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加速实验

带电粒子在加速器中受电场力、磁场力作用加速,实验室的人们发现怎么提高能量加速粒子,都不能让粒子超越光速,于是相信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光速最大,不可超越”这一判定,从而“证明”了相对论。这也是认识不到电场、磁场本质之后的盲断与盲信。

人们还在实验中发现电场、磁场的传播速度是C,即光速,但不能探究其内在成因。而由“电场、磁场是以太旋涡的力场”这一定性可知,这种力场是通过以太传播的,于是其速度与光速一致,在于传播的媒介是一致。

这一粒子加速实验中,电场、磁场作用于粒子,仍是以太作用于粒子,是一种物质作用,而非玄乎的不可知其内涵的“场”在作用粒子。这里结合电场、磁场的光速传播发现及牛顿动量定律,用以太运动来考查粒子加速实验中带电粒子为何不能超越光速的原因:

设加速实验中,某个准备被加速的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1,初速度为v1;加速器中电场、磁场的标的物,即携带动量的在平衡位置上振动的以太,质量是m0,初速度是C。这以太与粒子接触产生动量传递,表达为粒子受到加速。加速之后平衡位置上的以太与粒子有相同的速度V(x)。 其中v1< C; v1< V(x) 。

按动量守恒定律,有关系式:

m1·v1+m0·C=(m1+m0)·V(x)

可知:

V(x)=(m1·v1+m0·C)/(m1+m0)

<(m1·C+m0·C)/(m1+m0)

= C

这个不等式V(x)< C,是牛顿力学下的带电粒子不能超越光速的计算式,无关相对论的任何数学推导。而这数学不等式的物理意义,则在于加速器中的电场、磁场力作用时的动量传递, 当带电子粒子接近光速时,电场、磁场力作用时传递的动量趋向于0,即粒子不再被加速,而不是人们以为的一直在加速。其公式表达为:

⊿P = m0·(C-V(x))= m1·(V(x)-v1)= m1·⊿v

当V(x) →C, 同时v1 →C, 于是 ⊿P →0,结果⊿v → 0,即不被加速。

而这种由于粒子速度不断增加,导致电场、磁场力传递的动量附加到带电粒子趋向于0,结果粒子速度不能超越光速,被讹化成加速后粒子在速度接近光速时的质量趋向于无穷,及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且不可超越,就是这种认识不到加速器中物质作用过程的错解。整个讹化过程是人们以为加速器的电场、磁场一直在给粒子增加恒定的动量、能量(其实这场景根本没有发生),但粒子的速度却几乎没有增加,然后根据质能公式推算粒子质量不断增大。

因此说这个实验,根本不能验证相对论是正确的。

日常生活经验中,人工手推小板车,小板车的最快速度绝不能超越人们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原理:小板车的速度接近人们的极限速度后,人对小板车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若说人的跑步极限速度是小板车的最高速度,显然就是错误的。若说小板车速度接近极限速度后,质量趋向无穷而导致不能超越极限速度,更是荒诞不稽。小板车要超越人的跑步极限速度,只能换其它加速方式,比如加一个燃油发动机。其它的相同原理的现象很多,如木船漂流速度不能超过水流速度,帆船航行速度不能超过海风速度,都是这种速度接近时,两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趋向于零之后的速度不能超越,而非其它方式下的速度不能超越。

同样,粒子超越光速,仍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人类以后也能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但实验构架绝不能依赖光速传播的电场、磁场作用这种方式。

标准模型之否定

西方科学界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深入研究,将实验室里发现的粒子及理论上想象出来的粒子作为基本粒子,标准模型应运而生。标准模型包含61种基本粒子,包含费米子及玻色子两大类——按经典物理理论描绘,费米子为拥有半奇数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玻色子则拥有整数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费米子被认为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玻色子被认为是负责传递各种作用力。同时还猜测存在一种负责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即所谓的引力子,但没有被包括在标准模型之中。

这个标准模型,是元素周期表思想在原子核领域的拓展。而经典原子核模型是错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只是人们想象的结果,因此这个标准模型也是被否定的。

在以太旋涡理论下,科学界所谓的61种基本粒子,分三大类:臆想类,旋涡类,振动波类。

臆想类:也就是客观不存在的,只存在于理论物理家的脑子里。经典物理理论下的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都是一个否定的概念,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传播子与夸克。

旋涡类:就是微观以太旋涡,顺逆以太旋涡表达为正反粒子。所有带电荷的在实验室确认观察到的,都是旋涡类,因旋涡的空间稳定性被判定为粒子,涡流力场表达为电荷。

振动波类:就是微观以太旋涡的振动能量传递,所有中性的在实验室确认观察到的,都是振动波类,因高频波的粒子性被误判为粒子,实质是以太纵波。中子、中微子都是以太纵波。

臆想类 夸克(36种)  胶子(8种) W及Z玻色子(3种) 希格斯粒子 光子 引力子(猜测)
旋涡类 电子 正电子 μ子 反μ子 τ子 反τ子
振动波类 电子中微子 反电子中微子 μ子中微子 反μ子中微子 τ子中微子 反τ子中微子

干涉延迟实验

干涉延迟实验,又称量子延迟实验或延迟选择实验。这个实验,本质上是双缝干涉实验的延伸,但是通过观察到奇特的实验现象并得到的匪夷所思的结论,却让科学界陷入更深的困惑。这个实验非常经典,因此作一番解构,来看看实验现象与结果是否如科学界以为的那样。这个实验的一般构架如下,引自百科知识:

“(1)利用半镀银的反射镜(反射50%的光线和透过50%的光线)来代替双缝,光子有50%的概率透过反射镜或者被反射,这个概率完全取决于量子随机;”
“(2)然后在两条路径上均放置一块全反射镜,再汇集到一起,进行光子检测;”
“(3)精确安排光子的波长和相位,还有路径的光程,使得透过和反射的光,在检测屏处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光只在一个方向进行输出,比如只在右边屏幕进行输出;”
“以上准备并无特别之处,用波动光学就可以进行解释,实验过程也很容易实现。但是,当用光子枪发射单个光子时,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科学界根据光量子理论与这个延迟选择实验的现象,还给予经典力学的诠释与量子力学的解释如下:

“经典力学诠释:单个光子是独立的个体,经过半透镜时,要么被反射,要么透过,这是一个随机过程;对于单个光子来说,要么走了路径1,要么走了路径2;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那么右边屏幕和下方屏幕均会出现一个光斑,这是半透镜把光子平均分成了两路的缘故。”
“量子力学的解释: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认为,单个光子经过半透镜时,量子随机必定造成光子在两条路径上进行叠加,然后在终点进行干涉,也就是说单个光子必定同时走了两条路径;如果持续地发射单个光子,最后也会在右边形成干涉图样,下方不会检测到光子。”

这个延迟实验,还得出比如“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这样的推论,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匪夷所思的判断。

而通过以太理论下的光的正确定性是以太纵波,不存在光子、光量子,就可以简单解析这一实验构架及实验现象。

由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波(以太纵波),穿过半透镜,分成两条光路,再分别经过反射镜,形成一对相互垂直的光束,在屏幕上投影为各为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源于激光发射时被激光器内的镜片约束成狭窄一束所致,然后控制激光器形成光信号脉冲,这个信号脉冲,在量子力学中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并显示为粒子性,而其实仍只是一小段很普通的媒介波,即以太纵波。

当在两条光路相交点放一块45度角的半透镜,这两条光路上的光波,都被半透镜因反射作用与折射作用,分成一束反射光与一束透射光。其中光路一的反射光与光路二的透射光重合,于是发生一个很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表达为干涉条纹;光路一的透射光与光路二的反射光重合,也发生干涉现象,投影在屏幕上就是干涉条纹。

而当用持续发射的光脉冲信号(被讹化成一个一个光子)来做实验时,两条光路借半透镜分离出的反射光脉冲与透射光脉冲,应半透镜位置的微调,导致反射透射后的两路光的光程不一样,会出现反射透镜后的两路光脉冲信号在相遇重合时,其相位会出现0度到180度的偏差,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相差半个波长,即18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抵消而消失,也就没有干涉条纹。
二、一路光的反射脉冲信号与另一条路光的透射脉冲信号相位刚好完全一致,即0度偏差,于是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完全重合叠加,表达为完全强化,于是出现光斑。
三、当相位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不包含0度与180度),两路重合的反射光与透射光产生相互干涉作用,于是出现干涉条纹。

如此结果就是整个实验现象根据临时加入的半透镜的微调,应三种情况与两个屏幕投射,会出现六种组合现象:a、两屏幕同时出现干涉条纹;b、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c、一屏幕有干涉条纹,另一屏幕有光斑;d、两屏幕同时出现光斑;e、一屏幕有光斑,另一屏幕什么都没有;f、两屏幕什么都没有。而0度与180度的相位差在实验里是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很不容易调整到位,一般相位差都处于0度至180度之间的随机数,于是实验中能观察的最大量的现象是a,次之是b、c,再次之是d、e,f则极罕见。

这组合包含了一个屏幕有干涉条纹,而另一个屏幕没有干涉条纹的这一情况,是被关注的重点,即b组合,另一个被关注的重点是e组合。这一过程,其实是将普通双缝干涉后本应投射在同一个屏幕平面的明暗条纹,分两个屏幕投射,从而有不一样的感观。将光波因干涉及相位差而出现的条纹变有变无,与光斑或隐或显现象,当成光量子在随机选择光路,从而成就量子力学的基础,这是非常荒谬的。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由此也可知,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对这一实验现象的诠释,都是不正确的,在于他们都用“光子”这一错误概念作为表述基础。

这就是量子延迟实验现象背后的具体实质。这个所谓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由于科学界不能认清光是以太纵波的事实,用“光子”、“光量子”这种错误定性的概念来理解这一实验现象,从而有天马行空的光子延迟、选择光路等只能存在于意识中的想象场景,其实实验中根本没有这些场景。这实验构架的临时插入的半反射镜,起到的唯一作用是纠正其中一条光路使之重合,并产生光脉冲信号的相位差,处在0度到180度之间,使原本垂直相交的两条光路上的光波能相互干扰或相互强化,仅此而已,然后重合后的两个光脉冲信号就产生常见的波的干涉作用。这个所谓的神乎其技的量子延迟实验,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媒介波的干涉实验。

当科学界再用“一个一个光子”这种夸大其词的不存在的概念去描绘这一干涉现象,得出的所谓“宇宙的历史,可以在它实际发生后才被决定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宇宙本身由一个有意识的观测者创造出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之类的推断,都是天马行空般的臆想描绘。这个实验里,有且只有普通的波的干涉现象,这现象应两路光脉冲信号相互干扰与强化而出现干涉或不干涉的场景变化,再无其它不可理解的鬼魅般的场景,也根本没有所谓的“一个光子选择一条光路或选择另一条光路”或“量子随机选择”这种场景,什么都没有。

这个如白开水般的波的干涉现象,被描绘成匪夷所思的量子场景,让人难以理解,并带来无数人的困惑,浪费无数人的精力与社会资源,就是源于西方科学界抛弃以太,及没有在正确的时空观指导,是一个实验前提条件设定出错后的结论判定错误的经典例子。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