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速度

这里可以专门考查一下经典牛顿力学下的影像速度,以参照相对论的计算结果:两者在低速时很接近,在高速时相去甚远,且理念、内涵完全不一样。

实验构架:以太空间,观察者一、观察者二与空间中的以太保持静止,一个正在以速度V远离观察者二的实体,实验过程与实体状态、观察者二状态均由观察者一定义。

实验目的:考查观察者二对实体的影像速度V(x)的描绘。

实验过程:实体以均速V远离观察者二,经过时间t0,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0,经过时间t1,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1。实体的影像在实体远离观察者二的同时,以光速C向观察者二传递。在时间t0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0,在时间t1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1。这中间的关系,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V =(S1-S0)/(t1-t0)                                      (1)

而对于观察者二来说,他是通过影像抵达自己眼睛时,来判定物体的速度描绘的,而影像是以光速C传播到观察者二的眼睛的,于是有一个传播时间,在实体处于位置一时,传播时间是t’0,在实体处于位置二时,传播时间是t’1,光的传播速度只有观察者及以太空间的状态有关,与实体无关,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t’0 = S’0/C,t’1 = S’1/C                                  (2) 

并且,影像速度V(x),也是根据影像所经过的距离及所需时间计算所得,有

V(x)=(S’1-S’0)/[(t’1-t’0)+ (t1-t0) ]      (3)

由于影像在光从实体表面瞬间发出的时候,是与实体重叠的,因此有

(S1-S0)=(S’1-S’0)                                   (4)

将 (2)、(4)代入(3)有

V(x)=(S1-S0)/[(S’0/C-S’1/C )+ (t1-t0)] (5)

再根据(1)(4),合并S与t,最后(5)转换有

V(x)=C·V/(C+V),就是实体的状态在观察者二以光为观察手段时,在观察者二这里产生的影像速度。由这个关系式可知,当V→0时,V(x)→V;当V→∞时,V(x)→C。这就是物体速度在低速度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与经典牛顿力学(实体)速度相近,及在高速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不能超光速的原因,都是看上去相近,看上去不能超光速。

将影像速度当成物体本身速度,是一个认识不到“验证时要观察,而观察依赖光,结果会被光制约”这一理念而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里V(x)计量的大小,代表着采用光为观察手段,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描绘,被光制约的结果,是一个失真值。而对于观察者一来说,其实采用的是无限速度的观察手段,即这公式里的C=∞,那么V(x)=V,这就是牛顿经典力学下的解,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不受观察手段制约的结果,是一个正确值。

这种“能观察验证的数值是失真的,正确的数值却不能观察与验证”,是物理研究上的悖论。而影像其实是意识根据万物的光信号作用于五感之后反构出来的,本质是幻像。若实验者不能从这意识与五感构建出幻像中超脱出来,就会被失真值所迷惑,陷入蒙沌的境地,从而导致认识出错。将失真值当成正确值,是迷信实验观察与验证所导致的错误之一。

在这个影像速度的认识里,没有相对论里速度变化导致质量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也没有光速不可超越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等等困惑。

 

2020-05-25

外一篇·相对论量子力学诞生逻辑及本质

现代物理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发展了经典牛顿力学,其实相反,相对论、量子力学是完全曲解了经典力学,从而将后来者的思路带上了迷途,扭曲了宇宙观与时空观,于是人们怎么也想象不了时空弯曲与量子叠加、纠缠、坍塌这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是怎个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如此”,不知“为何如此”,然后美其名曰“发展了物理,增加了人们的认识”、“近光速或微观领域有不同的物理作用规律”,等等。这其实又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说法:是先难以理解,再给予夸奖,而非先正确理解,尔后给予赞美,这也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

经典力学描绘的是物质运动,同时人们相信实验证明。这物质运动,是通过光与影被眼睛接收,而反过来被意识观察并验证的。如此“物质运动—光影—眼睛—意识”的这条验证链,会受光与影的本身条件所制约:

当物质运动的时空尺度小于光影的波长与频率时,眼睛得到的影像就会失真。科学界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尺度的制约,而是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就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量子力学。

同样,当物质运动的速度接近或大于光影的传播速度时,眼睛得到的影像也会失真。科学界也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速度的制约,并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也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相对论。

这是这两个理论诞生的逻辑根源:观察运动依赖光,观察结果被光制约

于是可以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都是因光的本身制约而扭曲后的结果,是经典力学的失真值。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以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是正确的,恰恰相反,它们都是错的。这里也统一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都是描绘影像状态的理论。如此也可以知道,量子力学所谓的概率、波函数,都是影像概率、影像函数,而非运动概率、运动函数,相对论所谓的时空弯曲、光速不可超越,都是影像弯曲、影像速度不可超越C。如此这般。

那么如果理解微观粒子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或理解近光速或超光速运动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

那就是自然。微观粒子,会且只会沿能量最低轨道运动,无关人类有没有观察。没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等约束的条件前进,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人类观察采用的检测手段等多方约束的条件下前进。观察依赖光,光对粒子产生干扰作用,必会对粒子状态产生影响。干扰是连续的,于是粒子的状态变化也是连续的,结果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一直在变,最终粒子影像在意识里表达为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确定。这种确定与不确定,只是意识里的感觉,而不是粒子本身状态。而对于近光速、超光速运动,用F=ma,v=at这些公式直接来计算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正确的结果,唯一是不能通过光影验证,而只能通过其它手段验证,前提还得知道上面这些道理。

红蓝球纠缠的实质

一个对量子纠缠特别简单通俗的解释:(大体上是这样)假设有两个球,一红一蓝,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将其中一个送到无穷远的外太空去,另一个还拿在手上,打开手中的盒子,看到了球的颜色,马上就知道了无穷远处的那个是什么颜色,这个信息的传递几乎不需要时间,传递速率远超光速,形象通俗易懂地解释了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这是量子力学的诡辩所在。这个实验中,你以为只有两个球,一个是红,一个是蓝,分别装在一个盒子里。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重要的事件一定要说三遍。这个实验里其实一共有四个球,对的,是四个球,没数错,是四个球:

你眼前的两个盒子,各有一个实体球,是两个,还有另外你脑子里有两个观念球,是两个实体球在意识里的投射,是观念、影像。

实验开始后,当随便一个盒子被送到极遥远的地方,剩下一个盒子在你眼前。

由于盒子封闭,你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个球,于是你的脑子里就开始猜测是红球还是蓝球,是蓝球还是红球,一会儿想应是红球,一会想应是蓝球。这就是纠缠的实质:观念中的两个球你分不清是哪一个为真,来回不停地转换是这、是那的念头,表现为纠缠。最后你脑子搞糊涂了,变成浆糊,于是红球与蓝球随时出现在你脑子里,表现为红球与蓝球的叠加。这就是叠加的实质:观念中的两个球合为一种混沌的感觉。

这种叠加与纠缠,其实是你观念里的红、蓝球的叠加与纠缠

而不是现实那个盒子里的球的红蓝叠加与纠缠,但你可以固执地认为这就是现实里的盒子里的球叠加与纠缠,这叫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此你也开始犯错了。

最后你受不了这种折磨,于是你打开眼前剩下的这盒子,比如是蓝的球还在。

于是你意识观念中立马知道,红的球被送出去了。

注意了,重点来了,这里你知道的信息,是你脑子里对比盒子里的蓝球信息之后,知道红球不在。之前是你脑子原本猜测是红的还是蓝的被送出,当眼前打开盒子后,你脑子里原本猜测的红或蓝的球观念,被纠正为只有蓝球存在,这才是量子坍塌的实质。是你脑子里的那红球观念坍塌掉,只剩下“盒子里是蓝球”这样观念,而不是客观盒子里的球坍塌成蓝球。

量子坍塌,是观念的坍塌,不是客观物体的坍塌

客观中并不存在极遥远的红球传递“信息”到你眼前,根本没有这回事。所有信息传递场景,只发生在你的脑子里。这才是所谓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实质。

而浆糊脑子的量子理论家们,将脑子里瞬间完成的红蓝观念球的信息对比,当成客观里的红蓝球信息传递,就有了所谓的超距作用,其实根本没有。遥远红球,已经没有任何信息能传递地过来了。

因此说,若你相信浆糊脑子的量子理论家们的这种将观念的影像叠加与纠缠的描绘,当成客观实体的叠加与纠缠的运动,只会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结论自然是:量子理论,是一个谬论,谁学谁傻~~~

量子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考虑粒子运动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粒子是不可能越过势垒的;按照量子力学可以解出除了在势垒处的反射外,还有透过势垒的波函数,这表明在势垒的另一边,粒子具有一定的概率,粒子贯穿势垒。”隧道效应,其实是一种现象观察结果,被冠以量子头衔。

量子隧道效应神乎其技,是在认识不到正确的原子、电子结构,电的真正本质,及量子成因下的一种乱解:由于量子理论很主流,于是所有现象都被套用上“量子”这一概念。量子,是科学界的流行词。

而用波函数来解释,只是一种数学解。所有数学解,都必须还原成物质作用过程,才能在宇宙客观环境中直观展现与理解。而只用数学解来解说物理现象,其实是从直观中抽象,再用抽象结果来解释直观的这么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于是诸如问波函数与穿越概率是基于什么物质作用形态而产生的?量子力学理论就无能为力。这些概念的诞生,其实都只是为解释而解释的创作,而非客观物质作用如此。

实验中的所谓量子穿越势垒,其实指的是电子之类的微观粒子穿越某种看似不可能的能量壁垒,是电子等微观粒子(以太旋涡)在穿越而非“量子”这一东西在穿越。将电子当成量子,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表述。而所谓势垒,或者说能量壁垒,其实是一种物质运动构成的力场,比如晶体管的PN结,或电容两极间的以太湍流层,极其薄的金属片,都是势垒的一种形态。势垒的形式是力场,本质是特殊形态的物质运动与作用。

在“尖端放电与击穿”小节中描述,科学界所谓阴极射线是电子流,其实是将定向移动的以太湍流当成电子流,同时将电以太振动波当成电荷定向运动,在更基础的原子、电子、电流认识出错后,更不能正确理解量子隧道效应现象。

以太旋涡理论下,另有简单且直观的量子隧道效应现象解释:

在量子隧道效应实验中,阴极射线或电振动波抵达势垒一侧时,振动波传递在势垒一侧受阻,除了被反射之外,还会在势垒上产生纵向以太压力,这以太压力会以波压包的形式在势垒内部传递到势垒另一侧,尔后会在势垒的另一侧外围空间里形成新以太振动波、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这新的能量振动、以太旋涡及以太湍流被仪器检测到特征信号,就是误解形态下的电流或粒子,科学界根据这特征信号误判为一侧的“量子”穿越这能量壁垒抵达另一侧,其实根本没有,这只是能量传递的连锁反应形态。与这连锁反应形态相近的效应很多,比如康恩达效应、光电效应、热电效应,等等。

这一“量子”穿越过程,其实也与棒槌(电子、电振动波)敲打铜锣(势垒)一侧,在铜锣(势垒)另一侧形成声波振动(电流)与空气涡旋(粒子)的原理几近一致,只是过于微观与感官区别,又认识不到以太存在,后在错误的量子理论误导下,概括出所谓的“量子隧道效应”,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

当下物理主流理论是量子力学,于是所有新物理现象都会被冠以“量子”这个万金油概念。通过“量子成因”与“量子理论思想”小节解析,可知量子并不是一个客观实体,而是一种感觉,于是在技术上是不可能依赖量子这么一个虚的概念去构架出实的技术,这也是科学界流传很长时间的量子计量机一直不能现世的原因,本就不存在“量子”这一实体,就不可能构建出非实体的技术。可以预计量子计算机是永不会出现的,任何投入到量子计算机的人力与物力都将会是资源浪费。其它如量子通讯,量子卫星,还有如量子化学,量子生物等等,其实都是同量子无关的技术探索,不过是被研究者冠以“量子”之名,以示自己的研究跟上时代的、先进的。

空间隧道

在许多与星际相关的科幻片中,常提到一种可以快速穿越星际空间的旅行技术,一般画面是宇宙飞船产生某种强大力场,让周边时空出现扭曲,然后宇宙飞船在原空域瞬间消失,并以超光速穿过某种光与影构成的隧道,抵达几光年甚至几百几亿光年外的极遥远地方。现实中也有报道某个飞行员从某一地方起飞后突然在雷达屏幕消失,几分钟后抵达几千公里之外的其它地方,或某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再也找不到,让人甚觉惊诧,这些奇事被认为是时空错位或人物进入某种时空隧道或平行空间。这些科幻的场景或现实的事件,都可以用空间隧道原理来理解。

应空间尺度不同、使用场所不同及影片表述重点不同,空间隧道有许多不同名称,比如虫洞、白洞、空间折叠、时空跳跃、时空隧道、星际之门、环陆桥、时空错位、时间皱折、曲率引擎,传送阵,等等。而其核心作用形态的表述,皆是通过某种人为技术手段或自然变化,让一个人或物能瞬间在原地点消失,然后抵达极遥远的其它地方。认识到宇宙空间就是以太空间与封闭时空原理,就可以描绘这种空间隧道及技术构架原理。

要理解这一空间隧道的技术构架原理,要先引入两个新概念:并行空间与时间频率。

并行空间,就是宇宙时计量下的相互独立的空间,这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并行空间”这一概念与当下西方科学界假设的“平行空间”不同。并行空间,是同一时刻下的两个并列存在的空间,如两个并排在一起的两个房间,可以通过门来相互连通。而不是“平行空间”概念下的同一时刻下的的同一空域下的两个重合的空间,这样说其实有点拗口,因为本人也理解或想象不了“平行空间”这概念里同一时刻下的同一空域下的两个空间是怎么样的存在方式,可能描绘的是两个空间的“合体”状态,这显然太玄幻了,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并行空间之间的空间,就是结界,这也是由观察者确定的。

结界分割了宇宙空域,从而让观察者借光与影定义出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包容,表现为并行空间与封闭时空。比如一个房间就是一个空间,房间的墙,就是一个结界,起到分割观察者视野的作用,于是不同房间之间就是互为并行空间,通过墙来过渡。又如一个星球以太旋涡就是一个空间,不同星球以太旋涡通过边界处的以太湍流层来过渡,这里以太湍流层就是结界,等等。

观察者定义出并行空间、结界,同时定义出并行空间的宇宙时,及各个空间里的局域时。

这些局域时参照宇宙时,应各独立空间里以太运动状态不同,会有不同的速率,这就是时间频率,又称为时间速率。

比如拿5个一样的时钟,同步校对一致后分别放在空间A、空间B、空间C、空间D及观察者身边。观察者身边的时钟为宇宙时计量标准,宇宙时计量1个小时后,空间A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2小时,空间B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3小时,空间C里的时钟的局域时计量值是7小时,空间D里的时钟的局域计量值是11小时,那么空间A的时间频率是2,空间B的时间频率是3,空间C的时间频率是7,空间D的时间频率是11。

而事件场景的变化形态,是由运动决定的,时间频率高,意味着运动变化快,反之时间频率低,意味阒运动变化慢,也即这些计量值代表各独立空间内的以太运动变化速率,是观察者所处空间以太运动变化速率的倍数,这里分别是2倍、3倍、7倍、11倍。

并行空间里的各个空间在时间频率上不一致时,其运动场景会有差异。比如这里举例的四个空间里的事件场景里,若观察者以空间A2为现在与观察立足点,那么他此时是看到A2、B3、C7、D11四个场景。四个场景相对应的面貌是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空间B3,已经处于空间A3的场景,看到的空间C7,已经处于空间A7的场景,看到空间D11,已经处于空间A11的场景,于是他可以说他看到了空间B、C、D的未来场景。而观察者也可以选择空间C7为现在与观察立足点,那么他看到空间A2,还处于C2的场景,看到空间B3,还处于C3的场景,看到空间D11,则处于C11的场景,于是他可以说空间A、B还处于过去,空间D则已经展现为未来。

这在现实中很容易找出相应的场景形态,比如当下现代化办公室的某个人,由于某种原因突然被传送到非洲某个原始部落,他看到人类过去场景,于是他可以认为自己回到过去;或突然被传送达某个未来科技城,他看到人类未来场景,于是他可以认为到达未来。自然作为观察者的读者,知道他只是抵达地球当下某个不同场景的空域而已,并没有回到过去或到达未来。

空间隧道,就是起到传送人或物穿梭于并行空间的通道作用。这一通道传送过程,也是打开结界的过程。比如两个并列房间之间的墙上打一个洞,或开一扇门,让两个房间连通,这个墙洞、门,就是一个空间隧道,其它如造高速公路而在大山里打出隧道,也是一个空间隧道。所有连接并行空间的通道,就是广义上的空间隧道。

自然,如此描绘的空间隧道原理,也是平淡无奇,没有科幻片中那种瞬间消失、超光速的科幻感觉。其实空间隧道原理也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人物进入空间隧道后突然消失,并不比一个人进入房间后看不到更复杂,之所以让人们觉得如科幻片中那么玄幻,在于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以太的存在,进而认识不到以太运动状态会影响空间人物的时间频率,而只凭想象力去构建空间隧道,也就无法道出背后的物质作用原理。

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科幻片里那种能瞬间消失并抵达极遥远地方呢?这仍是通过以太旋涡来现实的。

宇宙空间是物质空间,即以太空间,以太空间里又充满超微观以太旋涡,物体在以太空间的运动,是通过波动的方式展开的,这些场景分别在“空间的本质”、“星球生长”、“运动成因·御波而行”等小节中描绘。物体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与声波穿越不同介质有不同速度相近的运动形态:物体速度受空间里的物质分布不同,而有不同的速度。比如声波在空气、水、重金属中传递速度不同,空间里的以太分布,也会以太的运动状态不同,对运行其中的物体有不同的影响。

当一个空间产生以太旋涡,这个旋涡就会如水漩涡扭曲平静的水体一般,扭曲这个空间,这是爱因斯坦“时空弯曲”概念的物质运动实质,同样,就如水漩涡会在水体打开一个直通水底的通道,以太旋涡,也可以在并行空间之间的结界上产生一个连接并行空间的通道。当人或物进入这个通道后,由于结界(这里是涡管的管壁)对光的屏蔽作用,会产生人或物瞬间消失的感觉。这就是科幻片里空间隧道的技术构架原理,也是有报道称人物突然消失的物质运动实质:

人物被以太旋涡包裹,陷入空间隧道,进入一个封闭空间,由于观察者与人物之间的光影被封闭空间的结界屏蔽,于是表达为“人物突然消失”这一场景。而封闭空间里的以太运动状态与地球时空的以太运动状态不一致,导致人物的原时间频率被改变,重新出来后,会有与地球正常时间进程不一样的容貌,或保持原来年轻态,或过于衰老,等等。

如下图所示:观察者处于空间B,并定义空间B的时间为宇宙时计量标准,于是空间B的时间频率是1。设空间A的时间频率是0.5,于是当一个人在空间B的B3时刻时陷入以太旋涡构建出的空间隧道后进入空间A,其时间频率会由1降为0.5,处于空间B的观察者会看到这个人突然消失。当这个人在空间A的A4时刻再次陷入以太旋涡构建的空间隧道后,会返回空间B的B8时刻,空间B的观察者会看到这个人突然出现。而这个人的容貌还保留在B4的样子。

而若以这个人本身为观察者,他从B3时刻陷入空间隧道后进入空间A,会到达A2时刻点,他会看到B2的场景,会以为自己回到过去,当他在A4时刻点再次陷入空间隧道后返回空间B,会到达B8的场景,他会以为自己抵达未来。

这就是空间隧道构架原理:

通过超导线圈产生强磁场,进而产生以太旋涡与涡管,形成空间隧道。

空间隧道的以太旋涡涡管形态,是时光机的以太旋涡的长涡管形态,因此两者有一些相近的场景运动,比如进入空间隧道,会影响时间计量,不同处是通过空间隧道,可以抵达某个遥远的地方,而通过时光机,还是会停留在原地。这个以太旋涡的涡管形态,也与西方科学界描绘的虫洞形态接近,但内涵完全不同。

太极八卦图,也是一个空间隧道原理结构图:

太极形象,代表以太旋涡涡管的横剖面图;黑白子形象,代表涡轴或落入以太涡管的人或物;八卦形象,代表超导磁线圈的构架通道。当磁线圈超高速旋转时,产生以太旋涡,如龙卷风涡管从千米高的云层向下延伸到地面一般,以太旋涡的涡管可以延伸到极远的空间,即空间隧道。

东方易道思想与叔本华哲学

当说一个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的时候,说的是人类意识观察下的物体时空结构是如何。所有描绘都是意识的描绘,代表意识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系即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宇宙本身。

时间与空间,是西方科学界将观察者遗忘在运动观察体系之后提出的概念,被当成客观存在,本质是意识的感觉,并非客观。用这种感觉分别对物质运动与物质分布进行度量,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的科学理论描绘体系,这些科学理论描绘体系,包含固定不变的因素:即时间、空间、物体,及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观察者,是一个四位一体的运动观察体系,一般用直角坐标系来抽象描绘这个运动观察体系。因此,这些描绘的所有物质属性,如能量、速度、力、电压、电流、磁通量、压强、温度等等概念,最终都可以化为在观察者描绘下的时间、空间、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而不用这种感觉来衡量客观物质运动,并将观察者重新纳入运动体系,也会带来一个物质运动描绘体系,这就是东方易经思想、大道概念下玄学理论体系。这是没有时空概念的时空观。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建立的依据,仍是意识认识物质的质作用链:物质->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眼睛->意识->影像反构与描绘。在这个逻辑链里,直接以整个光影形态为标的,而不是将物质运动展现后的光影形态的部分如时间、空间为标的来理解物质运动。光影形态的不同,带来变化,这个新的物质运动描绘体系一般结构如下:

以观察者为核心,对宇宙变化描绘下的二位一体的描绘体系

正因为在一维时间的概念下,西方科学界对眼前的场景与意识中想象的场景有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划分。而在极坐标系里,有的只是变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当然变化与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相互转换,就如极坐标系的坐标可以转换为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不同的变化之间,形成相对角度。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角度,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不同观察者描绘下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其意识里的影像描绘,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只是那书本上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意识里的影像投射。这个宇宙也是如此,宇宙影像在不同人的意识里投射,有不同的宇宙描绘与理解,从而诞生出科学、玄学、神学等等不同的理论。

变化最简单的描绘就是有与无,《道德经》专门有关于“有”、“无”的描绘。有无其实是观察者定义的有无,有,本质是可知,包括影音感知与文字描绘,无,本质是不可知,即意识里关于事物的所有特征消失,让意识不能定位事物的去向。将不可知,当成不存在,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无生有,是从不可知转化到可知状态。物质本身不会增减,而意识中观察到光影形像则会出现与消失,从而有物质出现与消失的错误感觉,其实是光与影,也即物体特定时空结构的消失,而非物质本身消失。可用一块玻璃来举例说明:

眼前一块玻璃,是由众多硅氧原子及其它原子堆积构成的透明物体,这是一个一般的化学物理知识。硅氧原子本质是微观以太旋涡。一块玻璃在工厂里被生产出来之前,是没有玻璃块这一空间结构形态与说法的,即玻璃块处于“无”的状态。而生产的过程,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其它矿物杂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从一种结构形态(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结构形态(玻璃块),即玻璃块处于“有”的状态。而这玻璃块还会继续变化:

-->矿物被加成玻璃,消失的是矿物,眼前多了一块玻璃
-->玻璃块被继续加工制成一个杯子,消失的是玻璃块,眼前多了一个玻璃杯子
-->这个玻璃杯子被打碎,消失的是玻璃杯子,眼前多了一地玻璃碎片
-->这些玻璃碎片被回收加工成粉剂,消失的是玻璃碎片,眼前多了一堆玻璃粉末。
-->玻璃粉末散落在土里,经过千万年地质变化,消失的是玻璃粉末,多了矿物。

这一过程中的各类概念:矿物、玻璃块、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等待,都只是硅氧原子以太旋涡的空间结构不同,产生不同的光影形像,从而在意识中有不同的定义。这些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实体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随意切割的过渡形态的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结构形态与光影形象从原本不存在,到存在,后又消失为不存在,就是一个“无生有、有化无”的过程。消失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是原子以太旋涡,出现的是空间结构形态,不变的仍是原子以太旋涡。这是以原子以太旋涡为基础单元描绘这些空间结构的实质。相对以太而言,原子以太旋涡仍是与矿物、玻璃等一样的空间结构,也是一个过程,最终的根源,即物质、以太、道,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唯一形态的概念,当然这么说其实也是多余的,因为物质、以太、道,作为宇宙本源,是没有这种“可分割”或“不可分割”属性的,也没有“绝对”或“相对”属性的,各种物质属性只对物体有意义。

人们对空间上的存在很容易区分实体与影像,如电影幕布、手机屏幕显示的是幻像,眼前看到的杯子、桌椅、地球、原子是实体。但人们对时间上的存在则不容易区分:玻璃杯子、木桌椅、地球、原子等等万物,也如幻像一般,会有产生、留驻、败破、消失的过程,真正的存在的物质,即宇宙本源、道,却没有观察可能。

这一以玻璃为例子万物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展现的光影形象,被现代物理定义为物体,在易道思想体系里,则被定义为像,也即有一个集合范畴:物体∈像。即物体是像的一个子集。像的定义:

是物质运动后的光影变化在意识里的展现。

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体系里,宇宙有物体与真空之分,而像则包含了真空这一现象。于是在物质科学领域,有等式:

物体+真空=像

这一条等式对应的是“物质=道”,已在“以太思想”小节描绘。这条等式,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同一宇宙现象,即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的不同的名称,也即万物、真空是一种空间结构与影像,本质都是物质、以太同意识之间的关系。

像,可分为两种:实像与虚像。这实像与虚像的概念与科学体系里的透镜成像的实像与虚像名称一致,内涵不同,即:

实像=物质世界里的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虚像=意识世界里通过影像反构出的各种以太旋涡空间结构

比如眼前的桌、椅、人、天、地等等,都是实像,而数学、文字、电影幕布上变化的场景、脑海里想象的各种物体及场景,等等,都是虚像。

像,也可分为另外两种:大像与小像。这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大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整体空间结构
小像=客观世界里的以太旋涡局部空间结构

比如一头大象,整体就是一个大像,象腿、象鼻、象牙、象耳朵、象尾、象肚子等,均是这个大像之下的小像。而大象放在动物整体领域,又是动物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动物放在生命整体领域,又是生命这个大像中的一个小像,如此反复到整个宇宙,就是最大的大像,即宇宙整体光影形态。这种大像与小像的概念,是像的契套关系,与集合与范畴的概念类似。

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里,只有两个单元:观察者,像。像的变化,又分化出阴阳、曲直、远近、大小、有无、多少、快慢等等对立概念。以有与无为例,是观察者参照于自己感觉的一种具像描绘:被观察者看到了,就是有,被观察者看不到,就是无。这是《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有与无的本义:是意识感觉下的有与无,而非绝对客观下的存在与不存在。这种感觉,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匹配,有时与客观物质状态相背离。有与无,也可以抽象为另外两个概念:阴与阳。阳,对应有,无,对应阴。

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哲学理论体系则是与易道思想相通:观察到的都是像、表象,太极、意志在背后运作,却无观察可能。看到的是信号特征意识中反构出来的影像,真的是物质在背后运动。这就是意识对宇宙运行的理解方式。因此又有两条等式:

意志=道
表象=像

凡是过程与结果,皆是表象,凡是起源与事因,皆是意志。比如这个玻璃生产、变化、消失的过程,观察到玻璃、杯子、碎片、粉末、矿物等等,都是特定时空结构下光与影的信号变化,这些都是表象,而产生特定时空结构的源头:硅氧原子以太旋涡,即为意志。叔本华其实就是西方界的老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西方界的道德经,只是西方人自从有了上帝之后,就再没有自己老子的地位,导致科学研究及世界认知只停留在信仰与表象的层面,不能再通过“悟得本源”来同宇宙达成一体,最终困陷在光怪陆离的光影幻觉之中。

易图,即太极八卦图,是以图例的形式描绘易道思想。对应的是:

太极-道的流转:对应物质运动、意志表达
八卦-影像:对应物体及振动波、表象展现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学思想,与太极八卦、易经、《道德经》、科学的思想关系对应如下:

意志(叔本华哲学)-太极(易经)-大道(道德经)-物质(物理)
表象(叔本华哲学)-八卦(易经)-大像(道德经)-物体(物理)

西方科学界的所有实验与观察,都只是得到表象,并用表象去解释表象,而没有认识表象背后的意志,从而对宇宙的理解出现偏差与错误。同一意志,会展现不同的表象,同一表象,背后有不同的意志,若意志与表象的对应关系出错,那么分析结果就会出错。西方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冠之以物质运动之名,天然地将科学当成真理,其实都是以物体运动为标的展开研究,从来没有涉及物质本身的理解,而将这一物质理解归于哲学领域,因此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可称为表象理论体系。东方易道思想体系则包含物质与物体这两者原理,且还不止这两方面,在意识、生命、人文等等领域皆可以描绘其内在原理,又可称意志理论体系。

虽然本书《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没有明确说东方易道思想是如何去解析物质与物质运动现象的,其实本书整篇都是在用东方易思想来解析西方科学理论与其所依托的实验现象,读者可以发现整个解析过程就是对一个太极八卦图的物质映射:是以太旋涡的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及其局部、整体、多个以太旋涡之间相互作用关联、旋涡与以太空间之间相互作用关联,等等的描绘,并且有更简约、更直观的表述。因此说:

东方易道思想,有着比西方科学理论更高级、更完善、也更简约的宇宙认识。

不过这种认识过于高端深邃,就如小学生看不懂高等数学,原始人看不懂电脑一般,对于大多崇尚膜拜西方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来说,也看不懂这一东方易道思想对应的宇宙真相,而将其归于玄学甚至封建迷信,这也是意识的一种错误判定,在于大多人的意识只能理解与其理解力相匹配的观念。自然,这里只是简略介绍东方易道思想下的时空观。

时光机

时光机,即时间机器,在与时间有关的科幻片中经常出现,启动后可穿越时光,让人能抵达过去,通过穿越者对历史事件的干扰与作用,来影响当下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进程,或让穿越者抵达未来的某个时代,如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时间机器》,《星际穿越》,电视剧《回到未来》,《叮当猫之时光机》等等场景描绘。而本小节原理描绘下的时间机器,是不能回到过去,只能抵达未来,或抵达与过去一样场景的。要理解时间机器运行原理,先引入一个概念:宇宙时。

宇宙时,是宇宙中所有空域的计时标准,它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宇宙时这一概念与百科的定义“全宇宙都适用的统一时间,也称宇宙标准时或普适时”一致,但内涵不同。它不是百科描绘的“用演化着的宇宙本身作为时计来计量”,而是由观察者选择与确定,在于“演化着的宇宙本身”这一描绘,仍只是观察者的描绘。

宇宙时,与北京时间类似。比如观察者可以用北京时间计量其观测空间内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那么这个北京时间,就是一个宇宙时,观察者也可以用自己的当地时间来计量其观测空间内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这个当地时间也是一个宇宙时。不同的观察者有不同的宇宙时,一个观察者在一个时间计量操作中则只有一个宇宙时,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宇宙时可以相互转换,就如北京时间可以转换为格林威治时间。与宇宙时对应的概念就是局域时。

局域时,是宇宙中某一个局部空域的计时标准,它也是由观察者来确定的。

即一个观察者确定一个宇宙时的瞬间,所有局部空域的计时方式都是局域时。一个物体空间,就是相对于观察者能观测到的整个空间内的一个局部空域,于是一个物体空间内部的计时标准,在观察者选择物体空间之外的某个计时标准为宇宙时后,就是一个局域时。同一观察者确定的宇宙时与局域时可以相互转换,完全由观察者的选择来决定。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在牛顿力学中表达为a=v/t或v=S/t,反过来可以用运动来反映时间计量值,即

在这个t=S/v公式里,S不变时,若v增加,则t减少,代表时间变快;反之v减小,则t增加,代表时间变慢。在t=v/a公式里,v不变时,若a增加,则t减少,代表时间变快;反之a减小,则t增加,代表时间变慢。

时间机器,是能让时间变慢或变快的机器,而当人们说时间变慢或变快,是在天然地选择一个标准时来参照对比被考查的时间,这个标准时就是宇宙时,被考查的时间就是局域时。于是可设定局域时与宇宙时之间的对比,为时间速率。用t0代表宇宙时,用t代表局域时,用V(t)代表时间速率,有关系式:

当V(t)>1,则局域时相对宇宙时变快
当V(t)=1,则局域时与宇宙时一致
当V(t)<1,则局域时相对宇宙时变慢

由这个时间与运动互为因果的关系可知,物体状态变化的速率可以来反映时间的快慢。比如生活中,冰箱就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食物放入冰箱中冷冻,其腐败的速度较常温会变慢,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食物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慢,从而导致其腐败变慢。而一个普通的电饭锅,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米粒放入电饭锅中加热变熟过程中,其膨胀速度较常温会变快,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米粒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膨胀变快。甚至一辆汽车,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时间机器。驾驶员启动汽车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抵达某一目的地,在相同的距离上,相对于步行,表达为所费时间更短,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驾驶员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在经过相同的距离所需宇宙时更少。

又如“宇称不守恒”小节提到的对钴放射电子数量的检测实验中,其中一块钴的放射出的电子数量相对要少,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这块钴所处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慢,从而导致其放射出的电子数量要少,而另一块钴的放射出的电子数量相对要多,对观察者来说,可以定义这另一块钴所处空间的局域时相对于宇宙时变快,从而导致其放射出的电子数量要多。

就冰箱、电饭锅本身的物质作用而言,是空间温度下降或上升导致食物的热运动降低或加快,进而食物的结构状态产生与常温不一样的变化;对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而言,是外来强磁场导致互为对照组的钴原子以太旋涡的运动状态产生变化,进而钴金属空间结构状态变化不同并有不同的电子辐射频率。而物质空间是以太空间,温度、磁场都是以太波动与运动的宏观显现,这些装置的共同点就是通过人为手段使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减弱或增强,进而导致计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变慢或变快。

其它如验证相对论“正确性”的绕地球飞行的原子钟实验,也是两个原子钟分别处在地球表面与近地轨道,轨道空间里的以太波动与地表空间里的以太波动强度不同,对原子钟振动频率的影响不同,导致两原子钟计量的时间数值有差异,被认为“验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这是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地球空间是以太空间,认识不到时间是运动的度量这一本质,进而认识不到各局部空域的以太运动分布差异会对原子钟的计量过程产生不同影响后的错误判定,也即这个实验是不能证明相对论的。这也是一个实验前提条件认识不足导致的结论错误。其实就上面的冰箱低温与电饭锅高温对时间计量的影响,也可以用两个原子钟作一个对比实验:将两个已经较正为一致的原子钟,分别放进零度以下的冰箱与100度高温的电饭锅里几天,再拿出来观察,可以确定其各自的时间计量结果是不同的,放冰箱里的原子钟的时刻要比放在电饭锅里的原子钟的时刻要小。

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一个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强度变化,进而如科幻片中那种改变物体时间的快慢呢?

物体运动,本质是一种波动,在“运动成因·御波而行”小节描绘过这一波动形态,物体的运动速度由物体内部的波动速度决定,而波动速度,又是通过频率与波长来表达,于是可以通过影响波动的频率与波长,来实现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同时,一个物体内部空间存在一个大场涡,场涡的本质也是波动,物体内部大场涡的流转状态决定这个物体的空间结构状态,于是也可以通过影响场涡的流转速度,来实现物质结构状态的变化。而物体空间波动频率与时间负相关,于是这种频率可作为宇宙时对比物体时间的参照。在观察者选取的宇宙时计量下的物体状态变化中,若物体内部波动频率变高,就是物体局域时变快;若物体内部波动频率变低,就是物体局域时变慢。由这个认识结合宇宙时与局域时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时间机器技术原理:

通过人造以太旋涡,来调整落入旋涡中的物体空间的以太波动,从而实现物体时间变快或变慢。

宏观以太旋涡,在仪器上表达为磁场信号特征,因此这个时间机器的技术原理就是通过不同方向的强磁场来现实物体的时间变化。这是建立在超导技术基础上的,在于由超导体构成的线圈,能产生最强的磁场。

落入以太旋涡中的物体时间是变快还是变慢,由以太旋涡的方向与物体内部的场涡之间的关系决定,比如以太旋涡顺逆方向与物体场涡方向一致,两者作用结果是物体场涡流转速度增加,于是物体的时间就变快,反之以太旋涡顺逆方向与物体场涡方向相反,两者作用结果是物体场涡流转速度减慢,于是物体的时间就变慢。自然,具体的以太旋涡与物体场涡之间作用关系导致的时间变化,需由实践中发现与确认。

这里重申的一点是:通过时间机器,是不能回到过去的,只能到达相对于观察者当下时刻点的某个未来时间点,且到达那个未来时间点后,就不能再回到原当下这个时刻点。且这个未来有可能就是一瞬间,比如某个人落入地球表面某空域自发形成的以太旋涡,若这个以太旋涡能加速这个人的时间,那么在观察者的宇宙时计量下,会看到这个人衰老加速的场景。这也是人们在生活中看到某人消失的奇异事件发生几十年后,某人又出现,但容颜不变的原因,在于能看到场景的大都是时间变慢的场景,而时间变快的场景里,几十年后很可能早就已经没有人的形态了。

太极八卦图,也是一个时间机器原理图:

太极,是以太旋涡形象;八卦是以太旋涡发生器结构形象;黑白子,是落入这个以太旋涡的物体形象。黑白对应,也象征物体的时间被加快,或被减慢。

西方科学理论体系错误基础的总结

所有自然科学理论,都是创建者依据自身对宇宙事件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现象的内涵、内在机制描绘。而这种描绘,是建立在创建者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之上的。有正确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再配以严谨的逻辑论证与充分的文字、数学言语表述,就可以构建出一套和乎宇宙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让人类能方便认识宇宙,解决自身的生存生活问题。这里简略对比西方科学理论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与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的区别,以让读者对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错误基础所在有一个感性认识:

一、物质观对比

西方科学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所见物体即为所知物质,物体是客观并独立于意识的。物体有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东方易道物质观: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但没有观察可能。人们观察到的物体,是物质的时空结构通过光与影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是一种像,是一种感觉。物体并不客观,是由意识描绘才有万物概念,并由此存在物体的成住坏空的循环过程:此物之成,源于彼物之坏;此物之住,源于彼物之空;期间唯(物)质不变,变的是宇宙事件投射在意识的幻像。运动及状态改变是物质的常态,静止与匀速是意识错觉。

二、时空观对比

西方科学时空观:时间是客观存在的,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都是先于物质而存在的,万物在时间与空间构成的框架体系中运动。时间与空间还能揉合成一个叫“时空”的存在。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时空是四维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绝对的(牛顿力学),或是相对的(相对论)。

东方易道时空观:时间与空间,都是物质变化在意识里投射后的影像反构,是一种主观存在,是一种幻觉。离开物质,时间与空间是无源之水;离开意识描绘,时间与空间立马消失。维度也是由意识构建与确认,也是一种主观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或相对性,都由意识自主定义与描绘。

三、宇宙观对比

西方科学宇宙观:宇宙由万物与真空构成,真空与物体对立,有物质的地方没有真空,有真空的地方没有物质。

东方易道宇宙观:宇宙是物质性,真空也充满物质,真空是物质的一种表达形态。

如此考查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所依赖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基础,可以发现其整个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都是错的。由此投入再多的精力,基本是在做着事倍功半的研究,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社会资源被无畏无知地浪费,也让后续众科学研究者走入探索迷宫而不能有相应收获。这也是当下人类急需解决的可控核聚变不能取得顺利进展的根源,也是不得不依赖火箭这种高耗低效的手段去开拓太空的事因,让人类困陷于地球这个小小的蓝星之上,倍受资源与能源缺乏的煎熬。也是其它如高强度材料发现、癌症等病症治疗等出现解决困难的源头。人类所有物质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西方科学下的错误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这一基础之上。

西方科学理论自牛顿创建力学之后,不断发展到当下的量子力学,时间悠远,体系复杂,内容庞大,学科众多,门类齐全,数学公式、精密仪器一应具备,让初学者眼花缭乱,望而生畏,让进入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更由于西方科学界稍稍领先的物质技术,导致许多国人迷信西方科学理论,崇拜西方科学权威,将西方技术的成功当成西方科学理论的正确,而无视这些理论中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表述,进而唯西方科学理论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半步,自觉地充当阻碍科学进步的卫道士,对于国人的各创新理论,动则冠以伪科学、民科来全盘否定,成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科学界典范。

由此可知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看如繁花似锦,内容充分,实则大而无当,除了肯定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及拓展的宏观力学应用的科学性之外,可以否定整个现代物理理论体系主体:只需保留一些物质现象概念,各实验现象描绘与实验数据,及经验中发现的一些规律、定律、计量公式,而实验现象与物质概念背后的内涵解释、内在机制阐述、相关理论拓展,及建立在错误定性上的理论的数学公式构架,均可以抛弃。由此作者提出物理学五个公设,作为各创新物理前沿理论的检验标准。

太极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又称易图,与易经对应,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上古时期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关于正确宇宙观的简约表述。但由于过于简单,并缺少丰富、更精微或更广大的宇宙运动实例素材,让大多数停留在光影形像层面感受宇宙的人们理解不了,后长年在一些江湖术士的宣染应用中走向偏门,被归于玄学,并带有封建迷信落后愚昧的意味。其实太极八卦图,展现的是宇宙大道,是最高端的宇宙原理认知描绘。《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正文描绘的物质原理,及这应用篇里描绘的未来科学技术原理,都已包含在太极八卦图之中,真谓“大道至简”。解构太极八卦图包含的物质技术原理,就可开启人类星际文明时代。

太极八卦图,在物质科学领域的具像是一个以太旋涡,边流转,边振动的形像:

太极,是以太旋涡的流转形像;
八卦,是能量振动的传递形像;
黑白鱼眼,是涡心形像,也是更小的顺逆以太旋涡及耦合结构形像;
八个卦象,是物质作用强度的梯度分布形像;
等等。

这也是老子《道德经》中关于道,即先天混成之物的运行原理。道=物质=以太=太一。

太极八卦图,是原子模型,是电子模型,是分子模型,是行星模型,是太阳系模型,是银河系模型,是波动模型,也是生命体模型,是细胞模型,是组织结构模型,等等。太极八卦图,包含一切物质运动原理,也包含一切星际文明所需的未来科学技术原理,甚至可以用来解释中医、经络、穴位、基因、意识等等原理,笔者将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来解构太极八卦图在生命领域的具像。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描绘的所有原理、图例,都是太极八卦图的具像在物质领域某一时空尺度下的整体、局部、单个、多个、集群、宇观、宏观、微观、周行、直行等等状态下的物质运动形态的描绘。

太极八卦图在华夏一族,炎黄一脉广为流传,表明上古先人,早就认识到宇宙各层次的运动机理,已经参悟到宇宙大道。可以说:

华夏一族,有更深邃更完整的宇宙认识

这里通过应用篇,对于人类的实际能源、交通等问题,提供简单解决方案。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仍依赖整个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协作。

纵观地球人类文明历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而战争的根源,在于各民族各种族各国家争夺有限的地球生存空间,本身没有人喜欢战争,所谓天道迫人道行如是。这里展示的未来科学技术原理,将可以让人类能真正摆脱地球万有引力及小小空间对自身自由的禁锢,可以开拓到外太空乃至银河系之外,让人类成为星际文明的一员。依赖这些技术所获取的能源与资源,足够让各个国家、民族、种族的人们及子孙后代很好地生存生活。因此在这里希望所有能理解并现实这些技术的人们,务必能停止冲突,并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团结和平,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人类未来社会,共同谱写爱与善的文明乐章,由此人类方可以自豪地宣称:

人类文明获得了自由意志!

前言·民科与科学教信徒

若看官有耐心读到这里,觉得以太旋涡理论是一个更简约的理论,阐述了宇宙真相,并准备全盘接受的话,那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到此为止,以太旋涡理论只是给人们多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宇宙,并不能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能源、运输、材料等等实际问题。

一个不能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理论

这也是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探索者(被简称为“民科”,广义上是指所有不认同西方科学理论并有自己独特观点的人)的理论不被崇信西方科学理论的人们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大多不过是提供一种新的观察角度,仅此而已。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然西方科学理论已经非常全面地解说了这个宇宙,尽管漏洞百出,矛盾不断,那多一种新的选择,并没有用处,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浪费时间、精力去了解一种新的理论干什么呢?更何论许多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理论或过于片面,或根植于西方科学错误概念理论之上,或本身逻辑经不起推敲,或新词汇新概念太多让人难以理解,或言行过于偏激而无法友好交流,或自身悟性有限意识不到自己理论问题而不能反省,于是在现实中,导致许多新理论一出,随即被崇尚西方科学理论的人们扣以“民科”帽子并全盘否定,“民科”也因此成了一个贬义词。

其实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自成一体的创作活动,代表了中国人面对未知世界的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敢于突破固有模式的创新精神,是自由意志的表达,在指向宇宙认知的新方向上,虽然一百个方向可以有一百个都是错的,但万一那第一百零一个是正确的话,就代表人类科技水平与宇宙认知的重大突破。因此说这种自发自主的科学探索行为,只要合法,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这里特别鸣谢两位民间科学探索者对本书理论构建的帮助:

一位是王达水先生,他的《论以太》一文,系统、充分地阐述了以太存在的客观性,及莫-迈实验的重大错误所在,是本书以太理论的思想源头之一;

一位是杨传生先生,网络ID中国杨神经、牛人杨神经等,他的振动论,在《万物本原探索》一书中论述,直接提出“电是振动能量”这一观点,是本书“电”章节的思想源头之一。

而现代西方科学理论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错误的问题,并不是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学科的研究出了问题,并不是只需打打补丁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整个理论大厦都出错了,从思想方法、物质观、宇宙观、时空观,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领域,都有严重问题,从而阻碍了人类更深层次的宇宙认知与生产力发展,并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一般民间科学爱好者只是在某一个方向有所新的理论创建,最多只能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不能自圆其说以纠正他人的已根深蒂固的全面认知的,人们会继续问:其它方面如何用你的理论来解释?这会让大多数民间科学受好者望而却步。本书的正文主体,则是在各个方面,保留西方实验现像描绘同时,而对这些理论进行纠正、否定、批判,并构建新的更符合客观现象的理论描绘,并且更简约。

而更多人只看到西方稍稍领先的物质技术,学了点西方科学知识,就将之当成真理,敢用这些似是而非、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不究根本,且分不清是理论还是假说亦或只是科幻臆想的所谓科学知识当大棒去打压国人创造的各种新理论。比如笔者就遭遇到这一情形,在一次网上辩论中笔者用“相对论的公式问题”小节中那个爱因斯坦的推论过程去让对方找出逻辑错误在哪,对方讥讽这推论过程只是初中生水平,不值一哂。后来笔者告诉他是爱因斯坦写的推论,并在相对论著作中出版过,是相对论得以建立的基础,对方立马吱吱唔唔,说爱因斯坦应有不一样的认识,云云,然后遁匿。

可以总结一下笔者在物理理论的交流过程中碰到的众多不科学的行为与现象

——>将假设当真理
比如说起宇宙起源,立马有一大堆人说宇宙大爆炸如何如何,好象宇宙大爆炸真发生过似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说;比如说起相对论,不知谁给他们以信心,言之凿凿的说光速是相对所有参照系是不变的,这其实仍只是一个假设。

——>将模糊概念当事实
比如说起光的性质,立马有一大堆人举出“光子如何如何”的回答。其实光是粒子还是波当下物理界仍没有定论。那些嘴巴里吐出“光子”的人,已经自己将光的本质定性了,若让他们解释他们口中的“光子”形象,有无时空体积,如何描绘由电子发射或被电子吸收的动态场景,为何有频率与波长,为何是速度C,等等,对这些只会翻书背书人来说只能一脸茫然。

——>分不清事实表述还是臆想
比如说“一个一个电子”,“一个一个光子”,“一个一个中子”,其实以人类当下的科技能力,根本捕捉不了这些存在。人们只能观察到一束电子束,一束光,一束中子的信号特征,绝无可以捕捉到一个电子一个光子一个中子这种东西。人家科学家夸夸其谈说“一个电子一个光子如何如何”,你也跟着说“一个电子一个光子如何如何”,如此以讹传讹,让人感觉甚是无奈。

——>用理论扭曲自己的经验感官
比如,说起量子力学,立马有人说量子力学的微观领域有不一样的场景。而若问其量子成因是什么,微观与宏观不是一样的物质作用根源是什么,则语焉不详,一般回答“就是这样子的”,这种回答其实一点都不科学。

——>没本事就找借口
比如,说物理只描述现象,不解释本质,那是哲学的事;或物理让哲学走开。承认自己没本事解释现象的本质很难么?知其然是物理,知其所以然就不是物理了?

——>将数学当本质
动辄要对方构建出数学公式,否则不叫物理。其实数学只是一种比较好用的工具而已。物理,讲的物的道理,怎么方便怎么表述,怎么有理怎么构建。将数学推到无上高度,本末倒置而不自知。用现实直观经验去套合数学扭曲结果,不以现实直观经验为真,而是以数学扭曲结果为真,如此削足适履,并美其名曰“拓展了自己新认识”,这就如说哈哈镜里的世界才是真相一般,甚是荒诞。在他们嘴里,物理应让哲学走开,可是在这里,怎么不说物理应让数学走开呢?

——>脱离客观实际
只顾数学方程构建与玄幻概念的创造,不顾数学结果与这些概念背后的物理内涵,舍本逐末而不自知。比如量子力学中有个流行话叫“闭嘴,计算”,却无能力将计算结果还原成客观物质作用过程,那这种结果还能指导现实生产么?显然不能。不能指导生产也就不能提高生产力。一个不能指导与提高生产力的研究,纯粹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与科学研究的目的相背。比如时空弯曲这种玄幻概念,少有人思考“东边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导致西边的时空弯曲的动态过程是什么”这种问题的,却对爱因斯坦极度崇拜。又如“量子纠缠”,描绘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也无法解构这种作用如何在物质层面传递发生,竟能让许多人全盘接受。这些概念都是过于玄幻,的确很“鬼”也很“魅”,也仅止于此。

——>乱拉成就关系,张冠李戴
比如经常有人说“手机电脑都是通过量子力学来发明出来的,你怎么敢否定量子力学呢?”其实手机电脑只是电磁及相关的实验现象在现实中的拓展与应用,与量子力学可以说几无关系。又比如常有人说通过相对论发明了原子弹,其实在原子核辐射实验中就让科学家意识到巨大能量的存在,这是居里夫人、卢瑟福等人的功劳,爱因斯坦只是事后诸葛亮搞个质能公式来说明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联系,且还说不清质能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

——>没有成就只会背书敢取笑他人的新见解
机械地用书本上这些理论与不辨正谬的知识当令箭,评判所有不同于书本表述的新见解、新理论,然后扣以民科帽子后置之不理,这一点是最无知了。所有新理论,从来都是不符合旧理论才叫新理论的,要是旧理论一直正确,科学根本不用发展。这些人的行为,表达的是固步自封、迷信书本、不求甚解的态度与科学观。他们算是科学理论的承载者,但也是科学新理论的阻碍者。在这些人眼里,科学是一套即成知识的集合,而不是用来证明这套知识的方法。以科学的名义,执着反科学的行为,科学已经异化成他们手中的大棒,而不是追求真理的方法手段了。看“科学”二字从他们口里吐出来,其实是很滑稽的事。地心说信徒对日心说的打压虽已记录在科学史上,但距离过于遥远让今人无法直观体会。而当下的科学信徒对新理论的打压与排斥,则是新理论创建者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

——>纠结于新理论创作者的身份背景,对人不对事
对他人新理论不是从理论阐述逻辑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来考查,而是先问人家有没有名校毕业证书,是不是博士、教授,师承是哪个学术大佬。是就“认真”看然后称赞,不是就扣“民科”帽子然后反对,如此迷信权威的作法。迷信权威,其实是把本应自己思考的科学问题,完全托付给一个不认识的人。要是权威的见解与宇宙运行机制一致,那的确可以学到新知,而若权威的见解与宇宙运行机制相悖,那就会让自己的认知出错。而即便权威的见解是对的,但不经过自己思考其见解是对的内在本质,那只能得到浮于表面的知识,不能让这种知识加深自己对宇宙的感悟。听到权威的见解就认定是对的,如此盲信盲从,是为迷信。

个体如此,某些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的网站也如此,对各种新理论,不是采取鼓励、表扬的态度,而是采取歧视、打压、折叠,甚至是封杀用户的态度。如某问答网站,对这些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及教科书上不一样的新理论,采取污名化的手段,给更符合宇宙真相的答案挂上“可以存在事实错误”、“无可靠信息来源”,将答案排除在引擎搜索之外,以打压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客观上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种行为是非常落后且幼稚的!

其实“可能存在事实错误”=“可能存在事实正确”=“此观点新颖”,这三个标签,都是同一个意思,却代表负能量、中性、正能量。事实错误,是5%错,还是50%错,还是95%错?若是只有5%错,那可以当成真理了!这种网站管理员,一边没有能力发现真理及理解答案,一边恣意用权力贴污名化标签,面对真理真相,这种行为实乃螳臂当车,必会被后世所耻笑,一如反对日心说的迂腐不化的罗马教廷。

而“无可靠信息来源”=“权威才是信息来源”=“教科书才是信息来源”。也只有精神跪着思想幼稚的人,才只会相信只依赖权威、书本的说教,而将本应自我思考的科学问题与自主探寻宇宙奥秘这些个严肃的事,完全托付给一个不认识的人,这就叫科学迷信。这些标签,也反映这种网站管理层的科学认知水平非常低下,仅止于只会背书的层次。

这些完全违背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的举措,广泛存在于某些挂着名校、或博士头衔的人的交流习惯之中。按我国本科率其实只占人口的很小比率(2019年为3.8%),让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以为这些高材生会因为年轻而有灵气,会因名校毕业有很强的逻辑思判能力,会因读书多而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其思路会很开阔,喜欢新观念、新见解,配得上“天之骄子”这一名号,但在现实交流中笔者碰到的却是有很大一堆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唯书是从,歧视新理论,动辄给他人扣以民科帽子,不自我思考的“书之奴仆”,真让人大跌眼境,甚感不可思议。这应该也是我国的基础科学理论难以突破的人的因素。这种人的行为反映了对权威的崇拜、对知识的盲信及不求甚解的态度。因此说:

有一种教叫科学教,有一种迷信叫科学迷信,有一种教徒叫科学教信徒

这也是人类意识的特性之一:观念以先入为主。因此先哲早就指出:

最强有力地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它作为一种似是而非的先验之物,横亘在真理的道路上,因而,就像一股逆风,使航船难以抵达彼岸,以致使船舵和风帆的劳作化为泡影。
                                                                                --叔本华《论哲学与智慧》

这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不是科谱书籍,而是以哲学视角来探寻物理答案,冠以“意志”之名,既是为了纪念先哲阿图尔·叔本华,以感谢先哲开启笔者思想的大门,也是因为人们看到的万物,是物质意志的表象。物质意志通过运动来表达自身,尔后运动诞生出意识,又投射到意识里,形成人们观念中的各类万物与光声电等概念。

离开意识,有且只有物质与物质运动,当然这么说,也是多余的。

笔者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下)·幻化意志篇》中论述人类意识的运作原理与形态特征,若有机缘,必会面世以飨读者。

同样,这里作者也作特别敬告:

就算读者非常赞同作者此书关于宇宙背后真相的描绘,认为此书章节内容完全还原了宇宙的奥秘,也应当自己思考思辨作者阐述的每一个观点,而不是盲目接受,盲从盲传。作者的这些文章内容的表述无论是怎么合理、逻辑且与事实契合,也都需要读者自己亲身去顿悟宇宙大道,才能真正化为读者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否则这些文章内容对于读者来说,也只是文字的堆砌,没有什么意义。并不是作者的文章有多少逻辑性或内涵性让读者明白这宇宙的另一面真相,而是读者自己对宇宙的自我感悟才明白这另一面真相,然后借作者的文章描绘而表述出来。作者的这些文章只是读者顿悟宇宙奥秘的阶梯,而非读者认识宇宙奥秘的实质。这些文章也只是读者以另外角度看待宇宙的起点,而非以另外角度看待宇宙的终点,切记!

统一场概论

雪印堂主人注:
今天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124周年诞辰日,在此怀念老人家。
本“统一场概论”小节,是《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的最后一个小节,至此重构整个基础科学理论体系基本完毕,以后可能会增补一些各章节内容。

人们希望构建出统一场,将各种物理理论统一到一个理论里,而不是各理论独立并相互矛盾,但现实中产生那么多的概念与理论,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三足鼎立,如各类微观粒子的数量繁多,让人们无的是从。

而之所以产生这么多名称概念与理论,在于西方科学研究,只停留在物质作用的观察表象,借光景观察与仪器信号特征来展开研究,由此带来了便利,同时光与仪器的弊端体现其中:有了光,可直观理解,但只能得到光构建出的物质状态的影像;有了仪器,方便了观察,但只能得到仪器反应出来的信号特征。将物质作用影像当成物质作用本身,将仪器信号特征当成物质状态本身,科学研究开始走上错误的道路。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西方科学研究,就是成也仪器,败也仪器,这也是天道“一得一失”道理的具象之一。从上面各章节的描述可知:所有场,都是力场,是物质作用于仪器后的信号特征强度的梯度分布。电荷、电场、磁场、静电场、引力场、挠场、真空涨落,等等,都是不同时空尺度的以太流作用于仪器的力场梯度分布,这就是统一场概论。

这里将各种基本物理理论及概念作一个归类,可以发现这些都不是过以太及以太运动的显像。用一个简略表格以示归纳:

西方物理现象及概念 以太旋涡论下对应实质 统一形态
电荷 微观以太旋涡力场梯度分布 不同时空尺度的以太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宏观上表达为特定涡流作用于仪器的信号特征
磁场 宏观以太旋涡力场梯度分布
电场 微观以太流力场梯度分布
静电场 以太湍流力场梯度分布
范德华力 分子以太旋涡的力场梯度分布
共价键 原子以太旋涡间的涡管吸附结构
引力场 宇观以太旋涡力场梯度分布
重力场 地球表面以太湍流力场梯度分布
真空涨落 弥漫以太的力场梯度分布
挠场 以太螺旋涡形收敛运动力场梯度分布
强相互作用 原子核内更微观以太旋涡的耦合结构 不同时空尺度的以太压力
弱相互作用 电子核内更微观以太旋涡的耦合结构
电磁力 原子以太旋涡的涡流对冲、相合作用
万有引力 宇观尺度以太旋涡的向心力
中子 原子核振动波 不同时空尺度的以太旋涡纵波
中微子 电子核振动波
γ射线 原子内核以太旋涡振动波
X射线 电子以太旋涡振动波
紫外线 重元素原子以太旋涡振动波
可见光 原子以太旋涡振动波
红外线 分子以太旋涡振动波
微波 振荡线圈、振荡电容以太旋涡振动波
引力波 星球、星系以太旋涡振动波
电流 导体内调频的以太振动波
质子 质子尺度以太旋涡 不同时空尺度的以太旋涡
电子 电子尺度以太旋涡
原子 原子尺度以太旋涡
分子 原子以太旋涡耦合体
恒星、行星空间 星球尺度以太旋涡
银河系、河外星系 星系尺度以太旋涡
轻子等各类更微观长寿命带电荷粒子 电子尺度下更微观尺度的有核以太旋涡
介子等各类更微观短寿命带电荷粒子 电子尺度下更微观尺度的无核以太涡旋
电子核 电子核尺度更微观以太旋涡堆积体
原子核 原子核尺度更微观以太旋涡堆积体
星球 星球尺度原子以太旋涡堆积体
银核 银核尺度恒星以太旋涡堆积体
正电荷 微观以太旋涡间力的作用的错判 观察者站位与粒子涡面的关系体现
负电荷 微观以太旋涡间力的作用的错判
正粒子 微观以太旋涡逆(或顺)时针形态
反粒子 微观以太旋涡顺(或逆)时针形态
相对论 物质运动的影像描绘 物质作用的影像与本身描绘
量子力学 物质状态的影像描绘
牛顿力学 物质作用的抽像描绘
以太论 物质作用的实质描绘
振动波 以太旋涡的振动能量传递 振动波的表达方式不同
物质波 振动波空间形态借粒子表达出来
横波 是纵波的影像 都是纵波
纵波 唯一波动形态
物质 流动的以太 以太
反物质 流动的以太
暗物质 流动的以太
平衡位置反复性的物质运动 不同物质运动在意识里的归类
粒子 圆周形态封闭性的物质运动
万物 以太旋涡的空间结构体 以太运动在意识里的影像
以太旋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
以太 古希腊对宇宙本源的定义 宇宙本源的名称
太一、太乙 东方上古时期对宇宙本源的定义
物质 西方当代对宇宙本源的定义
东方古代对宇宙本源的定义

一些简略的表述:

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以太旋涡在不同时空尺度的关系的体现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是意识与物质之间矛盾的体现
牛顿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统一:是物质运动与影像运动的关系
万物与场的统一:某种物质对仪器的作用,当成物质本身,是将信号当成物质
各种电荷粒子的统一:都是不同层次的微观以太旋涡
各种中性粒子的统一:都是超高频波的粒子性体现,本质是以太纵波。
正反粒子的统一:观察者的站位与粒子涡面关系的体现
各种电磁波的统一:不同频率的以太振动波
粒子与波的统一:以太运动被禁锢在一个圆周内,周而复始的流转,与以太运动被禁锢在平衡位置来回反复的流转
各空间的统一:行星、恒星、星系、原子、电子空间都是以太旋涡不同时空尺度的空间体现

以上所有概念的统一:都是以太运动在意识里的反应,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具像。

一切归结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矛盾:意识只能通过物质作用来理解物质,物质作用=/=物质,于是意识永远没有直观认识物质本源的可能。

人们总要探究事物的根源,是无法接受不能被解构的存在,这里以太,也即道、物质,就是一个无法解构的客观存在。因此以太旋涡论,仍只停留在现象的描绘,是物质作用的描绘,而不是物质本身的描绘。对于物质本身的描绘,无法通过观察与文字来表述,在于观察只能得到光构成的影像,言语只能得到文字的构架,这些都是物质与意识之间关系的体现,但都不是物质本身。

要理解物质本身,只能依赖东方宇宙观下的理解方式:

(完)

暗物质·兼论两朵乌云之以太

暗物质,被科学界认为是宇宙的主体构成成分,被认为“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暗能量,则“在宇宙标准模型中,占据宇宙约68.3%的质能”,等等。暗物质,与暗能量,困扰着科学界,被认为是“影响量子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的两朵乌云”,与之前的两朵乌云--黑体辐射与以太齐名。

要谈暗物质、暗能量,得先知道物质、能量各是什么。

物质:哲学概念,通俗说就是物体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物理学上一般分为两种表现形态:粒子与场。粒子细分为各元素原子,或电子质子等更微观粒子的存在,日常直观的普通物体就是这些粒子的堆积体,而场分为静电场、电荷、磁场、引力场等等。

能量:物理概念,脱胎于牛顿力学,基本定义是物质所作功的能力,也就是物质运动的度量,它的本来面目就是物质的运动,派生出很多概念,如动能、热能、核能等等。根据这个定义可知,能量是依附于物质存在而存在的,后被某些人讹化成独立于物质存在的“客观存在”,还推出物质是由能量构成的谬论,这其实又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以上是大略描绘。

知道了物质与能量、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大略。再说说人类是如何观察这些客观存在的:那就是仪器,人类的眼睛、耳朵、舌头也是仪器的特例。对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观察,也是依赖于仪器。精密仪器,是现代科学所依赖的极重要观察手段,也是主流界们可以向民间科学爱好者炫耀的地方之一(另一个是高等数学)。

而仪器又是依据什么原理来观察这些客观存在的?那就是力的作用,各个时空尺度的力的作用,反应在仪器上就是信号特征,包括光信号、电磁信号、声音信号等等。不同的物质作用有不同的信号特征,于是人们能区别出不同的物质形态。

因此,对暗物质暗能量的观察过程,就是某个宇宙时空区域,存在对特定仪器的信号特征,而这种信号特征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不可理解的,不同于其它已知的物质形态的信号特征,但又体现出物质的特征与能量的特征,于是人们定义这个信号源为暗物质、暗能量。

我们再来看看信号,那就是力的作用的特例。周期性的力的作用表现为波动。而力的概念,又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定义:物质对物质作用。因此可以反推出有力存在的地方,就有物质与物质的作用,即有信号的地方,就有物质的存在。这信号存在之于物质存在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关系,反过来物质存在则未必会有信号存在。物质存在之于信号存在,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关系。

如此来分析西方科学界判断暗物质、暗能量所依赖的信号,就可说明,这个宇宙时空区域里,存在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也即暗物质,只是不可见的物质的另类说法,是相对于人们可见的物质如粒子或可感知的场的区别,并不是物质的相反形态或并立形态,而是从属于物质的,它只是物质的某种特别表达形态而已。

而依据能量的定义,可以确定暗能量,其实就是暗物质的运动,即不可见的物质的运动,而不是能量的相反状态。运动只有方向的正反,而没有正负的正反。

根据上面总结,就可以判定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实质:

暗物质:宇宙某时空区域不可见的物质形态
暗能量:暗物质的运动

这就是暗物质、暗能量的真相!

若名称叫不可见的物质,则很容易理解,当然也很俗气,空气就是不可见,玻璃也常透明,都非常直观。这宇宙某时空区域的不可见只是光与影的不可见,其实质仍只是更微观的粒子或场。

但它叫暗物质,那了不得了,这个名词太玄乎了,高高在上,与物质对等,在连物质是怎么回事都说不清的西方现代物理,再提出暗物质这一概念,绝对可以唬住一大堆人。其实,它不过是看不见的某种物质形态而已,而暗能量,也不过是看不见的物质的运动而已。

那历史上有这个与暗物质一样观察信号的存在又有哪些呢?那就是以太。

以太,抛开最早对以太设定“绝对静止”这个错误判定,大略就是弥漫在太空中极其细微的客观物质存在。而历史上抛弃以太,在于绝对静止的以太让人们理解不了,这当然不是以太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自已认识不到以太的运动形态:以太凭什么要绝对静止呢?这里只需将“绝对静止”这四个字去掉即可,也即以太是自由流动的。于是可以发现,自由流动的以太与暗物质对光影信号影响的描绘,是完全一致的。自由流动的以太与暗物质的形态,是一模一样的。西方科学界在宇空中发现类以太的信号特征,又不肯反醒自身对以太的错误理解之处,于是提出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暗物质”概念。如此就可以定性:

暗物质=自由流动的以太

这里赋予古典以太概念以新的内涵:流动性,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批判”小节论述的一致。

无论是以太,还是暗物质,都源于人类对真空形态的宇宙空间有没有物质存在的困惑。对于“真空存在物质”,还是“真空不存在物质”的不同判定,是非常重要的宇宙观的分界线,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宇宙现象的内涵诠释。西方科学界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在“真空不存在物质”的研究之路上逾行逾远,从而无法理解真空表达出仪器信号特征。

物质=以太=太一=道,这是东西方文明对于宇宙本源的不同概念下的等式。现代人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本源,并创建出带有个人特征的新宇宙理论,他们都是人类科学进步的推动者。

笔者看到众多的创新理论中,各理论创建者赋予真空物质不同的名称:暗物质、虚粒子、太极子、宇宙气、光子、磁子、电荷子、正负电子对、空间本体、引力子、能量,等等,这些都是以太的不同名称,其内涵基本一致:有粒子形态,弥漫在整个宇空,有流动性,等等。自然,创造这些概念的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认为存在暗物质,不存在以太,存在虚粒子,不存在暗物质,等等,这其实与说“存在西红柿,不存在番茄;存在地瓜,不存在番薯”一样。这种否认行为,是意识不到这些创新概念都指向“宇空充满自由流动的物质”这一内核,这是被文字概念误导的结果。道德经开篇的“名可名,非常名”这一警言,就包含了这一纠结名称而忘了实质的现象。

宇称不守恒

那西方科学界说的宇称不守恒是怎么回事?

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经典理论物理里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正反粒子的运动规律不对称。这仍是现象描述,而非粒子的物质状态实质。

粒子形态及粒子作用都可以是对称的,在于这种对称代表观察者与粒子之间的关系,无关粒子本身状态。但实验环境是不对称的,导致实验现象出现不对称,即观察者与粒子之间多了第三者,扭曲了实验现象,导致被观察的粒子状态失真。这是宇称不守恒的内在物质作用根源。

就如一个人(粒子),在一条流动的河水(环境)里游泳,一次顺着河水游(正粒子),要省力,在岸上的人看到这顺水流游泳时,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要长;另一次逆着河水游(反粒子),要费力,在岸上的人看到这逆水流游泳时,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要短,若以此距离长短为依据说这个游泳者的前后两次水平不一致(宇称不守恒),就出错了。一种粒子的两个互为正反的个体,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运动状态也是类似。

粒子所处的环境空间,就是以太空间。某种粒子环境空间中的以太,会由于各种因素作用而有不同的波流一体状态,比如力场强度分布不同、流动方向速度不同、场涡强度不同,等等,从而让环境因素对实验粒子的影响分三种:

环境因素是可以忽略的,环境因素是重要影响因子,环境因素是决定性影响因子。

环境因素对粒子运动状态的影响,有点类似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对反应物原子以太旋涡运动状态的影响。相同强度的环境因素,在“弱相互作用”研究对象的电子时空尺度,相对于“强相互作用”的原子时空尺度,有更大的影响效果,从而成为重要影响因子或决定性影响因子,这是宇称不守恒现象能在“弱相互作用”研究时被发现的原因。

可以分析一下百科知识描述下的这个西方科学界经典的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

“吴健雄用两套实验装置观测钴60的衰变,她在极低温(0.01K)下用强磁场把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左旋,把另一套装置中的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转向右旋,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互为镜像。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装置中的钴60放射出来的电子数有很大差异,而且电子放射的方向也不能互相对称。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

这百科知识里虽然没有说明吴健雄女士是如何布置强磁场以达到两组钴60原子核互为“镜像”,但可以推测是用两个互为方向相反但强度相同的磁场来建立实验构架的。

就当下人类科技水平能力而言,是无法通过强磁场作用将原子核自旋方向改变的,在于原子核自旋的陀螺效应相对人造磁场而言是极高,这实验中的强磁场对原子核自旋方向的影响微乎其微的。若强磁场能改变原子核自旋方向,那么反粒子就很容易被制造出来,而西方科学界从来没有宣布过能够大量并轻易地制造出反粒子,反过来证明强磁场不能够改变原子核自旋方向。

这里实验用到的强磁场最多只能改变钴60原子外围空间的以太涡流流动方向与力场分布形态,也即在这个实验构架中钴原子所处的环境以太旋涡(磁场)互为镜像,而非两组钴60原子之间互为镜像,但实验室的人们可以主观地认为强磁场能够改变两套装置中钴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并互为镜像。

在极低温(0.01K)条件下,原子热运动强度几近零,可以让钴60原子核对轨道最外围电子的束缚力减少到最小,从而让强磁场(环境以太旋涡的力场)对轨道最外围电子的影响效果达到最大。

磁场=以太旋涡的力场梯度分布。

西方科学界是在放射性实验中检测θ和γ两种介子衰变结果不一样,观察到宇称不守恒现象,后通过两组钴60在相同时间内放射出电子数不同来验证的。而这个电子数不同,在于一组钴60原子处于逆时针以太涡流中,对照组钴60原子处于顺时针以太涡流中,不同方向的外来以太涡流(强磁场),会对钴60原子以太旋涡的最外围轨道上的电子产生不同的作用结果:

比如,在逆时针以太涡流中,钴60原子最外围的电子受同向涡流的合流作用获得加速能量,从而脱离绕核轨道,表现为β辐射,及衰变周期变短,于是单位时间内放射出的电子数增加。而在顺时针以太涡流中,钴60原子最外围轨道上的电子受反向涡流的对冲作用而减速,从而向钴60原子核靠近,表现为被束缚得更紧,及衰变周期变长,于是单位时间内放射出的电子数减少。

又比如,在逆时针以太涡流的振动力场影响下,同是逆时针旋转的钴60原子以太旋涡的内部振动力场,因与外部以太涡流的力场性质相同而相互排斥,从而削弱原子内部空间以太涡流的运动速度,进而减小了对轨道上电子的吸引力,最外围的电子所受向心力减少,从而脱离绕核轨道,表现为β辐射,及衰变周期变短,于是单位时间内放射出的电子数增加。而在顺时针以太涡流的振动力场影响下,这逆时针旋转的钴60原子以太旋涡内部振动力场因与外部以太涡流的振动力场性质相反而相互吸引,从而强化原子内部空间以太涡流的运动速度,进而增强了对轨道上电子的吸引力,最外围的电子所受向心力增加,也表现为被束缚得更紧,及衰变周期变长,于是单位时间内放射出的电子数减少。

如此相反方向的强磁场导致互为对照组的钴60原子的放射性有不对称的实验现象。若实验人员根据这个两组钴60原子电子数不同,而来判定正反粒子运动不能互为镜像,或宇称不守恒,就出错了。

大多数粒子观察实验中,环境因素是可以忽略的。这钴60放射实验里,人为地用降温与磁场强化环境对原子衰变的影响,从而让环境因素成为实验重要影响因子。也即在观察到的各个宇称不守恒现象中,环境以太涡流方向的顺逆之别对同一粒子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或同一环境以太涡流形态对正反粒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进而导致正反粒子衰变出现不同的结果,表现为宇称不守恒。

可以用字母公式来表达环境与粒子间的关系;设环境非0状态强度是A,镜像环境状态强度是A¯,叠加时有:

A+A¯= 0

正粒子状态强度是B,其反粒子状态强度是B¯,叠加时有:

B+B¯= 0

如此环境与粒子相互作用后的状态结果表现有6组环境-粒子关系对应形态:

相同环境下的正反粒子状态有:

1、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2A=\= 0,表现为宇称不守恒,

2、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2A¯=\= 0,表现为宇称不守恒。

相反环境下的正反粒子状态有:

3、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0,表现为宇称守恒。

4、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0,表现为宇称守恒。

相反环境下的同一粒子状态有:

5、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2B=\= 0,表现为宇称不守恒。

6、A+B¯,与A¯+B¯。两者结果叠加A+B¯+A¯+B¯= 2B¯ =\= 0,表现为宇称不守恒。

只有当A = A¯ = 0时,即环境无强度或强度影响可忽略,以上第1、2两条的结果也会是0,于是粒子表现为宇称守恒。吴健雄女士的宇称不守恒验证实验构架,其实是“相反环境下的同一粒子状态”的形态,是第5、6条的结果,被误认为是“相同环境下的正反粒子状态”,即第1、2条的结果。

这个验证实验出错的根源,仍是错误的经典原子理论对后来实验者的误导。

自然,这种宇称不守恒仍只是人类观察下的粒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守恒,是一种现象不对称,并非实质不对称,是实验因素不完备(忽视了环境作用)及对正反粒子结构的的认识缺陷导致的错判,根源仍是西方科学界抛弃以太与经典原子错误模型,导致人们认识不到环境的本质是以太空间,不同的环境会对粒子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宇称不守恒现象。

就正反粒子本身及运动状态相对观察者而言,宇称一直对称、守恒。

宇称守恒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物理界的所有粒子概念,都是实验中某物质作用在仪器上产生现象后的定义,其内涵只是理论猜测,而非实质观察。只要是观察,能且只能得到现象,即信号特征。比如说到电子、介子之类的概念,给人的感觉好象其结构是科学家们早就如解剖一个苹果、橘子一样研究透,其实根本没有。因为人类最先进的电子隧道显微镜,也只能停留在物体表层扫描,或控制一两个原子的排列,根本不能进入原子核内部看看空间结构,更何论比原子核还小千百倍的电子、介子之类的微观粒子存在。特别是西方科学界在宇宙观、时空观出错的前提下,更不能正确描绘这些现象背后的内涵。

人们要精确描绘电子、原子内部或原子核空间结构,不可能通过科学精密仪器这种相对原子核、电子其实是非常粗糙的手段。而正确的理解方式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理解方式能成立并正确的基础是物质具有唯一性:宇宙有且只有一种存在—以太,从而导致物质运动具有统一性,进而形成的整个宇宙结构形态是和谐、简单的,相互映射的,在各个时空尺度是可类比的,同构模式是这种理解方式的现实应用与具像描绘手段。

西方科学实验室观察到正反粒子现象,人们在考查正反粒子的运动状态时,如辐射、分裂、衰变等,发现对称性,于是产生宇称概念。而正反粒子,即顺逆微观以太旋涡,其实是观察者与粒子以太旋涡之间站位不同而分别定义,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感觉,粒子以太旋涡本身是没有正反之别,是有了观察者的观察,才有了正反现象的描绘,观察者根据这种现象定义出正反电荷与正反粒子。如此可知:

宇称守恒是自然的

西方科学界虽然提出了“宇称守恒”概念,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实验观察下的经验统计总结,而没有涉宇称守恒的本质:是观察者与粒子事件之间的关系体现。原本就只有一种粒子以太旋涡,及一种粒子以太旋涡的运动形态,正面看与反面看,在上看与在下看,变的只是观察者的感觉,与仪器的信号特征,不变的是粒子以太旋涡与旋涡运动本身。

牛顿力学时空观

由于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是以物质运动为描绘标的的著作,因此就牛顿时空观作一个详细解析。先看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表述:“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相对空间是绝对空间的可动部分或者量度。”

“数学时间”: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工具,是以数的方式来抽象地描绘宇宙事物。数学,只存在于意识里,没有人能在宇宙中找到数学这种存在,书本上那些数字、公式,都是物质原子的排列组合后某一特定时空结构形态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描绘。因此说数学时间,只存在于意识中。

“永远均匀流动”:流动,只是观察者站在物质对立面时对物质运动的描绘,站在岸上看到水在流动,站在船上看到岸地后移而水不动,那问水有没有在动?只有先确定观察者与水的站位之间的关系,再去描绘水的运动状态:动或不动。而描绘都是意识的事,而非物质的事,代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因此说时间在流动,也只是意识的感觉。

“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没有光与影变化在意识里感觉,就没有有时间的感觉。时间,是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而非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

“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说时间存在早于物质运动存在,或说时间比运动更基础,都是本末倒置的作法。时间是用来度量运动的,而非由运动来度量时间,但可以用运动来反映时间计量值,从而有诸如小时、月、年等这种量度,这些量度只是计量结果的标识,仅此而已,而非存在所谓“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这一念头,只存在于意识之中,并不存在物质中。时间,本质是用一种周期性运动度量另一种运动。

“绝对的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空间由意识影像反构而成,也依赖于物质运动,依赖光与影,依赖意识影像反构,依赖文字表述等等,而不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不动”,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

“相对空间”:这仍是意识的判定与描绘。相对,绝对,都只是观察者才有的描绘。

结论:

根本不存在“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这种客观事物,只存在观察者描绘下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或相对时间、相对空间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只存在于意识之中,本质是一种感觉。离开观察者,没有任何概念、定义的阐述与描绘。将时间、空间当成客观物质存在,或当成主观意识存在,会带来不同的后续运动体系的理解与理论拓展。意识的客体是观察者,牛顿力学体系就是将观察者排除之外而以物为参照系的时空描绘体系,由此出错,从而诞生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念。离开观察者,离开意识,这些概念都是空中楼阁。

牛顿在错误的时空观上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导致这个体系没有一个踏实的基础,是一个并不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不能完全正确地指导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这种错误,表现在牛顿第一定律上,对宇宙物质运动的描绘出现与事实刚好相反的错误表述;表现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以质点为模型而忽略力的传递过程,力并不是瞬间性的,并产生惯性性与非惯性系的概念。会在后面牛顿三定律修正小节中逐一论述。同时,虽然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但对万有引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则却是束手无策,直到当下整个西方科学界都没有能力去发现万有引力的内因,而后引入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概念,逾是背离真相逾远,其根源,也是这错误的时空观所致。

时空观勘正

时空观是理解宇宙的基础。建立一个正确的时空观,是正确理解宇宙的基础。可以先引用一下时空观的百科知识,以让读者对人类时空观的演化史有一个大略认识:

“时空观,指的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在中国,后期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在西方,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近代时空观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辨证唯物主义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和无限性,同时又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特性具有多样性、相对性和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

这几段话展示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对时间、空间有不同的认识,有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的,有认为时间、空间是主观的,等等。而这些论述的共性是:

都是人在描绘

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不是凭空在一个人的意识里产生的,那必是某种场景导致一个人有这样的念头,然后付诸于文字,填充以内涵,从而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理解。随着这两个概念在人类科学史上传承,又有更多的人对某种场景的存在加入了个人的内涵理解,于是有丰富的不同的对时间、空间的描绘,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描绘。

现代人都是学习“时间”、“空间”的概念后才知道并理解时间、空间的,而非先理解某种场景后而自己归纳出“时间”、“空间”的概念。若你是定义“时间”、“空间”概念的的第一人,将根据怎样的场景去定义“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也即与“时间”、“空间”概念对应的这些场景是什么?

这些场景,就是意识借以眼睛为代表的五感感受到的物质运动:它们是物质运动的光与影的意识里的反馈。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意识对空间的感觉就会消失,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不存在意识活动,也就没有时间的描绘。这整个事件中,对时间、空间下定义的逻辑链是: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时间、空间。而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去理解的逻辑链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光影变化->眼睛->意识,显然这又是本末倒置的作法。由此可知,时间、空间,其实都是意识对这种光影的存在与消失、延展与变化后的特定感觉的定义,是一种感觉,一种主观存在,而非客观存在。在客观宇宙里,有且只有物质。因此作一个判定:

观察者定义时间、空间

由这个判定可以考查历史上执不同时空观的人们对时间、空间理解的对谬或合理不合理之处:

墨家提出了“宇”、“宙”作为空间、时间概念,并认识到空间、时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一定联系及空间与时间的一定联系。
-->上下四方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宇与宙这两个概念,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直观认识的简约概括,后“宇宙”一词被当成所有物质、时间空间的总和。时间、空间与具体实物运动的联系,都是意识。意识观察到运动,意识定义出时间、空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条件
-->空间不是物质运动的条件,相反,物质运动是空间的条件。而物质运动有且只有与物质有关。

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概念来表示空间,认为时间是连续的。
-->“地点”也是意识描绘的结果,时间的形态由物质运动的光影形态决定,光影形态是量子化的,于是时间也是量子化的,日常用的最小时间单元是“秒”,即秒是时间量子,因此是不连续的,但物质运动是连续的。量子概念在后面“量子成因”小节解析。

哥白尼的“地动说”为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时空观,是意识对物质运动的理解,必是主观性质的,因此是唯心的。自然,由于这种描绘的标的是物质运动的影像,因此带有一些客观性,但主体是唯心的。

布鲁诺、伽利略主张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并提出时空无限的思想。
-->物质存在,只同物质本身有关,同其它事物都无关。时间、空间,不是物质存在的绝对形式,而是意识理解物质存在的很好形式,且不是唯一形式。时空有限无限,均通过意识对物质的理解而定性。观察与理解之外,物质是自然的。

笛卡尔指出时间的特性是持续性,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属性。
-->这种特性都是意识的感觉,是意识根据物质运动的光影场景而给予再次想象拓展的场景描绘。

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观点,系统地阐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绝对,是意识描绘的结果。物质及物质运动本身,并无绝对、相对这种形式。

近代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贝克莱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的产物;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时间、空间,是人的感觉,由意识反构而成。

莱布尼兹提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康德认为时空是人们用以整理感性材料的先天直观形式,
-->这种描绘过于玄乎、抽象,无法评价。

黑格尔则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描绘过于笼统。时间、空间,是意识影像反构后的产物,绝对观念、相对观念,仍是由意识描绘。

近代唯心主义时空观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但也包含着一些辩证法的合理成分。
-->这也是本小节的宗旨。

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各派哲学的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的。
-->辩证唯物主义,仍是意识主导下的描绘,是主观定义的客观,本质仍是主观、唯心。时间、空间并不是运动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也不是物质固有的,物质有且只有其本身。所有属性,都是意识描绘物质而强加于物质身上,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一种主观存在。说“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只是意识的判定与感觉而已。

这上文,除了墨子一段对时间、空间的描绘外,其它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西方人对时间、空间的定性描绘。由此可知,西方人的唯心主义对时间、空间的判定是最准确的。

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实验结论很玄乎,这个实验构架的大略描绘是:一束激光通过一个晶体的棱角,分成两条不同方向的光束。当观察者观察到其中一束光发生变化时,另一束光也同时发生变化,这个同时性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无关。这个实验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可以分析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

当观察者观察到分离的光束中的一束在变化时,实际上已经在光源端产生了挠动--否则是不可能观察到光束的变化的,而这种挠动同时影响另一束光的变化,但迷糊的观察者以为是一个光子(注)与另一个光子存在“纠缠”。

说“一个光子”对“另一个光子”在“纠缠”,是以讹传讹的描述:当下人类的科技水平绝无可能捕捉到“一个光子”这种存在,只能捕捉到一束光信号的变化。其它同样的错误表述很多,比如许多科学论文里说一个电子如何如何,一个中子、一个质子如何如何,给人的感觉好象这些微观粒子都很听话,被科学界顺手拈来,可以随意玩弄在人类掌股之中,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科学界夸大其词的描绘。

在微观领域,当下人类最高科技水平也就是通过电子隧道显微镜勉强捕捉到几个原子而已,更何论比原子核还小1800倍的电子或连是波是粒子都分不清的所谓光子。更不可能出现将一个“光子”分成两个“光子”这种事,只能将一束光波分成两束光波。当下人类科技水平根本不能捕捉到一个光子、一个电子、一个中子或一个质子这些个物质存在,人们只能观察到一束光、一束电子、一束中子或一束质子等等对仪器物质作用后的稳定信号特征。

如上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要在A与D位置或B与D位置的连线之间放一个反射镜透镜才能影响一束光的光路。一束光信号的变化,若没有光路上的镜面反射折射,那只能通过源头C、D位置的晶体挠动实现,而不可能在空间某处凭空实现变化。

由此可知,所谓的纠缠,只是光源挠动后对分离的两束光同时产生状态变化,于是两束光(被讹化成光子或光量子)无论发射多远,都会有状态改变的“同时性”,好像两者之间存在无形的脱离源头而相互影响的“纠缠”作用,其实根本没有。这种“纠缠”作用只发生在观察者(即实验室的科学家)的意识里,当观察者看到两个观察点的信号同时发生变化,就在意识中认为这两个“光子”发生纠缠,这是一种主观想象后的粒子关系形态,与叠加形态相似,却认识不到在源头处有挠动存在。

电子纠缠也一样,只是将光束换为电子束,但同样是将“一束电子”讹化成“一个电子”代入实验构架中。

要破除“纠缠”概念很简单:在不挠动晶体的前提下,如上面所说,在A与D位置的光路上放一个反射镜,就能将AD边的“光子”反射出去而改变光路,于是AD边的这个“光子”的行为被改变,而BD边的“光子”还会按照直线前进,就不存在“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的现象。于是问:这两边的“光子”怎么又不纠缠了?虽然作者不会去做这个新实验,但根据上面分析,可以断定这是必然的,有兴趣又有条件的人可以实验一下。

量子纠缠实验错误的根源总结:是西方科学界在认识不到光是以太纵波前提下,被光子、光量子等错误概念误导,导致将实验光束的一个波信号讹化成一个光量子存在,将两个同时变化的波信号讹化成粒子纠缠。

注:光子概念已经在“光与波的世界”章节里被否定,这里只是引用这个概念来说明量子纠缠的问题,不代表其正确性。

量子理论思想

通过薛定谔的猫实验的解析,可以审视量子理论关于粒子状态的判定问题:将猫换成粒子就可以了。

意识通过仪器手段观察粒子运动状态,而仪器有最高精度,采样的光波有最高频率与最短波长,于是得到的粒子状态描绘,即意识里的粒子影像形态,只能被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所约束,这些仪器的精度与光波的频率波长制约下的粒子状态,不能被精确描绘,于是在意识中带来不确定的感觉,意识会想象其可能处于A状态、也可能处于B状态,这些大脑中想象的A与B状态场景由于意识不能确定选哪一种,意识就将这些状态混淆在一起,就有了A与B状态在意识中的叠加,最终得出描绘粒子处于A与B的叠加状态。

将意识里的不确定:可能是状态A,也可能是状态B,当成物体本身状态的叠加,是一种意识认知错误。在没有其它外界作用手段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本身有且只有一种状态:自然态,这里举例中为非A即B,同观察者无关。

粒子不是魔术师,是无意识的客观物质形态之一,在任一一个时间片断,粒子只会沿合力的作用方向上改变运动状态,沿能量最小消耗的轨道上运行,这就是自然。在任一一个时刻点,这个宇宙是固化的,任一一个粒子,也包括各种宏观、宇观、微观时空尺度的物体,有且只有一种确定的状态:某个具体的动量、方向、能量、坐标、密度、体积等等一切意识能给予一个物体的描绘。但这个状态能否被意识所认知是另外一回事。这么说是符合经验感官的,也是符合同一普通物体一个时空坐标有且只有一种表达形态的日常理解。

正由于意识受限于现实科技手段,对这种微观粒子的表达形态没有能力去达成认知,只能任凭想象力去假定粒子处于复杂的叠加状态,也是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既然不能观察印证,那只能去猜测。而猜测结果在不能通过观察得到印证时,则每一种状态都是一种可能,这也是概率论建立的思想所在。

由此可知,粒子叠加状态,只是意识混淆后的模棱两可的描绘语言,而不是粒子本身可同时处于这几种状态。粒子作为有一个时空体积的物质存在,是不可能将不同的时空状态纳入到一个时空坐标的“合体”形态,只能是一个时空状态对应一个时空坐标。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合体”观察实例,微观粒子也不会有。将意识混淆后的场景描绘,当成粒子本身的场景状态,就有了量子力学“叠加”概念。这就是量子力学理论的思想源头。

量子力学理论,本质是关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量子力学理论是概率论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拓展,它的实质应用地方在大脑空间与意识世界。就研究客观物质世界而言,这是一个建立在错误时空观上的错误理论。

量子力学思想的错误,与相对论思想有相同的错误根源:都是将意识里的事物影像状态当成客观里的事物本身状态。这是意识受限于五感而借用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去理解宇宙万物的无奈。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表象迷惑。西方科学理论,是成也光,败也光,与被仪器困陷相类似,都是依赖某种具体的事物去研究宇宙,尔后被具体事物的能力与缺陷所制约,导致认知的失真与失败。自然,认识到意识不得不依赖光这一认知模式,就能超脱出光(信号)的约束去重新认识这个宇宙,而不被相对论、量子力学展现的虚幻场景所误导。

超脱光(信号)的另一认知模式就是:“悟”。这是东方宇宙观下的认知模式。

薛定谔的猫的另类实验

薛定谔的猫实验构架,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著名思想实验,大略是在一个黑箱子里,让一个猫与一块放射性物质及辐射计量器控制开关的毒药瓶子呆在一起,放射性物质辐射粒子是不确定的,于是辐射计量器控制毒药瓶子也是不确定的,于是在这个黑箱子里,猫的死活是一种生死一体的状态。

这个实验让人觉得很神奇,由于辐射粒子导致开关开启的不确定,导致这只可怜的猫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这个猫的生死一体的状态,被称为叠加。由此推广带来微观粒子的状态,也有叠加的描绘。薛定谔的猫实验被认为描述了量子力学的真相:在量子系统中,一个原子或者光子可以同时以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而这些不同的状态可能对应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结果。

猫是否真有这么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或者问一个原子或光子可以同时有多种状态的组合形式存在?答案是否定的。正常思维的人们当然不会相信一个生命会处于即生又死的状态,或一个粒子处于即是东又是西的状态,这些场景都有悖于日常经验感官。何以薛定谔的猫与所谓量子系统中的微观粒子如此特殊?

既然构建量子力学的人们可以拿一只猫来说明量子叠加思想,这里同样也可以用这只猫来反驳这种叠加思想,只是要略微改变一下实验构架:请一群量子理论学家与一个小孩子一起来作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在未让这些理论家看猫状态之前,让小孩子透过一个小孔看猫的死活。

显然这些量子理论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有没有小孩子参与,前后两个实验结果都一样是不变的:即猫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但后一个实验对于小孩子而言,猫的状态是死还是活,有且只有一种答案: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死就是生。而对于这些理论家来说,猫仍处于所谓的即死又活或非死非活的叠加状态。

就这有无小孩参与条件下的两个实验对比,思考一个问题就行了:叠加,是谁的叠加,猫?还是量子力学理论家的浆糊脑子?

本身薛定諤的猫实验包含一个物质运动问题:打开箱子的瞬间,是怎样的物质作用机制导致猫的生死状态从叠加到是生或是死的转变?

显然没有任何物质作用机制,在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打开箱子这么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显然不会导致猫从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的状态。要是这个动作导致猫的叠加状态转变为生或死,那人们就要去接受开一下房间门这一动作导致一个人死亡或生存的,而这是不可接受的。人们只能通过刀子或毒药等物理化学的物质作用手段去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绝无可能开一下门或开一下箱子去瞬间改变一个生命的生死状态。

不过,打箱子会导致唯一一种物质作用机制:光进入了箱子。

有了光,从而让意识观察到箱子里猫的状态。因此这只是意识认知问题:原本猫的生死状态在意识中是不可知的,意识只有将猫的状态想象成生与死的叠加状态。这其实是意识混沌的状态:时而将猫想象成是生的,时而将猫想象成是死的。当意识反复这么想象时,猫的状态就被描绘成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也止于意识的描绘而已。

自然,这只是意识想象的结果,是意识中的猫的影像的叠加,而非客观的猫的状态的叠加。而猫的真实状态,在某一时刻处于要不是生要不是死的状态,生与死只能取其一,在这一时刻点,意识会认为其处于叠加状态,猫生死一体,直到打开箱子的一瞬间,有了光让意识去观察猫的状态,从而猫的当下真实状态与意识里想象的影像形态相互对比印证,意识里想象的猫的不符合真实状态的影像被纠正与放弃,于是猫的状态被意识所确认:是生或是死,意识才摆脱猫可能生可能死的混沌感觉。这也是量子坍塌的实质:是观念中各种影像叠加后的混沌状态的崩溃,而非现实中物质各种形态在胶着关系下的分离。

这才是薛定谔的猫所谓生死叠加的实际情况。

这种事物影像叠加形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仅仅是量子力学提及。比如读者在看笔者这些文字描述时,来判断笔者的状态是坐?是躺?还是站?显然读者意识里是不能确定的,按量子力学思想的逻辑,那在读者看来,笔者是处于坐、躺、站三个身姿的叠加状态。而对笔者本人而言,看到自身的状态显然有且只有一种:坐、躺、站只取其一。现实中普通的人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会处于叠加状态,何以西方量子力学理论家们会脱离这么浅显的常识呢?

又比如读者的一个朋友说去南方或北方旅游,出发后的具体行程没有告诉读者,于是朋友的行程形态在读者的意识里是处于即在南方又在北方的叠加状态,这仍只是读者想象的朋友行程影像形态,而非朋友真实的行程状态。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其实月亮是不存在的”也是这样的问题。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意识对月亮状态的判定,是意识里月亮影像的有无,而非客观世界里月亮的真实状态。当你不看月亮的时候,说月亮存在,不过是你的看法;说月亮不存在,也不过是你的看法,无关真实月亮本身的状态。月亮的真实状态是自然的。

那如何去理解薛定谔的猫实验里未打开箱子时里面的猫的状态呢?

那就是自然,即猫的状态是自然的,在以人类时间计量的某一时刻点之前,猫是生,在某一时刻点之后,猫是死,这与打不打开箱子无关,也与观察者有没有无关。在这个薛定谔的猫实验里,在连接计数器的同时,再连接一个能记录瓶子打碎时刻点的时钟就好,于是在打开箱子后人们就能知道猫在整个时间段的状态分布:在这个时刻点之前是生,在这个时刻点之后是死。

牛顿第三定律之修正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解析,可以简单地解构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不能解释在两个物体之外的作用力在一边增大,一边减少后,两个物体作为整体时有运动或运动趋向时,其两物体之间的两互为相反的作用力如何表达的问题:

若还是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那如何将一个物体的作用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若虽是方向相反但不是大小相等,如何来理解这一场景?

按两互为相反大小相等的作用力的说法,是不能解释在一个物体(A)外围一边增大时,通过内侧作用点传递到另一个物体(B)上并导致这物体(B)运动状态改变的。因为这两个接触面上的力(F1、F2)大小一致,只是方向相反,已经是完全相互抵消了,怎么还能导致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现实是另一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发生改变,因此必有某种新的作用状态发生在两物体的接触面,而不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表述的那样。牛顿第三定律的瞬时性,还带来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难以解答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内部超距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

同时,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被认为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实物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非惯性系中由于有场参与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传递是需要时间而变得不适用,由此产生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对立。但“场”,在现代物理中,并没有解构其内涵,因此这种对立描绘是不能究其根本的。

这恰是牛顿力学是以质点为标准模型的分析物质运动构架的局限,于是无法体现有空间的物体内部的力的传递与分布情况的,因此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模型,导致非常粗略的场景描绘。

这个质点模型无法解释惯性成因,惯性被当成物质天然的属性而不被深究,这也不是研究态度。已在前面小节描绘惯性成因。要正确完整分析物质之间的作用,必须是直接拿整个物体空间来作为研究模型标的去分析,而不是抽象成一个没有体积只有质量的质点,从而忽略了空间体积对物质作用形态的影响。用抽象模型固然带来研究便利,但也是背离实践的起端。

这个质点模型还有一个严重缺陷是脱离周边环境而存在,即这个质点是完全不受周边环境其它物质的影响,只有某一两个抽象的力作用于其上。这与现实中任何一个物体都依赖周边环境其它物体的作用而保持某种运动状态不同,如此情形也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认识到场涡运动形态并引入场涡概念,并采用原生态的有空间体积的物体为模型,就可以很简单地描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传递形态:以场涡的形态在两物体之间扩散,当双方力作用产生的场涡在两个物体内侧接触面取得一个平衡,就表现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一个有增量的过程,并非是瞬间性的。

“牛顿第三定律也具有瞬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地位是对等的,称谁为作用力谁为反作用力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表述是错误的。牛顿第三定律不具有瞬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不具有同时性,也不具有地位的对等。

这里暂时忽略物体内生场涡对外力的影响。在于这里只探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影响。内生场涡在物体结构强度范围之内,对这两个力的对抗是对等,其矢量的计量之和是零,在整体上对外界表现为应力。若应力不够强大,就表现为一个物体的结构在两个外力的夹击作用下而崩溃,如鸡蛋被手掌压碎,核桃被锤子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压碎等等。

由这里描绘可知,力在物体内部的传递过程,就是一个力场传递与发散过程。

而各种场,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等,也是以太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于是两者在作用形态上就统一了。也即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是一样的物质运动体系,只是西方科学界没有认识到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是以太涡流力场的本质,及因惯性系采用质点模式忽略物体空间存在场涡的运动形态,才有这两种对立的运动体系的区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解析后展示的物体内部场涡扩散形态,就是非惯性系的物质作用形态,也非直接的瞬间作用力同时产生、消失的形态,而是两个作用力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此也解决了由质点模型下带来的力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存在“超距作用”的可能性: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由此,牛顿第三定律修正描绘为: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是两个互为相反的场涡之间的对抗状态。

测不准成因

测不准原理,就是不确定原理。人们为追求确定而去测量,测量则必须借助仪器。仪器有最高精度,在精度之下,所有信号会被精度设定的阀值以四舍五入,于是有被测物体或有或无的信号,在意识里表现为测不准,即不能确定被测物体的状态是意识的一种感觉,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情况。

测量要用到以光为代表的信号,光信号构成影像。影像的变化受光的频率制约,在频率周期之内,影像的变化就无从描绘,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时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波长制约,在波长尺度之内,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空间之因。

影像的变化也受光的速度制约,在超光速之外,影像的变化也无从描绘,也表现为观察者意识里不确定,这就是不确定之速度之因。

如此认知测不准的成因,就可以解析微观世界粒子在意识的表达状态:微观世界的粒子,由于过于微小,而人类又缺少远高于粒子时空尺度的精度手段,任何探测手段都会严重干扰粒子的原本运动状态,于是粒子的运动状态表达为测不准--如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全得到精确判定。

在用光探测粒子实验,可以引入一个对比实验:用光探测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同是一束光,扫描一个人的运动状态,就会有各种精确的计量数据,扫描一个粒子,则会有不确定的描绘。这人与粒子各自作为实验标的,对光来说,有且只有时空尺度的区别,即在扫描人与扫描粒子的对比事件中,只有光的波长、频率与人,或与粒子的尺度的对比的差别,其它再无差别,但实验结果却刚好相反,一确定,一不确定,因此绝对不是粒子或人的本身问题,而是光与人的关系、光与粒子的关系之间的差异问题。

而关系的具象,就是影像,影像由意识反构。因此测不准、不确定其实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物质问题。相对仪器精度的太远、太近、太快、太慢、太小、太大,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影像模糊、失真,表现为测不准。测不准,反映的是人类测量手段的有限精度与物体时空尺度的无限大小的矛盾。

测不准,根本是脑子的事:准与不准,都是意识对粒子的感觉判定。无关粒子本身。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一定、确定、肯定怎么怎么着;不准,本质是我觉得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你(粒子)本身的状态,与我测不测有什么关系?没有,八杆子打不着关系,无论我测不测,你(粒子)都会向最低能量状态趋向。而我可以认为在我没看你(粒子)之前,你(粒子)可能、或许、也许、大概怎么怎么着。这种我对你(粒子)的判定与描绘的场景,只且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而不在客观世界里。我这么判定,甚至根本与你(粒子)无关,但我仍可以觉得“我这么判定”与你(粒子)有关,当然这仍是我的感觉。量子力学所依托的时空观、宇宙观,其实是一种思维游戏。是将脑子里关于粒子的场景,当成客观世界的场景,将瞎想当成事实,于是有这么个所谓测不准原理。

要解决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关于测量粒子而免不了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的问题,只需找到一种波长更短且强度更低的波即可,比如中微子。如此,中微子之于电子、原子,就如光之于人,于是测量手段对粒子的干扰可以忽略,就能确定粒子的运动状态。自然,这是目前人类无法掌握的探测手段,更何论西方科学界对“中微子是波”这样的本质还没有认识到。

有无意识去观察测量,物体本身会都按最小能量状态存在与运动,而意识去观察与测量,只能得到仪器的信号特征,将信号特征当物体本身状态,错误就由此开始。

量子成因

人们只能通过光来观察物体运动,本质上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影像的变化。这里重申人们对万物的观察过程:万物-光-眼睛-意识。这一过程中,光构成影像,眼睛是一种仪器,以接收光的作用,并形成信号特征传给意识。影像与仪器会干扰或限制万物的全貌在意识里的反构。

光是以太纵波,意识观察借一束光展开,而一束光具有固定频率与波长。于是光构成影像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光的传递是受频率限制,在一个频率周期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的一个变化状态,即一个影像,于是眼睛看上去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本质是看到影像运动是一份一份的,将影像运动当成物体本身运动,从而有物体运动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于是就有了量子概念,这就是量子成因之时间之因。

二是光的传递还受波长限制,在一个波长尺度内,意识能且只能得到物体形态的最小的尺度,即每个影像都有像素,于是看上去物体是一格一格,本质是影像形态一格一格的,将影像形态当成物体本身形态,从而有物体形态是一份一份的感觉,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空间之因。

仪器是接受物质作用的器械。仪器有精度,这个精度的大小受人类自身的最高技术制造水平制约。仪器在接受物质作用后形成信号特征,信号特征是借光、电展现,也是受光电的频率限制。因此仪器对意识的干扰限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三是仪器受精度限制,能且只能接受到最高精度以上的物质作用。最高精度以下的物质作用,被以“四舍五入”的方式取舍,“四舍”后表达为有物质作用产生,但仪器没有信号反应;“五入”后表达为物质作用后产生的信号特征以最小信号单元的形式展现。这结果就是导致物质作用反馈在仪器上后失真。信号特征整体形态就是影像,于是这个仪器精度制约下的最小信号单元,构成影像的最小单元,这就是量子化。将影像有最小单元,当成物质有最小单元,也就有了量子概念,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精度之因。

四是仪器在形成信号特征后,信号特征是以光、电形式展示。光、电有频率与波长制约,这个制约与上面描述的光构成影像的制约类似,只是上面描述的是外界的光信号,这里指的是仪器内部的光、电等波信号。只要是波,都会有频率与波长的限定,由光电信号整体构成影像,于是有影像的量子化。这是量子成因之仪器信号之因。

物质运动是连续的,却又是无法直接观察的,观察到的都是量子化的影像形态,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而意识能且只能通过光影像信号与仪器来达成万物的观察,那么如何通过光影、仪器来证明量子化是错觉,如何来证明物质运动是连续的?

那就是通过静止观察参照系的另一种选择:

当人们观察物质或物质运动时,是以自身为静止参照系,再站在物质的对立面,然后观察物质与物质运动,所得到的结果都代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影像是关系的具像),是这个关系被量子化,而不是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由于人有主观能动性,且现实中的确也观察到了物质或物质运动量子化,因此,作为观察者也可以按“所见即为真”的逻辑去固执地判定为是物质或物质运动本身是量子化的,而非是影像量子化。

以这个逻辑与“固执判定”基点,除了站在物质对立面的选择之外,观察者还可以作出另一种选择,即人们可以以被观察的物质为静止参照系,这时观察者与被观察的物质一体。那么这个被观察的物质会是整个参照系的原点,于是这个物质就没有“运动”描绘,更没有物质或物质运动的量子化描绘,于是观察者又因没有观察到量子化,按原来逻辑去固执地判定物质本身没有被量子化。

一个物体能且只能有一种宇宙当下状态,不能处于量子化又不处于不量子化的状态,因此只有放弃这个逻辑,而选择承认量子化是一种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而不是物质本身存在形式。

举个例子,来直观理解这种静止参照系选择不同导致的不同感官:比如一个人站在路边,看到前方一辆车过来,他可以说看到车子的运动是量子化。等他上这辆车,他与车同一速度,他就没有车子是运动的感官,于是没有车子运动是量子化的看法。因此这一前后量子化又没有量子化的不同看法,只能是车子与观察者之间的影像的感官,而非车子运动的实质。

由于万物皆是以太运动后的空间结构借光、声、电等信号特征投射在意识里的影像的定义,而影像必有最小单元:像素,也即量子,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定理:

万物都是量子化

简单的如一幢楼宇的最小单元是一套房子,一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是家庭,一张数码照片的最小单元是像素,筛子的最小单元是筛眼,视网膜的最小感光单元是一个感光细胞,生命体的最小单元是细胞,物体的最小单元是一个元素原子,元素原子的最小单元是一个质子,等等。房子、家庭、像素、筛眼、感光细胞、细胞、原子、质子,等等,这些都是不同事物(楼宇、社会、照片、视网膜、生命体、物体、元素原子)的影像量子化后的名称。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意识在某一时空尺度不能按原意义继续细分后的一种整体感觉,是为量子。

在观察物体状态及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光,就如栏栅一般,将物体反馈到眼睛里的信号,分割成一份份、一格格。这一份份、一格格,是影像的状态,而非物体本身的状态。将影像状态当成物体本身状态,于是理解物体及其运动状态就会出错。

量子力学,反映的是意识与物质之间的矛盾:意识不同于物质,意识只能通过影像来理解物质,被影像制约

光速不变原理之否定

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用“c”来表示。

爱因斯坦并没有解释光速不变原理的物质作用机制:是什么机制导致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没有解释,是因为没有能力解释。

因此这个光速不变原理,本身也一直作为一个假设而不是正确客观描绘存在。整个相对论构架是建立在无法解释的假设前提与错误的公式计算上,就如空中楼阁般不稳。当人们相信相对论的结论,只是愿意去相信而已--本来人们得先得到对这个假设的符合物质变化的合理解释才能去相信。

通过重新考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构架的问题,并否定其错误的的结论,确认宇空是物质空间,也即是以太空间,及光是以太纵波的定性,可以直接明了地否定光速不变原理,这是一个错误原理。光波在媒介以太中传递,并不比声波在空气、水中传递更复杂。只要是波,在媒介中传递,都有相同的运动原理:波的速度,受媒介的运动状态影响;波的速度描绘,受观察者与媒介的相对速度的影响。

为何现实中人们通过测量也能“验证”光速不变,以证明光速不变原理是“正确”的呢?比如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充分”证明:“阳光的光速不变。”

当人们在测量普通波如声波、水波时,相对空气、水体运动的观察者会观察到声波水波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此人们创造出“多普勒效应”这一概念。人们也知道这是观察者相对媒介运动导致的错觉,实际的波长、频率、速度相对于空气水体,是不变的;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则都是变的。这其中波长变长,也是波信号更慢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慢;波长变短,也是波信号更快传递到运动观察者的意思,即波速变快,在于信号以波为载体,于是波速与信号是同步的。这变慢变快都是相对于运动观察者的快慢,在于速度是由观察者来描绘的。

同样,在检测光速与运动观察者的关系时,人们也发现这种状态:观察到光的波长变长频率变小,或波长变短频率变大现象。由于人们认识不到宇空是以太空间,无法用相对媒介运动来解说这一现象,于是创造出两个新概念:红移,蓝移,来掩盖光速相对于运动观察者变化的事实。(红移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光相对观察者速度变慢,一是光的波动能量滞留在以太空间导致波长变长,这里的红移概念指的是前一种形成机制下的现象定义。)

据称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本人虽不曾全观其实验记录,但可以推定这种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检测,必会观察到红移、蓝移现象,但不知这两位实验者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人们不说是光速变慢,而是说红移;人们不说是光速变快,而是说蓝移。这是为迎合光速不变原理而创造出的新的说辞,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其实红移与光速变慢,是一回事;蓝移与光速变快,也是一回事。这是由于速度=频率*波长,频率上升,波长不变,于是速度提高;反之频率下降,波长不变,于是速度减慢。自然必须清楚,这种光速的快慢,是相对于相对媒介运动的观察者的快慢,而不是相对于媒介以太的快慢。而为保持相对论下的光速是一个恒值C,则必须确保在频率上升的同时,波长要缩短,或确保在频率下降的同时,波长要变长,但现实中从来没有哪个实验证明这一点。

由于速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这里重申一下:就是凡在描绘一个物体、事件的速度之前,务必明了是相对哪个观察者的速度。在于没有观察者,就没有描绘意义,有了观察者,描绘都只是相对于观察者的描绘。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也是在曲解速度这一基础概念的本义。

西方科学界都是如此通过新理论来掩盖旧问题,然后带来新问题,并尝试用更新的理论来掩盖,这是西方科学界惯用的一种研究方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除了创造出更多的概念,带来人们意识的干扰外,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所有人陷入概念构建的迷宫,根源在于西方科学界的宇宙观问题导致的对物质运动与结构定性出错后的扭曲与延伸。

通过对相对论时空观的解析与批判,及光速不变原理的否定,人类就可以摆脱宇宙中光速最大、光速超不可超越的理论束缚,能够在向往超光速目标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对论时空观问题

对于相对论问题的解析,要从其依赖的时空观入手,才能在基础上予以否定。只纠结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是很难找到其逻辑问题的,在于分析者的心智很容易被字符构建出的迷宫所扰乱,不能保证有正确的判断与思路。

探讨相对论的时空观,要涉及宇宙观的新认识: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光与影像构成的幻象。

日常中人们对万物的观察是这么一个过程:万物-光(影)-眼睛-意识,记住这个过程极为重要。由于太过于习以为常了,导致人们忘了,只是眼睛看到了光组成的影像,才理解万物,但人们会以为自己直接“看到了”万物。在黑暗中最容易直观理解这一过程:有光,眼前就有万物形象;无光,眼前万物立马消失;在于有光,眼前存在的只是万物影像,无光,眼前消失的也只是万物影像。看与不看,万物皆在那里,但有光无光给意识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日常生活中将看到的万物影像状态,当成万物本身状态是无所谓的,但科学实验中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观察与验证时也这样操作就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或超过光速,影像的速度会跟不上物体的速度,导致影像状态不能客观反映物体的状态。

也即,人们通过影像来观察与验证,但影像被光速限定,不能超光速。物体本身,哪怕远超光速,其影像也只能以光速才能到达观察者眼睛里。而人们是通过物质影像状态来判定物质本身状态的,于是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看起来”不能超光速,其实只是影像不能超光速而已。这种看起来存在,但实际不存在的现象,在生活中有无数例子,如水中月、镜中花等等,物理学也不免俗。相对论被验证为“正确”,其实验证的是影像的状态的正确,而不是物体本身的状态的正确。

这也是相对论能设定的宇宙最高速度是光速的原因:

相对于意识观察,由于影像由光构成,于是看到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光速。

这是人类困陷于五感的无奈状态,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被光与影的状态所迷惑,而不能真正理解物质本身的运动状态。

超光速,可以说是宇宙中烂大街也很容易达成的事,牛顿速度公式V=at可以随加速度在时间上的持续而无限累加,但人类由于观察受光的限制,于是一切速度不能超光速c,从而无法验证接近光速与超光速时的物质运动本身状态,任何实验验证都能且只能得到影像状态。这是相对论的现实基础:状态观察,受制于光。对于盲人来说,通过声波检测的一切速度都不能超音速。

这就是相对论时空观的问题所在:

将影像运动当成客观物质运动,从而出现对宇宙物质运动的错误描绘。

当人们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将这个本用于影像状态描绘的理论套用到物体本身变化时,就产生了让人绝不可接受的描绘:速度变了时间会变化,尺度会变化,质量会变化,以及时空会弯曲,等等这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些事都有悖于常识与经验感官,同时相对论也无法解释这种变化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道是“如此”,却不知道为何会是“如此”!只知道尺胀与尺缩,不知道为何会尺胀与尺缩;只知道质量会导致时空弯曲,不知道质量为何会导致时空弯曲。当将这种变化归类于影像变化,就可以简单理解了--都只是感觉不同而已,是一种错觉而非客观物质的真实状态。

而相对论的验证又是通过光来验证的,因此,它总是被“证明”是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的,其实那只是影子的“正确”,而非实体的正确。没有光与影像,人类无从观察;而人们去观察,只能得到光构建出的幻像,这种无奈结局是意识不得不依赖光为代表的信号特征的必然。但只需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绕开这个幻像而直指物质运动本身状态。

认识到相对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将光与影当成物体的错误理解上,就可以简略总结相对论的问题:

相对论,讲述的是光构建出的影像的变化的理论,它近似地描绘了物体空间影像在不同的速度下,被意识观察到的感觉。物体的尺胀与尺缩,都是的物体影像的胀与缩,而不是物体本身的胀与缩;随速度增加而质量增加,也都是物体“影像的质量”增加--影像不会有质量,那其实只是信号特征而已,是一种意识幻觉。

那物体本身如何变化呢?按牛顿力学来分析即可!

自然,即便是牛顿力学,对于信奉科学实验与验证的人们来说,其过程也是依赖光构成的影像来实现的,因此也存在一个影像状态与实体状态相脱节的问题。因此这里专门开一小节解析牛顿力学下的影像状态描绘。

2020-05-25

相对论的公式问题

但相对论却没做到这一点,这里说的是相对论中最常见的双坐标体系。双坐标体系中的两个坐标原点,本质上是各有一个观察者,一个坐标原点对应一个观察者。将两个互不隶属的两个参照系混在一起描绘,强行拉上关系,就会出现低级逻辑错误,进而带来事实与理论的脱节。

这里引用的是一个ID叫“罗玉风的男朋友”(这个ID很风趣,但读者不必关注这一点,因为这不是重点)发布的贴子,阐述相对论附录11节关于洛伦兹变换式的数学推导过程,这个过程是整个相对论体系建立的数学基础,其中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

罗玉风的男朋友(原话):“【下面的内容仅仅涉及到初中数学,看起来也没什么错误,请仔细分析其中的假设、运算、结论等,找出错误所在。据说爱因斯坦苦苦思考很久也没能找出其中的错误,现在就看你的了!如果你成功了,那我要祝贺你:你确实是研究物理学的一块好料!】

考虑x轴上运动的一个光信号,其所在的时空点,对于坐标系K是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对于坐标系K’则由横坐标x’和时间t’来表示。

【一】沿着正x轴前进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
表示。满足(1)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λ(x-ct)               (3)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λ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3),(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二】沿着负x轴传播的一个光信号按照方程
x=-ct                 或
x+ct=0                           (1a)
传播。由于同一光信号必须以速度c相对于K’传播,因此相对于坐标系K’的传播将由类似的公式
x’+ct’=0                        (2a)
表示。满足(1a)的那些时空点必须也满足(2a)。显然这一点是成立的,只要关系
(x’+ct’)=μ(x+ct)               (4)
一般地被满足,其中μ表示一个常数;因为,按照(4),(x+ct)等于零时(x’+ct’)就必然也等于零。

【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并为方便起见引入常数a和b代换常数λ和μ,令
a=(λ+μ)/2         以及
b=(λ-μ)/2
我们得到方程
x’= ax-bc                            (5)
ct’=-bx+act                        (5a)
……”

-------------以下是作者跟贴回答------------

(x’-ct’)=λ(x-ct)                 (3)
(x’+ct’)=μ(x+ct)                 (4)

前面描述都没问题的,很合逻辑推理。“【三】将方程(3)和(4)相加(或相减) ”错误在这里,这两个方程是不能相加或相减的,在于上一方程(3)的变量x’、x与下一方程(4)的x’、x不是同一性质的变量,只是符号一样而已。其实只须将下一方程的x’、x换成y’、y就可简单明了两个方程变量的区别,变量内涵不同,也就根本得不出方程(5),这两个方程的变量被爱因斯坦偷换概念了。

x’= ax-bc                             (5)
ct’=-bx+act                          (5a) 

而要使方程(5)成立,就可知(3)(4)方程中 x=ct=-ct 及 x’=ct’=-ct’,由此可得出t=t’=0,显然t、t’=\=0,方程(5)就是一个谬论。

这两个本不能相加的不同参照系下的公式被爱因斯坦强行拉在一起,从而诞生众多如双子悖论、尺缩之类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场景。由此错误基础方程构建出来的更复杂的公式,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物质运动真相描绘意义。相对论方程式的这个推导过程,就是前提出错后,谬论越走越远的一个例子。

以上是通过爱因斯坦的数学错误来否定相对论基础方程。以下通过相对论的思想认识来解释相对论之成立的意识根源。

观察者与参照系

所有付诸于文字、影音性质的记录,都是人类意识在描绘。描绘能得到运动状态的表述,但描绘不是运动状态本身。即一个事件被观察,都是要有观察者,否则就是不可知不可明状。物理研究中,人们阐述一个理论或构建一个实验或验证一个运动事件时,都必须有一个默认的观察者参与,在于描绘,是意识所做的描绘。但现实中人们却常常将这个观察者遗忘在理论与实验之外。

比如现实中,当人们说一个物体速度是多少时,一般默认是参照地面静止的速度,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参照于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物体、地面的运动状态均由这个站着的观察者描绘。当人们说两艘飞船相对速度是多少时,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其中的一艘飞船相对于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个运动观察体系中,两艘飞船的运动状态均由这另一艘飞船上的观察者描绘。离开观察者,根本不存在“相对于地面的物体的速度”,也不存在“相对于一艘飞船的另一艘飞船的速度”这样的运动描绘。

任何一个矢量速度,都是参照于观察者的速度;任何一个静止参照系,都是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系。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里曾否定匀速与静止的概念,这里也一样,绝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绝对静止参照系;相对静止参照系,是观察者选择的相对静止参照系,绝对、相对均是描绘结果而非事件设定前因,没有观察者,就没有绝对、相对的描绘可能。若将观察者这么一个重要的因素给遗忘,会导致一个理论的前提基础出现重大漏洞,很容易走上歧路与迷宫。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最早是找绝对静止的以太为绝对静止参照系,就是忘了这种参照系的核心是观察者,而非其它任何物质形态的存在。

观察者处于一个运动观察体系的原点位置。所有处于这个体系内的物质的时空坐标、运动状态、物质属性等等方面的概念及其内涵,均由观察者定义。

又比如,当人们说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不准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观察者不能将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测准”,也即观察者不能准确描绘粒子运动状态。准,或不准,都是观察者描绘粒子的词汇,无关粒子本身任何事情,只同观察者的感觉与认知有关。所有的描绘,都代表观察者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描绘即不是观察者,也不是物质本身,若将观察者的描绘判定,当成粒子本身状态,就会出问题。这也是量子思想的错误根源。

还有如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也是观察者参照与自身尺度与粒子或恒星的对比才有的概念。宇宙中没有微观、宏观、宇观之类的描绘,有且只有物质。正因为这种描绘是人类的感觉,因此站在人的角度看另一个人与粒子,分别有宏观与微观的区别,站在太阳的角度,人与粒子都微观,而站在银河的角度,太阳、地球、人、粒子都是微观。若观察者被这些感觉与场景干扰实验现象描绘,也会出错。

对同一个事件的描绘,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描绘角度,每个观察者执一个描绘角度,是不能混淆的。比如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对于山脚的观察者来说是上方,对于山顶的观察者来说是下方,抛开观察者,说这棵树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或认为对方的判定是错的自己的判定是对的,就会出错。当多个观察者能相互代入对方角色,就能理解对方并在对方的位置去确定树的方位。

同样在物质领域,由于有标准牛顿时空作参照,于是各个观察者之间的角度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伽利略变换公式的现实形态:用数学公式之间的字母关系转换来表达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状态描绘转换。这个公式中,不变的是物质运动本身,变的是描绘角度。

上一小节:势的原理初探<<<<<<

牛顿第一定律之修正

在“盘古开天”章节的“宇宙第一推动力”小节中,曾描绘静止是一种意识错觉,是眼前这个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速度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静止”,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一个观察者看起来是静止的,而在另一个观察者看起来可以是运动的,比如相同速度的两辆汽车司机相互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静止,而路上行走的人观察汽车的状态就是运动的。之所以存在同一汽车在不同观察者描绘下既有静止的又有运动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代表汽车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汽车本身状态。这是关于“静止”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静止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静止状态。

由静止概念的否定,则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之中。

与静止概念相类似的方式,可以考查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物体状态:这也是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变化是一致后的光影在意识里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匀速”,也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的本身状态。

因此一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是匀速运动之后,当观察者开始变速运动时,那个物体在观察者看来又是变速运动。之所以存在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在同一观察者自身前后状态不一致时的描绘即有匀速又有变速的矛盾状态,在于这种描绘,也代表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觉,而非物体本身状态。这是关于“匀速”概念的否定:不存在物体的绝对匀速状态,只存在相对于观察者的匀速状态。

由匀速概念的否定,也可以带来反面的表述:存在物体绝对运动改变状态,也即万物皆处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之中。

当一个物体在地表上测量起来是匀速或静止的,只需将测量空间放大到整个地球空间,就可知道这个物体是与地球自转同步,即处于运动中而不是所谓的静止状态,而地球自转是一种圆周运动,带来的效果之一是圆周轨迹上每一个点所处的物体,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不是所谓的匀速状态。这是关于静止与匀速否定的直观例子。

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某个圆周运动之中,对于地球上的物体,处于地球以太旋涡的运动之中,对于太阳系中的行星,处于太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对于银河系中各类星体,处于银河以太旋涡的圆周运动之中,银河系之外的范围也是同样道理。因此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变速与运动之中,不存在静止与匀速这一状态。

圆周运动,是物体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的根源。静止与匀速,只是人类意识的错觉。

匀速与静止两个概念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核心概念,由此可以考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存在的问题: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个表述表明牛顿第一定律有一个假设前提的:即没有外力。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注)

按上面关于不存在静止与匀速状态的分析可知,现实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随时受到其它物体力的作用,也必随时改变运动状态,因此“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个逻辑判定是无法在实验中验证的。可能有人会说一种运动描绘只能在一个参考系内成立,同一运动状态在不同参考系内描绘,会带来运动本身的矛盾,是不被允许的,但这里考查的不是参考系内部的运动,而是让“参考系”这一概念成立的牛顿运动定律与实践的对应过程,同参考系本身及内部运动描绘无关。

也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空泛表述的定律,仅仅是一个假设!

中学课堂里用一个小球从斜坡高点由静止向下滚动的实验构架来“证明”这一定律,其实是不能证明的,在于这个实验构架整体处于地球自转环境、空气阻力环境、地面摩擦力环境之中,观察到在高点的“静止状态”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在平面滚动的“匀速状态”也是一种错误状态描绘,而最终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沿地球曲面向前作曲线运动,并不断在减速,而非匀速直线运动的,由此这一实验是无法验证这一定律。

这个“无法验证”正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窘境与内在逻辑问题所在。作为描绘客观物质作用的定律,是不能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前提假设之上的,更不能与客观实践相悖,这样会违反科学的物质精神,会变成没有意义甚至导向错误,因此必须修正。由于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或匀速的物体状态及运动,这个定律可以修正为其反面表述,如此与客观实践一致:

任何物体都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随时有外力使它不断改变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错的,但对人们日常一般力学应用没有影响,在于人们日常所依赖的分析手段基本是牛顿第二、三定律。但当涉及牛顿第一定律应用时,其错误导致的后果则更严重:

由于认识不到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质状态,才会有莫-迈实验的关于以太的否定,这一实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设定以太是绝对静止的。前提是错的,结论则刚好相反:以太其实是存在的,且是流动的。由此西方科学理论走上了非以太之路,直到当下搞出时空弯曲、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的叠加、平行时空等等只能靠想象与信仰才能存在的场景,让现代物理由科学变为神学。它是西方科学理论整体性错误的理论源头,莫-迈实验则是实验源头。

牛顿第一定律,是西方科学理论界的错误宇宙观上的错误表述。

注:牛顿第一定律有另一版本描述:“合力为零时,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这更是错得离谱,在于合力为零无法验证,现实地球空间环境中,由于地球自转,根本找不到“合力为零”这么一个状态。当人们说合力为零,其实是观察到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反推其合力为零,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

物理学五个公设

公理公设是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客观规律。凡一门学科必有几个公理公设,物理学走入迷宫找不到出口,就是违背这些公设甚远。由以上几个小节关于时间、空间的新认识,及科学界问题的提出,专门设定几个公理,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

1、世界是真实的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1、世界是真实的

这个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如《黑客帝国》电影那样描述的是一堆数码,也不是如周庄描述的是大梦小梦与蝴蝶,也不是如印度传说世界是梵天的一个梦等等。假如这些描述是真如此的,现实中的人们也是无法区别真实的物质存在与数码、梦有什么区别,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场景的物质基础是怎么回事?即黑客帝国的机器城,作梦的那个人,梵天又是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永远无法追溯到尽头,无法逻辑自洽。人们只有相信,头顶的日月星辰与眼前的万物是真真切切存在那个位置,不会因人类意识的消失而消失。

科学界追求的客观真理就是建立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样的信念上。否则一切都是在作无用功,世界是真实的更是一种信仰,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一元的,在于二元以上的物质存在会产生无法解释两元物质异同点,且又何以能相互作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二元以上粒子作为基础而构建出来的理论都是不完备的。人们常说的物质如电子原子等等,本义是物体的方便描述而已,所有这些物体的终级成分都是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在于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可能。

为检测绝对静止的以太而设计的莫-迈实验若参照这一条公设,根本不需要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后续的错论歪理了。人们眼前的万物看上去是静止的,这在于人们常忘了自己正身处一个旋转的地球上,静止是意识的一种错觉。而放到更广阔的亿万年宇观时空尺度上,眼前貌似不变的杯子房子大山恒星及微观的电子质子等等,都会如云烟一样产生、消散,产生的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是物质;消散的仍是物质构建出来的时空结构,不变的还是物质。

3、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

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即为虚空,虚空只是一种纯粹的虚的存在,没有物理属性,这是真空的原义。而现代理论如相对论涉及时空弯曲,本质是将原来的虚空付予了物质属性,所谓的时空弯曲,只是物质密度变化的影像而已。时空弯曲,如人在水中、空气中看到影像扭曲是完全一样的原理:是物质导致光线扭曲,从而让人们觉得时空弯曲了。这是人类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

时间是运动的度量,是人们通过周期性物质运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而诞生的概念,却常被人们付予其完全独立的客观存在,这同样是意识错误认知的一种体现。人们常通过眼前的闹钟来确认时间的多少,闹钟的本质就是周期性运动的体现,所有周期性的物质运动都可以用来度量其它物质运动,因此人们可以看着日升月落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着反复的沙漏来说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电子表的数字跳动来说时间是多少。离开了物质运动,时间是无源之水。

4、物质作用是以平衡原则展开的,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物质作用

力的平衡原则是牛顿定律的核心表述。静止或匀速是平衡的另一种表述,当然只要人们知道地球在自转又在公转,太阳也在运行,就可知道静止与匀速都是相对的,是一个局部时空场景的相对描绘。即这个宇宙里不存在绝对平衡,物质运动总是趋向于相对平衡位置。

物质作用的另一个称谓就是力,而力给人的感觉好象是独立于物质之外,教科书上人们以矢量的箭头来表达力的方向,常忘了在这个箭头的尖处,存在另一个物体,或拉或推或压等等对这个被作用的物体施力,从而产生物体状态的改变。由此可以断定无法说明力来源的万有引力是通过物质传递的,也即两个星球之间充满物质,质子与电子之间充满物质等等,电荷、万有引力、磁场、电场都是一种物质的作用形态而被定义。

5、意识是通过物质作用来认识物质的

争论对错的人们常常忘了一点是所有的理论是人创建的理论,人通过自然与实验现象推断出理论,前提都是五感接收到外界信号,特别是眼睛接收到光与影而展开描述的,这种描述都是对变化的描述,而物质作用的体现,而不是物质本身。人们看到了云,看到的是被定义为“云”的这堆物质发出的光与影而判定眼前存在这种物质,人们看到的是光与影,而不是物质本身;同样人们说观察到原子、电子、中微子等等,也是观察到这种物质的信号作用于仪器而定义出来的概念,构成原子、电子、中微子的物质也是无观察可能的。

有人说物理学是表象科学,就是很简洁的表达这种认识。人们看到的是物质作用的变化,物质本身没有描述可能,只知它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而生活中人们看到万物,认为是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质,这是经验主义表达,而科学界的人们若还这么理解眼前的万物,那就是谬误的开始。比如台风解体了,构成台风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是物质的时空结构,比如粒子殒灭了,构成粒子的物质是不变的,变的仍是物质的时空结构,等等。

物质作用的一个同义词是能量。能量,本义是物质作功的能力,它是物质运动的抽象,是物质的属性,也是意识定义的概念。人们看到物质不停运动,总以为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物质运动,这东西就是能量概念的起源。但人们忘了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运动,在于另一个物体与这个物体在某一时空位置不平衡,从而发生位移变化,根本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来推动物质运动。当人们说物质是由能量构成的,这就是二元物质论了,是无法说清物质与能量的区别及共性,及为何能相互作用的可能等等问题。这里也可以断定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内涵必是错误的,形式可能是对的。

所有概念都是意识定义的,意识有主观能动性。

有人说物理学不应有哲学参与,这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又有人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同样是意识判定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仍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更有人说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这也是意识判定的结果;我这么在这里描绘这些东西,依旧是意识判定的结果;如此这般。

科学家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方向从事探索、实验、研究工作的人,被称科学工作者,其中集大成者被称为科学家。

实验是人在做实验,分析是人在做分析,所有描绘,都会带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印记。在科学实验、观察、理论构建中,都会带上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印记。正由于主观能动性,人们既能够自由地探索实验与拓展理论,也非常容易地走入科学的迷宫,更让后来者与追随者陷入崇拜与迷信的境地,从而导致许多错误的旧理论成正确新理论的阻碍。

在所有传承的经典科学实验中,如上面小节提到所有经典实验,都是人,也即科学家在做实验。但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完成之后,人们却忽略或忘却了“实验中有科学家”这么一个事实,从而让理解的人们忘记这些实验的描绘与理论构建都带有“主观的”这么一个印记。也即,由于人的参与,所有研究与探索的科学活动,包括实验、现象观察及描绘、理论构建及拓展、证据引用等等都是主观的,但正因为是人在客观世界里作研究与探索活动,将观察到的现象贴上“客观”的标签,也顺带将自己的构建行为贴上“客观”的标签。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主观行为导致了失误与错误,于是现实中人们喜欢用“客观的”、“科学的”来标榜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客观性与正确性。但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判定下的客观,本质是主观,所谓的科学,也只是人们主观定义下的科学。同时,人们会天然地将客观与正确,主观与错误相联系起来,从而“客观”一词成为褒义词,“主观”一词成为贬义词。其实,这仍是人们主观地、想当然地判定。真正的客观是不会错的,但“主观的客观”与“主观的主观”,则都是既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若将“主观的客观”=“真正的客观”,会让许多错误难以觉察。

同时,由于科学理论能带来技术发展,而技术由于是直接与实践应用相联系,技术有没有问题、出不出错,可以很直观地通过实践应用被检验出来。于是留存下来的技术,一般都是被检验为合理正确的技术。而科学与技术存在高度相关的联系,导致人们很容易将技术手段的成功当成科学理论的成功,从而强化了科学的客观性。其实,技术的应用与当下的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可以没有任何关系。就如在没有大米成份的科学解析之前,人们已经吃了几千年,没有杠杆原理的科学论述之前,人们也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杠杆搬运重物几千年。又如人们发现电磁波,用电磁振荡科学理论来解释,无论这个解释对错,都不能阻碍这个电磁波的现实技术应用。将电磁波的广泛技术应用作为电磁振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证明,是人们想当然的判定。技术,更多的与天才发明者有关。

本篇所有章节也都是在指出,在科学家的引领下,科学探索研究走上了歧路,进入了迷宫,并愈行愈远,越陷越深。这里并不是在否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比走上正确之路更重要的是:走上路。由于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人们拓展了宇宙视野,通过一个个新时空概念的不断提出,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同时科学技术带来了更广泛能量的利用,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有新的认识”比“新的认识是对或是错”来得更重要。在于没有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将被禁锢,而有了新的认识,哪怕当下不知道是错的,也可以在未来更新的认识基础上去纠正。

因此说,所有科学工作者,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贡献者,但也不必迷信科学工作者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科学家的权威光环。

实验的问题

实验观察产生事实描绘,实验信号产生数据统计。科学界标榜自己正确的前提,就是认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数据是事实的度量,当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时,就被用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再借用高昂的仪器与科学期刊的审编权,从而掌握了科学的话语权,这其实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一是实验数据是否有效的问题

在逻辑关系上,事实与数据符合理论,可以证明理论是正确,但也证明不了理论是正确。这在于,理论正确,所产生的现象必是符合预期的,而事实与数据本身的采集,是依赖理论指导的,若理论错了,那么事实真相的理解有误,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就会变得无意义。本书大部分章节都在指出西方科学理论中的大多数理论是错的,需要修正、拚弃、重构的,由此可知西方科学引以为傲的众多事实描绘,与数据采集,是在做无用功。

比如一个经典的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铪原子元素的数据形态如下表格所示:

外围原子序数  5d26s2 熔点  2 227℃[1]
核内质子数  72 沸点  4602℃
核外电子数  72 密度  13.31克/立方厘米(20℃)[1]
核电核数  72 地壳中含量(ppm)  5.3
所属周期  6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0.001
所属族数  IVB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7
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10,2 莫氏硬度  5.5
核电荷数  72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3010
电子层 K-L-M-N-O-P 质子质量  1.20456E-25
氧化态Main Hf+4 Other Hf+1, Hf+2, Hf+3 质子相对质量  72.504

由于元素周期表建立的基础理念泡利不相容原理是错的,因此这种元素的数据如:

电子排布、质子数、核外电子排布、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核电荷数,都是无意义的,必须被抛弃的;
而密度、熔点、沸点、莫氏硬度、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则可以保留与采用;
所属周期、所属簇数、外围原子序数,可以引用与参照;
而含量、质子质量、质子相对质量,只可以参考。

二是实验结论能否正确定性的问题

可以查看被广为传颂的几个经典物理实验,在实验者的错误判断与错误理论指导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将西方物理研究推向歧路:

1、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错误地否定了流动以太的存在,西方物理走上了非以太之路,并由此诞生“暗物质”这个换汤不换药的概念。并对电荷、磁场、万有引力等概念无法解构其物质作用实质。

这个实验影响深远,当下人类面对核聚变问题、众多实验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问题,都是这个实验错误结果的延伸。

2、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错误地判定原子中心集中大质量,而不是集中大运动,西方物理走上了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之路,并由此诞生了原子核、核外电子、夸克等概念,及一大堆种类繁多、更细微层次的粒子,但无法统一这些粒子的共性。

这个实验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原子中心大运动存在。

3、中子辐射实验

中子观察,错误地判定中子是粒子,而不是波。从而让西方科学界纠结于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诞生强相互作用概念,却依旧说不清强相互作用的物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是建立在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与非以太宇宙观基础上的,于是西方科学界不能正确判断中子是波的实质。

4、光的观察实验

光是波还是粒子,直到现在西方科学界仍是争论不休。承认是波,必须考虑波的承载媒介是什么的问题;承认是粒子,必须面对电子发射光子的场景如何解构问题,这对西方科学界来说是两难问题。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了电子跃迁发光理论及光量子概念。

5、电荷检测实验

通过金属箔表面的电荷的力的作用观察,错误的将力的方向--也即信号特征当成电荷的形态,从而让西方科学界提出电荷的单一指向与正负模型,却说不清单一指向与正负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西方科学界的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由此诞生磁单极子、正负电荷、正反粒子、反物质等概念。

6、太阳光谱分析实验

通过太阳光谱分析,主要谱线特征是氢与氦,从而提出太阳主要成分是氢与氦,并得出太阳是一个气体星球的错误判定,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的错判。

这个实验观察,也是建立在非以太宇宙观与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基础上,从而理解不了太阳表面原子发光的实质:电子连珠对空间涡流的偏向作用后的振动能量传递。也解释不了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现象的实质。

三是实验构建能力之外能否认识宇宙的问题

科学实验除了仪器只提供信号特征从而掩盖事件真相,及科学家其实是主观性的从而让结论很难有客观之外,还在于前面曾提到的问题:一个宇宙事件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那如何去实验证明?

比如前面已经被否定的霍金黑洞概念,在当下科学界常被提起,科学家接收到星空中遥远深处的某些特殊信号,说是黑洞发出的能量波,好象宇空中真存在黑洞似的,人们还构建出黑洞吞噬星系的想象图,其实黑洞从来没有被证明过,而按霍金黑洞理论描述的黑洞吞噬一切的本性,黑洞是永远无法在实验中认识的。按信仰实验与仪器的人们的逻辑,象黑洞这种“客观存在”是永远无法证伪的,也就不能认识了,也就不科学了,那又说黑洞存在为哪般?如此科学界一边执着“科学研究”的态度,一边做着并不“科学”的事,真是自相矛盾。

是否说这些宇宙现象的时空尺度远超人类实验构建能力,就不能去认识了?其实不然。

科学家们之所以执根深蒂固的验证与证伪观念,在于西方科学理论,只根据宇宙万物的表象而构建出的,并没有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有且只有以太。其它时间、空间、质量之类的概念,全部是意识影像反构的结果,也即“人们思维里认识到的宇宙,是人们思维里认为的宇宙。”如此导致现状,必须依赖验证与证伪方式对众多理论进行筛选,以选出比较符合实验观察现象的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作为后来实验与研究的指导。但只要没有认清根源,则永远停留在表象的阶段,而宇宙万物由于时空尺度的无穷性,其表现形式也是无穷的,只认识表象,即是人力所不能及,也是永远没可能验证完毕的。

而只要正确认识到宇宙万物的根源,则可以通过物质运动与平衡原则来拓展现象,就能认识到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这样就算不能证伪,但也是可以理解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这是东方易道思想下的理解宇宙的方式。万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以太,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