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光与影的状态所迷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物质本身的运动状态。

超光速,可以说是宇宙中烂大街也很容易达成的事,牛顿速度公式V=at可以随加速度在时间上的持续而无限累加,但人类由于观察受光的限制,于是一切速度不能超光速c,从而无法验证接近光速与超光速时的物质运动本身状态,任何实验验证都能且只能得到影像状态。这是相对论的现实基础:状态观察,受制于光。对于盲人来说,通过声波检测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音速。

这就是相对论时空观的问题所在:

将影像运动当成客观物质运动,从而出现对宇宙物质运动的错误描绘。

当人们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将这个本用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套用到物体本身变化时,就产生了让人绝不可接受的描绘:速度变了时间会变化,尺度会变化,质量会变化,以及时空会弯曲,等等这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些事都有悖于常识与经验感官,同时相对论也无法解释这种变化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道是“如此”,却不知道为何会是“如此”!只知道尺胀与尺缩,不知道为何会尺胀与尺缩;只知道质量会导致时空弯曲,不知道质量为何会导致时空弯曲。当将这种变化归类于影像变化,就可以简单理解了--都只是感觉不同而已,是一种错觉而非客观物质的真实状态。

而相对论的验证又是通过光来验证的,因此,它总是被“证明”是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的,其实那只是影子的“正确”,而非实体的正确。没有光与影像,人类无从观察;而人们去观察,只能得到光构建出的幻像,这种无奈结局是意识不得不依赖光为代表的信号特征的必然。但只需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绕开这个幻像而直指物质运动本身状态。

认识到相对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将光与影当成物体的错误理解上,就可以简略总结相对论的问题:

相对论,讲述的是光构建出的影像的变化的理论,它近似地描绘了物体空间影像在不同的速度下,被意识观察到的感觉。物体的尺胀与尺缩,都是的物体影像的胀与缩,而不是物体本身的胀与缩;随速度增加而质量增加,也都是物体“影像的质量”增加--影像不会有质量,那其实只是信号特征而已,是一种意识幻觉。

那物体本身如何变化呢?按牛顿力学来分析即可!

自然,即便是牛顿力学,对于信奉科学实验与验证的人们来说,其过程也是依赖光构成的影像来实现的,因此也存在一个影像状态与实体状态相脱节的问题。因此这里专门开一小节解析牛顿力学下的影像状态描绘。

2020-05-25

相对论的公式问题

但相对论却没做到这一点,这里说的是相对论中最常见的双坐标体系。双坐标体系中的两个坐标原点,本质上是各有一个观察者,一个坐标原点对应一个观察者。将两个互不隶属的两个参照系混在一起描绘,强行拉上关系,就会出现低级逻辑错误,进而带来事实与理论的脱节。

这里引用的是一个ID叫“罗玉风的男朋友”(这个ID很风趣,但读者不必关注这一点,因为这不是重点)发布的贴子,阐述相对论附录11节关于洛伦兹变换式的数学推导过程,这个过程是整个相对论体系建立的数学基础,其中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

罗玉风的男朋友(原话):“【下面的内容仅仅涉及到初中数学,看起来也没什么错误,请仔细分析其中的假设、运算、结论等,找出错误所在。据说爱因斯坦苦苦思考很久也没能找出其中的错误,现在就看你的了!如果你成功了,那我要祝贺你:你确实是研究物理学的一块好料!】

考虑x轴上运动的一个光信号,其所在的时空点,对于坐标系K是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对于坐标系K’则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

【一】沿着正x轴前进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
表示。满足(1)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λ(x-ct)               (3)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λ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3),(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二】沿着负x轴传播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a)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a)
表示。满足(1a)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a)。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μ(x+ct)               (4)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μ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4),(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并为方便起见引入常数a和b代换常数λ和μ,令
a=(λ+μ)/2         以及
b=(λ-μ)/2
我们得到方程
x’= ax-bc                            (5)
ct’=-bx+act                        (5a)
……”

-------------以下是作者跟贴回答------------

(x’-ct’)=λ(x-ct)                 (3)
(x’+ct’)=μ(x+ct)                 (4)

前面描述都没问题的,很合逻辑推理。“【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 ”错误在这里,这两个方程是不能相加或相减的,在于上一方程(3)的变量x’、x与下一方程(4)的x’、x不是同一性质的变量,只是符号一样而已。其实只须将下一方程的x’、x换成y’、y就可简单明了两个方程变量的区别,变量内涵不同,也就根本得不出方程(5),这两个方程的变量被爱因斯坦偷换概念了。

x’= ax-bc                             (5)
ct’=-bx+act                          (5a) 

而要使方程(5)成立,就可知(3)(4)方程中 x=ct=-ct 及 x’=ct’=-ct’,由此可得出t=t’=0,显然t、t’=\=0,方程(5)就是一个谬论。

这两个本不能相加的不同参照系下的公式被爱因斯坦强行拉在一起,从而诞生众多如双子悖论、尺缩之类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场景。由此错误基础方程构建出来的更复杂的公式,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物质运动真相描绘意义。相对论方程式的这个推导过程,就是前提出错后,谬论越走越远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通过爱因斯坦的数学错误来否定相对论基础方程。以下通过相对论的思想认识来解释相对论之成立的意识根源。

观察者与参照系

所有付诸于文字、影音性质的记录,都是人类意识在描绘。描绘能得到运动状态的表述,但描绘不是运动状态本身。即一个事件被观察,都是要有观察者,否则就是不可知不可明状。物理研究中,人们阐述一个理论或构建一个实验或验证一个运动事件时,都必须有一个默认的观察者参与,在于描绘,是意识所做的描绘。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将这个观察者遗忘在理论与实验之外。

比如现实中,当人们说一个物体速度是多少时,一般默认是参照地面静止的速度,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参照于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物体、地面的运动状态均由这个站着的观察者描绘。当人们说两艘飞船相对速度是多少时,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其中的一艘飞船相对于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两艘飞船的运动状态均由这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描绘。离开观察者,根本不存在“相对于地面的物体的速度”,也不存在“相对于一艘飞船的另一艘飞船的速度”这样的运动描绘。

任何一个矢量速度,都是参照于观察者的速度;任何一个静止参照系,都是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系。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里曾否定匀速与静止的概念,这里也一样,绝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绝对静止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相对静止参照系,绝对、相对均是描绘结果而非事件设定前因,没有观察者,就没有绝对、相对的描绘可能。若将观察者这么一个重要的因素给遗忘,会导致一个理论的前提基础出现重大漏洞,很容易走上歧路与迷宫。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最早是找绝对静止的以太为绝对静止参照系,就是忘了这种参照系的核心是观察者,而非其它任何物质形态的存在。

观察者处于一个运动观察体系的原点位置。所有处于这个体系内的物质的时空坐标、运动状态、物质属性等等方面的概念及其内涵,均由观察者定义。

又比如,当人们说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不准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观察者不能将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准”,也即观察者不能准确描绘粒子运动状态。准,或不准,都是观察者描绘粒子的词汇,无关粒子本身任何事情,只同观察者的感觉与认知有关。所有的描绘,都代表观察者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描绘即不是观察者,也不是物质本身,若将观察者的描绘判定,当成粒子本身状态,就会出问题。这也是量子思想的错误根源。

还有如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也是观察者参照与自身尺度与粒子或恒星的对比才有的概念。宇宙中没有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有且只有物质。正因为这种描绘是人类的感觉,因此站在人的角度看另一个人与粒子,分别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站在太阳的角度,人与粒子都微观,而站在银河的角度,太阳、地球、人、粒子都是微观。若观察者被这些感觉与场景干扰实验现象描绘,也会出错。

对同一个事件的描绘,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描绘角度,每个观察者执一个描绘角度,是不能混淆的。比如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对于山脚的观察者来说是上方,对于山顶的观察者来说是下方,抛开观察者,说这棵树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或认为对方的判定是错的自己的判定是对的,就会出错。当多个观察者能相互代入对方角色,就能理解对方并在对方的位置去确定树的方位。

同样在物质领域,由于有标准牛顿时空作参照,于是各个观察者之间的角度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伽利略变换公式的现实形态:用数学公式之间的字母关系转换来表达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状态描绘转换。这个公式中,不变的是物质运动本身,变的是描绘角度。

上一小节:势的原理初探<<<<<<

牛顿第二定律之修正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描绘的力的作用具有瞬时性,即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当一个外力F作用于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后,物体的加速度开始从0到a的转变,牛顿第二定律中,由于是通过质点来抽象理解这一作用过程的,因此只能描绘外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是F=ma,而无法描绘物体的加速度开始从0到a的这么一个改变过程: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是什么机制产生0到a的状态改变?力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是什么?要知道由于物体有空间体积,若让整个物体产生a的状态改变而忽略有力的传递时间过程,必须默认这个物体上所有的单位,都同时改变状态,这等于是力在这个物体空间内部是超距作用的,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接触作用才是常态,超距作用会带来更难解答的内在机制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力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是F=ma。其实这只是数学公式表达式,代表的是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之间的度量对比关系,并不是客观物质的力作用与加速度之间的转换模式。

物体0–>a的状态变化被牛顿力学忽略了,给人们以瞬时作用的感觉。牛顿力学的瞬时作用形态与电场、磁场的延时作用形态产生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区别。物体0–>a的状态变化其实是存在一个时间段的,并非瞬时作用形态,这是有可观察效果的,在现实中是物体先表现出惯性现象,再表现出运动状态改变,这个惯性现象的表达时间,也就是0–>a的变化时间。如此,也就统一了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系是一个错误构架,非惯性系才是客观物质的常态,也即物质与场的作用过程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没有区别的

也即,力的作用并不具有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另一个描绘的力的作用是具有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但现实中一个力作用于静止物体时,除了展现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保持一致的运动现象外,还存在一个运动现象是旋转运动。用一个球在几近无摩擦力的水平面受力就可直观理解这个旋转运动,受力的球并非是沿合力方向平滑的在水平面作直线运动,而是以滚动的形式向前运动。这个旋转运动是与“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相互冲突的。当然人们创造出“力矩”这一概念来解说旋转运动。而其实“力矩”概念只是旋转运动的结果描绘:因为人们观察到了旋转运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于是人们创造出“力矩”概念,而非力矩本就存在,然后导致旋转运动。用力矩来解释旋转运动,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力矩又为何能导致旋转运动,则无法深入解析。

也即,“F=ma是一个矢量表达式”这种判定是不完整的。

牛顿第二定律再一个描绘的力的作用是具有独立性:即物体受几个外力作用,在一个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外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合加速度和合外力有关。

但这种描绘没有证明意义,在于一个物体在受几个外力作用后,只表现出合外力下的合加速度运动现象,人们根本不能证明合外力中的某一个外力会产生某个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只是外力在矢量概念兼数学计算的结果,而不能说明某个外力处在合力中仍能完全独立地对物体产生某个加速度。同时“合力”概念,也没有说明几个外力是如何在物体内部空间相互契合衔接,最终表达为对物体的某个方向的合成加速作用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描绘与实际物体受力后现象的脱节之处,问题根源就在于牛顿力学的质点模型,这个模型是错的,存在质点的无空间形态与实际物体的有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背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需要完善的理论!

牛顿力学是以质点为标准模型构建的物质作用关系描绘,只是抽象地描绘物质作用关系,质点是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空间体积的数学模型,对一个有具体的空间结构的物体其实是不能准确描绘力在物体内部的传递过程的,在于现实中不存在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空间的点物体。牛顿力学虽然可以通过点作用的积分来构建整体的物体内部作用关系,但这从抽象点到具象物体之间的拓展,存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联系问题。

同时,人们对物理研究习惯于数学公式的构建,但数学公式只能发现运动形态间的关系对比,而不能发现这个运动形态本身。也即数学上可以积分,但物质上则必须有某种具体作用来联系来实现这种抽象的积分关系,且这种联系无法在数学公式的字母上反映其性质,只能通过文字或图形对物质作用的直观表述来实现--公式里的字母本身是文字表述的简约抽象。因此就算牛顿力学借助数学工具达到简约的描绘,让人们可以定量分析物质作用的强度与时空尺度,但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

这种联系既然不能在数学公式中反映出来,那具体又是什么呢?无数点之间的什么联系导致整个物体有某种运动形态并可以积分?

这种联系就是场涡!

当一个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在接触面由于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的碰撞,形成物体内部波动,这个波动以接触面的受力点为起始点,向远受力点方向传递,直到充满整个物体内部空间,持续的波动形成一个场涡,这个场涡可称之为外生场涡。

外生场涡在物体内部空间的传递过程,是外生场涡与物体内生场涡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从起始点到充满物体内部空间所需的时间,就是力的作用导致物体运动状态从0->a的时间!也即物体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在场的层次是一致的,只是人们认识不到物体内部场涡,才有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区别。

而外力从开始作用于物体0达到加速度a的过程,在物体内部表达为两个场涡从融合到圆满过程。

由外生场涡的作用过程可知,场涡为波的螺旋收敛形态,会牵引物体内部以太形成以太旋涡,进而牵引其它物质作旋涡运动,这就是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有旋转的趋向的物质作用根源。这里就可以不用“力矩”这个抽象概念来解释旋转运动了。

几个外力的合力形态,仍是几个外生场涡的相互融合后的整体外在表达形态,不再详细描绘。

惯性成因

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概念起源牛顿第一定律。

按牛顿第一定律规定,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加速度较小的物体惯性较大,加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较小。所以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时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况下(静止或运动),都不会改变,更不会消失。”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没有实验基础的空泛表述的定律,同时也没有解释惯性的内在成因,现代西方科学界根本就忽略惯性内在成因的探究,将惯性当成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并不能让人们真正认识惯性的内在机制。上面虽然修正了牛顿第一定律,但惯性现象仍是一个现实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不能因修正牛顿第一定律就可以被忽略的,这里用场涡概念来解析惯性成因。

物体,按现代西方科学经典原子理论来说,是众多原子的堆集体,而在以太旋涡论下,原子只是以太在原子尺度的旋涡结构,且以太旋涡时刻在流转,与场涡运动一起,处于波流一体状态。由于原子以太旋涡无时无刻不在振动,并受外界振动作用,从而原子以太旋涡的堆集体,即物体,都至少存在一个稳定的大以太场涡,这个场涡运动布满整个物体内部空间,可称为物体内生场涡。

对于一个静止或匀速的物体来说,内生场涡是物体所有内外作用达到平衡后的内部场涡的圆满形态。静止与匀速是相对于意识的静止与匀速,内生场涡的圆满形态,仍是相对于意识的圆满形态。

这个内生场涡带动以太旋涡在物体内部空间流转,导致物体空间的结构形态具有整体稳定性,也即陀螺效应。场涡带动的物体产生陀螺效应,在宏观上对观察者来说,表现为物体的天然惯性。惯性,其实是物体内部物质运动的陀螺稳定性的外在表现,本质是场涡空间运动形态的稳定性,这就是惯性成因。

当人们用固定大小的力作用于不同物体,发现不同物体有不同惯性时,其实是不同物体内部存在不同强度的场涡,也即是存在另一种运动,对抗这种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西方科学界由于认识不到以太的存在,也就考虑不到物体空间其实是以太空间,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受周边空间与内部空间的以太运动的影响,同时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这一概念,而后根据力的受阻现象定义出惯性这一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

在“盘古开天”章节的“宇宙第一推动力”小节中,曾描绘静止是一种意识错觉,是眼前这个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速度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静止”,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一个观察者看起来是静止的,而在另一个观察者看起来可以是运动的,比如相同速度的两辆汽车司机相互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静止,而路上行走的人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运动的。之所以存在同一汽车在不同观察者描绘下既有静止的又有运动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代表汽车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汽车本身状态。这是关于“静止”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静止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静止状态。

由静止概念的否定,则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

与静止概念相类似的方式,可以考查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物体状态:这也是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变化是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匀速”,也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是匀速运动之后,当观察者开始变速运动时,那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又是变速运动。之所以存在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在同一观察者自身前后状态不一致时的描绘即有匀速又有变速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也代表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本身状态。这是关于“匀速”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匀速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匀速状态。

由匀速概念的否定,也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改变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之中。

当一个物体在地表上测量起来是匀速或静止的,只需将测量空间放大到整个地球空间,就可知道这个物体是与地球自转同步,即处于运动中而不是所谓的静止状态,而地球自转是一种圆周运动,带来的效果之一是圆周轨迹上每一个点所处的物体,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不是所谓的匀速状态。这是关于静止与匀速否定的直观例子。

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某个圆周运动之中,对于地球上的物体,处于地球以太旋涡的运动之中,对于太阳系中的行星,处于太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对于银河系中各类星体,处于银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银河系之外的范围也是同样道理。因此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变速与运动之中,不存在静止与匀速这一状态。

圆周运动,是物体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根源。静止与匀速,只是人类意识的错觉。

匀速与静止两个概念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核心概念,由此可以考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存在的问题: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个表述表明牛顿第一定律有一个假设前提的:即没有外力。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注)

按上面关于不存在静止与匀速状态的分析可知,现实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随时受到其它物体力的作用,也必随时改变运动状态,因此“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个逻辑判定是无法在实验中验证的。可能有人会说一种运动描绘只能在一个参考系内成立,同一运动状态在不同参考系内描绘,会带来运动本身的矛盾,是不被允许的,但这里考查的不是参考系内部的运动,而是让“参考系”这一概念成立的牛顿运动定律与实践的对应过程,同参考系本身及内部运动描绘无关。

也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空泛表述的定律,仅仅是一个假设!

中学课堂里用一个小球从斜坡高点由静止向下滚动的实验构架来“证明”这一定律,其实是不能证明的,在于这个实验构架整体处于地球自转环境、空气阻力环境、地面摩擦力环境之中,观察到在高点的“静止状态”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在平面滚动的“匀速状态”也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而最终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沿地球曲面向前作曲线运动,并不断在减速,而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由此这一实验是无法验证这一定律。

这个“无法验证”正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窘境与内在逻辑问题所在。作为描绘客观物质作用的定律,是不能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前提假设之上的,更不能与客观实践相悖,这样会违反科学的物质精神,会变成没有意义甚至导向错误,因此必须修正。由于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或匀速的物体状态及运动,这个定律可以修正为其反面表述,如此与客观实践一致:

任何物体都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随时有外力使它不断改变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错的,但对人们日常一般力学应用没有影响,在于人们日常所依赖的分析手段基本是牛顿第二、三定律。但当涉及牛顿第一定律应用时,其错误导致的后果则更严重:

由于认识不到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状态,才会有莫-迈实验的关于以太的否定,这一实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设定以太是绝对静止的。前提是错的,结论则刚好相反:以太其实是存在的,且是流动的。由此西方科学理论走上了非以太之路,直到当下搞出时空弯曲、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的叠加、平行时空等等只能靠想象与信仰才能存在的场景,让现代物理由科学变为神学。它是西方科学理论整体性错误的理论源头,莫-迈实验则是实验源头。

牛顿第一定律,是西方科学理论界的错误宇宙观上的错误表述。

注:牛顿第一定律有另一版本描述:“合力为零时,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更是错得离谱,在于合力为零无法验证,现实地球空间环境中,由于地球自转,根本找不到“合力为零”这么一个状态。当人们说合力为零,其实是观察到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反推其合力为零,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

物理学五个公设

公理公设是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客观规律。凡一门学科必有几个公理公设,物理学走入迷宫找不到出口,就是违背这些公设甚远。由以上几个小节关于时间、空间的新认识,及科学界问题的提出,专门设定几个公理,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

1、世界是真实的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1、世界是真实的

这个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如《黑客帝国》电影那样描述的是一堆数码,也不是如周庄描述的是大梦小梦与蝴蝶,也不是如印度传说世界是梵天的一个梦等等。假如这些描述是真如此的,现实中的人们也是无法区别真实的物质存在与数码、梦有什么区别,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场景的物质基础是怎么回事?即黑客帝国的机器城,作梦的那个人,梵天又是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追溯到尽头,无法逻辑自洽。人们只有相信,头顶的日月星辰与眼前的万物是真真切切存在那个位置,不会因人类意识的消失而消失。

科学界追求的客观真理就是建立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样的信念上。否则一切都是在作无用功,世界是真实的更是一种信仰,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一元的,在于二元以上的物质存在会产生无法解释两元物质异同点,且又何以能相互作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二元以上粒子作为基础而构建出来的理论都是不完备的。人们常说的物质如电子原子等等,本义是物体的方便描述而已,所有这些物体的终级成分都是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在于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可能。

为检测绝对静止的以太而设计的莫-迈实验若参照这一条公设,根本不需要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后续的错论歪理了。人们眼前的万物看上去是静止的,这在于人们常忘了自己正身处一个旋转的地球上,静止是意识的一种错觉。而放到更广阔的亿万年宇观时空尺度上,眼前貌似不变的杯子房子大山恒星及微观的电子质子等等,都会如云烟一样产生、消散,产生的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是物质;消散的仍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还是物质。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即为虚空,虚空只是一种纯粹的虚的存在,没有物理属性,这是真空的原义。而现代理论如相对论涉及时空弯曲,本质是将原来的虚空付予了物质属性,所谓的时空弯曲,只是物质密度变化的影像而已。时空弯曲,如人在水中、空气中看到影像扭曲是完全一样的原理:是物质导致光线扭曲,从而让人们觉得时空弯曲了。这是人类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是人们通过周期性物质运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而诞生的概念,却常被人们付予其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这同样是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人们常通过眼前的闹钟来确认时间的多少,闹钟的本质就是周期性运动的体现,所有周期性的物质运动都可以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因此人们可以看着日升月落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着反复的沙漏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电子表的数字跳动来说时间是多少。离开了物质运动,时间是无源之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力的平衡原则是牛顿定律的核心表述。静止或匀速是平衡的另一种表述,当然只要人们知道地球在自转又在公转,太阳也在运行,就可知道静止与匀速都是相对的,是一个局部时空场景的相对描绘。即这个宇宙里不存在绝对平衡,物质运动总是趋向于相对平衡位置。

物质作用的另一个称谓就是力,而力给人的感觉好象是独立于物质之外,教科书上人们以矢量的箭头来表达力的方向,常忘了在这个箭头的尖处,存在另一个物体,或拉或推或压等等对这个被作用的物体施力,从而产生物体状态的改变。由此可以断定无法说明力来源的万有引力是通过物质传递的,也即两个星球之间充满物质,质子与电子之间充满物质等等,电荷、万有引力、磁场、电场都是一种物质的作用形态而被定义。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争论对错的人们常常忘了一点是所有的理论是人创建的理论,人通过自然与实验现象推断出理论,前提都是五感接收到外界信号,特别是眼睛接收到光与影而展开描述的,这种描述都是对变化的描述,而物质作用的体现,而不是物质本身。人们看到了云,看到的是被定义为“云”的这堆物质发出的光与影而判定眼前存在这种物质,人们看到的是光与影,而不是物质本身;同样人们说观察到原子、电子、中微子等等,也是观察到这种物质的信号作用于仪器而定义出来的概念,构成原子、电子、中微子的物质也是无观察可能的。

有人说物理学是表象科学,就是很简洁的表达这种认识。人们看到的是物质作用的变化,物质本身没有描述可能,只知它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而生活中人们看到万物,认为是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质,这是经验主义表达,而科学界的人们若还这么理解眼前的万物,那就是谬误的开始。比如台风解体了,构成台风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是物质的时空结构,比如粒子殒灭了,构成粒子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仍是物质的时空结构,等等。

物质作用的一个同义词是能量。能量,本义是物质作功的能力,它是物质运动的抽象,是物质的属性,也是意识定义的概念。人们看到物质不停运动,总以为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物质运动,这东西就是能量概念的起源。但人们忘了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运动,在于另一个物体与这个物体在某一时空位置不平衡,从而发生位移变化,根本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来推动物质运动。当人们说物质是由能量构成的,这就是二元物质论了,是无法说清物质与能量的区别及共性,及为何能相互作用的可能等等问题。这里也可以断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内涵必是错误的,形式可能是对的。

所有概念都是意识定义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

有人说物理学不应有哲学参与,这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又有人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同样是意识判定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仍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更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这也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我这么在这里描绘这些东西,依旧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如此这般。

科学家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方向从事探索、实验、研究工作的人,被称科学工作者,其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科学家。

实验是人在做实验,分析是人在做分析,所有描绘,都会带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印记。在科学实验、观察、理论构建中,都会带上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印记。正由于主观能动性,人们既能够自由地探索实验与拓展理论,也非常容易地走入科学的迷宫,更让后来者与追随者陷入崇拜与迷信的境地,从而导致许多错误的旧理论成正确新理论的阻碍。

在所有传承的经典科学实验中,如上面小节提到所有经典实验,都是人,也即科学家在做实验。但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完成之后,人们却忽略或忘却了“实验中有科学家”这么一个事实,从而让理解的人们忘记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都带有“主观的”这么一个印记。也即,由于人的参与,所有研究与探索的科学活动,包括实验、现象观察及描绘、理论构建及拓展、证据引用等等都是主观的,但正因为是人在客观世界里作研究与探索活动,将观察到的现象贴上“客观”的标签,也顺带将自己的构建行为贴上“客观”的标签。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主观行为导致了失误与错误,于是现实中人们喜欢用“客观的”、“科学的”来标榜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客观性与正确性。但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判定下的客观,本质是主观,所谓的科学,也只是人们主观定义下的科学。同时,人们会天然地将客观与正确,主观与错误相联系起来,从而“客观”一词成为褒义词,“主观”一词成为贬义词。其实,这仍是人们主观地、想当然地判定。真正的客观是不会错的,但“主观的客观”与“主观的主观”,则都是既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若将“主观的客观”=“真正的客观”,会让许多错误难以觉察。

同时,由于科学理论能带来技术发展,而技术由于是直接与实践应用相联系,技术有没有问题、出不出错,可以很直观地通过实践应用被检验出来。于是留存下来的技术,一般都是被检验为合理正确的技术。而科学与技术存在高度相关的联系,导致人们很容易将技术手段的成功当成科学理论的成功,从而强化了科学的客观性。其实,技术的应用与当下的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可以没有任何关系。就如在没有大米成份的科学解析之前,人们已经吃了几千年,没有杠杆原理的科学论述之前,人们也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杠杆搬运重物几千年。又如人们发现电磁波,用电磁振荡科学理论来解释,无论这个解释对错,都不能阻碍这个电磁波的现实技术应用。将电磁波的广泛技术应用作为电磁振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证明,是人们想当然的判定。技术,更多的与天才发明者有关。

本篇所有章节也都是在指出,在科学家的引领下,科学探索研究走上了歧路,进入了迷宫,并愈行愈远,越陷越深。这里并不是在否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比走上正确之路更重要的是:走上路。由于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人们拓展了宇宙视野,通过一个个新时空概念的不断提出,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科学技术带来了更广泛能量的利用,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有新的认识”比“新的认识是对或是错”来得更重要。在于没有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将被禁锢,而有了新的认识,哪怕当下不知道是错的,也可以在未来更新的认识基础上去纠正。

因此说,所有科学工作者,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贡献者,但也不必迷信科学工作者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科学家的权威光环。

实验的问题

实验观察产生事实描绘,实验信号产生数据统计。科学界标榜自己正确的前提,就是认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数据是事实的度量,当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时,就被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再借用高昂的仪器与科学期刊的审编权,从而掌握了科学的话语权,这其实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一是实验数据是否有效的问题

在逻辑关系上,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可以证明理论是正确,但也证明不了理论是正确。这在于,理论正确,所产生的现象必是符合预期的,而事实与数据本身的采集,是依赖理论指导的,若理论错了,那么事实真相的理解有误,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就会变得无意义。本书大部分章节都在指出西方科学理论中的大多数理论是错的,需要修正、拚弃、重构的,由此可知西方科学引以为傲的众多事实描绘,与数据采集,是在做无用功。

比如一个经典的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铪原子元素的数据形态如下表格所示:

外围原子序数  5d26s2 熔点  2 227℃[1]
核内质子数  72 沸点  4602℃
核外电子数  72 密度  13.31克/立方厘米(20℃)[1]
核电核数  72 地壳中含量(ppm)  5.3
所属周期  6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1
所属族数  IVB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7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10,2 莫氏硬度  5.5
核电荷数  72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3010
电子层 K-L-M-N-O-P 质子质量  1.20456E-25
氧化态Main Hf+4 Other Hf+1, Hf+2, Hf+3 质子相对质量  72.504

由于元素周期表建立的基础理念泡利不相容原理是错的,因此这种元素的数据如:

电子排布、质子数、核外电子排布、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核电荷数,都是无意义的,必须被抛弃的;
而密度、熔点、沸点、莫氏硬度、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则可以保留与采用;
所属周期、所属簇数、外围原子序数,可以引用与参照;
而含量、质子质量、质子相对质量,只可以参考。

二是实验结论能否正确定性的问题

可以查看被广为传颂的几个经典物理实验,在实验者的错误判断与错误理论指导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将西方物理研究推向歧路:

1、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错误地否定了流动以太的存在,西方物理走上了非以太之路,并由此诞生“暗物质”这个换汤不换药的概念。并对电荷、磁场、万有引力等概念无法解构其物质作用实质。

这个实验影响深远,当下人类面对核聚变问题、众多实验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都是这个实验错误结果的延伸。

2、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错误地判定原子中心集中大质量,而不是集中大运动,西方物理走上了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之路,并由此诞生了原子核、核外电子、夸克等概念,及一大堆种类繁多、更细微层次的粒子,但无法统一这些粒子的共性。

这个实验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原子中心大运动存在。

3、中子辐射实验

中子观察,错误地判定中子是粒子,而不是波。从而让西方科学界纠结于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诞生强相互作用概念,却依旧说不清强相互作用的物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是建立在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与非以太宇宙观基础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中子是波的实质。

4、光的观察实验

光是波还是粒子,直到现在西方科学界仍是争论不休。承认是波,必须考虑波的承载媒介是什么的问题;承认是粒子,必须面对电子发射光子的场景如何解构问题,这对西方科学界来说是两难问题。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了电子跃迁发光理论及光量子概念。

5、电荷检测实验

通过金属箔表面的电荷的力的作用观察,错误的将力的方向--也即信号特征当成电荷的形态,从而让西方科学界提出电荷的单一指向与正负模型,却说不清单一指向与正负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磁单极子、正负电荷、正反粒子、反物质等概念。

6、太阳光谱分析实验

通过太阳光谱分析,主要谱线特征是氢与氦,从而提出太阳主要成分是氢与氦,并得出太阳是一个气体星球的错误判定,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的错判。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从而理解不了太阳表面原子发光的实质:电子连珠对空间涡流的偏向作用后的振动能量传递。也解释不了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现象的实质。

三是实验构建能力之外能否认识宇宙的问题

科学实验除了仪器只提供信号特征从而掩盖事件真相,及科学家其实是主观性的从而让结论很难有客观之外,还在于前面曾提到的问题:一个宇宙事件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那如何去实验证明?

比如前面已经被否定的霍金黑洞概念,在当下科学界常被提起,科学家接收到星空中遥远深处的某些特殊信号,说是黑洞发出的能量波,好象宇空中真存在黑洞似的,人们还构建出黑洞吞噬星系的想象图,其实黑洞从来没有被证明过,而按霍金黑洞理论描述的黑洞吞噬一切的本性,黑洞是永远无法在实验中认识的。按信仰实验与仪器的人们的逻辑,象黑洞这种“客观存在”是永远无法证伪的,也就不能认识了,也就不科学了,那又说黑洞存在为哪般?如此科学界一边执着“科学研究”的态度,一边做着并不“科学”的事,真是自相矛盾。

是否说这些宇宙现象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就不能去认识了?其实不然。

科学家们之所以执根深蒂固的验证与证伪观念,在于西方科学理论,只根据宇宙万物的表象而构建出的,并没有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有且只有以太。其它时间、空间、质量之类的概念,全部是意识影像反构的结果,也即“人们思维里认识到的宇宙,是人们思维里认为的宇宙。”如此导致现状,必须依赖验证与证伪方式对众多理论进行筛选,以选出比较符合实验观察现象的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作为后来实验与研究的指导。但只要没有认清根源,则永远停留在表象的阶段,而宇宙万物由于时空尺度的无穷性,其表现形式也是无穷的,只认识表象,即是人力所不能及,也是永远没可能验证完毕的。

而只要正确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则可以通过物质运动与平衡原则来拓展现象,就能认识到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这样就算不能证伪,但也是可以理解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这是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理解宇宙的方式。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以太,即道。

仪器的问题

物理实验主要依赖仪器。现代化昂贵精密的仪器,即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研究代价巨大的象征。

仪器的功能就是发现物质作用的形态展现出来的信号特征,但不能得到信号源本身。所有仪器运行的机制,都是仪器接收物质作用,再由仪器产生信号,最后被人们观察与分析。高端点的仪器会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屏幕上显示。人们分析信号特征,反推物质作用形态。若发现新的信号特征,则在已有理论中寻找答案,若找不到答案,则建立新理论来解释。

这仪器参与实验的整个物质作用链是:物质-物质作用形态-仪器-信号-意识。人们观察到的所有宇宙现象,都是仪器信号的展现,甚至连物质作用形态都不是。仪器信号是物质作用形态与仪器相互作用下的一个结果,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显像,将关系当成物质或物质作用本身,就会犯错。要理解这一点,可从日常现象来描绘:

比如人们不会将舌头(仪器)尝到的甜味(信号特征),当成糖的物质结构形态,在于这是糖物质作用于舌头的信号特征,糖分子的物质结构形态,可谓与“甜味”风牛马不相及;同样人们不会将眼睛(仪器)观察到的绿色(信号特征),当成叶子的物质结构形态,在于这是叶内物质作用于眼睛的信号特征,叶子的物质结构中,绝没有“绿色”这一形态。而当实验室中的人们将仪器信号特征当成某种物质结构形态,就会出现失误。

同时,是仪器,就必有精度。精度受困于人类的科学认识与技术水平,从而有一个阀值,即最高精度。阀值以下的信号无法认识,在于信号强度的范围由0至无穷大,而阀值必是大于0。仪器的精度永远不可能包含整个信号范围。同时,最高精度导致所有信号有一个最低强度的信号单元,导致人们观察到的所有物质作用形态,都是以是最低强度的信号为单元,表现为量子化。量子化,是仪器制约人类认识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量子成因的物质根源:仪器。会在后面“量子成因”中专门描绘。

所有信号都是力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与广度在不同时空尺度的体现,都是力场的反应。也即,有信号特征的地方,必存在力,而力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因此有一个充分关系的判定:

凡有信号的地方,必存在物质与物质作用

这个判定,本身也与物质构建出空间的判定是一致的,在于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但物质未必要与仪器发生力的作用仪器。没有信号,可能是真是某种形态的物质不存在,也可能是这物质不对仪器发生力的作用而不能产生信号,将没有对仪器产生力的作用等同于没有物质存在,就范以以偏盖全的错误。而有信号,必代表有物质作用。诸如磁场、电场,电荷,本身都是信号被仪器接收,而因信号特征不同而被分别定义,其实都是力场的体现,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大小的梯度分布。西方科学界一直在为如何统一磁场、电场、电荷及引力场,即建立统一场一筹莫展,就在于他们忘了仪器运行的机制。这些磁场、电场、电荷及引力场,都是物质的形态。而这些概念代表的物质形态,具有广泛空间分布、有间隙、不可视、能产生力的作用等特征,那只有透明流体才有这一作用形态,即这些物质形态都只是超微观物质流动形态。物质=以太,这些概念代表的物质形态,都是以太流,答案很简单。

仪器不会说谎,这是依赖仪器开展研究的人们的信仰。但人没有认识本质的能力,也就不能完全正确认识仪器的信号特征。

世人将钻石当成玻璃,将金山当成铜矿是很常见的事,科学界的众研究者们只是科学领域的知识堆积地丰富一些,实验现象观察的数量多一些,数学公式的理解深一些,其它认知能力如逻辑推理能力、反思能力则未必比普通人更高。前面章节举的几个经典物理实验如莫-迈以太测定实验,α粒子的金箔散射实验,刚盘以太牵引实验等等,都是表现为借仪器观察到了实验现象,但事后的分析判定与逻辑推导出严重错误,而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导致科学研究不断走上了歧路。

又比如前面太阳光谱来确定太阳成分,导致了太阳是气体星球的错误认识,的确人们借助仪器认识到了太阳光谱,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这个“发光主体”与“主要成分”之间逻辑不完备之所在,其它如阿尔法散射的结论、中子观察的结论等等都是如此,而最严重的错误是不能认识到以太的存在。如此结果是认识依赖仪器,认识又被仪器制约,因此可以说:

西方科学界,可谓成也仪器,败也仪器

这里绝不是否定仪器的作用,整个以太旋涡理论所依赖的实验现象,基本都是几百年来西方科学界的仪器运行下的实验发现与现象描绘。只是让看官明白,对现象的观察是一回事,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是另一回事,仪器不会作假,只局限于现象描绘这一块,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需要很高的罗辑推理能力、事件整合能力,而西方科学界就在这一块有极大缺陷,导致了各学科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最终导致相互冲突的理论建构。根源则在于时空观、世界观、宇宙观的问题。

公式的问题

物理领域的数学应用(简称物理公式或物理数学),被称为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个支柱是物理实验。在国内,一部分西方科学理论的崇信者,既嘲笑民间科学爱好者没有实验能力,又嘲笑其没有数学能力,称之为民科。

然而物理实验与物理公式,真的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么?

物理公式中,用到最多的数学工具之一是微积分。虽然微积分在数学体系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数之间关系的构建,但用到物理实践中,则会出严重的问题。物理公式中,通过微积分分析手段的错误之处在于理念:

以数学中永续不变的趋势,来代替现实中的阶段突变与转折,去僵化地理解事物,从而出现大偏差或错误结果。

也即,微积分在数学领域是很精确地描绘的数的微分、积分的关系,但用在实践中,则出现了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在于现实中的物质关系,并不具有无穷微分或积分的关系,只有某一阶段可微分或积分关系。

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某养鸡场里有一群鸡科学家,通过每天主人早中晚各投喂一次食物的规律,推导出食物定律:每日辰时、午时、酉时会有食物在食槽中出现,并用来预测未来的食物投喂时间与数量。然而,到了未来某一天,这些鸡科学家们都被运到屠宰场去了。

现实中的科学家,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出某某数学公式,同样如此。

比如简单的杠杆原理公式F1·L1=F2·L2,是数学表达物理实践的经典物理公式,更有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然而实践中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支点,也找不到这么一个杠杆。在实践中,人们或可用一根杠杆撬动一个铁球,常有出现的情况是杠杆突然断了!这就是物理数学与物理现象相脱节的一般例子:杠杆本身的强度,是被这个杠杆公式忽略的前提条件之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虽被传美谈,其实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表述而已,与当下某些浮躁年经人说的“给我一百万,我可以创办一个伟大的企业”一样夸夸其谈。

又比如在经典的牛顿力学数学公式F=ma与V=at之中,速度与加速度都是没有上限的。人们通过恒定的力F作用于物体,借用光构成的影像,以观察物体在时间与速度累加后的状态变化,来检验这一公式的正确的。这其中的验证关系链是:物体-光-影像-观察者。低速时,这种影像是以光速抵达观察者眼睛的,影像与物体几乎重叠,于是影像的状态几近能充分反应物体的运动状态。但随着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或超光速时,影像的速度会跟不上物体本身的速度,而让这种通过影像验证物体运动的验证失效。这实验中,人们认识不到实验验证的关系链中间有一个影像因素,将影像状态等同于物体运动状态,于是实验验证出错。这也是前提条件认识不充分,从而让实验的人们以为宇宙最高速度不能超光速,这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其实是影像的速度不能超光速,物体的超光速运动是宇宙中烂大街的事,也是星际旅行的必备速度。

又比如霍金的黑洞理论,本人虽不知其怎么去推导的,但他若用数学的趋势法则来推导的话,就会出现错误结果,因为事物平衡只存在于某一阶段,数学趋势只在某一阶段有效,塌缩与蒸发都可能是某一阶段的现象,而不是总如此,这是必然的。而当认识到霍金黑洞理论建立的基础,即经典原子模型是一个错误模型,则可直接完全地推翻霍金黑洞理论,更无需在其数学框架下寻找逻辑漏洞。

为何数学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践应用相差甚远?

这在于,数学领域的数学拓展,其公式构建所依赖的前提条件设定是具有唯一性、准确性的,没有干扰项与不可知项,并且描绘是充分的,其推理过程是完美,能精确表达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其趋势可以永远延续不变,因此能得到精确的结果。象这种用微积分算出曲面面积,有很高的精确度,在于图表上的曲线或曲面本身就是数学精确性的表达,其前提变量简单且一目了然。

但在物理领域却不能精确表达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物理领域数学公式的构建中,由于人类对宇宙奥秘与物质的认识是不充分的、很多错误的,由此引进数学应用,就是一个前提条件极不充分的数学体系建构,从而导致数学结果不完备而出错。同时,现实中没有“永续不变的趋势”,量变会导致质变,唯运动永恒,一切检验均被仪器精度制约,一切构架均被物件强度制约,一切实验均被人类技术手段制约,一切现象理解均被人类知识制约,一切探索深度均被人类心胸制约,等等。以数学中的精确结果来套用现实中的事物变化,失误就开始了。

物理公式,由于人们认知的局限性问题,导致前提条件设定是不具有唯一性与正确性的,且在检验出错之前,无法去论证前提条件的正确性,只能去相信其正确性,也即前提不完整与条件不充分,存在某些还没被人类发现的变量,或者存在人类以为正确但实际是错误的变量,作为物理公式构建者的科学家,能且只能相信自己的前提条件是充分的,才能继续构建,直待有后来者指出或纠正其前提条件的错误所在,但由此科学探索也走上了歧路。

以经典原子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与方程式在西方科学体系里有一大堆,如夸克理论、强相互作用、杨·米尔斯理论等等,凡这些方程,本人同样可以不知道其如何推导与建构,但只需知道其所依托的基础概念是经典物理的原子、场这些错误概念,就可知道其数学构架必是错的。

在国内有一群人,将物理中的数学地位拔高到无上,当听到有新理论,开口就先要问有没有数学公式、方程式,没有就直接全盘否定。其实,数学只是物理的一个比较好用一点的工具而已。在一个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物质观、宇宙观、时空观,这是重中之重的基础,再是实践与实验,然后是逻辑分析、定性,最后才可能轮得上数学上场去定量或精确表达。将数学在物理研究中地位提到无上高度,陷入迷信与盲目崇拜的地步,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西方的理论构建,本质仍是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实验现象的内涵猜想,只是披上数学的外衣及其技术的暂时领先,从而有精准、正确、科学、客观、先进这些名不副实的头衔,无论是原子核理论、夸克理论、弦理论、黑洞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等,都是有血肉无灵魂的理论。

这里不是否定数学与公式在物理中的简约表达与定量作用,及其计算结果起的参考作用,而是在说,要有正确定性下的物理公式构建,而不是在没有正确定性的前提下作数学体系的论述。

正确的定性,是数学的物理应用、物理公式的灵魂。

定性不正确,或被怀疑存在缺陷,于此基础再多的数学方程式构建,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让自己的探索脚步随谬论越走越远,徒浪费自己的青春与社会资源。

数学公式只是对宇宙认识的一种抽象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还有文字、图片、影像等等。在一个实验总结与或理论构建中,若宇宙认识出问题了,再多的数学公式构架,不过是代表谬误越走越远。纵观西方科学研究史,极少用物质观、宇宙观、时空观去考查一个实验分析结果或理论构架的事例。在物质观、宇宙观、时空观这个基础上出问题,是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大厦漏洞百出的根源。这也是本书几乎没有在数学公式之中找逻辑错误,而是在数学公式的源头--实验现象的总结与判定中找逻辑错误的原因。

数学本身的精确性与物理数学的精确性,是两码事,前者名至实归,后者名不副实。

当奇形怪状的字母字符堆积,错综复杂的方程公式构建,庞大体系的物理理论拓展,让大多数外来者望而却步,找不到入口与门道,迷失与崇拜在其中,不敢越雷池半步,从而让西方物理界占据科学话语权的制高点,任凭谬论四处传播,阻碍人类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说:

数学是西方物理界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理论的问题

众多西方科学理论存在一个传承关系,就如科学家之间也存在老师学生的传承关系,即一个新理论会以某个旧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实验现象而构建出来,比如经典分子模型是建立在经典原子模型基础上的,霍金黑洞理论是建立在万有引力概念与经典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基础上的,夸克理论也是建立原子核经典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上的,等等。于是要真正判定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是正确,就要追溯其源头理论与实验的正确性。当源头有错误,会导致所有依赖这源头理论与实验判定的后续新理论构建出现完全崩塌及新实验现象的错误理解的状态。西方科学界众多理论之间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之处,皆在于源头理论有问题而一错百错。

而要让刚接触这些理论的人们如学生,去判别这些理论的错误之处是几无可能的,在于一个理论的内在问题,会牵涉到背后无数多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盘根错节,让人们极容易迷失在概念、描绘、数学公式、科学家权威光环构成的迷宫中而迷失方向,若稍意志不坚定就会陷入崇拜迷信的境地。

比如流传甚广的“光子”或“光量子”概念,是量子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一个错误概念。当下有无数的人们去坚持其存在与引用其描绘,这些人都是认识不到“光子”概念的错误本质的。而要否定“光子”这一概念,则先要否定莫-迈实验的结论,再要否定经典原子模型,进而要否定电子跃迁发光理论,同时要提出光波的正确发射形态--电子连珠对涡流的偏向振动传递,同样还要解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物质作用机制;这过程中又要提出新的原子模式,又还要重新认识光是纵波的实质,及光的偏振实验的重新认识;而认识光是纵波的实质,又要结合横波的重新定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解析过程。

纵观西方科学界的众多有传承关系的理论,只看到对新理论的构建,少看到对旧理论的反思。而是以继承与发展的名义去评判这些旧理论,结果继承做不好,发展也作不好,将正确与不正确的理论都流传下去,徒增后来学习者的时间与精力,并耽搁整个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看似庞杂充分,概念丰富,是当下整个人类文明认识物质原理的主流形式,却也是一个大而无当的理论体系。

上面五个小节分别批判了物理数学公式、物理实验、事实数据、科学家、理论,但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提醒人们,作科学探索时,不要过分迷信物理数学、物理实验、事实证据、科学家及构建的理论。

那么如何去验证一个理论是正确的理论?

那就是在理论的拓展描绘是直观的、简约的,能够兼容已有的实验观察现象。并具有逻辑自洽性、连贯性、完整性,还可以推导出可观察的现象或解决应用技术方面的问题。用哲学词汇就是叫“奥卡姆剃刀”定律描绘的:若无必要,勿增实体。按国人的传统说法是“大道至简”。

但一个“拓展描绘是直观的,能够兼容已有的实验观察现象,并具有逻辑自洽性,还可以推导出可观察的现象,或解决应用技术方面难题”的理论,只是看上去更接近真理,而不是真理,比如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展现的理论构架。

《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就是从西方科学界“以太不存在”的莫迈实验这个源头的否定来展开的,从而有全新而更简约的、更符合宇宙运动实质的理论描绘,通过纠正西方物理理论的逻辑自洽性来重构、还原宇宙真相,因此主要引用物理实验描绘,与有所取适的事实证据观察。物理数学由于是建立在物理实验与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只是理论定性后的定量与简约形态,这里就不再重构,当然是也作者本人在这方面能力有限与时间不足(本书的任何一个章节,若要充分论述,都可以另成一本书,这非个人精力能完成),需交于能理解《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理论构架,又有数学天赋的人手里。

即便对于《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理论本身,虽然笔者系统地论述了西方科学理论的众多错误之处,并从源头以太开始重新构建出一个更简约并契合实验现象的以太旋涡理论,但这个以太旋涡理论仍只是理论,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它的核心概念“以太”,也即“道”,仍是无法用言语直接解构的。而任何一个理论,只要有一个以上的概念无法究极,那只能是理论,而不是真理,因此有喜欢《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的读者,请不必过于入迷。

维度

人们将当下宇宙时空描绘成四维时空,是三维空间+一维时间而成。人们也设定一个点、一条线是一维的,一个平面是二维的。关于维度不同,人们通过蚂蚁在纸平面上爬,与人在三维空间里活动场景描绘来直观理解。甚至有人提出五维、十一维的复杂时空概念。

但这种设定与理解都是错的。

在现实中,人们找不到一条线、一个平面这种客观存在,在于线与面,都是数学概念。当人们说一条绳子是一条直线形态,或一张纸是一个平面形态时,其实是用抽象的数学概念去简约描绘客观的事物。客观中一条绳子、一张纸都是有体积的,不是一维或二维的。将绳子与纸分别描绘成一维与二维空间,只是意识简约描绘的结果,这场景只存在于意识中,而不存在于现实里。

同样用蚂蚁与人分别在平面运动与在三维空间运动也是如此。蚂蚁是有体积的,爬行的路径也有高低起伏的,与人的活动区别只是尺度、范围的不同,空间表达形态也没有本质的不同。将蚂蚁在纸平面上爬行当成在二维空间上活动,这场景也只存在于意识中,而不存在于现实里。

用这绳子、纸、蚂蚁爬行三个例子,是用来说明维度,完全是意识的产物,是人为地划分宇宙时间空间的结果。宇宙,无所谓维度,或者说根本没有维度这一存在。维度,本质是人们为简约描绘与理解眼前观察到的宇宙场景而人为地划分的。

眼前的物体,用以O为原点,与X、Y、Z轴构成的直角坐标系,可以很简单地确定其相对于观察者的方位;用长、宽、高来描绘,可以很简单地测量其体积与大小及距离,并形成三维观念。这些坐标系、长宽高的设定,都是人们强加于眼前物体的方式。眼前的物体,并不存在“坐标”、“长宽高”、“轴”这种实质存在。这些存在,都存在于意识中,是一种主观存在。

而对眼前的物体,还有一种描绘方式是通过极坐标系来实现。在极坐标里,眼前的物体只有距离与角度,没有三维形象,也就没有三维观念。

现实中人们绝对找不到一个一维或二维运动的物体,象那电影幕布上的二维物体运动形态,只是像素的光与影构成的幻像,而不是物质运动本身。认为一维、二维运动存在的,都只是意识想象的结果。有人会说四维生命理解不了五维生命,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他这么说已经是在理解五维生命了,又怎么能说理解不了呢?所谓的五维生命、五维空间,都是人们想象的结果,而不代表客观是这样的。

正因为对维度的错误理解,人们诞生了平行时空概念,由此想象不了平行时空是如何与现实时空重叠而又不相冲突的场景,并产生祖孙悖论这个纠结科学界的问题。认识到维度只是意识想象与简约理解宇宙形态的实质,空间是物质光与影的幻觉,时间是运动的度量,就可以直接否定“平行时空”、“能回到过去的时间隧道”这些概念与说法,也就没有这些概念与说法下更难以理解的场景描绘,更没有祖孙悖论的问题了。如那《星际穿越》电影展示的五维黑洞形态,都是错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场景设定。

空间的本质

据称牛顿都说过想象不了不存在物质的空间是怎样一种存在。

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即为虚空,虚空只是一种纯粹的虚的存在,没有物理属性,无法描绘,只能想象,这是真空的原义。而现代理论如相对论涉及时空弯曲,本质是将原来的虚空付予了物质属性,所谓的时空弯曲,只是物质密度变化的影像而已。时空弯曲,如人在水中、空气中看到影像扭曲是完全一样的原理:是眼前的物质导致光线扭曲,而非时空导致光线扭曲,但由于人们看不到这物质存在,从而让人们觉得时空弯曲了。这是人类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

空间,是人类根据物质光与影感觉而反推出来的虚幻结构,没有光与影的感觉,就没有空间的感觉,因此人在们完全的黑暗环境中,空间观念就会消失。物质无处不在,其影像的无穷延伸让意识形成空间广大的感觉,这种空间感觉只是一种幻像。

人们只且只能借助物质反射出的光与影的边界来说这是房子空间,那是盒子空间。是物质构建出空间,而不是空间容纳了物质。离开了物质存在,空间也是无源之水,认为空间存在比宇宙要早,认为空间存在比物质存在要早,认为空间容纳了物质,也都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宇宙中除物质之外,再无客观存在。若非要给空间一种客观的说法,那就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属性。正因为空间也只是一种意识反应,是一种感觉,所以在自然中也是找不到一种实体来说这是空间,那是空间,只能说这物体,那物体。

物质即以太,因此这个宇宙里由物质构建出的空间,又称为以太空间。

外一篇:《时间机器》

研究时间起源的人,一般都看过《时间机器》这部科幻电影。这部科幻电影展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自己发明的时间机器,穿梭在时间之中,可以回到过去,可以到达未来,让人甚感神奇。它的场景构架是建立在西方科学界关于时间的认知上的:时间是一维的,可以前进,也可以倒流,并由此产生了祖孙悖论、平行时空等概念。这里通过解构《时间机器》场景的谬误所在,来进一步加深理解上面关于时间本质的论述。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度量。物质运动产生光,并构成影像。意识观察影像,并在大脑产生记录,最后形成记忆。影像在大脑中有先记录、后记录之分,这种先后之分,是物质运动后的光与影在意识里的排序,并且是整体性录入大脑的。当所有影像按先后记录顺序排序时,就是一条记忆链上的一个个场景,这条记忆链呈线性延伸,再由周期性的运动影像来度量这条记忆链的长短,由此诞生了时间观念,并被定性为一维。这是时间被定性为一维的意识根源。

过去、现在、未来,是时间轴上的三个笼统分区,这是人划分的结果。物质及物质运动,能且只能存在于现在。这个“现在”,是意识面对眼前光与影时的定义。而过去,只存在于意识回忆之中;未来,只存在于意识想象之中。

“意识面对物质”这个状态,就是现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客观存在,除了意识面对的物质外,就只有大脑中的记录记忆,及宇宙中以光速扩散的光与影--记忆、光影都是物质运动的体现。要是你能追上光,你的确能看到“过去”的影像,你可以对影像产生折射、反射等干扰,但不能让影像对你产生运动反馈,在于这只是幻像,不是物质实体。要是你能回忆,你也的确能想起过去的影像,但仍只是影像,同样影像不会对你产生运动反馈,也在于这只是幻像,不是物质实体。

意识定义下的“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存在物质实体的,这些概念及代表的场景也都只是存在于大脑的记忆与想象力中,存在物质实体的有且只有“现在”,即当下。因此电影中描绘的男主角,其实是回不到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也不能到达还未发生的“未来”的,在于过去无物质,未来也无物质,更何论改变。

但他进入时间机器,的确可以到达当下计量下的未来某个时间点,到达那个时间点后,那个时间点仍只是他的“当下”,他可以将这个“当下”参照记忆中的过去,而给予名称“未来”,于是他认为自己到达了未来。

影片里除了男主角回到过去是无稽之谈,是不可能的事件外,其它如穿梭到未来及开启时间机器后物质运动的速度与影像变化,还是很符合物质运动的特征。

时间的本质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是人们通过周期性物质运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而诞生的概念,却常被人们付予其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这同样是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

人们常通过眼前的闹钟、机械表来确认时间的多少,闹钟、机械表计量时间的实质就是人们用一种周期性运动来度量另一种运动。最早的人们选取地球的周期性转动来作为时间的量度,在于周期性的运动在意识中容易记忆,重复性的事物同样容易记忆,故所有周期性运转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时间的量度,因此人们可以看着日升月落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着时钟来说时间是多少。古人用不断翻转的沙漏来表达时间的存在,而今人用闹钟电子表来表达时间的存在,这些实物的共性在于其物质运动的周期性,而易被记忆而让大多数人所接受。

人们用时钟里指针的位置来说明当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以指针绕的圈数为量度来定义意识中接收到的表象在意识中的先后顺序,这个量度就是时间单元,是意识看到时钟的指针位置,由此来参照当前的进入意识的影像的状态坐标,从而有“当下”、“过去”、“未来”、“昨天”、“今天”、“明天”、“时分秒”等等具体时间概念。也即以指针的空间位置来度量进入意识的影像的次序与先后,时间由此定义。

离开意识,离开周期性运动的度量手段,人们就不会有时间观念。离开了物质运动,时间是无源之水,认为时间存在比宇宙要早,认为时间存在比物质运动要早,都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宇宙中除物质之外,再无客观存在。若非要给时间一种客观的说法,那就是:时间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属性。正因为时间只是一种意识反应,即是一种感觉,所以在自然中是找不到一种实体来说这是时间,那是时间,只能说这运动,那运动。

影像反构

太阳,其实人们只看到太阳的光。

按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与光速比率,人们知道看到“当下太阳”是八分钟前的太阳,真正的理解是,人们看到的“当下太阳”,是八分钟前的太阳的影像,而不是太阳本身!同样,虽然人们天天面对一个人,其实人们没有真正看到这个“人”,而是看到这个人反射出的光组成的影子。这与镜中看到人是完全一样,但由于没有镜子里的影像那么直观让人清醒认识到自己只是看到幻像,源于镜子里的影像与自身影像有一个相互参照过程,让人立马意识到镜子里的人只是影像。但看自身,仍停留在是“这是实体”的地步,其实这自身,仍只是影像。因此在黑暗之中,“自身”立马消失,在于消失的是影像,实体仍是存在。

人们看到了眼前的万物的光,才感知到万物的存在。当意识接受了光构建出影像后,反推出距离自己某一位置的地方,存在一个物体,这是一个推断与反构过程。这个认识非常重要,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以为眼前的物体就在自己眼前某个距离远。可用一个流程表达:

某个时空点存在一个物体(A)
—>这物体发出光或反射光(B)
—>光被眼睛接受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到大脑(C)
—>大脑意识推断与反构出物体影像(D)

这个流程前三条很容易理解,人们都能直观理解这一过程,但第四条“大脑意识推断与反构出物体影像”则要陌生。光,在当下科学认识里,是一种波动能量,在以太理论是,是以太纵波,被意识接受,则只会得到大脑里的能量反应,而不会得到物体本身,物体本身只存在于眼前的某一个距离点上。由此可知,当下眼前的万物形态只是意识中的能量反应,是一种感觉,也即物体影像形态,是这个推断与反构所得的结果,也即反应时的大脑能量波动形态。

这个影像状态,代表意识与物体在光联结下的关系:

物体影像,即不是意识,也不是物体本身,是物体的能量振动形态。受意识状态、感官状态、意识与物体之间的时空状态、光的频率强度、物体本身状态等等因素影响,其中任一一方变化,都会对结果影像产生变化影响。人类科技文明的探索进程,就是受这五种因素同时影响制约,才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意识通过光构反构出影像,就有万物的感觉;对影像形态的延伸,就有了空间的感觉;前后影像之间的差异对比,产生运动的感觉,并有了时间概念。这种感觉让人们忘了上面流程表所展示的经验逻辑,而以为存在万物,存在时间与空间,从而有万物、时间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判定。

人或万物本身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也非是不客观存在的,在于这么描绘都是意识所做的判定。客观,是意识所做的客观,不客观也是意识所做的不客观。意识做的判定、结论、描绘、推断等等,都代表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系即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宇宙本身。要是看官认为笔者这么说很客观,或者这么说很主观,都代表看官与这段文字之间的关系。

这样绕口说法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唯心论,并非如此,这仍是在承认物质是基础上的认识。

那如何来理解这个宇宙呢?

实质只是以太在流转涌动,这个流转涌动形态被意识接受,在意识里反构出各种时空物质概念: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生命万物、人体大脑、光声电、能量振动、物质物体、波粒子、运动静止、时间空间,甚至包括以太这个概念本身!

即万物,是以太涌动后在意识中的反构影像,是一种感觉。

而感觉,仍还是一种感觉,这个判定会让人们无的是从:这个宇宙是怎么的宇宙?但人们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选择哪一个本源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个本源之上构建、拓展出更多的概念。

整个科学探索的过程,都是在意识判定一个本源的基础上,比如这个宇宙是物质的,以物质作为本源,以粒子与场为本源形态,再借经验感官与逻辑推断来不断延伸与拓展,构建出西方科学理论体系。以物质=以太,以以太旋涡为本源形态,构建出这个以太理论。粒子与场是以太旋涡的某个时空层次的展现,是以太旋涡理论向下兼容西方科学理论的体现,会在后面“统一场概论”章节总结这种兼容性。

人们在以太里看到万物,与人们在水里看到冰是一样的感知模式:冰与水的接触面的反光,从而有冰水两者的区别,而其实质成分,都同样是H2O;以太与万物的接触面的反光,从而有以太与万物两者的区别,而其实质成分,都同样是以太。

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实体叫“万物”,人们眼前的万物,都是以太涌动后出现的时空结构通过光,在意识里的影像投射状态。万物,本质是以太运动。以为万物是客观实体,认为万物本质不同,判定以太不存在,都是一种错误认知。

这也是太极八卦图所揭示的东方宇宙观原理:万物本源即道,没有观察可能,可被观察的都是影像,即其流转形态——太极,与其振动形态——八卦。

万花筒

万花筒里的世界,是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究其本质,只是幻像。为幻像所迷惑,当然不能走上正确的科技文明探索之路。

让一个盲人在其陌生的地方带路,不迷失方向那是不可能的,西方科学界就是一个摸象的盲人,所构建出的各种先进性的科学理论只是皇帝的新衣。

这里不否认西方科学界对人类科技文明提升的作用。

卤族元素

卤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在0族惰性气体前一位,有相对高的化学属性,除了被制成化学制品外,也常被用来填充灯泡成为卤素灯泡。这里以卤素灯泡原理的重新解构来认识卤素的特性。

“卤素灯泡(英文:halogen lamp),简称为卤素泡或者卤素灯,又称为钨卤灯泡、石英灯泡,是白炽灯的一个变种。原理是在灯泡内注入碘或溴等卤素气体,在高温下,升华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冷却后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平衡的循环,避免钨丝过早断裂。因此卤素灯泡比白炽灯更长寿。”

“卤钨循环:在卤钨灯中,从钨丝蒸发出来的大部分钨和填充的卤素原子或分子,在管壁附近反应,生成挥发性卤化钨,其蒸气浓度较高,因为管壁具有相当高的温度使卤化钨不能附在灯管内壁上,故能防止管壁发黑。卤化钨通过扩散或对流,从管壁附近向灯丝方向扩散,部分卤化钨在灯丝的高温区被分解成卤素和钨。分解出来的钨吸附在灯丝表面,卤素则与蒸发出来的钨反应。”

这个原理描绘是存在一个问题的:冷却后的钨为何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而不是凝固在灯泡内壁?要知道按这个原理描绘,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其作用后的“钨-卤”化合分子是分布在整个灯泡空间的,当断电后整个灯泡会冷却,管壁的温度很快就会降到常温,“管壁具有相当高的温度使卤化钨不能附在灯管内壁上”的作用机制就会失效--姑且当这个作用机制成立。于是就没有什么物质作用机制导致其冷却后化合分子中的钨原子重新回到灯泡中心的钨丝位置。

正常的理解是灯泡冷却后化合分子中的钨原子游离出来,必是沉淀在整个灯泡内部空间的各个表面,包括灯泡内壁与钨丝表面,而灯泡内壁的面积要远远大于钨丝表面积,于是灯泡内壁的钨原子会最大量沉积,结果钨丝很快就会被消耗光,表现为钨丝断掉与灯泡损坏,但实际情况是钨丝很稳定。理论拓展与实际现象冲突,表明这个原理是错误的,根源是在错误化学理论下的错误推导。

那如何用以太论下的化学原子耦合结构来解释这一卤素灯泡原理?

卤素排列在0族惰性气体前一位,表明的是卤素原子的活跃性只比惰性气体的活跃性低一级,而高于排位于更前的其它元素原子。如此活跃性排位带来的结果是卤素有很高的化学活跃性,但又没有过高后带来的惰性气体在常温下就有的等离子形态。当卤素被填充在灯泡里,在钨丝的高温高热作用下,卤素原子的活跃性再被提高一个层次,达到惰性气体的原子活跃性层次,除了成为等离子外,还表现出惰性气体常温下的化学作用属性:不能被其它原子捕获产生耦合结构,这里是不能被钨原子捕获。而这种活跃性又抑制了钨丝在高温下的升华作用,就如高气压下液体的沸点会升高,于是钨丝的结构形态不容易被破坏,表现为灯泡寿命相对长。

这个卤素灯泡原理的解构与重新认识,通过说明卤族元素被高温加热后,元素原子有更强角动量,各自分离成为等离子,具有惰性气体的属性,不被钨原子所吸引形成耦合结构,来表达互为临近的元素之间,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具有趋向临近元素原子化学属性的行为。以这里的卤素为例,用一条约等式来表达就是:

极高温卤素原子化学属性≈常温惰性气体原子化学属性

极低温惰性气体原子化学属性≈常温卤素原子化学属性

也即,惰性气体可以衰减成临近的卤族元素,而卤族元素升高温后,随着原子活跃性的提升,化学属性被升温过程还原成同阶的惰性气体。

这一作用模式可以推广到整个元素周期表的其它元素转换形态,比如氮,升到极高温后有类似常温氧的化学属性,降到极低温后成固体后,有类似常温碳的化学属性;又比如磷,升到极高温后有类似常温硫的化学属性,降到极低温后有类似常温硅的化学属性;而氧,升到极高温后有类似常温氟的化学属性,氟,升到极高温后有类似常温氖的化学属性,等等。

由这里描绘可知,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原子,会应外界的温度不同,会表达出与临近排位的其它元素原子相类似的化学属性。自然这种类似化学属性只是极端条件如温度、压强条件的另类表现,并非常温常压下的实验观测。

如此描绘下的元素周期表各元素原子,会应不同环境条件而相互转变化学属性,并不是人们观念中的如元素周期表排列的一成不变的化学作用形态。一般是高序列原子向低序列原子转变,这是一个原子以太旋涡的角动量耗散与衰变过程,也是一个时刻都在进行的过程,也可因温度升高而暂时表现同阶更高序列原子作用形态。西方化学理论,则以固化呆板地看待各元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能有机的联系不同原子之间的关系。

惰性气体结构考查

惰性气体被西方科学界发现是单原子结构形态,含量少,又被称为稀有气体。

西方科学界用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来说明,“在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中,电子在各个电子层中的排列,刚好达到稳定数目。因此原子不容易失去或得到电子,也就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这些元素被称为‘惰性气体元素’。”

为何是8个电子就会稳定,而不是7个、6个或9个、10个才会稳定?科学界是无法解释这一“8电子能稳定”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的。已在“电荷单元考查”小节中否定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这个所谓的“8电子能稳定”就是一个错误理论描绘,这种结构描绘只归于人们的想象力,为解释而解释的科学解释。

人们发现惰性气体,其实是根据某类单元素原子气体的特殊化学反应现象来定义与归类的。某类单元素气体的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极难与其它元素原子相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数量稀少,于是被称为惰性气体,又称为稀有气体,在建立元素周期表后,被放在0族元素位置。

并不是这类气体是惰性气体,外围是“8电子”才难以形成稳定化合物,而是因为难以形成稳定化合物,才被归类于惰性气体,然后推断为“8电子”。这是“惰性气体”概念与结构诞生的西方科学下本末倒置的逻辑。

原子以太旋涡模型下另有惰性气体结构的成因:

元素原子其实是原子以太旋涡结构,原子空间里的电子作绕原子核公转运动,与太阳系空间行星作绕太阳公转相似,一个电子占有一条轨道,且大小不一,电子之间会应公转而周期性地出现“电子连珠”现象。不同原子以太旋涡的化学属性,会应电子连珠的周期与涡流偏向不同,有不同的化学特性。

气体是原子活跃性归属于偏向大角动量低的以太旋涡结构,源于其内部存在大电子连珠。若某类气体原子以太旋涡空间内的大电子以太旋涡比其它气体内的大电子以太旋涡还要大或数量要多,就会带来大电子连珠时有更大的涡流偏向。比如假设太阳系九大行星全是木星一样体积的大行星,或全是地球一样体积的小行星,那么这两种行星以太旋涡分别构成的“太阳系”,其九大行星连珠后对“太阳系”的涡流偏向是不一样的:前者偏向会更大。大电子数量多也是如此。惰性气体原子空间内就是这种“大行星态”的超大电子或多大电子以太旋涡运行模式,导致惰性气体原子在通过涡管相吸形成的双原子耦合结构时,极容易被过大的涡流偏向作用所破坏,在常温下只能以游离态的原子以太旋涡形式存在,即等离子体结构。

惰性气体,其实就是常温下表现为等离子体的超、多大电子—原子以太旋涡集合

惰性气体被定性为“化学性极不活泼”,恰恰相反,而是惰性气体的原子活跃性太过于活泼,导致其它元素原子的耦合作用与范德华力吸引作用不能将其牢牢固定形成耦合结构,从而表现为“化学性极不活泼”。化学性极不活泼,只是一种表象,而非实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惰性气体相类似的场景,比如,一个人被他人评价为“太自我”(其实是个性强烈,振动能量强),不服管束(不能被条规约束,游离态),于是这样的人就会朋友少(没有耦合稳定结构),这是人的“惰性气体形态”;又比如,一只小动物太灵敏了,不能被捕获,于是游离于笼子之外,这是动物的“惰性气体形态”,等等。

而电子连珠涡流偏向大,会将更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原子外围空间,意味着惰性气体有更快的角动量流失速度,经过亿万年的耗散,惰性气体原子转化为低一层次的其它稳定元素原子。于是惰性气体就会相对显得稀少,这是惰性气体又被称为稀有气体的物质作用根源。

由惰性气体的大电子连珠偏向大,表现为振动能量强度高,可以推断惰性气体有很明亮的发射光谱谱线。而电子并不是天然必需围绕原子核公转的,更大的电子以太旋涡需要更高角动量的原子以太旋涡才能约束。而旋涡角动量与角速度正相关,更高角动量会带来更快的电子连珠现象,因此可以推断惰性气体原子的发射光谱谱线分布要偏紫外方向,且密集。这种大电子连珠导致向外传递的光波有更高强度,其特征谱线更是明亮,因此可以被用来填充灯泡,从而形成更高的光亮度,如氩灯、氖灯。

而化合物的化学属性源于次生以太旋涡的涡流偏向作用,对于惰性气体来说,虽然应活跃性过高而几乎不参与化合反应,但若能结合成为化合物分子,则化合物分子会表现出极强烈的腐蚀性与氧化作用,比如目前发现最强氧化能力的二氟化氪,就是含惰性气体原子的化合物,源于氟—氪耦合结构中,氪的以太涡流偏向与氟的以太涡流偏向产生叠加效果,导致次生分子有更高的涡流偏向,表现为最活跃的化学作用。

惰性气体这种参与化合后的表现出的极强烈化学属性,可以反过来印证惰性气体有最高活跃性,而西方科学界的“8电子稳定”结构理论的描绘则是无法解释0族元素的气体形态是“惰性”与化合形态是“极强烈化学属性”之间的矛盾的。

合金原理

汞齐,是水银溶解多种金属以后便组成了汞和这些金属的合金。

在含汞少时,表现为固体有相对强度较高的物理特性,有的可以用来镶牙,一改水银常温下作为液体流动时的几近无强度形态,其物理结构强度增加很多。这在于物体的结构强度于以太层次,本质是以太真空压力所致,汞即水银原子以太旋涡由于角动量很高,当少量水银原子以太旋涡分散在其它金属空间,会在其它金属空间形成一个个以水银原子以太旋涡为中心的超低以太压力区,从而外界的以太压力将这些其它金属原子以太旋涡强力压在一起,其它金属原子以太旋涡之间由于同旋异极吸附结构难以产生相对位移,表现为汞齐的物理结构强度增加。

这也是合金原理借汞齐这一具像的描绘。

合金在金属材料工业是一大应用,人们为寻找各类高强度的合金付出很大努力。通过简略的汞齐物理结构强度成因分析,可知寻找高强度合金,其实就是如何在合金内部构建一个个超低以太压力的空间分布形态。当一种合金内部存在一个个超低以太压力区,而这个超低压力区的周边又是通过强大的共价键与范德华力相互联结形成外围框架,在宏观整体上,就表现为强度很高的合金。

超低以太压力区,是以高单位空间角动量的原子以太旋涡的原子核为中心,可以考虑谱线偏远紫外的密度最高的几种超重元素原子,如金原子、钨原子等等,其原子数量占很小部分。而周边联结的原子以太旋涡,数量占主体地位,可以考虑高沸点或高熔点的元素原子。高沸点是范德华力强的体现,能带来合金的高韧性,高熔点是同旋异极吸附作用强的体现,能带来合金的强刚性。象金属钨,集高密度高熔点高沸点于一身,是超强合金的上上选材料。

在现实中的玻璃钢,是通过玻璃丝织成的布网与树脂粘合而成强度相对高的可塑形材料,与合金的结构原理几近一致。玻璃丝网布的结构类似刚性,树脂的结构类似于韧性。

合金的强度是通过整体场涡与外界作用时表达出来的。

现实中人们发现合金应各元素原子比例不同,会有不同的物理结构强度,这在于各元素的比例不同,会导致整体场涡作用强度的差异,从而导致相同成分的多金属合金应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构强度。比如上面说的汞齐,应水银与其它金属的比例不同,会从液态与固态不同形态的梯度分布;又比碳钢,应铁与碳的比例不同,会有低碳钢、高碳钢、铸铁等名称及物理特性的区别,皆在于各元素原子以太旋涡的比例会导致合金内部场涡的强度与运动形态不同,在于与外生场涡对抗时,表现出不同的强度(注)。

同样,哪怕是合金结构中各元素原子以太旋涡的比例相同,也会因各元素原子以太旋涡在合金空间中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不同,而导致同一合金的不同整体结构强度,这同样是分布不均会导致不同的场涡强度与运动形态。现实中人们通过对钢材的锻打来实现碳铁合金空间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更趋于平均,进而实现结构强度的提升,这是调整合金场涡形态的手段之一。

(注:场涡对抗形态会在牛顿第三定律修正小节中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