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悟”

引子

某年日月,在老子吧有吧友诘问一个悟的理解,堂主有兴趣一答,故收录整理作一文章。问题如下:

整天鼓吹“悟”的网友们有义务告诉大家:
1 “ 悟”是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外的一个什么东西
2 如果不是,那请你告诉我们,“悟”是哪一种认识,属于该认识的哪一个阶段。
3 如果是,那请你告诉我们,“悟”是不是一种超能力,是不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4 如果“悟”是一种超能力,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那请你们给出悟的定义。

一、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二、悟,超脱于理性与感性之上,是认识宇宙的最高阶段
三、悟,不是一种思考方式
四、悟,是不是超能力也是相对人而言的
五、如何来定义与描述“悟”
六、心如何开悟
七、后注
附:《心经》

一、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悟,不是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但存在游离于人类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事物。人类宇宙的内涵,由所有观察与想象到的事物构成,分意识形态及物质形态。观察能力的极限与想象力的穷尽处,构成整个人类宇宙的形态边界。边界之外,就是不存在,那是真的绝对的不存在,即无。观察与想象之外的事物,就是游离于理性与感性之外的事物。这个判定由不断发现新物种与新认识来证明。发现之前,新物种与新认识是游离于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发现之后,则增加了理性与感性认识,从而扩大了宇宙的边界。

所有有影像或有概念的事物,都不是游离于人类认识之外的事物,既然已有文字“悟”存在,那悟,就是一种可以被认识被解构的形态。不过,悟是游离于某些人类个体的理性与感性认识之外的东西。

若一个人真的不懂“悟”是什么,那么悟就是游离于此人的理性与感性认识。而本家自认为懂得“悟”,于是悟就不是游离于本家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至于两者哪个为真哪个为假,则无从判定,在于判定只是意识空间的一种状态,非物质空间的一种状态。若是假的,那哪怕是所有人共识认为是对的也都没用,宇宙大道会在某个恰当时期教所有人好好做人的,也因此存在“自大”、“自负”这类词,本家偶尔也会自大自负一下的,呵。

二、悟,超脱于理性与感性之上,是认识宇宙的最高阶段

人类认识宇宙的阶段是:观察-低级感性-理性-高级感性-悟,详细如下:

——观察:用五官与仪器得到事物的最直观形像与影像,是个正常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低级感性:对这些形像与影像的一般感觉描绘,是个会表达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理性:对这种感觉的数理分析、总结、推导,是个略有逻辑思维的人就有这种能力。
——高级感性:对这种数理分析、总结、推导的否定与升华,是个有高逻辑思维能力,且意志力强的人有这种能力。
——悟:对所有感性理性否定与升华后的状态,这是勉强说的,在于文字言语不能精确描绘这一状态。要有高逻辑思维能力,且意志力强,又心胸宽阔的人,才有可能有这种能力。

大部分人类处于低级感性阶段,即精英眼里所谓的群众、百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儿育女生老病死,各安天命。小部分人类处于理性阶段,即所谓的精英;象社会上有钱的,有名的,有权的,这些人基本都是;他们奋发图强,突破困难,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与弄潮儿。以上两类人,在佛家眼中称为芸芸众生,世俗之人。还有很少数处于高级感性阶段;即所谓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等等;他们留下大量的经典名著、画本雕塑、美妙音乐,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极少数的人处于悟的阶段,所谓的佛家智者、道家高人,等等;他们留下少量对大道感悟后的心得口诀,流传于世成为圣典经书,指引后来者有缘者不断感悟大道。

有且只有一个人,处于道的阶段,即道的物化客体,又称为本源之人。有人对其这么描绘:“大道所生,天命所归,与道合一,超脱阴阳,无极而有极,为凡人时能逆天,为天道时碎虚空。无有至二,天命唯一。如道亲临。”如此描绘,本家都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但的确可以有这种能力。

高一层次的人的认识与状态是向下兼容的,非常人以为的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三、悟,不是一种思考方式

理性为世人所夸赞,其实质只是停留在感性之上的理性。没有感性就没有理性,而有了感性,那只是感性基础之上的理性。而感性+理性=感性,由此所谓的理性,其实并非真的存在有一种绝然超脱的理性,因此可以被否定。这种否定,也是理性的否定。低级感性=低级理性,高级感性=高级理性。理性,其实不过是一种有序的感性而已。

非人们以为的,悟是可以用逻辑、推理再借文字概念之间的联结来达成悟的阶段,即通过思考、学习达成,这是理性观念对悟的错解,一如可以爬山沿台阶一级一级向上从地面走到山顶那么直观,悟不是这样达成的。

悟,是通过共鸣方式,与大道共鸣,方能达成悟的阶段。这就如钟声共鸣一般,两个有相同振动频率的大钟,敲其中一个,就算两者相隔距离很远很远,另一个也会嗡嗡发声,这就是共鸣,但在两钟之间,基本感受不到什么声音声响。而与大道的流转有一样振动频率的心,也就能感知到大道流转时发出的声响、轨迹,这就是悟的层次。

心,是如何与大道形成共鸣而达到悟这一状态的呢?这要依靠心的解析认识,与心的自我觉醒,下面继续论述。

四、悟,是不是超能力也是相对人而言的

比如游离于某人的理性与感性的认识,那就是超能力。现代社会专家砖家大行其道,就是由于其掌握的知识与认识超过某些人的理性与感性之外,让某些人不得不依赖专家砖家解决自己不能克服的问题。而对于本家来说,不是超能力,它是人类达到与宇宙大道共鸣的唯一方式,是直指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

虽然西方科学在东方大道国度大行其道,国人对理性极力推崇,凡事必冠以“科学”之名,科学与理性可谓是最亲密无间的一对词。但这种推崇行为,不过是被西方技术与理论迷惑后的感性行为,是低级感性对理性的崇拜所致,这也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必然阶段:观察(感性)-科学(理性)-科学之否定(悟)。理性与感性,都只能得到表象而已,这些表象只是大道流转后投射在意识里的感觉,是虚幻的东西,两者区别只是理性显得有序性,感性显得无序性,仅此而已。而有序无序仍是意识的感觉,是意识自以为是的感觉。宇宙大道里其实没有这些东西的。

这也是为何那些让人们以为是理性、客观下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真理,会被不断地推翻、打脸的原因。科学史上曾经名燥一时的理论与认知被推下神坛,尔后归于谬论的场景,时有发生,就在于这些所谓正确的结论与所谓的真理,只是理性的结果,本质是感性。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式,其实是一种相对低层次的认知宇宙的方式,就在于理性之道制约了科学研究方式的认知上限:

一直停留在表象阶段

而表象之间常会出现看似冲突矛盾实则和谐的状况,当理性遇到这一情形时,若不能解决这个伪矛盾,就会陷入了迷顿困惑,表达为科学研究嘎然而止,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这样导致科学界裹足不前的。同时,表象会与本质产生看似契合实则分离的状态,当理性遇到这一情形时,若不能辨析这个伪契合,于是一个错误结论就诞生,误导后来者。比如莫迈二人检测以太的实验结果就是这样导致科学界百年来陷入歧路而不自知。瞎子摸象,才是科学界的实际研究方式,却被标榜为“科学”。当然科学研究方式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直观且易于转换为技术,让普通人也能够接受与参与,虽然事倍功半,也算是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

五、如何来定义与描述“悟”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在简单是对已悟的人而言,复杂是对于未悟的人来说。一阴一阳以为道,所有概念,都存在阴阳两面。悟,这个字,其实已经在定义其实质:悟字从心从吾,吾为我从五从口,整字的意思就是“我心开五口”,是为悟。这是简单定义与描绘。这里带来的问题是心是什么?口是什么?如何开?

口,即是心封闭蒙沌状态的形象,也是洞穴、窍门、通道的形象。心有五种形式,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为金心木心水心火心土心,同时对应五种封闭蒙沌状态与五种开启状态。对于人,应和人的五种性格,即金性木性水性火性土性。每一个人的心,都由心的五种形态杂揉在一起,只是心的某一状态突兀一些,表达为性格、体质、意识趋向这一状态,这里就不细说了。

对于只知科学的理性人类与崇拜科学的低级感性人类来说,是很难认识到“心”这个东西的。

佛家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由无所住而生。无所住又是什么?呵,是不是一头雾水呢?无所住,又作无所驻,不停留的意思。又是什么不停留呢?那就是道不停留。应道的永续流转,表现为无所住,尔后生其心。道又是什么?道的理解,在接受道德经的道思想的国人观念里众说纷坛,是各人说各自的道,说的其实是道的道理。道的定义也很简单,道德经明白无误地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所有不认同这一定义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人,离悟道得道那更是十万八千里:你从道德经一书得到了道的概念与认识,又抛弃了道德经对道的定义与内涵,这不就是吃道德经的饭砸道德经的锅么?当然老子是不生气,这种行为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阴阳对立,对“道”的概念的正识与谬见,都构成这一概念的整体形象。

(本段是日常黑相对论)这与科学教教主爱因斯坦一样,用着牛顿力学的基础概念,又不承认牛顿力学基础概念的内涵,在没有充分依据与理由的前提下,画蛇添足给予自己的新的说辞,那你依托这些基础概念是怎么回事呢?用概念吧,算认可;否定内涵吧,又算是不认可,这真是精分行为,结果导致相对论乱七八糟,许多场景只能凭臆想存在,而非在实践中证明,剩下的只靠油汰人控制媒体与科学话语权来吹皮过活,但仍让众教徒崇拜不已。真谓真理一句话,谬论遗千卷。自然,任凭相对论当下名声炽盛,以后被扫入科学史的垃圾堆,与地心说、燃素学为伍,是完全可期的,因为它处在谬道之上,只能有谬道归宿。

道=先天混成之物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的定义。若转化成科学体系下的人类认识,如何定义道?那就是物质。古人用文言文与易道思想阐述宇宙感悟,现代人用白话文与科学思想传播宇宙认识,因此两者内涵是相通的。就如外语与汉语,都是一种文字描绘,需要翻译才能相互理解,简略如下:

道=物质,像=物体,气=道的流行=物质运动,轻气=流体,浊气=固体,等。

这其实是将古代宇宙知识翻译成现代宇宙知识,这种认识是大多数人包括整天将“道”这一词挂在口上放在心里的人的意识里没有的。

又回到心的理解:心,应道的无所住而形成,就是物质运动循环反复后而成的中点,是一种循环圆周运动形态,在概念上表达为圆心、涡心、核心、人心,等等。这个循环圆周运动形态,约束物质形成人体与五感,会如一个放大镜,可以将物质的运动形态投射到自身之上,形成形像与影像,在概念上表达为圆、旋涡、物体、人身,等等,于是人类观察并开始认识这个宇宙。就如一个水漩涡,应水(道)的不断流动(无所住),及相冲相合(阴阳交合)而形成旋涡(身),进而产生涡心(心),任何外界能量(光声电)加于水流(五感)上时,都会对涡心(心)产生扰动,进而对整个旋涡的运动形态(行为)产生影响,诞生诸如波、涟漪之类的景象(万物)。

心依托五感得到的万物,其实只是形像与影像,因此说万物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形像影像的内外,物质、道藏在背后,却绝无可能通过五感得到具体模样,唯用“无”才能形容。由此道家说“无生有”,有(万物)真的是由无(道)生化出来的。佛家则说“像由心生”,你我观察到的万物形像,真的是由你我的心所幻生,并非客观的、绝对性的、超然的存在于你我的面前。离开心的投射作用,其实没有万物,没有概念,有且只有道,当然这么说也是多余的。科学体系下的人类则会认为万物是真实的客观的。当下科学界的嘴巴大,它说了算,以后就不得而知了,呵。而高级感性的人,则不会这么认为,而会认为只是幻像而已,由此他们可以说“这是我的世界,你们都应我存在而存在”。

对于开悟的人来说,幻像即为非幻像,非幻像即为幻像,无你无我无道无心,有你有我有道有心。因此道家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佛家《心经》则又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不再被相所执,不迷惑在自己产生的幻象中,就能大化无疆,人道合一,是为究竟涅槃。

六、心如何开悟

由观察-低级感性-理性-高级感性-悟,这对宇宙的感知过程,就是心开悟的历程。

这在心的开悟过程期间,心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调整自己的运行形态,不断地升华——这也是心的一个融圆过程,最终能达到与大道流转、轨迹一样的频率——这也是心的一个圆满状态,从而能与大道共鸣,表达为悟。这种调整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断修改之中才得以面飨读者的;一件雕塑,就是在不断琢磨之中才得以圆满而现于世的;一个产品,就是在不断改进工艺才得以实用的。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件事故,一个灾难,一个计划,等等,均是如此,心的开悟历程,也是如此。

低级感性相对于观察,是由于文字及语言诞生后才能做的事,动物与婴儿也能观察,却不能付诸于系统性记录,于是不能上升到低级感性这一层次。同样,由于逻辑能理顺低级感性内部关系,从而让低级感性的无序性变得有序,进而能更有条理地记录信息及更集约传达信息,从而让人类脱离低级趣味,成为文明之人。数学、物理、律法,包含大量的逻辑过程,因此也是理性人的集中之所。高级感性与高级理性,更是超脱理性逻辑建立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再是以教条主义来指导或约束自身,而是由心的选择来面对宇宙,从而表现为升华如获得自由、大自在;而突破教条的禁锢,要有很强的意志力,因此这一层面的人逾发少。悟,则是让心开五口,不再让心处于封闭蒙沌状态面对大道,而是如脑袋有七窍一般感知物质作用而能有五窍感知大道流转,是为能够共鸣,从而不偏离正道。

当然,这一过程不是累加的关系,每一阶段不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不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量就自然上升到高一层次,而是那种突变模式,突然地就上升了。对有的人来说,哪怕积累全世界的低级感性认识,也升不了到理性这上一个层次;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只需一点点提示,就立马升高到上一层次,甚至直接悟得大道,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是。这两者就是佛道两家说的一个人的慧根深浅不同的体现。虽然如此,且前一阶段相对低一级,但前一阶段更基础而不可或缺。

现实中相近的例子很多,比如农业社会,再多的马拉车,也不能突破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直至到了工业社会的汽车发明后才得以实现。同理,再多的汽车接力,也不能让人飞起来,直到飞机发明后才得以实现。又如,没文字的原始人的再多见闻,也不能让一部游记诞生,直至文字的发明。还如,有的老人,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还多,也算经历尘世沧桑,依旧作风幼稚性格执扭,尤如一块万年顽石,不可和谐近处;有的年轻人,虽历炼不多,但聪慧灵秀,惊才绝艳,让人叹为观止。

由于大道就是万物万事的本源,当心与大道共鸣时,万物万事的实质、内涵、关键之处就能立刻清晰地展现在心里,于是开悟的人,能一眼看透万事万物背后隐藏的东西,而不会被表象所迷惑。在行为上给人的感觉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提示就领悟,一说就能直指问题根本,等等状态。这比通过意识逻辑推演、文字思考、言语表述,及不断训练学习,来认识掌握事物要更迅捷更有效,这就是悟的优势之一。

当然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提示就领悟这种本事,除了开悟的人,还有一种是大脑反应极快的人,这两种人在对外界信息的行为反应上有相近之处。前者是通过心与大道共鸣的方式来达到认知事物本质的,后者是通过意识借大脑超高速算力来接近认知事物本质的。两者行为反应背后的实质几乎完全不同,即对大道的感悟上是不同的,前者称为慧深悟性高,如佛家道家高人等,后者称为聪明智商高,如学霸谋士等。大家能直观感受到佛道高人与学霸谋士之间的心性区别,显然不会将两者等同。当然,两者并不是水火不融的关系,而是谁主导谁辅助的关系。对于未知事物,前者翻船的可能性远小于后者出错的可能性,在于前者与大道一体,从而不偏离正道,后者不与大道一体,时常偏离正道而被正道所惩罚。现实中更有对应结果印证,如社会上的严重问题,科学史上的重大错误,几乎都是后者搞出来的。当下社会物质之道横行,世人崇尚聪明智商,好机巧算计,轻大道体悟,可以预见以后必会受到正道惩戒。

个人层面如此,民族、国家乃至文明层面也是如此,象油汰人当了几千年的亡国胚,就是源于其族人整体慧根浅悟性低,导致其民族只注重训练智商而忽略悟性,困陷于物质之欲不能自拔,最终堕入魔道。看似其一直来赚钱多多富翁耀耀显得很聪明,实则偏离正道而只是小聪明而已,才有过去如丧家之犬,四处流离,人人喊打的历史;如今虽得弹丸之地暂以安身,却是四面树敌,危机重重,人人憎厌的场面;民族人口到现在也才这么个寥寥几百万,随时有灭顶之灾的危险。这油汰人却厚着脸皮说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选这么一个亡国胚民族究竟做什么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上帝选他们当亡国胚,警告世人不要学他们的榜样,呵~~。可以预见,以后等其干儿子霉帝没落解体后,若其依旧不能反思反省自身的问题,等待他们的结局只能是灭族,这是魔道的必然归宿,那时真谓求仁得仁,后悔晚矣。也因此国人要警惕,千万不要被油汰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要学习他们那种唯利是图,违背道义之举,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务必一心向善,广施仁义,与正道为伴。我们华夏一族才是天选之子,是大道子民。

只有悟,才能与大道合一;唯追随大道,方能永恒无疆

七、后注

这里本家是在解析“悟”概念及一些相关周边概念,不是在教大家如何达成悟这一阶段。看官可以发现,本家到最后也没有指明一个人的心如何才能圆满而开悟,只说的是悟之前的感官认知不断升级升华的融圆过程,及悟之后的心的圆满形态,而融圆到圆满之间的转变,要看官自己达成。

对“悟”这一概念作一个粗略的解构解析,最多只能算高级理性而已,因此看官不要迷信本家的说教。只有看官自身能悟得“悟”的道理,才有属于自己的对“悟”的真正认知。达成悟的状态要自己悟,这么说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也不是,根源在于道不可表述,达成与道能一体共鸣的悟这一认知状态也就不可言说。佛家云:不可说,也在指明这一道理。

2021.09.20

附:《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探天数论元机

推背图开始的第一像与最后的第六十像的颂中,分别写到“试于唐后论元机”,及“茫茫天数此中求”,就是告诉人们推背图论的是元机,探的是天数。这里就推背图的元机与天数的展现作一番简单举例。

元,通源,对一个事物来说,就是本源,即道德经中论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道;在太极八卦图与六十四卦象中就是太极;机,机要,也就是关键重大的变化或转折。天,即上天,天道,是人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的根源,虽然天道与大道略有区别,但日常中常混用等同,因此也是那个道;数,即天道运行后,展现出来的像数理律变化规律。

天道一词玄乎其玄,其实一般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此时此地与其它各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态。这作用传递到地球表面,影响地磁与电场,进而影响天气、水纹等等方面,等等连锁反应最终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宇观层面的位置与作用超乎古人与今人的直观认知之外,但切切实实是存在的,如地球离太阳近一点,地表接收阳光就多一点,从而感官上就热一点或温暖一点,于是生命生长快一点或心情容易躁动;又如金星水星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行星间的排斥力可将地球推得远离太阳一点,于是地表接收的阳光就少一点,感官上就冷一点,粮食收成也会大减。其它如地震、闪电、降水,均与之相关,是为天道。

天数的形式,在太极八卦图与六十四卦象中就是八卦或六十四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二三,就是数的形式之一。而八卦与周易六十四卦,也是像数理律的形式之一。其它如“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两四八,都是数的形式之一,仪、象、卦则是像的形式之一,等等。

预测朝代变迁与唐后历史事件,只是推背图的元机与天数的一个具体应用,并由于其精确性让人们以为推背图只是预测历史事件的书,然后只专注于将推背图中的像在历史中找对应的重大事件或演义未来可能发生事件,其实不止如此。推背图,是展示元机与天数的书。而元机的展现层次,是宇观、宏观、微观等各个层面的,及过去、现在、未来各个时段。同样,天数影响的也是全方位的,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全部包含概括。朝代变迁与历史事件只是元机在宏观层面的一个展现,其它宇观微观都可以存在元机,及被天数所影响。于是推背图,可以预测万事万物,而非仅仅华夏一族的历史重大事件这么一类。

那怎么展现呢?这里白龙先生举三个例子作参考,更多的应用要看官自己去发现。

一、推背图可以用在日常事件预测

日常中世俗的人们有经常求测婚姻财运的,象当遇到一个心仪的人,有的人就想测一卦,或请某某大师算一下自己与此人的姻缘如何,看能不能修成正果,或遇到某件事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时,想通过摇卦得到某种方向性的提示,这些事,推背图也能做。

比如某年轻男子想看看与一女孩的姻缘,于是随意想了一个数字,比如是102。102除以60余数为42,于是就可以翻开推背图,找到42对应的序列是乙巳,乙巳对应的象就是第四十二象,描绘的谶颂分别是:

第四十二象 乙巳 艮下离上 旅
谶曰:
美人自西来,朝中日渐安。
长弓在地,危而不危。
颂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这一卦象,除了在宏观上指向历史事件,就是改开中美建交及物道入侵导致华夏大地一片乌烟瘴气之外,在微观上则也是实指一个女人的品性及影响。言此女外貌姣美很吸引人,极爱虚荣喜欢光鲜表现,重物质轻感情,能力很强同时也很强势;若娶为家室,则“闹乱君臣百万般”,也就是会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家人不合邻里不睦的状况;“长弓在地”,即丈夫的家庭主导权旁落,导致事业受极大干扰;整个家庭总体是“危而不危”,至少不会搞得家破人亡,但夫妻父子婆媳关系紧张是免不了的;其人“日渐安”,即老了之后才能逐渐安定没气力折腾。这就是卦象所提示的情况,至于娶不娶入门,则按当事人自己的取舍,卦象不能代替人的决定。

看官可以发现,若将霉帝形容成一个女人,就是这么一个强势能力还可以但又自私却漂亮女人,才引得众多人奔赴其国。近代后世局的大部分国家民族间的紧张事件,都可以认为是霉帝台前背后搞出来的,这也是“闹乱君臣百万般”,当下则是步入暮年,于是各方面收缩。当然,推背图用在这个方面,让人感觉有点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自然,牛刀固然最好用在大场面,但用在小场面也是信手拈来。

二、推背图可以用在每年大事件预测

每年年初都会有人想知道此年会有什么国家或国际大事件可能会发生,以作为自己后面行为安排的参考。未知与不确定会带来不安宁的心及意识混乱,这是人们喜欢预测未来的重要根源。这也可以在推背图中得到提示。

比如去年是2020年庚子年,于是就可以在推背图的序列中找到庚子一象,庚子对应的象就是第三十七象,描绘的谶颂分别是: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

这一卦象,除了在宏观上指向历史事件,就是北洋政府的起落之外,在地理上也是指这一年的新冠事件。如汉水对应武汉,茫茫对应新冠导致国人心惶惶,但大家“南北不分,和衷与共”,也即能南北不分彼此,甜党咸党能相互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危机。与共,即在□□的领导下现实。但整个事件在事后看来是凶吉各半,人员死伤惨重。而“倒戈逢八月”,即阳历九月份期间发现新冠在国际上开始流行的,这与2019年九月份某德堡病毒泄露事件相契合。图示中鬼子捧着元首,意指病毒极大可能是由西方白皮鬼子故意从实验室散发以祸害人间,自然在台面上这是要相互扯皮的。这也是为何有人能将第三十七象指向新冠事件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推背图元机指示的各象,本就包含这些具象。

自然,这仍是事后诸葛亮的例子,有点牵强附会,但一般也只能如此,在于要印证预测对与否,必须等事件发生后才能全貌对应,否则是不能确信的,同时谶颂本就模棱两可,毕竟人智有穷而大道无垠,人力是不可能完全窥探天机,能搞个大略就很不错了。

又如在《推背图归序解》中白龙先生解读第四十五象,是为2025年日本二次侵华事件,第四十五象的谶颂是: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谶曰: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今不敢称雄长,兵气全销运已终。

而很巧,2025年是乙巳年,年份指向的序列,也是上面的第四十二象,于是这四十二象也能反映这一重大事件,其谶是“美人自西来”,应和第四十五象的“有客西来”,都是西方霉帝渡海而来。“朝中日渐安”,又意指日本战败亡国,终于安宁不再为祸人间,应和第四十五象的“兵气全销”。这一事件对国家来说是“危而不危”,也即能克服困难战胜日本。同时“长弓在地”,长弓,即核武;在地,意指中美之间不会因这一事件发生核战争。在用核武这一手段上,霉帝还是能保持克制的。自然日本侵华之际,霉帝及日本在国内的敌对潜伏势力及圈养的公蜘精蝇,必是借机各种找事端以搞乱国人之心,或妖言惑众以挑拨离间,或煽风点火以大肆破坏,这就是“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的具象。这两象在这一年是相互应和的。国人应众志成城,坚定意志,齐心抗日,不要被这些表象所迷惑。

今年是2021年辛丑年,对应的是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如何解今年的气运,就交给看官了。

三、推背图可以用在一个人的一生历程

一个人出生会有时刻点,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在传统日历上,分别对应一个六十甲子序列,总共八个字,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称为四柱八字,其中又以日柱为最重要。据说八字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许多传统的人都喜欢请某某大师测一下八字与流年,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且许多八字测起来还很准,为何准却又说不上来,从而让测八字成为神秘之事,即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又让众人趋之若鹜。自然,一个八字是不可能决定人的命运的,而是八字能折射出人的性格,再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再构成运势历程,故八字与命运之间有所应和。到底人的一生受命运摆布,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则看各人机缘能否悟得人生之道。

推背图也可以用来测一个人的生命的历程与流年。当然,这里白龙先生只知可以如此测,其表述也只是讲推背图可以这么玩,不代表测得准,看官权当白龙先生在信口诬造。且天道酬勤,福祸无门唯人自召,恶人坏人贪官污吏之类的,怎么测也是不能改变未来凄惨命运的。以下面一个八字为例:

癸 甲 丁 庚
巳 子 酉 戌

这里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分别是癸巳、甲子、丁酉、庚戌四个六十甲子序列。于是可以在推背图上找到这四个序列对应的卦象,分别是:

癸巳  第三十象 明朝小像  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 巽下坤上 升
甲子  第一象 唐朝到大同世界的概论,及创作动机 乾下乾上 乾 
丁酉  第三十四象 清朝小像: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巽下巽上 巽
庚戌  第四十七象 未来 坎下乾上 讼

年柱是为癸巳序列,其谶颂分别是: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就字面意思直接解读:土与木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很大的变化。顽固不化的石头也有了灵气,但生的时候很光荣,死之后则被人轻贱。其事业缺少一个重要的条件,于是行动不能取得成功,但能够占得先机。六龙统帅后可以将势力扩大到胡人的边境,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此时天道应合人心,万众一心。但由于五行生克的关系,事业最终不能继续前进以更上一层楼。

月柱是为甲子序列,其谶颂分别是: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就字面意思直接解读:茫茫天地,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亦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日月循环不已,不断地轮回重复。从传说的盘古开始,到希夷时代截止,地球上龙争虎斗,各势力此消彼涨,总会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件事迹发生。即已悟得循环的真谛所在,尝试着从唐朝之后探讨探寻大道展现出的重要关键之处。

其中又以日柱为重,是为丁酉序列,其谶颂分别是:

第三十四象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就字面意思直接解读:头上有毛发,着的衣服不是白的。太平的时候,即天下安定之后,反而出现王杀王这么一个血花飞扬的悲剧场景,看似声势浩大,是洪水滔天弥散四方,影响甚广,但其苗却不能秀丽,长势很差,成不了参天大树也结不了果实,不能荫庇后人,最后是中原大地曾经见到的希望与繁华还都变了样,与自身期待的场景完全相反,如梦一般全部消散,只在后人回忆时才感觉到这般气势。这一像给人的感觉就是黄粱一梦的味道。

时柱是为庚戌序列,其谶颂分别是: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讼
谶曰:
偃武修文,紫微星明。
匹夫有责,一言为君。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义言一出见英明。

就字面意思直接解读:平息战争,修整文化文明,如紫微星一般明亮,群星围绕。普通人都有责任,一语定乾坤,成为主君。不需要王者与皇帝来管理天下,是从这个来自田间的第一人开始的,此人喜欢传统古籍著名经典,阅读量很高,是博学多才之士,其义薄云天之语让众人响应,支持率很高。

这四柱八字对应的四个卦象,再通过直接解读,就能大略勾勒出此人一生的命运:

言此人是一位王者,是非常喜欢传统经典的博学之士,号召力很强,在土与木相合的时候获得机遇,并大展手脚,与白有关的事物相冲,甚得民众喜欢,其事业起端在是世局大变化之际,在龙争虎斗的乱世氛围里取得出人意料之外的伟大事业,影响极广,并将胡人拒之国门之外;并从他开始,终结了一直来是由皇帝贵族执掌天下的历史。但其事业由于有一个重要条件缺失,导致事业如幼苗被洪水淹没冲坏一般摧毁,不能长成大树延续阴泽后世,即夭折中断;并且在其生命稳定的太平时节里,又另起事端,对权位相近的人实施打压批判,甚至杀头,结果场面一片腥风血雨。虽在其有生之年,极具荣耀,为时人所爱待歌颂,但死后其曾有的丰功伟绩却遭后人各种否定、污蔑。整个过程就如黄粱一梦般跌宕起伏。

是的,这说的就是毛主席的一生历程。

看官有兴趣可以用自己的八字套用在这一模板,看看能演义出怎样的命运形态。自然,命运本质是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里,一心向善,勤奋不已,则为上天所庇佑,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如是。不要被这种八字展现的命运形态所禁锢自己的思想与理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道生人虽可对人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意识运作几近于道的流行,只有感悟天道后主动掌控命运的人,才能不被天道八字展现的命运幻象所牵涉,并获得自由意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推背图归序解》全文完 2021.09

无序之序

金版推背图,可以认定为历史上唯一的正版推背图,后面说的推背图均指这一版本,虽其后大半是被判定为乱序,且有缺失章节的,但其实它作为原版,顺序就是这样排的,章节也是这么六十篇。也即,无论这推背图是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亲手所著,还是某隐世高人托李袁二人之名而著,它诞生之日起,就是这样形式与面貌的。这与本书《推背图归序解》的作者白龙先生的归序解又是矛盾的,为何会是这样的呢?根源在于推背图的创作原理,及创作过程,导致它本身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也不是一部历史预测书。

人们对于推背图因能精确预测未来或赞叹不已,并专注投身于对未解之像的谜面解读,但少有人解析,它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创作原理其实很简单,人们只需拿出周易六十四卦循环图,就可以参照这图上每一卦象包含的上下二卦信息,分立出互卦,将各个卦意演义拓展后再用文字自由发挥就行。之所以能如此推演,就在于六十四卦,是八卦的延伸,而八卦又是阴阳交合后的具象,最终归于太极。是太极分阴阳,再生四象,再化八卦,再演义出周易六十四卦。甚至周易六十四卦还可以细分成一百二十八卦,二百五十六卦,等等。结果是每一层面的卦象,都可以类比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高层面的卦象,如六十四卦象,越精确,也越复杂;越基层面的卦象,如阴阳四象,越模糊,也越简单;太极本身更是阴阳一体,一片混沌,却能指代任何事物。采用六十四卦象推演宇宙万事万物,可以比较精准地囊括万物万事的具体轨迹。

以雷天大壮卦为例,在《推背图归序解》中,白龙先生归序第五十三象 雷天大壮为清朝小像:乾隆,1736-1796,是在说乾隆皇帝及其时代特征。雷天大壮,其互卦有乾为天,泽天夬,雷泽归妹,包含震卦,兑卦,乾卦。推背图作者推演雷天大壮卦,是

丙辰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阙中天子,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手握乾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前人不及后人才。

这谶颂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在雷天大壮卦及互卦中找到相应的卦象。比如乾卦,为天,为顺,为命,为老,为纲;兑卦,为西,为子,为半,为两;等等。又如雷泽归妹,有归休、归来之意,泽天夬有半老、前后之意,乾为天有天下、安顺之意,等等。于是可以用这三个卦象及互卦,演义出整个谶颂,再润之以文采,就是人们看到的推背图这一作品。

也即,推背图作者只是这么推演,本意只是将卦象的意思用文字与图纬表述出来,没有“我这一卦象写的就是乾隆时代”的意思,只是随着历史发展到乾隆一朝,其时代特征,刚好与卦象谶颂的表述相符合,而后人也就是白龙先生,在归序时将其指向乾隆一朝。同时,就如传说的那样,在推背图作者推演后期,被意外中断,导致有四象未曾推演,即《推背图归序解》补漏的明朝灭亡事件,及明末割据时代的三个地方政权,是为缺失四卦。

同样,推背图作者也没有“我这一部书是在预测唐后未来事件”的意思,虽然在第一象中是说“试于唐后论元机”,让人以为此书是在预测唐后未来事件,但“试于唐后论元机”这一句,也只是根据第一卦推演出的文辞而已。且“论元机”与预测未来,仍是不同的,在于“元机”一词,包含有更多的内涵,展现未来朝代事件只是其中具象应用之一,但不局限于此,会在下一章节举例推背图元机的另类解法。

其它卦象也一样,如第二象巽下乾上 姤,谶言:“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颂言:“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被认为是在写唐朝,图作者同样只是根据卦象推演,也没有“我这一卦象写的就是唐朝气数”的意思,同样是唐朝的气数与这谶颂的描绘几近一致,也是后人将其当成李唐的总体概括。

推背图的排序,对应唐后朝代历史,其实也如现代人的数字密码的加密解密。比如一个密码,人们只知其包含数字是0—9,且每个数字都是不重复的,只是不知如何排序,还有一个八位数的密码样本留下来,比如是65198742,在不断的努力解密中,得出的正确密码是十位数的密码6514380927,于是可以说这个密码样本(推背图)相对正确密码(唐后历史事件)是乱序,又是缺失的两位的。但这个密码样本,又是原版密码的样子,它本身并非无序或缺失。

八卦、六十四卦包含的具象千门万类,只要个人有兴趣,都可以用这卦象对应的文辞、事物,演义出新的谶颂或其它形式的文本。象白龙先生根据雷天大壮,也演义出新的谶颂,录在《离背谜图》一文,此谶颂具体指代什么就不好明说了,只是觉得好玩才这样演义了一番:

戊辰 乾下震上 大壮
谶曰:
声赫赫,啸天下
朗朗乾坤,谓我中华
颂曰:
龙腾天下鬼魅藏,隆隆我威慑异乡
王者归来驻足处,皆撤篱墙化一家

(图,三只赤身夜叉站在海水里,对海边岸上一华服龙王拱手作揖)

这谶颂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在雷天大壮卦及互卦中找到相应的卦象。比如乾卦,为天,为虚,为鬼;震卦,为龙,为隆,为王,为威;等等。又如雷泽归妹,有归来之意,泽天夬有前进步履、撤、岸边之意,乾为天,有篱墙意,等等。雷天大壮,下三爻乾为虚为三鬼,处下为服,上三爻震为龙王,故图示为三只赤身夜叉站在海水里,对海边岸上一华服龙王作揖,等等。如此同一卦象演义出不同的谶颂、文辞文本,可以发现两者有相近之处,比如上下两谶颂,都提到乾,天下,来,隆等字,但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那为何一个时代特征会与六十四卦中的某一卦象刚好契合呢?

大的朝代,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于人们会总结历史,创新制度,并尽可能避免前人犯过的错误,象那种先秦的分封制被秦后的郡县制所代替,汉晋的门阀制被隋唐的科举制所代替,在于前面的制度都有很大的缺陷,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淘汰。同时天道运行虽为周而复始,但前后仍是有偏差,即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及与周边众行星的相互作用即是重复,也不是简单重复。如此尘世与天数共同作用下,导致每一个大朝代,即继承了前朝前代及历史的优良传统,但又都是独立于其它朝代而成为不重复的时代。而六十四卦也是如此,各卦之间即有相近相通之处,又相互独立不重复的,总体又囊括所有事物,结果就是每一个大朝代,都能找到对应的卦象。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试错纠错的历史,也是一个创新与摧毁的历史,这其实是一个文明的融圆过程,华夏大道文明更是通过史官体系记录当朝的进程于史书,如那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等,都是华夏一族的文化瑰宝,能让后人可以不断学习、辨识前人的优缺点,以史为镜总结经验,从而能不断完善整个文明构架,实现更稳定和谐的文明社会。当地球文明所有可能的制度与创新都被穷尽,于是人类文明达到圆满状态,有资格升华为更高一层次的文明,对人类文明来说,就是进入星际文明朝代。可以预计,现代工业化的华夏大道文明在吸收西方物质文明的科学技术及哲辨优点,摈弃西方物质文明的唯利是图与私有制的缺点后,秉承人文关怀与仁义道德思想,就可以引领整个人类文明升华,实现全球大一统的和谐社会。如此对应的是六十四卦轮尽,万象归一,而化为一个完整的太极,流转不息,永恒无尽。

上一小节:象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