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

元素周期表排序的实质是仪器信号强度的梯度分布,被讹化成核外电子数的2、8…等数的分布。现实观察中这种信号梯度分布是连贯性的,但周期表内各元素原子测得的信号是不连贯性的,于是就提出“同位素”概念来弥补这个结果缺陷。

这是经典原子理论中同位素被提出的内因。

以太旋涡理论下,没有同位素概念,只有微观以太旋涡的尺度、强度等不同。这尺度、强度分布是连续的,而仪器有最高精度的,人类的能力只达到一个质子信号的精度,低于或高于这个信号精度的,会被四舍五入的方式记录,这是原子作用信号的量子化过程。

当两个原子以太旋涡的时空尺度、作用强度、电子连珠周期接近时,分别与其它相同原子作用后表现的化学属性也会接近。而人们测得的这两个原子以太旋涡对仪器的作用信号又不是完全一致,只是相差一个或几个信号单位,于是这两个原子以太旋涡就被定义互为同位素。

以太旋涡理论下,同位素现象存在的根源,则仍是上节提到的原子以太旋涡因电子连珠结构的周期性出现导致的角动量的损失(另一个能量损失是两极辐射),从而减弱涡流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当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在一个新的电子连珠结构形态出现时,最外层电子因偏向最大而脱离轨道,表现为电子辐射,即β射线,这就是β射线内在作用机制。

若是质量与氦原子以太旋涡相当的正电子脱离轨道,表现为α射线,这是α射线成因之二。

原子以太旋涡内部因少了一个外围电子,其内部其它电子以太旋涡的轨道分布、公转周期会出现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新的电子连珠周期与化学属性,于是这个原子以太旋涡则转变为低一层次相对稳定的原子以太旋涡,比如锂变成氦,氚变为氘等等,直到转变成氢—人类仪器最高精度能探测的最低作用信号状态。

这转变的过渡原子以太旋涡状态,即是同位素状态。

这是同位素平和过渡的形态描绘,是一个极缓慢过程。而强烈的过渡形态,则直接表现为原子核分裂与各类粒子辐射,表达为半衰期。

要认识两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之间的区别,仍可通过这两种原子的谱线分布形态的异同点来区分。仪器作用信号接近,其实不能说明其内在电子结构接近,因此两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很可能有不一样的谱线。通过谱线观察两种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就可重新区分这两种原子是否是真的有相近的众电子核外轨道运行形态,若是相近的,表明是同一种元素原子的同位素,若是相去甚远的,说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原子,被归为同位素不过是对仪器的作用信号刚好相差1到2个梯度。

原子化学属性成因

化学界用原子外层的共用电子转移来说明物质化学属性变化。而问原子内部的电子数量及轨道不同,为何能体现出某类特定的化学属性,如酸性、碱性等等?共用电子转移为何会带来具体原子某类化学属性的变化,如有毒的变无毒,固体的变液体等等?则又是语焉不详,这是因为西方错误原子结构模型导致的必然结果。当下化学理论,只有告诉人们“是这样”,而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

而共用电子概念,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即某个共用电子处在两个原子核之间,虽然因电荷作用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而被人们设定为处于平衡位置,但按经典原子结构模型来说,共用电子,会优先与原子内层轨道的非共用电子产生电荷斥力作用,那么如何能保持这种平衡状态呢?这也是上面提到的电子云的问题。显然,在十几个或几十个的电子形成的电子云海洋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共用电子概念,同样归结于人们的想象力,它是错误的经典原子结构模型下的错误猜想。

这里要说的是,原子之间,没有共用电子,也没有原子间共用电子的转移,只有原子以太旋涡因内部电子连珠作用导致的涡流形态变化。

一个原子以太旋涡内,有很多电子以太旋涡在原子黄道面上随波逐流,作围绕原子核的公转运动,一个电子占有一条轨迹。当电子连珠发生后,原子核周边空间里的以太涡流就发生形变,导致整体原子以太旋涡的偏向,这个偏向产生的振动能量传递表现为特征光谱,这个偏向对原子外围其它原子以太旋涡发生直接作用,则表现为化学属性。

原子化学属性与原子特征谱线,是原子以太旋涡上的电子连珠作用后,分别产生的流体作用结果与波动作用结果,是一体两面。

不同电子数参与的连珠作用,及各连珠作用的周期性发生,导致在一个长时段内,原子以太旋涡整体上在作一个旋涡运动,而各方向上的局部涡流则产生复杂的形变。

就如电锯高速飞轮的锯齿能对物体的切割一样,这种一边绕核流转一边形变的以太涡流,也能对周边其它物质产生微观层次的强烈作用,或表现为原子特征谱线,或表现为原子化学属性,如酸性、碱性、腐蚀性、氧化性等等,或产生化合、分解作用等等。原子以太旋涡,就是一个微观的高速旋转的电锯飞轮。

这是原子化学属性产生的内在作用机制。分子化学属性有类似的描绘,会在“分子化学属性与红外辐射”小节中说明。

原子活跃性

原子的活跃性表达为原子以太旋涡的流转速度与形变程度,流转速度高及形变程度大,就是活跃性高,反之,则活跃性低,一般体现在原子化学反应的能力及粒子辐射之中。元素周期表的众元素原子之间,存在原子活跃性强弱梯度分布。原子活跃性一般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原子以太旋涡的角动量,原子空间包含的电子数量,众电子的大小分布。

原子以太旋涡的角动量,是由原子核内部更微观粒子之间的振动强度决定,振动导致原子核空间的以太出现挤压喷射及扩张吸收的运动状态,进而决定原子空间以太旋涡的流转速度与旋涡半径。单位空间内的角动量越大,与地球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也越大,以引力质量为计量标的的密度也越大,因此角动量的大小与原子堆积成的宏观物质的密度是正相关的。

原子空间包含的电子数量,应电子以太旋涡在原子以太旋涡涡流上漂移产生电子连珠现象进而导致原子以太旋涡偏向。其电子数量结合原子以太旋涡的流转速度,决定原子以太旋涡的涡流偏向次数与辐射频率。电子数量越多,涡流偏向越频繁,辐射出的振动波频率也越高,检测到的光谱谱线数量也越多。

而电子的大小,决定原子以太旋涡的偏向幅度,电子以太旋涡越大,连珠后导致的原子以太涡流偏向幅度就越大,在于电子以太旋涡越大,在原子空间内影响的范围也越大,连珠后产生的向外偏向作用也越大,表达为原子以太旋涡的偏向越大。原子空间的电子数量及电子大小,决定原子以太旋涡的形变程度。

如此三种因素:电子连珠频率、涡流偏向、旋涡角动量,每一种因素的强弱、高低两种相对状态,会导致八种组合,分别作简略说明:

1、连珠频率低,偏向小,角动量低
2、连珠频率低,偏向小,角动量高
3、连珠频率低,偏向大,角动量低
4、连珠频率低,偏向大,角动量高
5、连珠频率高,偏向小,角动量低
6、连珠频率高,偏向小,角动量高
7、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低
8、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高

可以分别作一个作用单元1—10的强弱高低的梯度来参考说明:

连珠频率自低向高分布的强度作用单元:1,2,3,4,5,6,7,8,9,10
涡流偏向自低向高分布的强度作用单元:1,2,3,4,5,6,7,8,9,10
角动量自低向高分布的强度作用单元:1,2,3,4,5,6,7,8,9,10

1、连珠频率低,偏向小,角动量低

比如,这三种强度都处于1—5之间。此类原子有最低的原子量,及最低的物质密度。一般有相对稳定的化学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代表元素原子,只有一种,就是氢原子以太旋涡。宏观上表现为氢气密度最低--这是角动量低的体现,氢原子的谱线数最少--这是连珠频率低的体现,偏红外的谱线很暗--这是连珠偏向小的体现。

氢原子代表了当下宇宙元素原子因电子连珠结构导致以太旋涡角动量流失后而能被人类检测到信号的最低平衡点。在“电荷单元考查”小节阐述了“失去电子”的氢原子作为“电荷单元”的成因其实是仪器的最高检测精度体现。宇宙中所有原子以太旋涡都在流失角动量,最终以氢为最低平衡点并形成分子结构保持稳定态。

氢原子也代表了当下宇宙更微观以太旋涡向上聚合生长的最初形态被人类检测到信号的最低平衡点。更微观以太旋涡会慢慢生长成为时空尺度更大的微观以太旋涡,会在后面的第十五章的“星球生长”小节附带说明其生长原理。原子以太旋涡的角动量不断流失与原子持续生长,是一减一增的动态平衡过程,是原子以太旋涡作为物质时空结构的“成住坏空”变化过程,而非科学界里认为的除了核聚变与核裂变之外,众元素原子只是静静地保持原样不变。

正是这两个最低平衡点,决定了人类观察到氢原子在宇宙中含量最高,而非宇宙中只有氢原子含量最高,其次是氦。科学界从来就没有解释过氢元素原子在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内在机制。宇宙中有比氢原子质量更低且数量更巨大的更微观以太旋涡存在,只是超出人类仪器的精度而被排斥在元素周期表的格子之外。

2、连珠频率低,偏向小,角动量高

比如,连珠频率、偏向处于1—5之间,而角动量处于6—10之间。此类原子有相对低的原子量,较高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稳定,不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各类非金属轻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硼、碳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少,而偏红外数量也少,且特征谱线亮度低。

此类元素原子由于角动量高,导致众元素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与范德华力表达的吸引作用相对大,而连珠频率与偏向小,又让这种吸引作用所受的干扰最小,从而让此类众原子以太旋涡构成的宏观物体结构,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如众所周知的金刚石,有最高的硬度。会在第十三章“物体结构物理”继续描绘这种物质结构稳定性的内因。

3、连珠频率低,偏向大,角动量低

比如,连珠频率、角动量处于1—5之间,而偏向处于6—10之间。此类原子有相对低的原子量,较低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活跃,很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各类常见气体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氧、氯、氟等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少,而偏红外数量也少,且特征谱线亮度高。

而若偏向过于大,如处于9—10之间,又会导致化学属性活跃度降低,表达为惰性气体,如氦、氩原子以太旋涡,或表达为具有辐射性的轻元素同位素,如氚原子以太旋涡。惰性气体的内在机制会在第十三章的“惰性气体结构考查”专门解析。而氚被归于氢的同位素,其实氚与氢的区别,除了原子量接近外,根本不具有相同的空间电子分布形态,更不是“多含两个中子”的区别,两者是电子数完全不同的以太旋涡空间结构形态。

4、连珠频率低,偏向大,角动量高

比如,连珠频率处于1—5之间,而偏向、角动量处于6—10之间。此类原子有相对高的原子量,较高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稳定,不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非金属高阶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碘、碲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少,而偏红外数量也少,但特征谱线亮度高。

当偏向与角动量都达到最高,如都处于9—10之间,又会导致化学属性活跃度降低,表达为惰性气体,如氡元素原子,即是惰性气体,又具有放射性,是其原子以太旋涡偏向过大的直观体现。

5、连珠频率高,偏向小,角动量低

比如,连珠频率处于6—10之间,而偏向、角动量处于1—5之间。此类原子有相对低的原子量,较低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相对稳定,不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相对活跃的轻金属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钛、铝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多,而偏红外数量要相对少,且特征谱线亮度低。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原子在单一元素的原子组成宏观物体,并在常温下表达为固体时,一般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而一个物体被归类于金属,其最大特征是有金属光泽与导电性。金属光泽源于物体表面以太湍流层流动强度过高,导致可见光不能穿透而产生镜面反射所致。而以太湍流层,除了是由原子以太旋涡的角动量决定之外,更是受电子连珠频率影响。连珠频率越高,物体表面的以太湍流强度就越大,于是金属光泽越明显。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占有绝对数量优势,也表明各元素原子以太旋涡的空间的多电子结构,是一个普遍现象。

6、连珠频率高,偏向小,角动量高

比如,连珠频率、角动量处于6—10之间,而偏向处于1—5之间。此类原子有很高的原子量,及很高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很稳定,不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非放射击性重金属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铜、铁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多,而偏红外数量要相对少,且特征谱线亮度低。

若连珠频率与角动量都达到最高,如处于9—10之间,表达为化学属性最稳定,结构强度最高的元素原子,如钨原子以太旋涡或其它稀有金属元素原子以太旋涡。

7、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低

比如,连珠频率、偏向处于6—10之间,而角动量处于1—5之间。此类原子有相对低的原子量,较低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非常活跃,很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比如极活跃的轻金属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钠、钾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多,而偏红外数量也多,且特征谱线亮度高。

8、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高

比如,连珠频率、偏向、角动量都处于6—10之间。此类原子有很高的原子量,很高的物质密度,表现为化学属性活跃,很容易与其它原子发生作用,同时普遍具有放射性,比如具有放射性的锕系重金属元素原子,代表元素原子是汞、铀、钚原子以太旋涡。在谱线上表达为发射谱线数量偏紫外的数量多,而偏红外数量也多,且特征谱线亮度高。

汞元素原子以太旋涡也是连珠频率高、偏向大、角动量高,是常温下唯一为液态的金属,其合金汞齐,即与其它金属相结合的形态,本质是化学反应。其原子特征,会在第十三章的“水银结构查考”作详细说明。

最后就上述的原子活跃性分类作一个简略说明:

用连珠频率、涡流偏向、旋涡角动量这三个因素的强弱来分类元素周期表里的众多元素原子及其同位素,是给后来者作参考用的,以说明原子活跃性的宏观现象,是通过这三个内在因素的相互结合来显现的,这是物质结构中寻找强合金材料的核心作用。笔者会在第十三章“物质结构物理”中更详细地解析物质结构原理。

但这一8种分类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形式。这8种分类,其实是非常粗糙的。比如同一分类中,1单元作用强度与5单元作用强度,或6单元的作用强度与10单元的作用强度,其对应的属性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若按1—3、4—7、8—10三个区间范围,可以有27种分类形式,而若三个因素完全都按1—10个单元梯度分布来细分,则可以有1000种分类方式,这不是作者能完整考证与举例的。有心的人可以以这三个因素为依据,结合宏观各单元素物质的物理属性,如密度、硬度、谱线、化学活跃性等等,来更详细地分类元素周期表上的众多元素原子及其同位素,从而能产生一张更接近元素原子以太旋涡运动规律的新元素排列表。

核外电子分布初探

那在以太论下,如何才能真正地探测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呢?以此来纠正与完善元素周期表,毕竟这真是经典的一张图表,这要借助以太论下的新原子结构模型展开的。重温一下上面提到的新原子结构模型认识:

原子,是微观以太旋涡,电子,是这微观以太旋涡空间黄道面上分布的更微小的以太旋涡。
电荷是微观以太旋涡的力场梯度分布,电荷正负是微观以太旋涡顺逆间的力作用的错判。
而原子核外众多电子的连珠结构,是原子发光的内因。
电子连珠,在1秒中出现的次数,是光的频率的成因。
电子连珠,参与连珠的电子数的不同,是谱线的成因。

即谱线,是区分不同原子以太旋涡的DNA标记。以谱线分布特征为排序依据,就可构建出一张全新的元素周期表,它可以比较精确地区分不同元素原子之间核外电子排布的形态。这是原子微观以太旋涡的DNA图谱。

如何来计算核外电子数与谱线数的关系?

设一个原子微观以太旋涡黄道面上有n个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占有一个轨道,如太阳系里的各行星占有一个轨道,且各个电子尺度相当。于是对于有n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以太旋涡的谱线数,就有

∑C(n,m) ,(m≤n;m∈1, 2,3….n)。

来个实例:假设一个原子以太旋涡有5个核外电子,计算其谱线数:

∑C(5,m)= C(5,1)+C(5,2)+C(5,3)+C(5,4)+(5,5)=5+10+10+5+1 =31条

虽然可以这样计算,但由于旋涡受电子斥力的偏向作用力的程度不同,可被人类仪器检测的效果不同。比如对于有5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以太旋涡来说,所有连珠形态中,有最高5电子数的连珠,对外围旋涡流会有最大的偏向作用力,但会有最长的周期。因此最高电子数的连珠产生的振动,会出现偏红外分布,同时亮度最高,检测效果明显,而数量最少,一般是1条,比如5电子数连珠只有C(5,5)=1条,而次高电子数连珠有C(5,4)=5条。

反之最低电子数的连珠,比如只有2个电子参与的连珠,对外转旋涡流会有很小的偏向,但会有很短的周期,因此最低电子数的连珠产生的振动,会出现偏紫外分布,同时亮度很暗,而数量多,2电子数连珠有C(5,2)=10条,现实中人们发现的许多元素原子的谱线数都不多,表明这些原子以太旋涡的核外电子数量都不高,没有那种元素周期表假设的有几十个或上百个核外电子的夸张分布。

位于C(n,1)的原子谱线,称之为基础谱线,有n条,一条谱线代表一个电子,基础谱线一般分布在原子以太旋涡谱线图的偏紫外区,构成原子特征谱线的内沿。
位于C(n,n)的原子谱线,称之为特征谱线,只有1条,代表原子以太旋涡的最大偏向力,与最大电子连珠周期,特征谱线分布在原子以太旋涡谱线图的偏红外区,构成原子特征谱线的外沿。

这些推论描绘与实际的谱线分布形态观察大致是契合的。

同时,有相同电子数的两个原子以太旋涡,若其核外电子的连珠周期不同,会有不同的谱线分布,因此这两个原子以太旋涡虽然有相同的电子数,但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以太旋涡,会有不同的化学属性,归属不同的元素。而若有相同的谱线分布,足可以说明这两种物质是由一样的元素原子构成。

对于3个核外电子,各个电子的核外轨道周期分别是T1、T2、T3,三者互不相等,如此有7条谱线,周期分别是各个电子连珠周期的最小公倍数:[T1、T2、T3],[T1、T2]、[T1、T3],[T2、T3], T1,T2,T3

虽然原子以太旋涡的理论谱线数有数列分布:1,3,7,15,31,…∑C(n,m),但当下能找到的谱线图谱,只是在可见光段的谱线,而电子连珠周期产生的振动频率则是分布在远紫外线到远红外线之间,因此可见光段找到的谱线要少于理论的谱线计算数。

而在相同m数的但轨道不同的电子参与连珠,则有C(n,m)种结构,当其中两个电子的周期接近时,分别参与连珠的周期也会很接近,连珠导致的发射光谱频率会很接近,于是人们测得的几条谱靠得很近。

比如对于某个元素原子有4个核外电子,设各个电子周期分别是3、4、11、13个时间单位(取素数为了计算方便),则有:

15个连珠周期,分别是1716、572、429、156、143、132、52、44、39、33、12、13、11、4、3。

其中比较接近周期组,分别有[572、429]、[156、143、132](偏红外),[52、44、39、33]、[12、13、11]、[4、3](偏紫外)。表达为谱线分布,就是这五组内的谱线会分别比较接近,在谱线图上就表现为谱线是时疏时密,呈一簇一簇分布形态。

而通过谱线来检测某个物质单元,来确定是单个元素原子,还是分子(次生以太旋涡),则可通过对比理论谱线与实际谱线来区分。若实际物质中的谱线包含单个元素原子谱线序列,且有其它元素原子谱线序列,则说明这是一个分子状态,而不是原子状态。

当然,这种谱线下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仍只是一个粗略的判定,在于这个谱线,也只是信号,不能完尽描绘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形态。比如一个原子内部,其电子对应于太阳系轨道上的众行星,有土星、木星之么大尺度的电子存在,也有水星、地球这么小尺度的电子存在,那么按人类仪器的探测精度限制,谱线上就会只体现出大尺度电子的周期性连珠振动,而小尺度的电子的连珠信号,则会变成杂波或不表达。但用谱线分布来考查核外电子数,已经比元素周期表更接近事实了。

元素周期表批判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理论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建立思想有严重问题,从而也就不能真正有效指导化学反应现象的内在解释,由此人们对化学材料的构架只能是经验总结。

人们通过物理方式来获得元素周期表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来展开周期表的描绘。核心问题就是这个“物理方式”其实并不能获得核外电子数的充分论证的。即使到现在,人们仍无法去抓住个一个原子来对其内在有几个电子数数数,更何论提出元素周期表的那个年代。

那人们的“物理方式”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仪器,通过仪器的检测来看信号各不同,于是有不同元素原子的描绘。也即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布,本质是仪器信号强度的梯度分布,被讹化成核外电子数的2、8…等的数量分布。现实观察中这种信号梯度分布是连贯性的,而电子核外分布理论的结果不是连贯性的,于是人们就提出“同位素”这个概念来弥补核外电子排布理论缺陷。

在“电荷单元考查”小节否定电荷单元概念,同时也否定这个电子排布规律,于是也否定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但何以元素周期表仍能指导人们去探索?这在于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固定表格,有极好的参考作用,起到一个坐标体系的作用。就如当下人们用的电脑键盘上27个英文字符也是没有规律的,但人们习惯以后,仍可以顺利打出有规律的语句。

同样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虽然是按仪器信号大小来排的,实际不能反映核外电子的正确分布,不能正确描绘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但人们在化学研究中,可以参考这个表格,可以构建出无数的化学公式,同时通过公式与实践的结合,而不是通过公式与元素周期表结合来指导生产,从而避开周期素的误导。本身若元素周期表是正确的话,那通过元素周期表就可构建出很多正确的化学公式,而实际是许多化学公式只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筛选。

这就是“正确的理论比错误的理论要好,而错误的理论比没有理论要好”的研究之路,在于错误的理论可以让研究持续,直到理论被纠正,而若没有理论,研究则会裹足不前。元素周期表,就是一个可以让人们持续研究的“错误理论”,它是人们没有找到更好工具后的一个可以一用的工具。

电子云批判

经典原子结构模型,必须解决微观原子之间如何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宏观物体的问题,电子云概念应运而生。经典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列分布,曾在“电荷单元考查”小节中否定。电子云,又是依赖于这个核外电子排列分布理论,也是一个否定的概念。

电子云,是化学中分子稳定结构的作用基础,并由此制造出共价键、范德华力等概念。化学家们用电子云概念制造出众多分子模型,让人们以为分子结构就是那种形态,但真相是那只是数学公式计算的模拟结果,是人们想象力的构建,而不是说实际电子运动形态是如计算结果那样分布。

物理界虽提到原子空间内的电子云分布形态,但其实直到当下,从来没有任何实验观察证据表明电子在原子空间内的运动形态是如此构架的。电子云,只是依据经典原子模型结构理论下的一个猜测结构,而非真的原子内的空间存在电子在随机的运动。

化学中,人们常用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影像的正态分布,来举例说明电子轨道的不确定性,即电子云。氢原子电子云分布,说明在一个电子的运动形态下的,电子轨道就已经很复杂,那么那些有十几个乃至近百个核外电子的原子空间,人们是如何确保如此众多的电子相互间的和谐运动?还既要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又要符合测不准原理?

这显然不可能,因为按经典原子结构模型来说,电子总负电荷数与原子核正电荷数一致,那么原子空间内的众多电子,由于相互距离更近,电子-电子之间的电荷斥力作用,必先于原子核—电子之间的电荷引力发生作用。

物理理论界,只考虑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力的作用,而从不考虑核外电子之间力的作用,是非常有失偏颇与不严谨的。如此核外电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早就将原子空间内电子轨道分布形态搞得一塌胡涂,而不是经典轨道分布理论下的原子核外电子的稳定运行。因此说电子云,是非常不靠谱的核外电子运动形态描绘。

比如下图的电子云模型,常在化学教科书中被引用,而按电子云构架,其实是很多个原子核才能实现如此形态下的电子云分布,并且轨道是圆周态,而这种电子云的拉长偏向气泡形态,是如何实现众多电子运动的稳定性?显然,也只能归结于人们的想象力。

电子云概念,同时也是与电子跃迁发光理论有冲突的。在于电子跃迁发光理论中,包含能轨概念,电子因为能轨变化而发光,而电子云概念中,包含的却是能轨是随机的,是随时在变的,那么按电子云与电子跃迁发光理论相结合,会得出电子在不断发光才对,但实际实验观察并没有“电子不断发光”这样的现象。这表明要不电子云概念有问题,要不电子跃迁理论有问题,或者两者都有问题。这种自相矛盾在经典物理理论中很多,这电子云概念与电子跃迁发光理论就是一对。电子跃迁理论在前面章节已被否定,这里则是否定电子云概念,也即两者都有问题。

电子云概念所依赖的测不准原理,将在量子力学批判章节中说明测不准原理的实质。宇宙运动没有准与不准的概念,有且只有物质与物质运动,准与不准,是人类意识问题,将意识问题当成物质实质,错误由此诞生。

依赖电子云概念的共价键,也是不成立的,是在一个错误理论上建立的错误构架。

以太旋涡理论下,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是不必依赖电子云运动形态的,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只是两个或多个微观以太旋涡之间的相吸运动形态而已,这会在“耦合结构形态”章节中详细描绘其结合原理。

水成因

基于石油成因的同一原理,也可以推断地球表面的水,主要来自于地幔内的氢氧结合产生的高温态的水蒸汽,逸出地表后再次冷凝后滞留在地表低洼处而成。

气泡空洞里的水与石油是相互伴生的,开采出来的石油里含有大量的水成份就是一种证明。再如火山喷发,也会带出大量水蒸汽,更可说明地幔岩浆里含大量的水成份。

这也是许多地热处有热喷泉的原因。热喷泉的水不仅来自于地表水回流地下后被地热加温所致,也来自于地幔里的水分子聚集。

科学界有一个说法是地球的水主要来自冰陨石,据说每天有无数的冰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那首先得解决冰陨石的水来自哪里这个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当下人类的能力根本无从着手。参考上面小节关于土星环里冰块的形成过程描绘,可以知道太空中冰陨石的水,来自于行星(包括恒星、旋涡星系)赤道表面水分子受赤道以太喷流作用,上升到太空后凝结聚集而成。也即水从行星地表上升到太空变成冰陨石,后落回行星,这过程只是水循环的一部分。

而水来高温地幔里的氢氧元素结合而成,则是很自然的事,地心核聚变不断聚合出氢原子与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产生水分子这一形态的物质结构。伴随地球上古时期众多火山喷发,巨量水蒸汽被带到地球表面,因受大气低温作用而形成云汽,后冷凝形成雨落回地表,并滞留在低洼处,形成海洋、湖泊、河流等等,并参与大气层水循环,部分水分子随赤道以太喷流升入太空参与大气层外的水循环。

由这些推导可以认识到,在宇宙中的各种星球上,都存在水资源,并不是当下科学界仅通过星球表面的观察来判定有无水的结论,当然水资源的多寡、分布由星体的宇空状态决定。

虽然以上描绘的是地球的水的成因,但是地球本身又有特殊性——是生命与文明的摇篮,并拥有更多更复杂的行星发展历史与外界影响因素,其巨量的水,又有另外更特殊的水循环过程作用下的来源,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外)·众神意志篇》里加以充分说明,这里暂且不表。不过,无论哪里的水,其最终的源头,都是如上面描绘的,是星球地幔里的氢氧结合后而形成的,这一水成因,具有普适性。

石油、天然气成因

根据地下气泡空洞的存在,可以顺带说一下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地底石油,并不是如科学界广泛接受的说是古生物被埋地下后慢慢形成的。

石油,是地幔内游离的碳元素原子与其它元素原子,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碳基轻物质,受地球离心力影响,上升到地壳地幔接触层,再凝聚成碳基重物质而成,后被人类开采挖掘。

如此推理的逻辑与事实依据是:

一、石油开采完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又会有石油产生。

二、有机生物一般会在地表面慢慢腐烂被分解,而且这个分解时间一般很快,短的几天,长的几个月,而要将如此大规模的古生物能埋存于地表几公里之下,显然没个几十年几百年是办不到的,且要有巨大的地质运动参与其中才能实现这一过程。这过程即无法说明如此巨量的古生物是什么,又无法说明巨大的地质运动是什么,因此古生物成油说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三、地幔内存在大量碳元素原子成分,这是必然的。而碳元素原子在高温高压下,又必会与其它元素原子如氢、氧结合,形成碳基轻分子,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化学作用过程。这种分子因密度小于岩浆密度又必然会向地壳方向迁移,后受地壳阻碍停留在地壳-地幔接触层,聚集凝结或化合后形成更大的碳基重分子,是为石油,不化合的碳基轻分子形成天然气。

根据这种分析,可以推测在地震频繁或曾有大地震发生过的非火山区域地下,可以探测到油气资源。

这个成因与科学界的一个被忽略的石化油理论,即非生物成油理论一致: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