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速度

这里可以专门考查一下经典牛顿力学下的影像速度,以参照相对论的计算结果:两者在低速时很接近,在高速时相去甚远,且理念、内涵完全不一样。

实验构架:以太空间,观察者一、观察者二与空间中的以太保持静止,一个正在以速度V远离观察者二的实体,实验过程与实体状态、观察者二状态均由观察者一定义。

实验目的:考查观察者二对实体的影像速度V(x)的描绘。

实验过程:实体以均速V远离观察者二,经过时间t0,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0,经过时间t1,与观察者二产生距离S1。实体的影像在实体远离观察者二的同时,以光速C向观察者二传递。在时间t0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0,在时间t1时刻,与观察者二的距离是S’1。这中间的关系,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V =(S1-S0)/(t1-t0)                                      (1)

而对于观察者二来说,他是通过影像抵达自己眼睛时,来判定物体的速度描绘的,而影像是以光速C传播到观察者二的眼睛的,于是有一个传播时间,在实体处于位置一时,传播时间是t’0,在实体处于位置二时,传播时间是t’1,光的传播速度只有观察者及以太空间的状态有关,与实体无关,根据牛顿力学速度计算关系,有

t’0 = S’0/C,t’1 = S’1/C                                  (2) 

并且,影像速度V(x),也是根据影像所经过的距离及所需时间计算所得,有

V(x)=(S’1-S’0)/[(t’1-t’0)+ (t1-t0) ]      (3)

由于影像在光从实体表面瞬间发出的时候,是与实体重叠的,因此有

(S1-S0)=(S’1-S’0)                                   (4)

将 (2)、(4)代入(3)有

V(x)=(S1-S0)/[(S’0/C-S’1/C )+ (t1-t0)] (5)

再根据(1)(4),合并S与t,最后(5)转换有

V(x)=C·V/(C+V),就是实体的状态在观察者二以光为观察手段时,在观察者二这里产生的影像速度。由这个关系式可知,当V→0时,V(x)→V;当V→∞时,V(x)→C。这就是物体速度在低速度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与经典牛顿力学(实体)速度相近,及在高速时观察到的(影像)速度不能超光速的原因,都是看上去相近,看上去不能超光速。

将影像速度当成物体本身速度,是一个认识不到“验证时要观察,而观察依赖光,结果会被光制约”这一理念而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里V(x)计量的大小,代表着采用光为观察手段,导致物体运动状态的描绘,被光制约的结果,是一个失真值。而对于观察者一来说,其实采用的是无限速度的观察手段,即这公式里的C=∞,那么V(x)=V,这就是牛顿经典力学下的解,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不受观察手段制约的结果,是一个正确值。

这种“能观察验证的数值是失真的,正确的数值却不能观察与验证”,是物理研究上的悖论。而影像其实是意识根据万物的光信号作用于五感之后反构出来的,本质是幻像。若实验者不能从这意识与五感构建出幻像中超脱出来,就会被失真值所迷惑,陷入蒙沌的境地,从而导致认识出错。将失真值当成正确值,是迷信实验观察与验证所导致的错误之一。

在这个影像速度的认识里,没有相对论里速度变化导致质量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也没有光速不可超越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等等困惑。

 

2020-05-25

外一篇·相对论量子力学诞生逻辑及本质

现代物理说相对论、量子力学发展了经典牛顿力学,其实相反,相对论、量子力学是完全曲解了经典力学,从而将后来者的思路带上了迷途,扭曲了宇宙观与时空观,于是人们怎么也想象不了时空弯曲与量子叠加、纠缠、坍塌这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是怎个内在物质作用机制,只知“如此”,不知“为何如此”,然后美其名曰“发展了物理,增加了人们的认识”、“近光速或微观领域有不同的物理作用规律”,等等。这其实又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说法:是先难以理解,再给予夸奖,而非先正确理解,尔后给予赞美,这也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

经典力学描绘的是物质运动,同时人们相信实验证明。这物质运动,是通过光与影被眼睛接收,而反过来被意识观察并验证的。如此“物质运动—光影—眼睛—意识”的这条验证链,会受光与影的本身条件所制约:

当物质运动的时空尺度小于光影的波长与频率时,眼睛得到的影像就会失真。科学界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尺度的制约,而是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就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量子力学。

同样,当物质运动的速度接近或大于光影的传播速度时,眼睛得到的影像也会失真。科学界也认识不到这种失真源于光影速度的制约,并将失真的影像直接当成物质运动时,也会出错,进而为解释这种失真后的影像变化过程,从而诞生了相对论。

这是这两个理论诞生的逻辑根源:观察运动依赖光,观察结果被光制约

于是可以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都是因光的本身制约而扭曲后的结果,是经典力学的失真值。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以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结果是正确的,恰恰相反,它们都是错的。这里也统一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都是描绘影像状态的理论。如此也可以知道,量子力学所谓的概率、波函数,都是影像概率、影像函数,而非运动概率、运动函数,相对论所谓的时空弯曲、光速不可超越,都是影像弯曲、影像速度不可超越C。如此这般。

那么如果理解微观粒子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或理解近光速或超光速运动在经典力学里的描绘呢?

那就是自然。微观粒子,会且只会沿能量最低轨道运动,无关人类有没有观察。没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等约束的条件前进,有观察,粒子按重力、电场、人类观察采用的检测手段等多方约束的条件下前进。观察依赖光,光对粒子产生干扰作用,必会对粒子状态产生影响。干扰是连续的,于是粒子的状态变化也是连续的,结果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一直在变,最终粒子影像在意识里表达为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确定。这种确定与不确定,只是意识里的感觉,而不是粒子本身状态。而对于近光速、超光速运动,用F=ma,v=at这些公式直接来计算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正确的结果,唯一是不能通过光影验证,而只能通过其它手段验证,前提还得知道上面这些道理。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认识到发射电极表面振动作用与以太湍流的一般分布形态,就可以重新考查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粒子具有波动性,从而诞生了“物质波”这一玄幻的概念,及为后来的量子理论提供实验上的“支持”。物质波概念已经在上面“物质波成因”小节解析,本质是波运动借粒子表达出来。由于上面小节采用的电子为代表的粒子概念是有普适性,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所谓的“电子”与普适性概念下的电子、微观粒子略有不同,因此这里专门就“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开一个小节,来分析这一实验下的人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其一般构架是发射电极通电后产生“电子”,无论是“电子束”,还是“一个电子”,通过双缝后都能在背景胶片上留下干涉条纹,被传为惊奇实验发现,成为物理史上的经典实验之一。由于实验室的人们直至现在都没有“电的本质是导体内的以太振动波”,“导体的材料构架是微观原子以太旋涡的堆积体”,及“实验室的空间是以太空间”这种更符合客观的认识,因此依赖于经典物理理论认识的这一电子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分析,也是不能有正确的分析过程与合乎客观的结论。

这里用以太旋涡理论来分析这一实验过程:

这个实验开始后,发射电极表面在电振动波作用下产生强烈振动,从而在以太空间里发生振动能量传递与以太涡旋、湍流,振动能量与以太涡旋、湍流受外加电场E约束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运动,整体表达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是以太涡旋、湍流与振动波的波流一体。这以太涡旋、湍流被探测到,被实验室的人们误判为电子。应以太涡旋的涡流方向与外来垂直电场、磁场的涡流方向产生对冲作用,于是这阴极射线能在垂直电场与磁场中偏向。

这阴极射线的振动波通过双缝时,由于双缝空间表面原子以太旋涡的涡流牵引拖曳作用,产生衍射现象,在双缝另一侧产生衍射波的干涉,这干涉作用在以太空间形成干涉栏栅,反过来制约穿过双缝的以太涡旋的空间分布形态,使之运动方向在干涉栏栅影响下具有有序性,从而在背景胶片上留下干涉条纹。

这里的干涉条纹,是电振动波在以太空间里的振动传递借以太涡旋表达出来。与“物质波”小节中提到的粒子前进时产生的波动借粒子表达出来略有区别,但核心表述是一样的:干涉条纹,首先是波的干涉,然后借各种载体表达出来,而非科学界以为的粒子本身具有波动性。

“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曾有过夸张的实验描绘:“1974年,皮尔·梅利(Pier Merli) ,在米兰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成功的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在探测屏上,他也明确地观察到干涉现象”。就算按当下经典物理的原子结构模型来说,人类根本不可能实现“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这么一个实验构想。在于当下最高端的隧道扫描显微镜也才勉强捕捉到原子表面信息,更不用说“掌控”比原子还要小亿万倍的原子核,而电子质量又还是质子质量的1836分之一(注),说“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当然实验室的人们可以自认为有这个能力。因此说这种表述,是不尊重客观事实且还是有悖于理论的极不科学的表述,虽然这个理论也是错的。自然,实验过程的人们必观察到某种类似于“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的场景,才会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将这种场景当成“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的场景。比如将阴极射线的一个一个的脉冲信号当成“一粒一粒的电子”,而这种阴极射线无论是脉冲的还是连续的,都首先是波,然后承载以太涡旋,于是一个一个的脉冲信号通过双缝后的分布形态必是波干涉显像,这才是真实的实验情况。

双缝干涉实验还有一种构架是采光波来做,在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光是以太纵波的前提下,采用“光子”概念来理解实验过程,也是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判定。同样实验中所谓的“一个一个光子”也是夸张表述:人类根本没有能力掌控“一个光子”这种存在,而是将一个光脉冲信号当成“一个光子”代入实验。以电子、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为基础的量子概念与理论,自然不会是一个正确科学构建。会在后面“意识的世界”章节专门分析量子成因及量子思想。

(注),当下的原子核与原子直径数据尺度是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核的直径一般为10-15m ,二者差了10的5次方,体积之差则在10的15次方。由于原子核与电子在以太旋涡理论下有新的结构模型,这里引用这些数据,只为检验这种实验表述与其采用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不代表作者认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

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判定成立原因

所谓的后续的实验结果支持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这一说法,其实是错的。
包括实验人及后来者都没有发现其中的关键因素:

检验必须依赖光来进行,得到的实验结果,只能是由光构成的信息、影像。
无论是微观粒子、薛定谔的猫、红白蓝球、纠缠中的量子,都首先是实体运动,再是影像变化,然后才被人类观察。而观察依赖光,只能得到影像变化,而不是直接得到实体运动,如此实验结果就会被光本身的特征所制约:

光的波长制约了实体能被观察到的空间尺度
光的频率制约了实验能被观察到的时间尺度

等等。如此就有了“量子”这一概念。量子,是受光制约后的影像的最小单元,是影像而非实体的最小单元。意识观察实体依赖光,光只能得到影像,影像有最小单元—像素,认识不到这一点,将影像状态=实体状态,就会以为实体是量子化,其实只是影像是量子化。

当那些浆糊脑子的量子理论家们认为信息、影像符合实验预期而准备承认量子力学的非定域说法,就会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这个错误即自然也低级,是经验主义在科学领域的扩散,稍微不小心就会犯,不转个脑筋弯子还发现不了,这个逻辑就是:

影像符合预期=\=实体符合预期

若将影像符合预期=实体符合预期,错误就立马出现。这是量子力学错误核心的之所在。

相对论也有同样的逻辑错误:牛顿力学本身分析过程不依赖光,就没有“影像状态”这一中间项,因此是符合客观物体运动规律的。而影像只附属于实体,不能制约实体运动本身,因此牛顿力学下的实体状态,有无限速度与无限空间的可能。但是,

光的速度制约了实验能被观察到的速度上限

相对论的检测也恰是依赖光,得到的检测结果也是“影像符合预期”,即速度不能超光速,本质是影像不能超光速,而非实体不能超光速。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影像的尺胀尺缩,而非实体的尺胀尺缩。同样若将影像符合预期=实体符合预期,错误也立马出现。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以后都会如地心说、燃素这些理论一样,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红蓝球纠缠的实质

一个对量子纠缠特别简单通俗的解释:(大体上是这样)假设有两个球,一红一蓝,分别装进两个盒子里,将其中一个送到无穷远的外太空去,另一个还拿在手上,打开手中的盒子,看到了球的颜色,马上就知道了无穷远处的那个是什么颜色,这个信息的传递几乎不需要时间,传递速率远超光速,形象通俗易懂地解释了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这是量子力学的诡辩所在。这个实验中,你以为只有两个球,一个是红,一个是蓝,分别装在一个盒子里。不是的,不是的,不是的,重要的事件一定要说三遍。这个实验里其实一共有四个球,对的,是四个球,没数错,是四个球:

你眼前的两个盒子,各有一个实体球,是两个,还有另外你脑子里有两个观念球,是两个实体球在意识里的投射,是观念、影像。

实验开始后,当随便一个盒子被送到极遥远的地方,剩下一个盒子在你眼前。

由于盒子封闭,你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个球,于是你的脑子里就开始猜测是红球还是蓝球,是蓝球还是红球,一会儿想应是红球,一会想应是蓝球。这就是纠缠的实质:观念中的两个球你分不清是哪一个为真,来回不停地转换是这、是那的念头,表现为纠缠。最后你脑子搞糊涂了,变成浆糊,于是红球与蓝球随时出现在你脑子里,表现为红球与蓝球的叠加。这就是叠加的实质:观念中的两个球合为一种混沌的感觉。

这种叠加与纠缠,其实是你观念里的红、蓝球的叠加与纠缠

而不是现实那个盒子里的球的红蓝叠加与纠缠,但你可以固执地认为这就是现实里的盒子里的球叠加与纠缠,这叫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此你也开始犯错了。

最后你受不了这种折磨,于是你打开眼前剩下的这盒子,比如是蓝的球还在。

于是你意识观念中立马知道,红的球被送出去了。

注意了,重点来了,这里你知道的信息,是你脑子里对比盒子里的蓝球信息之后,知道红球不在。之前是你脑子原本猜测是红的还是蓝的被送出,当眼前打开盒子后,你脑子里原本猜测的红或蓝的球观念,被纠正为只有蓝球存在,这才是量子坍塌的实质。是你脑子里的那红球观念坍塌掉,只剩下“盒子里是蓝球”这样观念,而不是客观盒子里的球坍塌成蓝球。

量子坍塌,是观念的坍塌,不是客观物体的坍塌

客观中并不存在极遥远的红球传递“信息”到你眼前,根本没有这回事。所有信息传递场景,只发生在你的脑子里。这才是所谓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实质。

而浆糊脑子的量子理论家们,将脑子里瞬间完成的红蓝观念球的信息对比,当成客观里的红蓝球信息传递,就有了所谓的超距作用,其实根本没有。遥远红球,已经没有任何信息能传递地过来了。

因此说,若你相信浆糊脑子的量子理论家们的这种将观念的影像叠加与纠缠的描绘,当成客观实体的叠加与纠缠的运动,只会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结论自然是:量子理论,是一个谬论,谁学谁傻~~~